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衣服是我亲手做的,得让濯玉试试,哪里不合适了我也好立时改改,”二婶转了转眼珠,顿时有了主意,“劳烦李管家,等世子回来了支人告诉我一声。”
    管家心中犯嘀咕,这送个新衣用得着亲自来送吗?但还是笑着应了,幸而明日腊八,世子定然会回来,若是平日,怕是十天半个月也难见到人影。
    腊月初八,祭祖。
    楼璟离开闽王府温暖的被窝,回到安国公府去。皇家在腊月初八是不祭祖的,要等到年三十才能去太庙祭天。
    到祠堂里给楼家祖先上香,又祭了灶神,楼见榆便匆匆的走了。
    “国公爷近来很忙吗?”楼璟奇道,前两天还因为晋州的掌柜来对账直接进了朱雀堂,而跟他吵了一架,怎的突然又容光焕发了?
    “国公爷近来应酬颇多。”管家低声道。
    楼璟眯了眯眼,让云八去看看父亲在应酬什么人,方回了朱雀堂,就遇见了前来送衣裳的二婶。
    二婶殷勤地递了衣裳让楼璟试穿,袖子和衣摆竟都有些短了,“上月量的身,怎的这么快就长高了?”
    十七八岁,正是男孩子长个子的时候,二婶絮絮叨叨的接过衣服,说回去再改改,“濯玉啊,你看,如今你已经是三品大员了,你二弟他还是一无是处的,这都娶了媳妇了,也不知道长进,你可得帮着二婶管管。”
    楼璟看了看,笑道:“开春羽林军就会补缺,到时候我给二弟谋个缺便是了。”
    “哎呦,这,这可真是好事,二婶就代你弟弟先谢过了,”二婶顿时喜得不知说什么好,怎么也没料想楼璟如此利索,还不待她说就答应了,哪像国公爷,她丈夫去说了好几次,还是含含糊糊的没个准信,“这眼看就要过年了,夫人的时疫也不知怎样了?”
    “听说父亲昨日才派人去看了,若是能回来,自会着人知会二婶的。”关于魏氏的消息,楼璟不愿多谈,孝期有孕的事家里人也不能知道,除却魏氏贴身的妈妈和两个丫环,其余知道这件事的人,统统被楼璟处置了。
    送走了啰嗦的二婶,云八便回来了。
    “国公爷见了一个四品官,来京述职的,原本是江州的一个县官,如今方升了郡守。”云八打听得很清楚。
    楼璟了然,估计是有人来跟安国公府借钱了。
    “可要继续盯着?”云八问道。
    “不必了。”楼璟摆了摆手,京中的勋贵怕是很快都要做起这份生意来,倒不至于给安国公府惹来什么祸事。只不过,昨日沈连抓了不肯交钱的人,皇上竟然没有任何的反应,反倒是借债的人越来越多,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
    作者有话要说:我错了,今天总是有事耽搁我码字,本来想更个粗长君来谢罪的,又怕大家等急了qaq等放假了补偿
    上官梦回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5 16:45:11
    我不会猫叫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5 14:52:10
    蔚醒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5 01:19:27
    蔚醒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5 01:16:49
    _阿兮兮兮兮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4 22:11:13
    幽谷青竹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4 20:31:22
    helen20121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4 20:30:03
    dada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3-09-24 13:43:30
    谢谢大人们的地雷~╭(╯3╰)╮
    小剧场:
    楼小猫:殿下,我们来蹭脸~
    太纸兔纸:(⊙_⊙)
    楼小猫:甜……甜的(⊙v⊙)
    ☆、第四十六章 盐引
    不过转而一想,沈连都能进太庙司礼了,收个见面礼而已,只要找个好理由去宫里哄劝一番,淳德帝肯定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事情果真如楼璟所料,这进京费收得如火如荼,京中的勋贵们放债放得也很是顺手,淳德帝自始至终不置一词,一时间皆大欢喜,只是那些借债的官员们就并非人人欢喜了。
    不过,再怎么闹腾,这些都跟楼璟无关,放债的事他是分毫也没有参与的,只是让云八去查清楚都有什么官员借了债,特别是向安国公府借债的那些,全都记录下来。
    转眼到了腊月十三,沈连的“见面礼”收得也差不多了,回京述职的官员家近的就赶着回去,家远的便只能在京中过年,总算各自忙完,开始安心准备年货。
    “你怎的不去做那生意?”萧承钧问楼璟,以他的性子,这种赚钱的事自然要掺一脚的。
    “没钱。”楼璟嘟哝着,把脸埋到闽王殿下胸前。
    没钱?萧承钧奇道:“你是不刚从沈连那里赚了一大笔吗?怎的没钱了?”
