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案调查科(1、2) 第5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老贤撸起袖子,把手伸进冰凉的水中,从池塘里抠出了一块青灰色塘泥,放在鼻尖嗅了嗅,接着很确定地说道:
    “明哥,就是这个味道,跟嫌疑人鞋印上的一样。”
    “什么?贤哥,这都能闻出来?”我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光是闻,还要观察。”老贤把沾有泥土的手放入水中涮了几下,向我解释:
    “这里是死水,池塘中的矿物质成分很稳定,因此泥土的颜色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其一。其二,由于水质被污染的程度不同,泥土的气味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建在化肥厂附近的池塘,它的泥土就有种刺鼻的硫化物气味,而不是正常的腐臭味。这里距离山区不远,平时没有什么人过来,所有我可以确定我的判断。”老贤甩干手中的水,将冻得通红的右手重新插在口袋之中。
    “下一步怎么办?”我望了一眼正盯着池塘发呆的明哥。
    他忽然回过神来,抬头环顾了一下空空如也的四周:“我们的推断没错,嫌疑人的外套上一定是沾上了血迹,我怀疑他把带血的衣服扔进了这个池塘中。所以,需要通知打捞队过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说完,他掏出手机向市局的相关领导汇报,由他们出面抽调打捞队。我们科室作为全市办理命案的金字招牌,市局对我们那是有求必应,前后也就一个多小时的工夫,十几名全副武装的专业打捞人员带着设备站在了池塘的周围。
    我们几个则蹲在一旁,紧紧地盯着一件件被打捞上来的物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打捞进行了半个小时以后,一件沾染有大片血迹的白色夹克衫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夹克中还裹着一块砖头。
    老贤如获至宝,从自己的箱子中,拿出一个大号的物证袋,将衣物小心翼翼地装在袋子当中。
    “现在分两步走,”明哥开始发话,“国贤,你抓紧时间将这件衣服上的dna提取出来。”
    “好!”
    “刚才刑警队那边来电话了,沿途的监控录像已经全部调去了,焦磊,你用最快的速度给我分析出结果。”
    “ok!”胖磊提了提裤子,很有信心地回答。
    别看胖磊这个人邋邋遢遢有点好吃懒做的样子,就连他的qq签名都是“皮带已经是一种装饰品”,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可不是一个凡角。在整个的命案勘查中,他要用相机全程记录;而且每一个物证在提取之前,都需要拍照固定,这只是第一步;照片拍摄回去之后,他还要按照顺序排列、修剪,以及归类。
    除了拍摄照片,他还要处理视频证据,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浏览海量的视频信息,在视频中找到对破案有关键性作用的那一小段。有时候看了几个小时,有用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零点一秒的闪影。所以光视频这项工作,没有极大的耐心,就肯定做不来。
    最后一项富有技术含量的活就是图像的处理,比如在视频中看到某个车牌号码不清晰,胖磊就可以利用他的专业技能,把车牌上的数字显现出来。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像素太差的视频,神仙来了也无能为力。
    回到单位,百感交集地等待了几个小时,老贤的结果最先反馈出来,我们从池塘中打捞上来的衣服中检出了两种dna,一种是死者的,另外一种dna信息不详,通过分析遗传物质,其基因型为xy型,也就是男性,如果不出意外,可以基本确定,这就是嫌疑人的dna。
    这个陌生的dna我们并不掌握,但好就好在,现在已经有了抓手。
    此时胖磊的电脑桌前摆放着几块黑色的移动硬盘,一段段带着时间和日期的视频片段被他拖入到了专门的播放器内。看着胖磊脸上凝重的表情,我没有去打搅他,只是时不时地往他的水杯中加点热水。
    也不知过了多久,我躺在他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了过去,当我醒来的时候,自己的身上盖上了厚厚的毛毯,而原本坐在电脑前的胖磊却不见踪影。
    正当我要起身寻找时,胖磊风风火火地抓着一块硬盘走进了办公室。
    “什么情况?”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视频调得不全,嫌疑人跟丢了,我刚才又去调了几处视频,看看能不能找出嫌疑人完整的轨迹。”胖磊一边说,一边将硬盘接到电脑上,电脑的音响里发出“叮咚”一声。
    “你接着睡一会儿吧,一会儿开饭我喊你。”胖磊冲我笑了笑。
    “算了吧,案件破不掉,睡也睡不安稳。”我从口袋中掏出两支烟,甩给胖磊一支,自己点了一支,盘坐在沙发上抽了起来。
    胖磊的注意力很快又被监控视频吸引了过去,没有再理会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我面前的烟灰缸内摆满了烟头。
    “断了!”我刚想再续一根,便听见胖磊凄惨的一声喊叫。
    十五
    “什么?断了?”听他这么说,我根本顾不上穿鞋,赤脚从沙发上一跃而起,踩着冰凉的瓷砖地面,几步跨到了他的面前。
    “怎么断的?”
