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41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富察氏示意一旁的玉华给她一个荷包,将荷包撑开,露出里面的银票,塞给梁九功:“梁公公,我和王爷不在宫,还请您在皇上面前,多给额娘说些好话,劝着一些皇上,让皇上多让一下额娘。”
    梁九功:……
    “福晋说的没错!”胤祚赞同道。
    梁九功看着放到掌心的荷包,嘴角微抽。
    民间都说“夫妻相”,依他看,六阿哥和六福晋面上不相似,不过性子越发靠近了。
    真是佟主子一家一脉相传的说法。
    去年八格格出嫁当天,也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这样嘱咐皇上。
    六福晋富察氏现在也是这样说的,估计六阿哥开口也是这个意思。
    嘶!
    总觉得是反客为主了。
    往日他劝其他宫的娘娘,似乎也是这个话术,不过都是劝娘娘多包容皇上,不要和皇上置气,当然恐怕宫里除了承乾宫这边敢明着和皇上生气,其他人不敢。
    胤祚见梁九功语塞的模样,眼中笑意加深,不过面上还是绷着脸,语气有些冷峻,“梁公公。额娘连我都骂了,让我不要和皇阿玛学,看来额娘真是生气了。”
    梁九功:……
    这话若是传给皇上,皇上怕是又要炸毛。
    和胤祚、富察氏分别,梁九功带着康熙赐的东西来到了承乾宫。
    承乾宫的宫人看到他,连忙进去通禀。
    让梁九功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小夏子满脸微笑地上前,“梁公公,主子娘娘请您进去!”
    梁九功抹了一把脸,换上谄媚的笑,小心翼翼地迈进承乾宫的宫门:“奴才梁九功给佟主子请安!”
    “梁公公起来吧!”佟安宁斜坐在凉榻上,不看梁九功身后带的东西,随口道:“梁公公现在上门,难道要问罪本宫?”
    “哪能啊!奴才就是问罪自己,也不敢说娘娘,您刚才一声不吭地从乾清宫离开,皇上担心您恼到自己,差奴才过来看看。”梁九功笑的眼睛都快眯成缝了。
    “你不用担心,俗话说父债子偿,刚刚骂了胤祚一顿,本宫好受多了。”佟安宁抬眸瞥了他一眼,将对方额头有些细汗,随口道:“来人,给梁公公看座。”
    “佟主子,不必客气,奴才不累。”梁九功连忙道。
    佟安宁:“本宫想和你多说一会儿话,正好你回去也能有交代。”
    梁九功见推辞不下,坐了下来。
    宫女给梁九功上了茶,“梁爷爷喝茶。”
    梁九功抿了一口茶,见茶碗放下,看着佟安宁仍然懒洋洋的样子,苦口婆心道:“佟主子,你都和皇上一起过了大半辈子了,也要换换性子,不能动不动就和皇上置气。”
    “本宫是以理服人,可从来没有难为皇上,天底下谁敢难为他,本宫看他时常难为我,如果不想和我过,大不了本宫去胤祚府上含饴弄孙,反正以本宫的身子情况,本宫肯定走在他前头,等到我走了,他眼前也就彻底清净了。”佟安宁淡淡道。
    “唉……佟主子,咱们可不能这样说,您这样是拿着刀往皇上心头戳啊!皇上若是听了,怕是又要气着了,依奴才的愚见,您和皇上各退一步,天下也就太平了,皇上年纪大了,您平时多哄着他一些,您轻松,奴才也轻松。”梁九功眉毛都快挤成一团了。
    皇上不好劝,佟主子也不是善茬,都紧着为难他一个老太监。
    佟安宁:“他若是喜欢人哄着他,去其他嫔妃那里,翊坤宫、咸福宫、长春宫……哪里没有解语花,而且每三年还有嫩的能掐出水的新人进宫,梁公公,年纪大了,咱们就要学会放开,不要太关心他人。”
    “佟主子这话折煞奴才,奴才还能再伺候皇上二十年呢,可不敢卖老。”梁九功摆摆手。
    虽然他伺候康熙四十多年,但是自己可不敢倚老卖老,皇上身边大把的人想要将他撕下去,他一个断了孽根的太监最大的前程都在皇上身上,谁也不能劝他退下。
    皇上看着仁厚,那是对在乎的人,平时帝王的杀伐果断可不是开玩笑的,不像佟主子那般心软,若是他退下去了,估计没有多长时间,皇上就将他忘记了。
    佟安宁见状,笑叹着摇了摇头,“好了,不吓唬你,你回去告诉皇上,明日协和门那边的蒸汽马车就要成了,他如果想去看,早点到。”
    梁九功:“奴才知晓,一定告诉皇上,您这边有什么需要给皇上的东西吗?”
