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老师那边怎么办?”张约又低声问。
    前头他和齐涉江搂搂抱抱,被来叫他们的孟静远看到了,虽然没说什么,但人家那个阅历,一看表情就知道肯定是咂摸出些什么味儿了。
    “这件事迟早也要和各位长辈说的。”齐涉江倒是很自然,他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对现在的他来说,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事。
    而且,齐涉江的记忆里,夏一苇和齐广陵都属于思想开明的那类。
    即便孟静远,那略带担忧的神情,恐怕也只是担心他们的事业受影响。
    “说得也是。”张约擦了下手心的汗,他家里,倒是不好说一点,有几个长辈不是很开放,但他都成年独立多久了,跟家里磨一磨,打持久战呗。
    两人相视一笑,进了后台。
    张约就更加殷勤了,端茶倒水,一会儿夸夏一苇今天还是那么好看演技也突破了,一会儿又和齐广陵聊一聊体育。
    齐广陵对张约还挺满意的啊,觉得这个年轻人很热情说话也很中听,而且以他的眼光,这绝对不谄媚,反而十分真诚。
    趁着张约去加热水的功夫,他就问夏一苇:“老婆,这个小张待人很不错啊,平常人缘儿应该也不错吧,让jesse跟他多玩也好,带着jesse点儿。”
    夏一苇:“…………”
    ……好什么好啊!
    她斜睨着张约,心里泛起了嘀咕,这小子,什么意思?
    ……
    ……
    时间说快过得也快,杀青好像还是前不久的事,没多久,《鸳鸯扣》都逐渐开始宣传了。
    齐涉江这个男三号,倒是没什么压力,但每每和徐斯语说相声,倒也会提上一嘴,有时还唱个《望情鱼》,帮助宣传。
    《鸳鸯扣》发了第一个预告,有个天桥众生百态,各类艺人的镜头闪过,有齐涉江踩跷跳起,还有莫声、齐乐阳学狗叫,把观众给圆过来的镜头。
    有一天齐涉江上微博,就发现很多人艾特自己看一个视频。
    这是一个观众拍的,在京城某公园,一对年轻相声演员在说相声。
    那博主说:“春节前在公园随便录的,今天整理视频才发现,这特么不是齐涉江的俩徒弟么!就是《鸳鸯扣》预告里学狗叫那俩!”
    预告放出来后,莫声和齐乐阳的知名度提高了一点,加上之前就因为是齐涉江徒弟,多少也被报道过。
    齐涉江顺手转发了一下。
    后来他才知道,确实有路人拍了视频,但这条其实是剧组联系人发的,为了给电影宣传造势。
    紧接着剧组的新闻也出来了,给大家说故事:“这是@莫声 @齐乐阳在为《鸳鸯扣》培训,唐导给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街头卖艺,直到赚回来一万块~”
    这个培训倒是有意思。
    【是为了模拟那时候艺人的感觉吗?摆摊~】
    【那时候好像叫撂地吧,街边卖艺。哇,唐导不愧是唐导,很会折磨演员啊。】
    【也幸好这两个是专业的吧,要是普通演员去演相声艺人,上街岂不是抓瞎了。】
    【可是现在的相声艺人也没有上街的了,哈哈,所以最后他们赚够钱了没?】
    尤其是剧组还步步深入,引起大家的兴趣后,又表示,齐涉江和徒弟们结缘就是在这个时候,当时齐涉江也去教他们如何卖艺了——一开始他们也抓瞎。
    这下,可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什么??齐涉江上街卖过艺?】
    【去年在公园?疯了,我家就在那附近,有次我路过还看到他们说相声了,我怎么没去看啊!】
    【真的假的,齐涉江那会儿都出名了,卖艺居然没被认出来么。】
    【我比较在意齐涉江怎么连街头那套……都懂?】
    【我到底错过了些什么……】
    到这个时候,还真的有人——不是剧组安排,是真有人翻到了带齐涉江的视频,就是非常经典的那段,齐涉江第一次学狗叫圆黏。原来当时竟然还有人拍到了,连唐双钦都来太晚没拍到全过程。
    只见视频中一个皮肤略黑,戴着眼镜刘海长长的青年,张嘴就是一串狗叫,引得鸟叫狗吠,狗子们把主人硬是拽到了他们面前。
    后知后觉的人们仔细一看,就发现了,这真的是齐涉江化妆的!
    所以再联系唐双钦的尿性想一想,这也反证了一件事,预告里学狗叫招观众的片段可能不是剪辑效果,而是真的!
    【66666居然有这种揽客法,强行吸引!观众:我不想听相声。齐涉江:不,你想听。】
    【唐双钦也算物尽其用了,找小印月朋友的传人去扮小印月,再让他顺便教相声演员怎么招揽观众……】
    【……我疯了,这还是我认识的齐涉江吗?光天化日之下学狗叫也就算了,还学这么像。】
    【我笑死哈哈哈为什么齐涉江总是能带来惊喜啊,街头都玩儿得这么6。】
    “唐导,现在很多观众都在议论,关于齐涉江、莫声和齐乐阳为了《鸳鸯扣》街头卖艺的事。”唐双钦做节目宣传电影时,记者就问了,“您能不能说说,当时他们赚了多少钱?”
