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当团宠 第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童老师说我需要一个辅助的学习氛围。一中有竞赛班,也有专门的竞赛老师。童老师说他可以帮忙找关系,然后周末还在他那里补习。”
    卫忠有些烦躁,他喜欢物理,喜欢研究那些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的问题,但是他也舍不得读了四年的子弟校,舍不得一心照顾他的老师们。
    “你傻啊。”陈怡歆戳了戳他的额头。
    “你去一中借读,对外还是子弟校的学生。就算以后一中要你转学过去,难道你就不认赵老师他们了?只要你还想着老师们,那就行了。相信赵老师也会支持你的。”
    老赵要是不支持就不会带着他去找童老师了。只要确定了卫忠有这个天赋,转学这事儿老赵肯定有预料的。
    “你这次期末好好考,争取那个全市第一给老赵长脸。以后就算你转学去了一中,这一笔也记到赵老师头上的。”
    “没大没小,什么老赵老赵的。”卫忠虎着脸敲了回去,而后嗤的一声笑。
    “嗯,我爸也是这么说,只是我舍不得老师,也舍不得你们。”
    “苟富贵,勿相忘。以后还要靠你提携过日子呢,你要不努点力,我靠谁去啊?”
    陈怡歆打趣了他几句,明显感到卫忠心情好多了。
    “我妈跟他们科长弄的地已经批下来了。你真的不掺一脚?”
    “算了。”陈怡歆耸耸肩,“我把钱给舅舅去开了个户头,打算等暑假的时候跟人学习炒股。这钱要是掺到你.妈妈他们那里,以后我俩姑姑闹腾起来就没个完。”
    要不是陈家两个姑姑虎视眈眈的盯着她家的钱,陈怡歆是不想错过这个机会的。她肯定相信卫忠妈妈的能干,坐着收钱多爽。
    只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不想让两个姑姑找到由头来家里闹。
    钱搁在她小舅舅的账上,别人也查不到。放卫忠妈妈那里,人多口杂,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被人套了话了。
    而且炒股是她这次去了b市之后下的决心。
    人人都说重生回来一定要炒股挣钱,可惜她时间点没踩准,错过了最黄金的时候。
    五月的那一次短暂牛市也不适合她动手,要是没记错的话,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春节才会再度启动了。
    可她不能等到那时候再进去,得有个铺垫,而且时间是大致范围,具体的操作还得看情况进行分析。
    暑假的时间不短,五十天差不多够她熟悉一下股市的操作流程了。这个阶段股票买卖最好少进行,她也就先观察观察,等到时机成熟,再一举进入。
    陈怡歆没有瞒着卫忠,她跟对方分析了一番两个姑姑可能有的动作,最后苦笑。
    “我爸是不可能不管他们的,现在也就是手里没钱,一旦有钱了,你看着呗,还得闹腾。”
    也就因为这个,陈怡歆才会想方设法的让她妈妈手里拽着一部分资金,不然迟早得被她俩个姑姑掏空。
    卫忠家是陈妈妈这边的亲戚,肯定站在陈妈妈这一方,而且很多事情既然做不到无迹可查,那就干脆让该知道的人知道就好了。
    卫忠这人性子直,嘴巴又严,加上卫忠爸妈情商都高,陈怡歆也不怕他们会出去乱说话。
    他们的期末考试在高考之后进行,考完就放假了,子弟校没有补课的先例,就算高三,也只是提前两周开学而已。
    陈怡歆这次考试觉得自己发挥得还不错,考之前卫忠给她补了下数理化,她生物本来也不差,考完估分,居然摸到了本科线,简直是个天大的惊喜。
    而卫忠更厉害,数学和物理如果不是老师故意找碴扣分的话,妥妥两门满分,化学要弱一点,但也在九十分以上了。
    没有意外的话,他稳进年级前三。
    第二十八章 暑假日常
    期末的考试成绩要一周后才出,从考完到领成绩单有六天的时间没有作业。
    陈怡歆跟着爸爸去了两天型钢厂,把周围都熟悉了一圈。
    型钢厂旁边不远就是红星镇,这里还保留有赶集的习惯。
    逢一四七,街上就挤得水泄不通,大部分都是周围农民来卖自家的农产品,还有竹编跟农具出售。
