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太太看上去年纪比方惠茹略微大一些,已经是古稀之龄,应该是方惠茹的老熟人了,而老头子应该是患了老年痴呆症,记忆中有一部分健在,有一部分已经缺失了。
    老太太回头对方惠茹不好意思的笑笑:“抱歉啊方老师,这老头子年纪大了脑子糊涂了,您可别介意。”
    肖敏心里头一暖,看样子她都走丢了这么久,还是有人关心她,也记得她呢。
    她走上前去:“阿姨,我就是萌萌,我回来拉。”
    老人一愣当时还没有反应过来,等反应过来方惠茹也上前馋住了她:“老姐姐,谢谢你关心,这就是萌萌呢,早些年久找回来了我也没到处声张,你跟谢老师长期都在疗养院里面应该不清楚,我跟萌萌都相认好些年了,当年谢谢你开导我,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现在萌萌回来了,你们两位有空就来我家来玩,大过年的家里人多才热闹。”
    谢老师就是那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头,他似乎是听懂这句话了,有点生气的甩开老太太的手说:“你看看,总说人家萌萌走丢了,我看你就是看不得人家方老师好,这小萌萌不是回来了吗,回来了就好啊,回来了好,萌萌是个可聪明可聪明的孩子了,那个时候我跟她爸爸一起下象棋,萌萌还帮我们摆象棋,方老师,萌萌这是放学了?”
    唐老走上前来,指着肖敏跟谢老师说:“这个就是萌萌啊,她去了外面读书嫁人都长大了,您还当她是小孩子呢,那个小一点的是她闺女,她闺女现在都已经这么大了。”
    老人脑子一会儿清楚,一会儿糊涂的,跟肖敏好像有好多话要说,最后是被老太太拖着回去的。
    方惠茹看着谢老师走开,这才说起谢老师的事,年轻的时候是个大才子,这辈子都跟夫人两人相濡以沫,可惜两位老人没有孩子,谢老师又有些老年痴呆,前几年就被送到疗养院去住了,这不是过年了想念院子里面的老同事了,就跟老板一起回来过年。
    “没想到半年没见到谢老师,好像更糊涂了,暑假的时候我跟你爸爸还一起去疗养院看过他,那会儿他还能认清楚人,到现在怎么越发的糊涂了。”
    “别说了人老了就是这样子的,谢老师比我大十五岁,当年要是有个孩子也好啊,可惜了,人老了还真是没有办法,咱们好歹还有个——”
    跟在肖敏旁边的方惠茹感觉到了肖敏情绪上的变化,她拉了拉老人的手,示意唐老别说下去,说萌萌岂不是让萌萌更伤心了,她不在父母亲身边,肯定比他们更难过的。
    唐老顿时不说话了,孩子这么多年都不在他们身边长大,当父母的也不会那么自私,要他们来给自己养老的。
    看着寒风中两位老人离去的背影,肖敏一时半刻都说不上话来,等到以后,她的父母亲老了会不会也是这样?
