第70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不能卖,就需要一个精通理财之术的人来经营。
    李俶思考着,对着程元振说道:“可是东宫哪里有精通理财之术人呢?”
    程元振说道:“前几日,户部度支郎中元载找到了东宫,想要请殿下为他谋一个外放。”
    “元载?”
    李俶想起来,这个元载是天宝年间的进士,早年间也曾经和东宫多有往来。
    如今担任的是户部度支郎中,这是户部度支郎的辅佐官,也是户部关键的职位。
    度支郎就是第五琦想要谋求的职位,原本元载也是可以从度支郎中直接升任度支郎的。
    但元载的运气不好,在今年进士科的殿试之后,皇帝突然下令,朝廷中几个关键岗位,必须要有地方任官的经历才能提拔。
    而度支郎号称计相,是户部内排行第三的职位,自然也在这些几个重要职位中。
    元载从进士之后就一直在朝廷中任职,他想要继续升迁,就必须要谋求外任。
    元载再次求到了东宫的头上,程元振接到了东宫署官送来的信,就乘机向李俶提了出来。
    “度支郎中,这元载也在户部很多年了吧?”
    程元振点头说道:
    “这元载在户部已经历任五年了,也是朝廷上下称赞的财臣。”
    李俶说道:“能不能让他顶替第五琦,调任江淮盐铁使?”
    程元振一惊说道:“那第五琦呢?”
    李俶越想思路越是清晰:“保举第五琦做度支郎!”
    “这不是便宜他了吗?”
    李俶想了想说道:“让第五琦向朝廷举荐元载接任他,孤王就保奏他做度支郎!”
    程元振这才跟上了李俶的思路,他连忙拍马屁说道:“妙!殿下妙啊!”
    李俶说道:“元载在孤的帮助下,做了这盐铁使和江淮租庸使,必然要听从孤王的命令。”
    “这盐引也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用一个虚的度支郎,送走第五琦,这不亏!”
    程元振立刻说道:“如今户部的财源近大半是来自于江淮,度支郎不过是一个空职。这江淮盐铁和租庸使才是真正的实缺啊!”
    “殿下英明!”
    程元振说道:“奴这就是让窦长史出面,和元载谈定条件,然后联络长安的力量,保举第五琦做度支郎!”
    “先不要让窦参办了,炼丹的事情到现在都没进展,让他盯着袁天师,尽快把进献父皇的丹药练出来!”
    “你亲自去一下扬州,和第五琦说明孤王的条件。”
    “这个元载,孤王要亲自返回长安收服他。”
    如今皇帝和上皇已经回銮长安,郭子仪又将李俶排除在军务之外。
    张皇后、齐王都围在皇帝身边,李俶也坚定了返回长安的想法。
    程元振忧虑的说道:“可是殿下身负皇命,没有陛下诏令,怎么才能返回长安呢?”
    李俶笑了笑说道:“这有何难,不出三日,父皇必定下诏让孤回京!”
    当天晚上,一封从天下兵马大元帅行台奏报的公文,快马加鞭送到长安城。
    十二月十日,李俶正式上奏朝廷,如今两京收复,叛军龟缩于北方三镇,平叛已经进入尾声,只需要郭子仪的西北军就能平定伪燕。
    李俶认为不需要再设立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位,请求交还大元帅的帅印。
    果然李俶是了解自己的父皇的,皇帝接到了东宫上书之后,立刻表示广平王上书所言极是。
    平定伪燕的战争已经进入尾声,天下兵马大元帅自然不需要常设。
    皇帝亲自下令召回大元帅行台,召唤广平王李俶返回长安。
    皇帝又亲自嘉奖了广平王李俶在平叛中的功劳,加封李俶为楚王。
    既然大元帅都撤去了,副元帅自然也不用设立了,皇帝又下了两道诏令,同时也乘机撤去了郭子仪的天下兵马府副元帅的职位。
    在陇右的李倓也殃及池鱼,交还了天下兵马副元帅的头衔。
    不过对于这两个平叛功臣,皇帝给了郭子仪最顶级的“代国公”封爵。
    而远在陇右的李倓,也被加封为越王,也从二字王爵晋升为一字王爵。
    这么一番政治操作,太子虽然失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虚职,却获得了楚王的爵位,也被皇帝召回长安城。
    第四百八十二章 史思明请降
    太原府,史思明收到了来自范阳的奏报,平卢节度使徐归道暴毙身亡,平卢拥立平卢军兵马使王玄智担任平卢节度使。
    史思明捏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平卢出事了,但是史思明如今也没有精力去管平卢的事情。
    史思明是西域史国人,他追随安禄山在北方攻打奚人和突厥人屡立战功,是伪燕朝廷中的二号人物。
    史思明是在平卢军兵马使的位置上积累功劳升上去的,他当然知道平卢军是个什么德行。
    对于这种地方军头内部的更迭,史思明并不是很在意,只要王玄智不叛乱,史思明也没有干涉的想法。
    安庆绪弑父后,将史思明诓到太原留守的任上。
    等到史思明接到了安禄山已经死了,安庆绪继位的消息,他已经被安庆绪踢回老家了。
    安庆绪为了享受两京的繁华,将他这个“叔父”踢回老家,史思明心中是暗恨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