    陈怡歆他们学校放假后,陈妈妈的摊子就没再开过,让突然闲下来的她成天都不知道要干嘛。
    “妈妈,不如你也在这里摆个摊儿?或者干脆我们在这边租个房子,带门面的那种,反正爸爸现在在型钢厂的时间比在机械厂要多,而且暑假了,我跟弟弟都不上学,直接在这边住着,爸爸也不用每天来回跑。”
    这里的房子便宜得吓人,一个两居室的套间连门面才一千五一年。房东是本地人,年纪大了,就住在楼上,家里儿女在外地上班,一个月寄回来的钱足够他们老两口用。
    陈妈妈现在手里也不是那么拮据,听到女儿的话,心里就开始活络起来。
    她仔仔细细的观察了一下集市,果然没看到有卖文具的小摊。原本镇上的一家文具店也是卖着玩的,里面的东西别说陈怡歆姐弟看不上,就是苦过来的陈妈妈也觉得完全没有吸引她购买的欲.望。
    他们问的那家位置不算好,在街口,一般人很少留在街口买东西,都喜欢往里走,逛得差不多了就随便买点。
    但是同样的,街中间的房子要贵不少,而且门面单算,
    陈妈妈中午在厂里跟陈爸爸吃饭的时候提了一嘴。陈爸爸意思是让她别折腾了,说又没饿着她,有这功夫,不如在家里好好看着孩子。
    这话陈妈妈可不爱听,她眼睛一横,吧嗒把筷子搁桌上。
    “陈建国,我觉得你现在尾巴又开始翘了。我到镇上租个房子支个摊儿还不是为你着想。你姑娘念着你辛苦,想要我在这边多照顾下你,我又不懂你们车间里的事,也没想着给你添乱子。就是去租个房子,赶集的时候做点生意,说不定就把租房的钱给赚回来了。”
    陈妈妈念叨不停,叨得丈夫最后求饶,勉强答应了妻子的要求。
    一千五一年可以说很便宜了,他们厂子两个月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孙超还是在钢材市场上班,顺便拉点单子。
    他那个小舅子跟着跑了一个月,现在都能主动去拉生意了,今天早上才成交两笔,算一算利润,分下来他能拿到将近两千一个月。
    厂里原先只有他跟以前的两个小工,现在生意上门,一条生产线跟不上订单量,闫明礼直接从北方联系了二手的生产线过来,要价只有市场价的一半。
    那条生产线也是从一个倒闭的厂子里抢出来的,没有门路根本拿不到。说是二手,实际才用了不到一年,而这一年里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空置着。
    东西已经放在新的厂房里面,只等厂家的工程师过来组装调试。
    原本陈爸爸还生闷气,觉得小舅子他们没把他放在眼里,盘石材厂扩大厂房都没跟他说。但是现在看来,是他跟不上节奏,真要征询他的意见,他肯定是不敢这么大手笔的。
    陈爸心里既骄傲又咕嘟嘟冒酸气,觉得自从他小舅子出狱后,自己姑娘心也大了,有啥事儿直接找舅舅,都不把他这个当爸的当回事儿。
    他在家嘀咕了两次,被老婆直接喷了回来。
    想想也是,从自己交了房款买了福利房之后,以前就看不起自己的小妹经常来套他的话,觉得他就是该拿不出这笔钱才对。还挑拨了大姐找他闹,生怕自己日子过好了似的。
    下午市集收摊之后,陈爸爸揣着钱,跟着老婆女儿到了镇上,里里外外仔仔细细的看了要租的房子之后,同意先租一年看看情况。
    租金是半年一交,押金没有,水电一个月一百块。没有通天然气,只能自己买液化气来做饭。
    房子里两间卧室,一个过厅权当客厅用。卫生间在最里面,是后期单独加盖的,虽然简陋,但比旱厕强多了。
    卧室里面只有一张床和一个简陋的木斗柜。他们签订租房协议后,就直接去了厂旁边的二手家具市场,花了三百块,重新买了一张高低床和一个衣柜放进去。
    前面的门面房不大,差不多有十五个平米左右,还是以前那种水磨石的地面。看上去灰扑扑的,很暗沉。
    陈怡歆撺掇爸爸去买了地板胶回来装上,墙也用乳胶漆刷了一遍,换了个瓦数大一点的灯,再摆了几个二手的货架,顿时像那么回事了。
    他们忙活的时候,小舅舅跟孙超也过来帮忙。还特意开车去子弟校那边把陈妈妈的货给带了过来。
    本来货就不多,放在小摊上感觉品种不少,可放在货架上,顿时空荡荡的。
    还好,离下次赶集还有两天时间,陈妈妈打算今天收拾好,明天就去文具市场多批点回来卖。
    门面房的大门是单独的,房东他们上楼也是走楼旁边的户外梯上去,只要他们把门一锁,外人就没法进去。