    失落的情绪很快就被回家的团聚给掩盖,陈檬刚刚走进楼房的时候就不住感慨:“这就是京市哎,我终于到了京市,到了外公外婆家里,我现在还有一种超级不真实的感觉。”这孩子不知道跟谁学的说话,讲话怪有趣的。
    因为要欢迎肖敏一家三口的到来,家里临时还改装了一下,原本肖敏的房间被改成了陈小军跟肖敏两人的房间,而厨房旁边的小阳台被改装成了一个小房间,家里各处都布置了一番,特别是陈檬的小房间,原本狭窄的阳台都清空了,挨着窗户的边上放了两个一米乘以一米的大抽屉,大抽屉平时叠着可以当抽屉使用,也不会特别占地方,来了人可以摊开就是一个一米乘以两米的床,陈檬特别喜欢这个床的设计,哒哒哒跑进去就要在床上打滚。
    “乖宝,身上还脏着呢。”肖敏嗔怪般看着女儿。
    “哇,我好喜欢外婆给我设计的床呢。”
    “看看这里,乖宝肯定更喜欢,这里有个小书桌,小书桌上面还有个台灯呢。”方惠茹把孩子拉到床头看书桌跟台灯。
    “我以前就想要个台灯了,沈间哥哥给我做了一个,但是很费电池。”陈檬新奇的大眼睛看着台灯,这款台灯也是当下小孩子用的最普遍的款式,方惠茹特地从商店里面买回来的,一看就是精心给陈檬布置过的。
    最近这小丫头特别喜欢这些新奇的小东西,她打开台灯的开关,台灯就亮了起来。
    陈檬从小也没有太多玩具,在农村也很少能看见这些精巧的小玩意儿,也不怪她看到这些一下子就爱的不要不要的了。
    很快孩子就在陌生的环境钟熟悉起来,倒是这屋子太小,高高大大的陈小军一走进来就觉得局促的紧。
    屋子里面是六月份重新刷了一层油漆,比起陈小军当年过来的时候要新了很多,家中的家具也换成了白桦木的实木家具,这些都是方惠茹精心设计的,北方农村烧炕,但是城里面没有这个条件,学校在冬至过后集中供暖,当下的供暖力度当然比不上几十年以后那么发达,但是比在外面吹冷风也好的多了。
    肖敏跟陈小军卧室里面的家具也都是夏天就打好了的,看来老人盼望着孩子们过来都盼望了好久了,也不知道陈小军是什么时候就计划着这件事情的。
    唐老乐呵呵的忙着,脚步里面都充满了愉悦:“谢老师也是因为学校有供暖才回来的,你小时候那会儿学校还没有供暖,一到了冬天你就很怕冷,每天晚上都要妈妈抱着你才能睡得着,不像现在条件那么好了。”他从柳书记那里,把肖敏小时候的相册都收了回来,有满满的一箱子,这些东西都是萌萌小时候的记忆,要等到她来了,大家一起开启!
    就在这时,屋外的门铃声音响了起来。
    第128章
    方细妹也是今天才知道方惠茹的姑娘今天就要回来
    嗨,可把她给高兴坏了,上次陈小军回来她就想看看,结果被方惠茹给哄了出去,结果今天碰到这么好的机会,她一定要让老同事老邻居看看方惠茹这个嫁到乡下去的女儿。
    “哎,刘姐,要不要去老唐家里看看,听说他闺女回来了。”才走出门,就看见了老邻居了,方细妹一脸殷切,露出一脸神秘:“要不要去看看啊?”
    被称呼成刘姐的女人也是这个家属大院里面的工会代表,以前搞中文教学研究,后面因为身体不好,转行搞群众关系的,大家都叫她一声刘姐。
    大家在一起住了几十年哪能不知道方细妹的这些心思,从夏天开始方惠茹就开始给家里打家具搞装修,因为房子装好了需要散散味道夫妻两人又去了大连住了一段日子,她哪里会不知道方惠茹的女儿要回来了,只是不知道是今天。
    “看啥看,自己家还有一堆事情呢。”话还没说完就被方细妹给拉住了。
    “你就不好奇唐老师的闺女现在长啥样?”方细妹挤眉弄眼的说。
    刘姐还能不知道方细妹搞这些小动作是为了干啥,她只是不想方惠茹难堪而已,人家要是想你去家里玩,自然会叫你去的呀:“不去了不去了,家里还有一堆事情呢。”