    “最后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吧,赚到了我设定的目标。”唐双钦道,“其实一开始,我电影里是没有狗叫那一段的,我是去看他们卖艺,看到了齐涉江招来很多观众,才想到放进电影。我觉得这个,就很能体现当时艺人的一种小聪明。”
    记者笑着点头,“确实是很机智了,也很需要本事。”
    “对对,jesse身上,我觉得很有以前艺人的感觉,思路很奇巧,还很努力。”唐双钦对齐涉江是赞不绝口,聊得滔滔不绝。
    记者不禁问道:“看来您很满意jesse,那能不能说一下,到底有多满意?”
    唐双钦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么说吧,如果有适合jesse的角色,我为了找他演,可以接受他带妈进组。”
    第三十七章
    唐双钦竟然甘愿为了齐涉江冒秃头的危险, 这段的访谈一时被引为笑谈, 也让人感慨, 当初夏一苇是把唐双钦折磨得有多狠,齐涉江又是有多拼, 才把这段两代人的“悲剧”给终结了。
    齐涉江到底在《鸳鸯扣》里奉献了怎样的表现?这就要看电影才知道了。
    反正据说,他不止参与了表演,还参与了音乐制作, 和张约一起,这又是一段佳话了,好基友再次合作, 共同制作。
    有赖于齐涉江的宣传,现在大家对子弟书不说耳熟能详, 知道这曲种的人也挺多了, 完成了非遗传承评定时的承诺, 推广曲种。
    观众知道电影音乐用了子弟书素材,一脑补, 也都夸赞风格契合的, 很期待。
    电影上映前一周,齐涉江和张约都出席了首映礼。
    现场, 让媒体和现场粉丝最兴奋的, 莫过于这俩人一起走红毯。
    两个都没带女伴, 齐涉江也没说把自己亲妈带来——虽然活动前呼声很大。
    一上来,现场尖叫声都快掀了顶。
    主办方干得漂亮啊!昼夜cp一起走红毯!
    而且这次首映礼,参加的主要演员别出心裁, 基本都穿的旧时候的装束,尤其有演京戏大师的演员,还扮上一身戏装。
    齐涉江就没穿戏装了,他和张约穿了定做的同款红色大褂,乍一走出来,一左一右,仿佛张约才是他捧哏。
    记者在红毯尽头问他们:“这次被安排一起走红毯……”
    张约打断他,“不是被安排了,我们自己要求的。”
    记者:“……噢?哈哈哈哈哈!”
    记者和现场粉丝都兴奋了,“那有什么感想?”
    张约耿直地说:“有点像结婚。”
    众人哄然大笑。
    还真是,这身大褂还是红色的。
    活动一开始,就是几个主演一起献唱主题曲。同名主题曲是张约创作、演唱的,这次他和主演们一起唱,齐涉江则不开嗓,而是拿三弦和请来的民乐团一起伴奏。
    有些巧的是,这次请来的乐师中,有位和齐涉江曾有一面之缘。就是曾经在夏一苇的演唱会伴奏,某省曲艺团的弦师老白。
    齐涉江看到老白,就觉得眼熟,不禁问:“我们是不是……”
    “对,见过。”老白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令堂的演唱会,我给《何必西厢》伴奏。后来想想,真是献丑了。”
    “是您,对对。”齐涉江想起来了,“可别这么说,我记得的,您是手儿高,味儿正!”
    老艺人夸三弦说“手儿”如何如何,代指水平,如今老白在年轻人那里都不大听到这么说的了。
    听他这么夸自己,老白眉眼都笑开了。
    现场媒体看到两人相谈甚欢,待一曲完了,还特意提问,弹三弦的老师是不是也很欣赏齐涉江的水平。老白那个长衫长须的样子,好像是曲艺团请来的,一看就是高人啊。
    结果老白连连摇头,“我欣赏肯定欣赏,齐老师的水平反正在我之上。”
    记者有点惊愕,“您不是曲艺团的专业弦师吗?”
    老白一看他还不清楚呢,指指齐涉江道:“齐老师是子弟书传人,你不知道子弟书传统伴奏乐器,一直就是三弦么,这也属于他们的本行,他也是专业的。”
    说完,老白还开玩笑道:“而且我是省曲艺团的,齐老师是国级非遗传承人,比我高级。”
    老白一点没开玩笑,齐涉江的水平是达到了能够用弦声模仿自然声响,“巧变弦丝”的境界,属于行家中的行家,要不之前齐涉江夸他手儿高,他怎么那么开心呢。
    “白老师捧我呢,我和白老师在我母亲的演唱会上也见过,这是第二次交流了。”齐涉江接过话头,说得很谦虚。
    “都厉害,不然怎么一个请来伴奏,一个请来做音乐。”唐双钦也插了一句。
    话题自然而然又聊回到了电影上。
    接下来要放电影最后一个预告片了,还会有些片花。
    这个片花包括了各位主演幕后训练的片段,男女一号无疑是最惨的,被折磨时间最长,往下数就是齐涉江了。
    唐双钦把当时拍的,齐涉江一边说相声一边踩跷的片段放了出来。
    单看前面,现场粉丝和媒体还没觉得怎么样,以为这是齐涉江街头卖艺的幕后花絮,这个他们在网上看过了,之前不还引起热议了么。
    结果下一刻,齐涉江坐下来,站在桌子后的他,脚下原来还踩着一双跷鞋!
    裤腿撩起来,绑带松开,这才能看到下头是什么光景。
    现场还准备了跷鞋,为了让大家看仔细是什么样子,科普一番,引起惊呼连连。
    “我的妈呀,这穿着要怎么走路?”
    “没看站着都费劲么,那汗流的……”
    “说一场相声怎么也要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