    临时搬过来住,最高兴的还是陈小弟。
    他以前在筒子楼那边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玩,周围都是熟人,也不怕跑掉。
    搬到新房去后,那边龙蛇混杂,并不是只有他们机械厂的人在那里住,陈妈妈就不许小弟出门乱跑,可把他憋坏了。
    镇上这边人少,孩子们都在街上玩,出门一眼就能看到头那种。房前屋后的空地也多,不怕没地方折腾。
    “舅舅,你跟我大姨悄悄说一声,让她去批点衣服,赶集的时候过来卖,平时东西就搁我们家就好。”
    陈怡歆瞅了个空,悄悄拉着刘斌咬耳朵。
    从上次过年见过一次到现在,半年了,她大姨跟人间蒸发一样,是死是活都要不知道了。
    “你,不怕你.妈撕了你。”
    刘斌掐了一把外甥女的脸,吓唬她。
    “你大姨现在日子难过,离婚是肯定要离的,就是她舍不下你表弟,一家人闹腾得不行。”
    刘斌偶尔也会去看看大姐,但是也就看看而已,帮忙是真帮不上,看多了还容易把自己气着。
    第二十九章 成绩下来了
    陈怡歆其实都要忘了自己还有个大姨,包括上辈子。
    爸妈离婚后,她那个大姨也离婚了,再后来出了车祸不治身亡,陈怡歆连最后一面都没看到。
    前几天卫忠妈妈找到她,悄悄跟她说了大姨的事儿,想要让她劝劝她妈妈。
    “表姨说两姐妹哪里有生死仇的,当年大姨也不知道大姨爹会那么做,后来两人闹架也都是因为这事儿起的。现在大姨爹外面有人了,大姨是因为不想让表弟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才死拧着不肯离。”
    陈怡歆撇嘴,她大姨大姨爹闹离婚跟她爸妈闹离婚的根本原因都不同,如果自己爸妈也是因为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闹的,她绝对第一个赞成。
    “只想着怕表弟没有爸爸或者妈妈,也不想想他们现在的情况,说不定对表弟影响更大。”
    这事外人不好评价,但是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肯定存在的,原生家庭的好坏往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我那个大姐性子特别拧,你姥姥都拿她没办法。大姐夫是她自己死活要嫁的,当年你姥爷在世的时候,甚至都说过嫁过去就别认娘家的话,可她还是义无反顾的嫁了。”
    刘斌蹲门口捧着西瓜,一边啃一边跟外甥女说道自己那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大姐。
    “我觉得你让她来可能不现实,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再说了,她觉得我给她丢了脸,我去找她,你信不信她能拿扫帚把我打出来?”
    难怪说刘斌出狱之后只跟陈妈妈来往,实在他也不想去大姐那里自讨没趣。
    “反正我就这么一说,你看着办呗,能成就成,不能那就算了。”
    陈怡歆把半个西瓜掏出红瓤,又剔了籽,用碗装了,放上竹子削的小叉子,招呼玩疯了的弟弟过来休息会儿。
    三四个小男孩一起跟过来,陈怡歆也不赶人,又去拿了碗出来,一人一碗,让他们挨个儿坐在路边石墩子上吃西瓜。
    都是镇上的小孩,不光他们一起玩,镇上的人吃了晚饭没事儿也会拖根椅子坐在街沿边上聊天说笑。女人们会凑一块儿做手工,老人们则喜欢聚一起摆上棋盘杀一局。
    陈妈妈早先是纺织女工,后来换了单位做售货员,再后来超生了陈小弟把工作给弄没了。她当女工的时候,没事儿就跟着人学织毛衣,织得又快又好,到现在一家老小的毛衣都是陈妈妈手织的。
    他们租房的隔壁大姐家里媳妇要生了,赶着织一些小件的娃娃衣服,陈妈妈见她忙不过来,就帮忙搭手,两天就弄好了一件。
    这下子,周围的女人们立马接纳了手工达人陈妈妈,跟着她学各种时新的花样。
    卫忠一直在跟着童老师上课,加上他下学期就要到一中插班就读,这个暑假大概率是没有机会玩了,每天刷题的快乐普通人也体会不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