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别着急 第1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她在宫里左右逢源,安身立命。就算出了宫,也一直逼着自己打拼,要为自己谋出一条生路来。即便世道险恶,即便烟花柳巷,她都敢闯敢冲。如今到了侯府,被人算计也罢,心甘情愿也罢,她已经将很多事情看开看透。
    她不是个愿意随波逐流的人,更不甘做一个默默无闻依附于男人的女子。她理想不多,追求不高,她只是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好在她总是能绝处逢生。
    和舟公子闹成那样,投靠无门之时,事情偏就这么找上门来。
    四太太横空来此一举,真是帮了她。
    苏可低头看着这本簿子,上面写的都是数字,几进几几退几,虽不明白其中含义,也不难发现是本“账簿”。账簿自然是记账的,可记的谁的账,为什么要拿来给她?是希望她看出什么端倪来告诉谁,还是希望她直接将东西转交给谁。若是转交,四太太又怎么知道她背后的靠山。
    苏可捏着簿子思忖了片刻,重新用手帕包好,转身朝着揽心苑走去。
    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该冒的险还是要冒的。
    只是刚才给苏可塞“账簿”的小丫头不知又去哪里耽搁了,苏可跨过揽心苑穿堂的时候,小丫头竟才刚回来。她愣了一记,挺委屈地看着苏可,“姐姐来是为了什么?”
    苏可忙安慰她,“没事没事,与你无关。东西我确实收到了,我这是来跟四太太道声谢的。”这话既是说给小丫头听的,也是说给守门丫头听的。
    门口的丫头见状,赶忙跑去报了信。等苏可到正屋门口的时候,莹姨娘正好打了帘子出来,身子一偏,意思是让苏可进屋。
    四太太正坐在大炕上吃午饭,仍旧一身素净的打扮,瞧见苏可上前来,神色里露出几分得意,“没想你竟是个这么着急的人。”
    苏可不知其意,便不动声色,将怀里的簿子掏出来往炕沿上一放,敛色说道:“奴婢人微言轻,在府里只想简单过活,不想徒惹是非。这东西给了我,我实不知该怎么应对,只得拿来还给四太太。另外,若是之前有得罪四太太,还望四太太开恩饶恕。”
    四太太瞥了一眼那簿子,嘟嘴看向莹姨娘,“怎么和你料的不一样?”
    莹姨娘遣了屋里侍立的丫头婆子,浅笑着走上前来,“姑娘怎生说这样的话?反倒让我们摸不着头脑了。”
    苏可看看她,又看看四太太,干脆直截了当地坦言,“苏可只是库房里一个派东西的小管事,传话递东西不是我的本分。四太太想借我之手将账簿交给谁,恕苏可不想掺和这浑水。”
    “账簿?”莹姨娘笑着摇头,“姑娘看里面的内容了吗?”
    苏可很想说没看过,但若是没看过,又怎知是“账簿”呢。索性只能认栽,点了点头,“只看到几个数字,并不懂其中奥义。”
    莹姨娘闻言,用手掩着嘴嗤嗤笑了起来,“姑娘误会了,这可不是账簿,而是教人打算盘的方法和口诀。”
    “算盘?”苏可好生惊讶,本以为是阴谋阳谋,现在却糊涂了。
    莹姨娘仍旧笑着,“姑娘不想学吗?”
    “我为什么要学算盘?”苏可很谨慎,生怕这是个圈套。她自诩聪明,但到了侯府后却接连做了好多的错事,此时不免草木皆兵。
    莹姨娘看出苏可的忌惮,心中窃喜,因为饵成功了。
    可为什么要学算盘呢?她也不知该怎样回答。
    她是四太太的陪嫁丫头,很小的时候就服侍四太太。在商贾之家长大,珠算口诀几乎是和《三字经》《千字文》一样的启蒙读物。四太太还不会背诗呢,珠算口诀就已能脱口而出了。她在四太太身边耳濡目染,早早也将口诀烂熟于心。
    在她们的思想里,珠算口诀是必须学的。为什么要学《三字经》《千字文》,就为什么要学珠算口诀。口诀已然学会,那算盘便是掌中不离之物。打算盘也成了消磨时光的一件趣事。
    后来年纪越发大了,出嫁前跟着太太学怎样管家,账本在手里过了一遍,账目即刻心中有数。她们便觉得这是一个当家太太应该具备的能力。可谁知到了侯府,这本事居然被认定是“女子就不该知道”的东西。
    “世家大族的女子,就该端庄淑德,吟诗作对。嘴里怎能胡唚些隔位六二五呢……显得多么的没有教养……算账的事么,自有会算账的人来管。一个当家太太难不成要亲自算账本……懂得些加加减减已是足够,剩下那两位运算知道了又能作何?”