    话还没说完被方细妹拉住,老姐妹两个就往楼上走,方细妹肯定不会放弃这次让方惠茹丢人现眼的大好机会,她挤眉弄眼的说:“上次我就说了,看见了方老师的那个女婿,人是高高大大的没错,但是是个农民呢,我一想到方老师那么斯文稳重的人,女儿女婿居然每天都要去地里种地,就觉得这个情景十分可笑,哎呀我一想到呀就觉得乐极了。”
    刘姐忍不住翻白眼儿,就这么瞧不起种地的么,你自己还不是乡绅的女儿出生,听说家里以前也是种地的,怎么就没见过你瞧不起你自己,再说了你现在饭碗里面之所以有几口饭吃,那都是唐老师这些在地里倒腾东西的人给种出来的呢,凭啥看不起农民呢。
    当然这话不能挂在嘴边说,转眼就到了方惠茹家门口了。
    还不等刘姐说什么,方细妹就敲响了方惠茹家里的门。
    很快,门就被打开了,这不是方惠茹刚好站在门口嘛,一看到门口是方细妹,方惠茹的脸色就变了变。
    然后看见方细妹鬼头鬼脑的往屋子里面瞅,是想看啥来着。
    刘姐觉得这样怪不好意思的,拉着方细妹就要出来:“方大姐,你说要回家做饭的呀,这个点了你不要做饭我还要回家做饭的呀。”
    方细妹带着刘姐就往屋子里面冲,她真的很好奇方老师那个被人拐卖,在农村生活了好多年的闺女是什么样子呢,这一冲进去就看见了一个穿着毛呢大衣,齐肩的头发烫着外翻的波浪大卷,看起来非常洋气的女人,方细妹一眼就看到了女人手腕上带着的那块浪琴表,那可是瑞士进口货啊,她家老先生也有一块,平常都舍不得拿出来带。
    而坐在旁边的年轻男人虽然看不见手脚长度,但是看着个子就是不矮的,身上那件短款毛领皮夹克衬托的年轻人神采奕奕,这怎么看都跟方细妹口中形容的那个落魄的农村人有天壤之别好吧。
    至于女人旁边的小孩,穿着一身红色的棉袄,看上去跟电视上的小演员也差不多了,这么好看的小孩子她还很少见到过呢,这不会是那个大剧团过来的演员吧,也没有听说最近哪个剧团要来拍摄节目啊,刘姐这样心说。
    说实话唐老在院里面是什么地位大家心里清楚,现在人家正在评院士,那可不是方细妹家里迂腐的丈夫能够比较的,要不是方细妹拉着刘姐过来,刘姐自己才不愿意淌人家家里这摊浑水呢。
    刘姐平常就看不惯方细妹这点小动作,敬而远之,没想到这人还真是有意思了,她不愿意过来她还非要拉着她过来。
    人家家女儿从小走丢了被拐卖到了农村你就想看看人家的笑话,人家也没有笑话你儿子都快三十岁了还在家里啃老这个事实啊。
    看见刘姐面上带着尴尬的神情,本来有一丝不悦的方惠茹忙招呼两人过来坐,照大家的惯例是要给倒茶,然后摆上瓜果零食一应小东西。
    这会儿不光是方细妹,就连刘姐的眼睛都不住的往肖敏几个身上扫来扫去的,方惠茹于是说:“那个就是萌萌,今天刚从新安县过来,这不是刚刚才到呢嘛,本来想着过几天请大家吃个饭认识认识。”
    这还真是萌萌,刘姐记得萌萌小时候那可爱的小模样的,整个家属大院就没有这么漂亮的孩子,她当时就有一个儿子跟萌萌差不多大的岁数,当时她还开过玩笑说到时候要萌萌给她做儿媳妇呢。
    于是说:“没想到真是找回来了,暑假起你们家做家具,我就听说了萌萌可能会回来,这事儿咱们也不好问,你看看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一想到当年萌萌丢了你跟老唐那副模样啊,我后面是想问但是不敢问,生怕一场欢喜一场空的,让你白白伤了心。”
    说完眼睛还不住的往陈小军跟陈檬身上扫,要说不好奇肯定是不可能的,几年前方惠茹在家里碰到了刚刚才下火车的陈小军,可是绘声绘色的在外面唱大戏一样的说起唐老跟方惠茹的这个农村女婿,没想到小伙子长得还真不耐呢,要说临时装扮起来的吧也不像,若是平常就下地干农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哪里能有这样的气魄啊。
    方细妹就更好奇了,她对陈小军的印象极深,还记得当年陈小军那副鬼样子,怎么时间才短短的几年,这个年轻人现在就这副模样了,方惠茹一定是装出来的,一定是装出来的!