    外面大雪纷飞,坐着太冷,两人用过晚饭就钻进了被窝里,萧承钧靠在床头看书,楼璟就自动自觉的偎进了人家的怀里。
    “大半都拿去换仓钞了。”楼璟伸手慢慢描绘闽王内衫上的暗纹。
    仓钞是富贾纳粮换取的,民间叫做“白条”,是用来换盐引的东西,官价里,一两仓钞兑一引盐,一引盐值半两银。
    萧承钧皱了皱眉,“你要做盐引生意?”
    “冬日里支不出盐来,多数人又着急过年,仓钞已经便宜到一钱银子换一两了。”楼璟在那龙形暗纹上蹭了蹭,心想着若是以后换上明黄色的内衫,上面绣了五色龙纹,描画起来定然更加有趣。
    也就是说,楼璟用一钱银子,换了原本值五钱银子的仓钞来!
    “怎会如此便宜?”萧承钧一惊,因为卖盐很是赚钱,富贾向来很是愿意纳粮换仓钞,若是仓钞跌价到这个地步,往后谁还愿意纳粮,估计都直接发卖了交税银,到时候官府再用银子买粮,两下倒腾,就会浪费不少钱粮。
    “白条多而盐少,这两年要兑盐引可不容易,”楼璟轻笑道,“何况江南纳粮换仓钞者众多,冬日盐场却不出盐,盐仓告急,盐引自然就兑不出来。”
    北边的盐仓屯盐者众多,而纳粮换盐引者不多,江南则与之相反,只因用白条换盐引需要官商勾结。南边的商人没有门路,无法勾上北边的官府。这就造成了江南白条到了冬天跌价至此。
    “盐政,已然混乱至此了?”萧承钧放下手中的书,深深地叹了口气。
    “倒也不至于大乱,”楼璟抬手,揉开他拧成一团的眉心,“只因这个时机好,若是等到开春,白条估计就又能值两三钱了。”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做这笔生意,不仅仅是冬日仓钞跌价,更重要的是,前些日子来对账的晋州掌柜告诉他,已经买通了晋州新任的盐政吏,晋州如今屯了大批的盐,只消拿了白条去,就能按官价兑给他。
    萧承钧闻言,略松了口气,握住在他面前乱晃的手,“那你何时把白条兑了盐引?”
    “明日……”楼璟沉默了片刻,“我明日得去晋阳一趟。”此等大事,不是一个大掌柜能谈妥的,他必须亲自去见那盐政吏。
    明日……去晋州?晋州离京城不算远,骑快马三日可到晋州首府晋阳城,只是,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楼璟却要离开京城。
    “几日回?”想也不想地问出口,萧承钧自己都愣住了。
    楼璟抬头看他,在闽王殿下那深沉的眸子中,看到了几分不舍,不由得弯起眼睛,凑上去轻轻地亲吻他,“十日之内必还。”
    “嗯。”萧承钧应了一声,他们自新婚起,基本上每日都在一起,如今骤然分离,顿时觉得有些无措,不知该如何反应的闽王殿下,只能重新拿起被子上的书看起来。
    楼璟眨了眨眼睛,抬手抽走了萧承钧手中的书,“《诗经》有什么好看的,咱们看这本吧。”这般说着,靠在闽王殿下胸口,翻开了另一本书,指着其中的一页道。
    萧承钧把下巴放到怀中人头顶,看了一眼他手中的书,顿时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了。那翻开的一页中,乃是一幅白描画,画中一个男子趴在榻上,另一个男子在其后侵入……
    “元郎,一别就是十日,我怕我熬不住,半途跑了回来……”楼璟把书拿到萧承钧眼前整个人趴到他身上,用膝盖慢慢磨蹭闽王殿下的腿根。
    “嗯……”萧承钧呼吸一滞,身体不由得燥热起来。
    楼璟笑了笑,随手扔了手中的书,凑到自家夫君耳边,轻声道:“方才的姿势,可看清了?”
