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3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疯了吧你, 看曲艺台。”
    “怎么了,我就要看!”
    “孩子啊, 你最近是怎么了, 你二十多年从来不看曲艺台的。”
    ……
    “爷爷,今晚我陪你一起看曲艺台。”
    “小宝啊, 你这是怎么了, 你手机坏了吗?爷爷给你修啊。”
    “……什么啊, 我就是看一下齐涉江唱的到底是什么。”
    ……
    类似的对话出现在很多家庭里,长辈想看点时髦的,反而是一些爱上网的年轻人, 要求调台到曲艺台,看什么曲艺春晚。
    待到齐涉江出来,一把三弦伴奏,唱起《十问十答》的选段,比起前头四分之一拍的京剧流水节奏还要快。
    ——今晚那些戏曲演员也有炫技的,特意催板,把唱腔催得快一些。
    可和齐涉江的比起来,还是他那段比较吓人,人到底本专业是相声演员,口齿不知多利落。
    为了赶上齐涉江的演唱速度,字幕迅速切换,如果是用手机看的,不暂停几乎看不清字幕写的是什么!
    在这样的速度里,齐涉江居然还能做到唱腔有宽有紧,起伏变化体现出情绪饱满,旋律还透着那么轻快有韵,大段唱下来,观众不会跟着憋气一般难受,而是觉得带劲儿!过瘾!
    所以说,这段暗里的功臣还有个张约,旋律被他稍稍改动,特别抓耳,才让对曲艺无感的观众也能领略、喜爱。
    电视机前的大家伙儿看完后,都是满口称赞,和先前想的不一样,不用懂曲艺,他们也能听出好,听出味道来:
    “真好听啊!而且这个年轻人唱得太好了,这么多字,顺嘴就出来,还是清清楚楚。”
    “天啊,我慢慢念一遍都费劲,得大喘气好几次,他是怎么唱下来的?!”
    “这什么人体极限,我都看不清字幕了。”
    “旋律还谜之带感是怎么回事,而且确实有点京韵的感觉,更活泼,靠,我都想听完整版了。”
    “看,网上已经出来台词了,我也跟着念一遍,帐右边戳一口重九重分三停镔铁打冷眼钜青花偃月龙吞口……啊,不行不行,我要憋死了!”
    “连念都费劲,更别说唱了!我感觉我找不到他换气是在哪儿换的?”
    还有个重点,齐涉江这个范儿啊,简直了。把头前的名家名段,全都稳稳接住,还惊艳全场!
    ……
    齐涉江唱《十问十答》就是为了炫技,就是为了一鸣惊人,他也真的做到了。
    一段唱罢,子弟书声名大振。
    第二天,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这一段的讨论,无论网友还是曲艺界的人,众口一致地夸奖,毕竟这出彩得太一目了然了,想挑刺你掂量一下自己能不能念下来这段词儿?
    曲艺春晚还真好久没有过这样的话题度了,没看过的也到处能看到节选。
    就连模仿视频也出来了,熟读并背诵全段,比比谁能快得更贴近齐涉江的速度。
    也有人把一些其他戏曲中类似的炫技唱段截出来做个合集,点击、转发量也颇高。
    这真正的技术,震得大家纷纷去夏一苇的微博下拍彩虹屁,毕竟齐涉江自个儿没有微博。
    【求全篇,真心诚意求全篇!】
    【昨晚的《群英荟萃》,可以说jesse不输名家!这段真的圈粉了,我一直喜欢听京戏,这段太带劲儿了,酣畅淋漓!】
    【想说这才一年不到,齐涉江到底是怎么从花瓶进化成古董花瓶的……这什么失传的神仙曲艺啊也太好听了吧!】
    以前要叫齐涉江开微博,一个是他还玩不转,二个就是他不习惯现在这种交流方法。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反响热烈,齐涉江精神一振,决定开通微博去推广子弟书,专门用来分享相声演出信息和子弟书唱段。
    齐涉江注册了微博,李敬帮他做了认证。
    这时候《鸳鸯扣》那边的培训已经结束了,在家等着过几天过年,夏一苇和齐广陵一个帮忙拍摄一个给打光,齐涉江就坐在自己家的书房,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二十二回的《子弟书》都录了下来。
    在这二十二回里,类似齐涉江晚会上的选段很多,这个类似指的是难度类似,同样唱词密集,但唱腔并非一样,其余也都颇具韵味。
    齐涉江先分享了一到五回。
    从普通网友到曲艺界同行,都热情转发了起来。
    热烈欢迎jesse终于有了一个网络社交平台,能够和大家直接交流,还分享了《十问十答》好听的前五回。
    对于大鼓书艺人来说,更是把他们那部分的残篇给补全了,待齐涉江都发出来后,完全可以改到鼓曲里来。
    当然,更多的估计还是那些大呼小叫喊“老公你可算来了”的人……
    ……
    网络时代,很快又有热点顶替了上来,尤其这正值年关。
    不过倒也不是别人,还是齐涉江自己……
    张约先前录的节目,前后脚也播出了。
    他在里头质问王老师那段话一字没剪的播出来了,配合王老师的精彩表情食用,格外带感。
    网友连呼齐涉江有毒,为什么连张约都会帮他怼人!
