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这盛世美颜有何用 第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张嘴说了半个多小时不带停的,这还叫沉默寡言呢?那他们岂不是哑巴啊!
    众人报以热烈掌声,齐涉江已利落鞠了一躬下得台去。
    ……
    包厢内。
    柳泉海一场听下来,是满面笑意,这文本他没听过,看来可能也是齐涉江那位老师的独门手艺。估计真是远走海外的老艺人,否则哪来这么多失传的活儿。
    不知道齐涉江还会多少“失传”的段子,要是如此,就算他师承不明,凭这些本事,对相声的传承大有裨益,他是一定要结交的。
    再说齐涉江的实力,他就更是唏嘘了,功力扎实,范儿正!
    相声演员们也会紧跟时事修改包袱,推陈出新。
    齐涉江呢,他说的这单口完全是老旧做派,基本没有流行段子,完全是靠自身功力拢住观众注意力,掌控节奏,把人逗笑。
    同样的段子,有的人说让人发笑,有的人说只让观众觉得尴尬,这就是个人功底了。
    每个字每一句是怎么说的,看似随意,其实饱含功力。
    单口相声更是格外看重演员讲故事和塑造人物的能力,故事说不好,包袱出不来。故事要滑稽可笑,又要让观众接受。
    这一番,就是在给他们展现自己扎扎实实、运用自如的功底呢!
    当然,也因为做派老旧,一时倒分不清师承,只大致觉得和某几位老前辈有些儿相似。
    ——其实柳泉海想多了,纯粹是齐涉江对这个时空了解还不够深,手机都玩不转,你让他贴合流行他也贴不上啊。
    一旁的夏一苇则沉默着,她刚才也跟着笑了,沉浸在故事中,笑完之后便是沉思。
    jesse很成功,但是,难道她真的要放jesse去干那一行吗?
    “夏女士,你不大同意孩子说相声?”柳泉海问道。
    夏一苇惊醒,茫茫然点头,“也不是,只是……”
    柳泉海淡淡一笑,“只是你觉得,和演戏、唱歌比起来,显得没什么出息。是吗?”
    “我没这个意思。”夏一苇连声道,“柳老师,我就是希望孩子好,我没有冒犯的意思,但是你们这一行苦啊。我今天带他来这里,就是想让他看看后台。”
    “我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柳泉海叹气道,“但杰西确实是吃这碗饭的料,一看就是已经开了窍的。还是子弟书最后的传人,这不是我们相声门的事,但我着实关心。我还是希望你能给个机会,至少让他尝试,再不济,可以来个什么,三栖。影视、歌曲、相声三栖艺人,你看是不?”
    夏一苇被逗得一下笑出声来,“柳老师说得是。”
    她到底是被齐涉江的表演说服了,更是舍不得孩子。
    .
    .
    柳泉海当晚和齐涉江交换了联系方式,他非常欣赏齐涉江,而有这么一位引路人,对齐涉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日在茶楼的表演呢,因为这里演员都指着卖票糊口,是不允许录像的。
    夏一苇和齐涉江上台后反响热烈,拦不住,倒是有观众拍了些照片和少许小视频,也流到了网上。
    但齐涉江说单口时,场子已经安静下来了,被他吸引住后更是没心思去想偷拍什么的。
    当晚在场的观众也有抱怨,齐涉江就去演了一次,可故事他也没说完,他们上哪去找结局啊,万能的互联网都搜不出来。
    可空口这么说,以齐涉江之前的名声,谁敢信他说故事把人给说入迷了?你说他长太好看把观众都圈粉了还靠谱一些!
    压根也没掀起波澜。
    倒是这一次齐涉江还弹了三弦,水平到底怎么样,好多人也不懂三弦,瞎讨论了一番还跑题了。
    ——看这架势,难道,接下来齐涉江会做歌手?学他妈,用脸唱歌?
    还有人去艾特张约,叫他来品鉴一下,毕竟关于齐涉江的金句最早就是他提供的。
    张约正闲得无聊,一刷微博看见了艾特,立刻想起在菠萝传媒遇到的齐涉江本人。
    那会儿他是很意外的,自己嘲过的人居然主动来搭话。
    张约心底很犹豫,那齐涉江又特别真诚地对他笑,笑得还挺好看,把他眼睛都晃了,一瞬间都不好意思维系高冷毒舌了。
    谁知道他好容易下定决心,搭理齐涉江了,齐涉江反过来把他给涮了!
    小心眼的张约先就转了微博,说:“还没听。长得真好。”
    评论里充斥着笑声:就知道张约不会让他们失望。
    张约之前也没听过演唱会版,这会儿随手把视频点开了。根据以前的经验,他用脚都能挑出一堆槽点。
    上来就是一段三弦,张约愣了一下,他虽然不懂三弦,但音乐是共通的,他分得出好赖啊。而且到中间,齐涉江还用弦声模仿了雁鸣!就这个水平,比他的钢琴实在好太多了!
    再接下来,齐涉江还唱了曲艺,就那个共鸣,那个气息……
    张约:“???”
    不,这不是他认识的齐涉江!
    张约把进度条拉回去,又把《何必西厢》听了一遍,两遍,三遍……没有假弹,没有假唱,这个现场,夏一苇也许有错,齐涉江一点没有!
    妈的,唱得还挺好。
    这个齐涉江有毒吧,唱歌和唱曲艺区别怎么这么大的?有这本事你上节目不表演?
    现在好了,他的微博岂不是很尴尬!