    “我用视频跟踪了嫌疑人一路,最终发现他进了这个巷子,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胖磊用笔帽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模糊不清的画面对我说道。
    “这是哪里?”
    “东苑村,一个城中村,村子里居住着几千人,四通八达,这周围的监控我都看了,没见嫌疑人出来过,说明他很有可能居住在此。但是这里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排查起来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如果咱们不知道情况,贸然前往,很容易打草惊蛇。”胖磊说出了他的顾虑。
    “磊哥,不行咱俩先穿便装去探探底,在我们科室里,就咱俩长相最不像警察,应该不会引起怀疑。如果调查不出什么结果,就调人来封锁村子,一个一个验dna,我就不信他还能飞了。”我气得咬牙切齿。
    “你就不怕给老贤累死,还一个一个验dna。不过你说得对,不去调查,想再多都没用,换衣服去一趟。”打定主意的胖磊从衣柜里拿出便服吃力地套在身上。
    准备就绪,我们俩开着明哥的那辆破普桑,朝目的地奔去。
    现在正是下午五点多钟,也是整个东苑村人口最为集中的时刻,白天上班的人已经下班,晚上上班的人才起床,整个巷子到处是人头攒动。
    我跟胖磊仔细地观察着来往的每一张面孔,没有一个人可以纳入嫌疑范围。
    就这样,我们两人一路向西走到了东苑村的腹地。城中村由于没有任何规划管理,所以走到哪里都是垃圾满天飞。随着越来越深入,空气中的酸臭味也跟着浓重了起来。
    “这他奶奶已经不是用脏乱差可以形容的了!”胖磊捏着鼻子埋怨地说道。
    “实在没头绪就要辛苦老贤了!”我的心里已经做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别想那些没用的,不行咱们回去把情况先汇报给明哥再说!”胖磊已经失去了再走下去的耐心。
    可能是因为空气中臭味过于浓重,当我和胖磊打算停下脚步时,一股消毒水的味道夹杂在其中有些刺鼻。
    我循着味道找去,一个挂着“牛国青诊所”招牌的小型医院吸引了我的注意力。
    “磊哥,咱们这一路走来,有没有发现第二家医院?”我小声问道。
    “你没看到牌子上方的一行小字么?”
    在他的提醒下,我眯着眼睛扫视了一眼:东苑村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
    看到这一行字,我明白了胖磊的意思。像这种挂着正规牌子的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只给设一个,也就是说,整个东苑村,可能只有这一个医院。
    “乳胶手套、手术刀、娴熟的刀功、计生部门免费的安全套包装袋。”这些名词在我的脑海中如同放电影般一一滑过。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绝对不是巧合,秘密估计就隐藏在这家诊所之中。
    “磊哥,咱们两个进去目标有点大,我先进去‘打一头’(暗语,就是调查一下的意思)。”
    “嗯,去吧,小心点。”胖磊很自然地假装行人和我在诊所门口分开。
    诊所由三间门面房组成,目测光楼下的面积就有两百多个平方,一进门是问诊间,一位年纪三十多岁的青年男子,穿着白大褂,手中戴着乳胶手套正在问诊。房间两侧墙面的椅子上,坐满了等待就诊的病人。
    问诊间的左手边是注射室,有不少病人正在打点滴,问诊间的右手边是另外一间注射室,两间的区别在于一个放置的是椅子,而另一个放置的是床铺。
    问诊间正对大门的位置,还有一个楼梯通向二楼,楼梯的正上方挂着一个亮灯的指示牌,牌子上写着“二楼手术室,闲人免进”。可以说这间社区医院是颇具规模。
    看到前面最少还有十几人在排队,我假装胃疼,走到一个五十多岁的大妈身边坐了下来,这位大妈就是我选定的目标。
    之所以选择大妈,是因为按照我们的工作经验,这类人最为热心肠,要想套话,几乎一套一个准,而且来这里看病的人大多都住在附近,年纪大的人对这里的情况掌握得肯定更为细致一些。
    “阿姨好!”嘴甜到哪里都受用,坐在我身边的大妈笑嘻嘻地转过头来打量着我。
    “小伙子,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阿姨,我胃疼。”我咬着牙关。
    “是胃受凉了吧,你们这些年轻人,最喜欢乱吃,到老了,就知道厉害了。”大妈关心地拍着我的肩膀。
    “嗯,阿姨,您说的是。”大妈正想开口,我话锋一转,“对了,阿姨,我是第一次来这里瞧病,这大夫行不行啊?他是不是就叫牛国青?”我朝正在问诊的大夫伸了伸下巴。
    大妈用眼睛瞟了一眼,说道:“他不叫牛国青,他是牛国青的儿子,叫牛博生,正规的医科大学毕业,他可是我们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夫,医术好着呢。”
    “妇幼保健院的大夫?”
