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宠妾 第3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许家姐姐马上问道:“是哪家的姑娘?我认不认识?”
    对这个问题,许茂礼只有四个字:“无可奉告。”
    许家姐姐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毕竟他对许太太也不肯透漏实情。
    不过在许家姐姐看来, 不肯说这种态度本身就意味着这里头是有问题的。
    许家姐姐问道:“你不告诉我们那个姑娘是谁, 那她家里大概的情况总能说说吧?她父亲是什么行当的?家里做什么营生?”
    许茂礼不上当:“别想骗我说。等时机到了, 自然会告诉你们。”
    许家姐姐什么也没问出来,越发觉得这里头有鬼。
    许家姐姐提出最低要求:“这姑娘至少也得是个良家吧?”
    许茂礼从高几上的碟子里捡了块油炸江米芝麻球出来, 一边吃一边起身去院子看外甥外甥女去了,对许家姐姐的问题置若罔闻。
    许家姐姐给晾到了一边,干瞪眼。
    ***
    正月初三,许茂礼登门给甄家拜年。
    甄家一家三口都在。
    甄二上上下下地打量着许茂礼,神情间有些挑剔。
    之前他一直在听说这位许大夫,今日总算见到真人。
    知道就是这个人之前非要搞高风亮节那一套,实际上是觊觎自家丫头。
    梁氏对许茂礼就热情得多了。
    兴许比头次见面还要热情。
    上次梁氏还只是对许茂礼这个人满意,后来打听到他家里情况,梁氏现在是对整个许家都很满意。
    至于说许家父母的态度,目前一切都是未知,梁氏态度上自然不会发生变化。
    许茂礼在甄家呆了有一刻钟左右。
    期间,菱月也在堂屋陪客,不过,她从头到尾都很安静,兴许比许茂礼上次登门还更安静一些,全程只是听到另外三人相互应酬罢了。
    倒是许茂礼谈话的时候会不时地看一眼菱月这边,情意绵绵之余,似乎也有话想说。
    梁氏都看在眼里。
    等许茂礼不得不告辞的时候,梁氏找了个腿脚不舒服的借口,让菱月代他们二老去院子里送送客人。
    甄二闻言撇撇嘴。
    菱月也心知这是梁氏耍的花招,倒也没有异议。
    许茂礼更是喜出望外。
    两人一前一后地出了堂屋,来到院子里,许茂礼红着脸发出邀请:“菱月姑娘,过几日街上的灯市就开放了,到时候咱们挑上一日,一起去街上赏花灯可好?”
    元宵节又名花灯节,京城的花灯节又格外热闹些,虽说正月十五日才是正日子,京城的花灯节却从正月五日便开始了,要一直热闹到正月二十日才罢休。
    时下未婚的年轻男女时常会相约花灯节去外头街市上赏灯游玩的。
    自然,这些未婚男女都是对彼此有意的了。
    花灯节,花灯节,说是花灯节,都快成情人节了。
    许茂礼发出邀请之后,红着脸等着菱月的回答。
    从他的角度,只能看到菱月低垂着的漂亮眉眼,还有柔软的脸颊。
    有着女孩家的矜持,格外的动人。
    过了片刻,菱月抬起眼睛,清凌凌的视线对上许茂礼的,她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只是道:“我和我娘说好了,初八晚上要去长雀市上看花灯的。”
    许茂礼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有全懂。
    待要确认,又觉不好意思,也唯恐显得自己蠢笨,连对方的意思都领会不到。
    院子很小,说话间就到了大门口。
    若是换了别人,菱月会看着人走远了再关上大门。
    许茂礼就不一样,要是按照原来的做法,未免显得人太不矜持。
    半旧的木门发出“吱呀”的声响,在许茂礼面前缓缓关上。
    关上大门,菱月转过身去,背倚门扉,在这个无人的小院子里独自安静了一会儿。
    一颗心跳得有些快,昭示着心动的滋味。
    菱月不禁在想,许家父母会同意吗?她和许茂礼会有未来吗?