    说到微博,张约发现出现了一个认证为某省曲艺团弦师的网友“老白不白”激情留言:“心情无法言表!好弦!改编得也好!副歌部分的巧变弦丝技巧纯熟,以声传情!”
    张约:“…………”
    他没听过原版,所以还改编了?
    “老张,吃饭了。”乐队的鼓手探个头进来,催张约来吃东西。
    算了,先吃东西。
    张约放下平板电脑,懒洋洋走到客厅,哼着歌打开外卖。
    乐队其他仨人你看我我看你,半晌,鼓手神情复杂地问道:“你刚哼的是《何必西厢》吗?”
    张约:“………………”
    ……x,齐涉江真讨厌!
    第七章
    那日柳泉海回去后,第二天就打了个电话到孟家,想给孟老先生说一声,他挖掘到了子弟书的继承人,毕竟他老人家也很关心曲艺文化传承,不单单是相声。
    孟老先生高寿都九十多了,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老前辈,可以说见证了相声的兴衰。从撂地卖艺的年代,到能进茶馆里,单独开相声园子,再到后来有了电台相声,电视相声,乃至而今的日渐式微。
    打他这里往下三、四辈儿的儿孙,也都是说相声的,徒子徒孙就更是多了去了,真正的相声世家,桃李满天下。
    接电话的是孟老先生的孙子,同为相声演员的孟静远,他和柳泉海徒弟曾文做了二十来年搭档,关系亲厚,自然和柳泉海也熟识。
    “静远,老爷子醒着么?”柳泉海难掩兴奋地道,“我昨儿个可是有奇遇,遇到一个会唱子弟书的小孩儿,还是个两门抱,也是咱们相声门的,台风还有些肖似老爷子,非常稳当。”
    孟静远先是惊喜,“真的假的?这,这一年轻人是打哪学来的?”
    柳泉海将昨晚的遭遇复述而来,将欣赏之情展露无遗,“虽说是个海青(没有师承),但实在难得!我想把他带去,见见老爷子,让老爷子品一品,他那子弟书唱得如何!”
    孟静远叹了口气,说道:“正想和您说,爷爷近来病情反复,下不得床,如今在静养着,见不得客。”
    柳泉海的笑容顿时敛住了,这把年纪了,年轻时又吃过苦,老来病痛难免,他只得转达一下问候,希望老爷子保重身体。
    孟静远又问了问齐涉江的事,他对这人的经历也颇为好奇,听说柳泉海会把人带到徒弟开的相声园子,就问明了日子,决定去见一见。
    转过天去,孟静远探望老爷子,见老人家精神头尚可,就轻声把这么个人说了说。
    孟老爷子神色一振,“那你要找到人,争取把子弟书保护下来,这是珍贵的传统曲艺,多少鼓曲,就是从这里发源的。”
    “我会的,爷爷。”孟静远见爷爷说多了气喘,忙给他顺了顺。
    孟老爷子躺在床上,半梦半醒间,又回到了遥远的时光。
    子弟书啊,师哥也会唱子弟书,一边给他擦脸,一边练习着唱腔。但自从失散,再也没见过,直到多年后知悉师哥早已离世。于是,他以为子弟书最后的传承也跟着一起被埋葬了……
    真好,原来子弟书还活着。
    .
    齐涉江平时在公寓里,也不是完全闲着,他还不会上网,但是看电视、看报纸,也是在汲取新时空的知识内容。
    柳泉海约了他出去,李敬还跟着一起去了。
    一开始李敬挺震惊的,夏一苇居然支持齐涉江讲相声了,但后来他也理解了,甚至开始琢磨起来,既然这样,完全可以一洗jesse花瓶的名声啊。
    柳泉海徒弟叫曾文,他的相声园子不是那种茶馆式的,而是剧场式,卖门票,每晚有演出。
    他和孟静远虽然成名已久,也不时去演出,凭他们的名气,不说火爆,好歹收支平衡,能给演员们发工资。
    齐涉江和李敬到的时候是下午,不到演出的时候,曾文和孟静远正在给徒弟说活儿,柳泉海和他们也是前后脚便到了。
    老头们和齐涉江到角落去说话,曾文和孟静远对这年轻人可太好奇了,按照柳泉海的说法,他的单口相声功力完全像是一个成熟的艺人,这难道也是在海外磨炼出来的吗?
    柳泉海的孙子小柳也跟着来了,他没凑过去,被园子里其他演员给围住了,多是和他年纪相仿的青年演员,平时都熟识。
    “怎么的,那不是那谁么,菠萝台的那谁,他妈是夏一苇。怎么上这儿来了?”
    “小柳不是分享过这人唱大鼓吗?特好笑那个。”
    “你们没看网上的爆料么,我怀疑他来找师父买段子!”
    “胡说八道,那柳师爷来是干什么?”
    网上的消息大家不是每时每条都看着,这会儿不明就里,小柳是唯一知道内情的了,他以前还和人一起嘲笑齐涉江的唱腔,现在脸都红了,“行了行了,都别说了。你们知道什么,他很厉害的。”
    众人愣了一下,随即哄笑起来,以为小柳在开玩笑。
    小柳:“……”
    “安静一点,小兔崽子们!”曾文在那头嚷了一声,“拿把弦子过来!”
    立刻有人拿了把三弦过去,本想递给曾文,却见齐涉江把三弦接了过去,原来是他要弹。没听过齐涉江弹弦子的人,难免有点异色了。
    ……
    齐涉江刚才给曾文等人介绍了一下子弟书的唱腔,例如雀尾、凤凰三点头、海底捞月、等等,子弟书的唱腔繁多华丽,光是他继承下来的,都有百种之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