    方惠茹又介绍:“这个是我女婿陈小军,另外那个小小的就是肖敏的闺女陈檬了,乖宝快叫人。”
    这一家三口穿着打扮别说在h省,就是放在今天的京市,也是非常体面的,这完全出乎了方细妹的意料之外,不是说肖敏是农村过来的,农村人现在打扮都这么时髦了?
    看看人家这穿着打扮,怎么都不是方细妹说的没有见识的乡下人呢。
    这还真是让方细妹脸疼,她本来是想要来看看方老师的笑话的啊。
    刘姐把目光投向陈檬那边,只看见一个高高瘦瘦,脸蛋雪白雪白的女孩子乖乖的坐在肖敏边上,眼睛里面带着笑意,大人在那里说话,不问到她绝对不插嘴。
    绝好的教养。
    陈檬走上前来,给两位老人各自端上来了一杯茶,甜甜的叫了两声“奶奶”。
    这孩子长得好看,眼神清澈透亮,刘姐也是搞学术研究,专门研究过“梅花算术”与“周易”,会看些人的面像,一看到这孩子的五官轮廓气度就赞叹不已。
    “真是好孩子,方老师你这个小外孙女生的好,可是个有福气的。”
    “那可不是,这孩子出生了以后就格外的有福气,随之而来不少的好事情呢,那会儿大河村下了好久的雨,河岸上面的堤坝都被雨水给冲垮了,结果这孩子出生第二天,雨水就下去了,本来她爸爸被雨水冲走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
    都是一些闲话家常的小事情,但是女人在一起不都喜欢聊这些小事情嘛,刘姐又是个热心人,一听到这种话题就很喜欢,两人聊到难舍难分。
    只有方细妹坐在边上安安静静的喝茶,一句话都插不上。
    “还不知道农村竟然这么好玩,以前听人家说你女儿是在农村长大的,我都觉得有点可惜,现在想想各人有各人的福气,当年要留在城里,说不定也去了农村插队当知青,到返乡回城的时候离婚的一大把,回来以后单位没有接受指标,分配不了工作的还有一大把,你看看老陈家的闺女,高中的时候就下乡当了知青,好好的孩子耽误到二十五六岁才回来,这一回来就赶紧找对象,结果也是不好找,城里面的想找个年轻点的,或者是粮食关系有单位接收的,这不是就耽搁了下来嘛,还是是很好的孩子,要不是去农村那几年,我估计咱们学校附属小学招老师的事情都能轮得到她。”
    刘大姐是个热心人,倒不是贬低老陈的闺女太高方惠茹的闺女,就是觉得可惜之余,顺便也安慰了方惠茹一下。
    要不是肖敏从小在农村长大适应农村的生活,十几岁大的年纪离开父母去插队的孩子,何尝不是可怜人?
    这样一说方惠茹心里平衡多了,那些个年头家家户户都要派人去插队的,谁家也不能幸免,要是萌萌当年没有走丢,也难以逃过十几岁就去农村插队的命运。
    虽然这种安慰也只是啊q精神,但是让刘大姐这样一说,方惠茹也舒服了一些,她现在有能干本事的女儿女婿,懂事听话的外孙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方细妹心说这在农村长大也能让刘姐说出来个花出来,好像在农村生活是件特别好的好事情一样。
    刘姐家里现在也有一个差不多这么大的小闺女,名字叫陈春红,今年十岁了,性子比较沉静不太爱出门,她就喜欢这么大,有点活泼还带着笑意的陈檬。
    于是招呼了陈檬过来问:“你叫什么名字,家里住在哪里,今年考试的成绩如何如何之类的。”
    陈檬在学校就当领操员,人站在哪里都是笔直笔直的,站在刘姐面前俨然就是个军姿,姿势相当的标准:“奶奶,我叫陈檬,我妈妈叫肖敏,爸爸叫陈小军,我今年九岁了,今年期末考试考了双百分。”
    方细妹冷冷一哼:“乡下地方教的东西也都是很简单的东西吧。”意思是陈檬考的比较好不是因为成绩好,而是因为乡下地方的教学质量不高。
    她这样说话肖敏就不愿意了,毕竟她现在还担任着大河村的校长,教学工作她都是比照着城里的教育进度来抓的,除此之外还开展了一些很使用的手工课程,生活课程。
    刘姐也觉得方细妹这人实在是不会说话,当着人家孩子的面怎么能说出来这种话呢,她忙打圆场:“有没有带你们期末考试的卷子?”