    进府多年,这样的话不知听了多少。
    最后往往还要总结上一句:果然门当户对最为重要。
    这话什么意思呢?士农工商,前三者都是良民,商人就是贱民,良贱自古就不该通婚。她们巴巴上赶着嫁进来,已是高攀,就该守规矩,就不能再习商贾之气。
    她们被羞辱得够了,自然就不会再提和算盘有关的任何事。但不提是不提,心中的意念不会更改。珠算是门学问,瞧不上眼是你们自恃清高,但学会了绝对有利无害。
    四太太任性、偏执,很多事不经大脑。莹姨娘在她身边帮着筹划了许多事,这么多年,看人的眼光已独到得很。她一眼就瞧出苏可不是个安于现状的女子,让她在库房里分派东西绝对是大材小用。上头压着她不让她翻身,不管是老夫人还是三太太,对四太太而言都是对立面。敌人的敌人就该是朋友,莹姨娘便提醒四太太应该笼络苏可。
    四太太无甚所为,反正都靠莹姨娘操持,她就点头同意了。只是苏可这样聪明伶俐的人,几句好话,一些银钱,断是收买不了的。
    权衡再三,她们决定赌一赌。如若苏可真是个心气儿高又上进的人,这本珠算口诀绝对是她求之不得的东西。而且这口诀除了她们四房,也不可能有人给她。
    她们好好的如意算盘,没曾想苏可竟然“不领情”。
    莹姨娘喊了个丫头进来,“去把算盘取来,再让岑妈妈拿个账本。”
    丫头得了差事很快去办,眨眼功夫,蓝皮账本在四太太手里托着,一柄珠子锃亮的桃木算盘在莹姨娘小臂上架着。两个人一个念一个打,满屋都是算盘珠来回敲撞在一起的声音。
    莹姨娘的算盘打得非常好,莹白细润的指头在红桃木的算盘上翻飞,柔韧、灵活,就像是在演奏一架乐器。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的旋律随着越来越快的弹奏,魔音绕耳,蚀骨*,紧紧箍住了聆听者的心。
    苏可看得呆了。
    古筝、琵琶、弦琴、笛箫,通通抵不过一个算盘在她心中的诱/惑。她想学的东西很多,但此时此刻,算盘令她着迷。
    两页账目念完,四太太顿了一瞬,怏怏地道:“共一万一千零四十两。”
    莹姨娘低头看看算盘,缓步走到苏可身边示意她瞧,“正是一万一千零四十两。”她颇具深意地看着苏可,见苏可微微撑大眼眸,不禁露出得意之色,“看来姑娘明白了。没错,我们太太的心里有柄看不见的算盘,账目念完,数目便能算出来。这本事并不很难,却需要熟练地掌握珠算要领。”
    她说完,转身将算盘放下,将炕沿上那本包着帕子的口诀按在了苏可的掌心里。“怎样,姑娘要不要收下这份礼物呢?”