    一切都不明朗,菱月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克制自己。
    想到未来诸多的不确定,菱月心中泛起一丝惆怅。
    ***
    正月初八晚上。
    长雀市上灯亮如昼。
    京城的花灯节是名不虚传的,千百盏灯笼齐放,好像千百盏的花火,映照在周遭熙熙攘攘的赏灯人身上,是人间烟火的味道。
    菱月和梁氏母女二人胳膊挽着胳膊,随着人流慢慢地往前走着,边走边赏灯。
    菱月很觉赞叹:“咱们京城的花灯节可真够漂亮的。以前的我都不记得了,今个儿倒好像头一回见。”
    梁氏道:“不是好像,就是头一回。花灯节上每天都有丢孩子的,你小时候我怕拍花子的把你拍去了,从没带你来过。后来你就去了内院,更没有出来的机会了。”
    菱月“啊”了一声,蛮惊讶的:“我一个地道的京城人氏,这么漂亮的花灯节,竟然是头一回见。”
    走着走着就看见一座临时扎起的高台,高台上俨然搭起了一座灯笼山,灯笼上搭着灯笼,灯笼上又摞灯笼,粗略一数足有数百之多,每一盏灯笼里都亮着烛光,蔚为壮观,也煞是好看。
    忽然,菱月定睛往一处看去,那个人就站在不远处,他相貌出众,站在人群里,那叫一个玉树临风。
    他显然早就发现她了,一双眼睛直望着这边。
    梁氏很快发现了女儿的异样,顺着女儿的视线看过去,周遭人群熙攘,烛光掩映,梁氏眯着眼睛仔细地瞅了瞅,明白了。
    梁氏笑道:“比不得你们年轻人,我可走累了。那边有个元宵摊子,我去吃碗元宵去,顺便歇歇脚。”
    说着,梁氏抬脚便走开了。
    许茂礼今日天还没黑就来了长雀市,在各条街市上来回寻找,可以说是这些灯盏都是他看着亮起来的。
    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找到想找的人。
    许茂礼原本已经打算过来了,都做好了要连同梁氏一起三人一道逛街赏灯的准备。
    不想梁氏忽然走开,如此良机,许茂礼不懂得把握就傻了。
    许茂礼连忙过来了,在周遭的抱怨声中,红着脸挤占了菱月身边的位置。
    “菱月姑娘……”许茂礼红着脸打招呼。
    菱月抬起眼睛看他一眼,今日难得出来赏灯,眼前有遮挡的话多有不便,加之身边又有梁氏陪伴,菱月故而没戴幕篱,清澈如水的目光清凌凌地投过来,许茂礼只觉得里头似有无限情意,他整个人有种被击中的感觉。
    菱月从人群里出来,慢慢地往别处走去。
    许茂礼微红着一张俊脸,陪在她身边。
    花灯节上,每一家的摊位上都扎着许多灯笼,以用来招揽客人,卖什么的都有,有卖胭脂的,有拉糖人的,有卖书画的……还有各种小玩意儿。
    不过最多的,还是趁着花灯节卖灯笼的。
    各种形状的灯笼,小兔子的、荷花的、土地公公的……还有各种精致的四角或六角的宫灯,上面有的提着诗词,有的或画仕女,或画花鸟,不一而足。
    不过,对菱月来说,跟梁氏在一起的时候倒有兴致慢慢赏玩,如今身边换了个人,就变成了走马观花。
    两人默默地走了一段,许茂礼倒是有心说些什么,只是身边如此佳人,眼前如此胜景,倒好像一开口就惊扰了什么似的。
    最后还是菱月先鼓起了勇气。
    花灯节上人流如织,他们站在人流中间。
    菱月鼓起勇气抬起眼睛,清澈如水的目光直直地对着许大夫的,菱月以一种只在他们二人之间的声音,认真地问他:“许大夫,你……是真心的吗?”
    许茂礼心如擂鼓,慌忙答道:“许某对姑娘一片真心,天地可鉴。不敢有一字谎言。”
    菱月脸颊发烫:“许大夫,你当明白,婚姻之事乃是父母之命,不是你我可是私自做主的。”
    许茂礼忙道:“我回去便禀明父母,择日便遣媒人去府上提亲。”
    菱月一双眼睛亮晶晶的,似乎盛满了无数花火:“我出身卑贱,令尊令堂不同意也是常情。”
    许茂礼忙道:“我会说服他们的,我能说服他们。”
    璀璨的灯火里,玉树临风的年轻儿郎红着脸一再地向她担保,让她尽管放心。
    这一刻,菱月只觉得很值得,在她最青春美好的年华里,她结识了这样一个人,得到了这样一份情意,这是弥足珍贵的。
    哪怕最后没有什么结果。
    菱月低头平复了一下心情,头再抬起来的时候,只见她神态坦然,举止温柔:“你的心意我都明白了。只是万事不可强求。若是令尊令堂不情不愿,我是不能嫁给你的。”
    不待许茂礼说话,又道:“半个月,若是半个月内你家里没有遣媒人来我家提亲,我就什么都明白了。”
    周遭人流如织,他们是不能够在一个地方停留很久的。
    两个人只得随着人流往前走去。
    到得一个卖灯笼的摊位上,菱月不期然看见一对高高挑起的灯笼,两个灯笼显然是一对的,造型一致,都是一样的古朴雅致,清漆木的灯笼架子,白绸做面,唯一的不同,就是白绸上面题的字句不一样,其中一个灯笼上题着:今夕何夕。
    另外一个题着:共此灯烛光。
    今夕何夕,共此灯烛光。
    虽略显直白,却正应菱月此时的心境。
    菱月看了许茂礼一眼,上前一步把“今夕何夕”摘了下来。
    许茂礼心头一颤,也把“共此灯烛光”摘了下来。
    摊主报上了价钱,许茂礼正从身上掏银子,菱月却快了一步,把价钱折去一半,自己付了自己手里的“今夕何夕”。
    许茂礼正待出声反对,又正好对上菱月瞟过来的眼神,如水一般的眸子,里头似有无限情意,似乎所有想说的都在里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