    陈檬摇摇头:“没有带,但是把下学期的课本带过来了。”她蹭蹭蹭的跑进屋子里面,把带到家里来的下学期的课本拿了出来:“我出门的时候还带了下学期的课本,妈妈说要复习一下。”
    她拿着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本出来了。
    “哟,才九岁呢就读四年级了?
    “农村地方没有太多限制,乖宝她五岁的时候就读了一年级了。”肖敏摸了摸头发:“普遍来说都是七岁入学的,不过学校也有特例,乖宝也是通过了学校的考核进一年级的,农村的孩子生活不容易,早点毕业也可以早点给家里做贡献。”
    刘姐一抚掌:“可不是这个道理,而且女孩子早点毕业好,小小年纪选择性也多一些也大一些,听萌萌你这口气,好像对当地的教育很了解。”
    陈檬一脸骄傲的说:“我妈妈是学校的校长啊,她从学校开始复课就开始在学校上课了,老师都说她是学校的老干部了。”
    这么年轻的老干部,难怪能带出来陈檬这么乖这么可爱这么懂事的孩子呢,出门都带着课本寒假作业啊,还真是乖孩子呢。
    刘姐家的陈春红就不太爱学习,整天在家里煲电视连续剧呢,谁说都不管用,谁要人家是家里的小宝贝呢!
    她就特别羡慕主动学习的孩子,看着陈檬抱着旧课本就问:“你来外婆家住还要带着课本来嘛。”
    方细妹嘴角一撇,装,这不是就装呗,谁出这么远的门还带着课本出来啊。
    陈檬甜甜一笑:“妈妈说下学期学习的内容我们也可以提前预习一下,上学期学习的内容通过寒假作业复习一下,这样就很好了,我每天都不用学习两个小时的。”
    两个小时好像对这孩子来说很轻松的样子,刘姐什么时候看见过自家孙女学习两小时啊,即便是学习两小时估计也是在摸鱼,玩玩摸摸看看,两小时就过去了。
    刘姐到底是搞教学的,一看这教材就知道是h省的通用教材,也真是方细妹这种没有文化的人才说得出来那种话,教材不是分乡下人还是城里人读的,只有分省的好吗,搞地域歧视什么的也真的太恶心了一点。
    她夸道:“好孩子,我家里有个姐姐”
    她摸了摸陈檬的头,发现她的头发跟缎子一样和顺呢,头发柔顺的孩子脾性好,她就更喜欢这个孩子了,夸道:“好好学习,等长大了考大学考到京市来,考到咱们燕京大学来,就可以跟外公外婆天天呆在一起了。”
    说道这里,方细妹又是冷冷一哼哼:“燕京大学可没有那么好考,外地考生考过来特别难,我记得陈檬你们家的户口应该是在h省吧,咱们学校每年去h省招收的名额都有限制,你以为是谁都能随随便便进燕京大学的,这要是有个京市户口就好办了。”可惜你没有啊。
    燕京大学可是国内一流的名校,不要说外地的学子,就是京市本地人降低了不知道多少个难度,考燕京大学都非常困难。
    这个难度怎么说呢,在h省来说,燕京大学每年招收的名额都没有超过三十人,算上国内其他几所知名的大学招收的总名额,差不多排名靠全省前一百名,才勉强有够得上燕京大学的资格。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