    ☆、第023章 月沉不敌星朗
    在辞了四房所谓的好意之后,苏可趁午饭时间去过四房的事便不胫而走。到底是路上被人撞见了,还是四房故意将这件事泄露出去,苏可得不出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总之平静无波的生活开始变得暗潮汹涌。
    福瑞家的在得知这件事后,面色惶恐地嘱咐她,千万不要和四房扯上关系。尤想起上次吃铜炉火锅时的一番言论,明里暗里地试探她跟四太太的关系。
    苏可哭笑不得,“我前儿才第二次见到四太太,和她能有什么关系。和舟公子争执,不过论事不论人。妈妈怎么担心成这样。况且四太太也不是什么蛇蝇蚊蚁需要避之不及。我管着库房,就需和各处打交道,给她送个东西过去再正常不过。”
    话虽这样说,但福瑞家的觉得苏可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有心还想和她掰扯掰扯,却被福瑞拦下。
    福瑞看向苏可,声音透着一股子沉稳,“姑娘做事自有道理,我们不妄加论断。只是姑娘要拎清其中关系,姑娘既然身份特殊,权衡各方利弊就要做到不偏不倚。侯爷今日还说起此事,务必让我带话给姑娘,来日方长,不必急一时之快,各方稳妥才为上策。”
    “侯爷找过您了?”苏可心中惴惴,距离上次的不欢而散也有好些日子了。他不来,之前许给她的宏图就像卡在嗓子眼儿的鱼刺,到底是取出来还是咽下去,她束手无策,只能僵着脖子等着。
    可倘若侯爷发了话,那就是天籁了。
    福瑞看出苏可眼中的期待,故意顿了顿才徐徐开口,“侯爷说了,吵架拌嘴在所难免,但不要误了府里的事才是正经。”
    苏可脸上红了红,她和舟公子拿着别人家的事争得面红耳赤的,人家知道了,回了这么句说不上讽刺也不太像调侃的话过来,其深意真是不敢想象。
    吵架拌嘴……
    “我知道了。”苏可不知该轻松还是该紧张,囫囵吞了饭就回屋去了。
    只是之后几天,苏可仍旧觉得日子不太平。先是听说厨房买办被查出捞亏空,私做假账,被四太太告到老夫人那里去了。然后眼瞅着四房的杨姨娘要生了,四太太找人打长命锁,竟打回来一对栩栩如生的寸大小算盘的坠子。老夫人知道后,直接赏给杨姨娘一个缠金项圈。
    苏可纳闷之际,又听说四太太的娘兄托人送了些土特产来,其中便有一个紫檀木做框梁,红木做盘珠的梯形算盘。据说长得和普通算盘不一样,能加加减减同时做好几处账。
    这一而再再而三,苏可为四太太的锲而不舍感到由衷的佩服。
    她自己也纳罕起来,是那日在她们面前对算盘展露出了太大的兴趣,才让她们层出不求的用法子来提点她吗?
    算盘她是很想学,但不一定非要通过她们。反而搭上她们,往后就真的撇不清了。
    但苏可将学算盘的事在饭桌上提了一提,结果一顿饭又惹得难以下咽起来。
    福瑞家的痛心疾首地看着她,“我的姑娘唉,放着什么不学,怎么就瞧上了算盘。大家小姐就该吟诗作对琴棋书画,从哪里论也没有拨算盘这一说。咱虽然不是大家小姐,好歹进了侯府,身份上就比那小家小户的女子高出一等来。姑娘好学,我们都替姑娘高兴,可姑娘成天拖着个算盘,那像话吗?不说舟公子不喜欢,就是府里的老夫人也顶看不上四太太身上的商贾之气。”
    言下之意是,侯府里两位身份最贵重的人都不喜欢,你就别学了。
    苏可被噎得够呛,要说老夫人不喜欢,她理解,也明白士农工商在这些公侯夫人心目中的地位。她和老夫人好歹也有些交情,老夫人既然这么不喜欢,她顶风上确实没好处。
    但舟公子——又一个他不喜欢,她就不能做的道理。
    苏可没再做过多的纠缠,福瑞两口子的三言两句足以表明态度,她也知道从他们身上,她是不可能接触到算盘了。退而求其次,她多问了句府里的西席先生教不教算术,换来福瑞一双惊恐的眼睛。
    如此,她只得暂歇了这份心。
    然而暗潮汹涌总有浪起波澜的时候,在接连感受了好几日董妈妈的无名邪火之后,苏可意识到,董妈妈是在故意针对她。而且越是恭敬小心,越是挑剔,她自认皮糙肉厚扛得住摔打,却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这日,王宝贵家的将苏可拽到偏僻角落,捏着个嗓子安慰她,“姑娘别理她,如今府里谁不知道姑娘办事认真仔细,待人又宽和。虽是福大管家的外甥女,在府里却一点架子都没有,比那刘婆子不知强多少倍。以前仗着亲家之间的脸面,她对刘婆子向来包容,府里的人都颇有怨言。如今姑娘做得这样好,可不是白白打了她的脸么,她自然要针对姑娘。
    “姑娘不要怕她,上有老夫人那样看待姑娘,身后又有福大管家给姑娘撑腰,她能对姑娘做什么。也就这三言两语的招式,姑娘是不稀罕和她较真的,否则姑娘动动手指头就将她赶走了,还有她如今逞威风的时候……”
    这胡言乱语,愈发没有边际的胡话,让苏可的后背瞬时生出了一层冷汗。
    难怪董妈妈要发怒,这饭碗就要端到别人手上了,若是位置互换一下,指不定她比董妈妈做得还过分。苏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气结地看着王宝贵家的,“妈妈,这话是从何说起,我什么时候要将董妈妈赶下台了?”