    还有人把张约最后那句“今天早上起来背贯口了吗”给单截出来,配成“今天早上起来背单词了吗”之类的话……
    广大群众热烈议论,到底为什么张约会这样做。
    大家好歹也一起在节目里同睡过,说不定张约只是面子上放不下,其实内心对齐涉江的艺德还是认可了,加上脾气又爆,看不了有人撕齐涉江?
    毕竟张约还是一副不满被和齐涉江拉在一起的样子(并没有)。
    不然就真的只能是中蛊,或者因为林洋的百分百被打脸影响范围太广,沾了就跑不掉……
    当然,无数分析之中,也夹杂着这样的诡异声音:
    【相爱相杀是真的!齐杰西只有我能骂,谁骂他我就骂谁!啊啊啊啊我搞到真的了!】
    【我宣布我萌的不是拉郎了!有!糖!】
    .
    .
    因为齐涉江方面,微博只分享视频,张约放假去了也啥都不回应,网友猜了一阵也就散了,谁不得过年啊。
    齐涉江家的年夜饭是从饭店订的,夏一苇只下厨做了个凉拌菜,其他她也不会了,倒是齐广陵还能包个饺子。
    齐家的饭桌上什么菜色都有,夏一苇就不必说了,混血儿,齐广陵出生在扬州,得名广陵,长大后闯过四方,扎根京城,一桌上从牛排、沙拉,到饺子、桂花糖藕,种类繁多。
    齐广陵家的亲戚也都天南海北的待着,上一辈老人家不在了,这一辈也就很难聚齐,只用视频拜年联络了一下感情,年夜饭只有一家三口一起吃。
    齐涉江已经很多年没有吃过“团圆饭”了,小时候一个班子的人,一起吃,后来父亲没了,和师父、师弟们一起吃,也算得上和乐,再后来,就是多年的冷清。
    今年,人虽然少,看着哼歌、录祝福视频的夏一苇,摆盘、倒饮料的齐广陵,周围的一切都是崭新的,齐涉江却感受到了久违的团圆温暖。
    “新的一年,祝我们jesse的相声事业再攀高峰,成功推广子弟书。”夏一苇举杯祝贺。
    “也祝您青春永驻,还有爸爸万事顺心。”齐涉江喝的还是温水,和他们干了一杯,脸上一直挂着打心底自然而来的微笑。
    他们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大年夜的春晚对其他人来说,早就倍感寻常了,对齐涉江来说却是新鲜无比的。
    夏一苇和齐广陵本来都多少年不看春晚了,见儿子这么聚精会神的观看,不时还点评几句,竟也不知不觉陪着一起看完了,当然,中间也难免走神跟人拜个年。
    过了十二点,新年伊始。
    电视里的人互相拜年,齐涉江也和父母拜了年,然后拿出手机,用微信给张约发了条拜年的祝福。
    过了大约五分钟,张约回了:新年快乐。
    紧接着:你在家?
    齐涉江:嗯。
    张约输入了很久,屏幕上才跳出几个字:出来吗?
    齐涉江琢磨了一下,还没回的时候,张约又补充:出来走走?今天天气不错。
    再天气不错,这也是半夜了。
    齐涉江犹豫半晌,还是答应了,大过年的他怕张约抑郁了。
    “张约找我出去走走。”齐涉江老实和夏一苇汇报了。
    夏一苇有点挑毛病,等他都在门口穿鞋了,还插着腰说:“搞乐队的都怪里怪气,他要是找你冬泳、裸奔,你都别答应。”
    齐涉江:“……”
    等到和张约见面了,齐涉江才发现,大年夜外头也是很多人的。
    可能也是因为他们约在了城市的繁华地带,满大街都是亲朋好友、男女朋友,或是刚刚狂欢完,或是才出门玩儿。
    也有许多大年下还坚守岗位的商家。
    齐涉江戴着帽子和围巾,把自己裹得厚厚实实,其实已经有点热了,但他现在辨识度还挺高的。
    过来碰头的张约,也是全副武装。
    “新年好。”齐涉江拱手抱拳,又当面道了声好。
    还抱拳,怎么这么可爱,太混蛋了。
    张约在心里嘀咕。
    大过年的,他家里是那种大家庭,从爷爷奶奶,叔伯姑妈,几十口人一起过年。可越是热闹,到了倒计时后,大家纷纷去睡觉时,他越是想见齐涉江了。
    就算脸对脸……拜个年也好。
    磨磨蹭蹭发微信邀约,发完他都后悔了,平日里齐涉江的作息可规律了,这都凌晨了,他能出来么。
    不过,齐涉江还真答应他了……
    张约的脸也埋在围巾里,两手揣兜里,哼哼一会儿,右手伸了出来,原来拿了个红包,递给齐涉江。
    “谢谢,我还有红包呢?”齐涉江拿着红包,有点不确定这是什么规矩,他俩同辈吧,而且他自己也没带红包啊,可怎么回礼。
    “给你就拿着。走呗,你老在国外,不熟吧,我带你吃点夜宵去。”看到齐涉江本人,张约心里就爽多了,没有前头那狗爪子挠心一样的闹腾。
    前头就是一条商业步行街,灯火辉煌。
    齐涉江甚至看到了街头艺人还在吉他弹唱,温柔的弦声后,响起了熟悉的音乐。是张约那首《秋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