    “对啊,这里平时都是他父亲在负责,有时候小牛在吃饭点替他一会儿。”
    果不其然,大妈话音刚落,一个将近六十岁的男子,穿着白大褂走到了问诊桌里侧,他和牛博生简短地对话之后,牛博生起身让了座位。
    我捂着肚子,一脸痛苦模样,眼睛的余光在牛博生的身上来回游走。
    “三十多岁,男性,习惯戴乳胶手套,身高一米七五左右,保健院医生,全都对上了,难道这个长相憨厚的男子就是那个凶残的杀人犯?”这些问题在我的心中萦绕。
    男子走到门口,伸了个懒腰,随口吐了一口唾沫。
    “好机会!”我目光如炬地盯着地面上还冒着泡沫的唾液,有些喜出望外。
    我慢慢地从口袋中掏出一张干净的面纸,小心地握在手中。也就在这时,男子重新折回了门诊室,径直朝二楼的手术室走去。
    我慌忙起身走出门外,将面巾纸盖在了刚才的那口唾液之上,然后快速地捡起。我和胖磊没有一丝停留,火速朝老贤的实验室急驶而去。
    十六
    午夜十二点,老贤淡定地拿着一份报告,将我们几个人喊醒。
    “比中了!”老贤把报告放在明哥的枕头边,因为过度劳累,他直接瘫软在床上。
    “比中了?嫌疑人真的是那个医生?”我闪着星星眼,对正在翻看报告的明哥问道。
    “对,就是他。你给叶茜打电话,让她通知刑警队抓人。”
    知道了目标,抓人对干练的侦查员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十二点通知抓人,十二点半,嫌疑人就被捆在了刑警队的审讯椅上。
    别的地市我不清楚,在我们市有这样的规定,凡是由我们刑事技术室参与的案件,这第一遍的审讯工作必须由我们来进行。
    因为我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提取现场的物证,在技术员心中,哪些物证至关重要,哪些无关紧要,那都是一本清账,所以我们可以结合现场物证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去讯问,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嫌疑人在法院庭审期间出现翻供的情况。
    当我们把第一遍口供拿下时,接下来的事情才会轮到刑警队的侦查员们插手,虽然规定有些奇怪,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市的命案都被办成铁案。
    有人要问了,你们搞技术的怎么还会审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不管什么警种,他首先必须是执法者,审讯学是所有警察必须掌握的一门基础学科。
    一般第一次讯问,都是明哥主持,叶茜记录,我们其他人有兴趣的可以在一边旁听,当然,这种场合,每次都少不了我。
    明哥在讯问之前有个习惯,他喜欢针对我们所掌握的物证,列出详细的讯问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地开展讯问工作。
    “牛博生跟死者王晓乐是同学?死者的前夫吴达不是说他的朋友里没有医生么?害我们兜那么大的圈子!”明哥看了一眼徐大队的调查结果,气愤地拍着桌子。
    “这么大的案件,这个吴达还遮遮掩掩,小刘,你去把吴达给我带过来,我要问问清楚。”徐大队同样气愤地对身边的一个侦查员下令道。
    侦查员领命出门,明哥继续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重点的问题,他会在标题的首行位置打上五角星的符号。
    明哥的提纲列完没多久,吴达有些狼狈地被两名侦查员带进了会议室。
    “牛博生你认不认识?”徐大队没有卖关子。
    “牛博生?哪个牛博生?”吴达皱着眉头回忆。
    “哪个牛博生?现在还跟我装糊涂?我们都调查过了,你们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个班,他目前在妇幼保健院工作,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你还给我装?”徐大队气得把自己的笔记本使劲地往桌子上一摔,对着吴达吼道。
    “我没装啊,你刚才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我是有个同学叫牛博生没错,可那个人性格内向,我们上学的时候就不说话,这些年更是没有见过面,他根本不是我们生活圈子里面的人。”吴达一脸无辜。
    “那王晓乐跟他的关系怎么样?”明哥的语气稍微平静了下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