    萧承钧被他逗得有些窘迫,伸手推他,“没有。”
    “不打紧,”楼璟把一只手伸进那绣着暗纹的内衫中,“我看清了便可。”
    “唔……”萧承钧还待再说什么,却被楼璟吻住了双唇,等回过神来时,身上的衣衫早已不知去了何方。
    天寒地冻,屋中铜炉炭火正旺,红罗帐暖,不做些有趣的事,岂不辜负了韶光?
    “慢,慢点……唔……”萧承钧趴在枕上,被身后的人无情地撞击,身子在柔软的被褥间不断磨蹭,一时有些承受不住。
    楼璟俯身,咬住那白皙的脖颈,果真慢了下来,慢慢抽出,再突然整根没入,嵌入了更深的地方。
    “啊……”萧承钧禁不住弓起了身子。
    楼璟却不理会,双手环住萧承钧的身子,在那布满汗水的胸膛上肆意揉弄,一下一下地侵入闽王殿下的身体。
    “太深了,唔……”萧承钧攥紧了枕头边缘,声音中带着抑制不住的战栗。
    这般“折磨”了身下人一会儿,楼璟停下来,亲了亲他满是汗水的额角,再次快速地动作起来。
    分别在即,楼璟忍不住多要了几次,等他终于消停下来,萧承钧已经累得瘫软在床上了。
    楼璟把颤抖不止的人抱进怀里,缓缓轻抚他的身体。
    “拿出去。”萧承钧不舒服地动了动。
    “再待会儿,”楼璟慢慢蹭着他的后颈,“困了便睡吧,一会儿我给你洗。”
    萧承钧虽然身体很是疲惫,却一点也不想睡,“其实,你不必这般着急赚钱,我……”
    “有钱不赚是傻子,”楼璟把怀中人转过来,又惹出一阵细碎的轻吟,“我有分寸,你只要做你的要做的便是。”
    大雪纷纷扬扬,几日不停,晋州比京城还要寒冷,十日跑个来回,必定是要骑马的。萧承钧让常恩拿出他去年做的那件狐狸皮的大氅给楼璟穿上。
    楼璟接过那厚实的披风,俯身在床上人脸上亲了亲,“在京中万事小心,我会尽早回来的。”
    腊月十四,朝中忽然提及立新太子的事。
    “年关将至,来年开春便当立新太子,自应于年前定下来。”上奏的人如是说。
    淳德帝皱了皱眉,“尔等以为,诸皇子中,谁可当此大任?”这般说着,目光从垂首而立的萧承钧身上扫过,见他一副岿然不动的模样,便移开了目光,转而看向朝臣。
    朝中一阵静默,皇储之事非同儿戏,一句话说错便是万劫不复,即便是早有谋划的老臣,也不敢轻易出口。
    淳德帝冷下脸来,这些人刚才还说得热火朝天的,这会儿怎的又哑巴了?
    众人不由得看向左相赵端,自打上次征徭役的事右相失了准头,朝中左相的势力便比从前强盛了不少。
    赵端却垂着眸子,完全事不关己的样子。
    “赵卿,尔以为如何?”淳德帝自然将众臣的反应看在眼里,便出声点名让赵端来说。
    左相无奈出列,沉吟片刻方道:“依祖制,当立皇后身边的皇子,静王体弱,不可担储君之职,臣以为,可立四皇子。”
    “四皇子为人太过耿直,恐怕……”刚刚说完,便有官员出声质疑。
    “太子以愚钝被废,如今四皇子毫无功绩,骤然立为太子,何以服天下?”刑部尚书出声道。
    要说立四皇子是名正言顺的,怪只怪那道废太子诏书,说是因为萧承钧愚钝,不堪担天下大任,而今要立新太子,就得比萧承钧聪慧才行,至少得有个功绩,好说服天下人。
    但是,不立四皇子又能立谁呢?大皇子刚刚被废,自然不可能复立,二皇子从不曾显露于人前,传说自小体弱多病,三皇子没有养在皇后身边,依祖制没资格做太子。
    “臣以为,三皇子资质上佳,只可惜不曾养于皇后膝下。”说话的,乃是皇子们的讲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