    王宝贵家的忙心领神会地摆摆手,“姑娘什么都没说,全是我们粗妇嘴里胡唚。”话虽这样说,脸上的笑容却肆意张扬,一副心知肚明的样子。
    苏可不由升腾起一股怒意,“妈妈,因你年岁大,我敬你一声妈妈,可你也不能随意揣测,就将大帽子扣到我头上来。我何时起的这个心思,我自己竟不知,让你如此一说,我却还百口莫辩了。”
    苏可厉了一双眼睛,因为从未露出过这样严肃又带着火气的面孔,王宝贵家的一时还有些怔愣不及。她自觉马屁拍得很好,苏可不该不接受。
    “我可是一片真心为姑娘的呀,再说我只是私下里和姑娘掏掏心窝子,对外可是什么都没有说过。”
    苏可失笑,“没说?没说怎么外面风言风语的,连董妈妈都知道了?”
    王宝贵家的忽生警觉,连忙撇清,“那都是外面的人说的,传到董管事的耳朵里,可不是我说的。我日日在姑娘手底下干活,从来没到董管事身边凑乎过。”
    有没有凑近过,苏可不知道。她只知道言语这种东西根本不需要凑近,风吹一吹,就能将意思带到。王宝贵家的或许真的不是第一个传谣言的人,但在这库房,只怕她没少嘀咕。哪怕她只是摆个脸子递个眼神,落在董妈妈眼睛里都是火上浇油。
    “既是这样,那传话就和妈妈没什么干系了。”苏可心中微定,嘴角攒出一个狡黠的笑容来,“不过我从前可是丁点那个念头都没有的,经妈妈一指点,我就通透了。苏可在这里谢过妈妈了。”
    人情世故这东西都是跟着阅历长起来的,王宝贵家的比苏可大出许多岁,即便为人一般,嘴又很碎,但该有的心眼还是有的。苏可这么一说,她就明白被苏可诓了。
    王宝贵家的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冷汗,央求道:“姑娘啊,我向来蠢笨,说话不知好歹,姑娘千万别往心里去。”
    苏可只笑,“这怎么说的,妈妈好心指点我,我怎能不往心里去。感激还来不及呢。”
    这是跟她杠上了。王宝贵家的咬咬牙,见软的不行,便搜刮来不知哪里的勇气,绷起脸来看着苏可,“姑娘别赖我,姑娘的心思天知地知,你知我不知。我全从外头听来的,过嘴随口一说,可不敢调唆姑娘。姑娘变着法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我可不依,真闹起来,我是有能耐一推二六五的,姑娘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脸上可就不好看了。”
    苏可听了这话不由好笑,王宝贵家的来这么一出,正所谓是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她捕风捉影拿着苏可的事往外说,就可以。苏可如今反将她一军,她就一鼓作气地撕破脸皮了。
    她陈了陈,语调骤然平静下来,“妈妈,你说我既得老夫人喜欢,身后又有舅舅撑腰,我若是把你带去三太太那里,说你调唆我挤掉董妈妈上位,三太太是相信你,还是相信我?”
    王宝贵家的瞪了瞪眼,“三太太明察秋毫,会,会还老奴清白。”说话已经有些不利索。
    苏可哦了一声,“那可能是我没有说清楚让妈妈误会了。我想问妈妈的是,三太太是想得罪你呢,还是得罪我呢?”
    这么一说,王宝贵家的吸了口气,眼睛登时瞪得滚圆。额头上冷汗涔涔,张嘴欲言,却又说不出话来。
    “我给妈妈十天时间,或是辞了这工,或是换到别处,妈妈自己找门路吧,咱们互相都别伤了体面。”苏可冷声,“十天后可就由不得妈妈了。”
    王宝贵家的拼尽了最后一丝挣扎,身子一软,跌坐在苏可脚边。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公中库房在内宅的东南角,与外院隔着一排倒座和一条二门甬道。另一侧临街,但这条后街属侯府所有,十几个连在一起的宅子住的都是侯府里有些脸面的管事。后街顶头第一间的两进大宅,正是福瑞家。
    苏可和王宝贵家的本是在库房后罩房的一处旮旯里说话,若这个时候两人都直接回到前院去,王宝贵家的失魂落魄的样子定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苏可不想打眼,也没再要求她,自己从后角门出,打算绕一圈从库房正门回。
    不过这多事之秋,随便绕一绕也是容易出事的。
    比如挨着东路的抄手游廊上竟然瞧见了熟悉的身影。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