    佟安宁:……
    看梁九功拿不到东西不想走的样子,佟安宁又看了看他身侧捧着礼盒的太监。
    算了!
    自己还是给些回礼吧。
    佟安宁想了想,将她让人找的几本关于欧洲货币制度的书拿了出来。
    为了促进商业和贸易的发展,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一个较为完善稳定的货币系统肯定要有的。
    要说开了海禁,还是有一个好处,就是她可以按照大致记忆,从国外找经验,又不用被人怀疑。
    梁九功接过书,看着上面的书封,顿时愁着脸,“佟主子,您怎么给皇上这东西?就没有一些更有意思的,比如诗经?或者一些配饰。”
    佟安宁一头黑线,“我都一把年纪了,还送他那东西,你不怕送回去,皇上以为我疯了?”
    梁九功顿时闭上了嘴。
    佟安宁指着书封上银币和金币样式的东西,“皇上需要这些,看了书,说不定能有些启迪。”
    梁九功见状,将东西收起来,然后给佟安宁行了礼,躬身后退离开。
    ……
    梁九功回到乾清宫后,将书册递给了康熙,顺便将大致说了事情经过。
    康熙随手翻了两页,看了看里面的内容,扬了扬眉梢,“你说,皇贵妃将胤祚也骂了一顿?”
    “皇贵妃……皇贵妃说父债子偿……奴才看六阿哥的样子,似乎并没放在心上。”梁九功轻声道。
    康熙轻哼一声:“佟安宁看似骂他,实则是说朕,胤祚能不清楚吗?他生什么气?说不定他还有胆子跑到朕的面前,将话学一遍。”
    梁九功只得嘿嘿笑了,“皇上英明,还是您最了解佟主子和瑾亲王。”
    康熙摆手让其退下,随手翻起佟安宁给的书籍,里面还有佟安宁的批注。
    这是一本讲述西欧货币的进程,佟安宁在一旁罗列了银币、金币还有铜币的换算数量。
    按照佟安宁的备注,如果成本控制得当,可以将这些铜币、银币、金币之间以十倍数来换算,这样容易计算。
    想法很好,但是具体施行,还需要验证,再说不一定能得到朝廷文武百官的支持,毕竟许多人可是舍不得丰厚的火耗。
    再说,现下民间私铸铜币泛滥,就怕到时候发行了新的银币后,民间仍然有不法之徒私铸劣钱币。而且现下官钱推行不易,如果短时间又推出一版,如何推广又是一件难事。
    康熙用了两个时辰将这些书看完,不过不知道佟安宁是不是故意刺激他的,在书的尾页批注“距离大清自己的货币出生还有一百年,敬请期待……算了,与其期待,还不如看看太阳什么时候从西边出来。”
    康熙:……
    他就将这个钱币弄出来,看看佟安宁承不承认太阳从西边出来。
    ……
    第二天,胤祚将弘曙带进了宫,现年两岁的弘曙看到佟安宁,立马张着手,奶声奶气道:“玛嬷!”
    佟安宁张开胳膊,弘曙见状,也长开了小胳膊,眼看祖孙俩要进行亲密接触,谁知道胤祚抱着弘曙不放。
    弘曙小脑袋瓜一头问号,“阿玛?”
    “玛嬷身子弱,抱不动你!”胤祚轻声道。
    佟安宁嘴角微抽:“我抱不动他?说什么瞎话!你和茉雅奇小时候,我连你们两个都抱的起来。”
    弘曙震惊,“玛嬷能抱动姑姑和阿玛?”
    玛嬷看着比茉雅奇姑姑、阿玛都要弱,居然能将他们都抱得起来。
    实在是太强大了!
    想到此,小家伙看向佟安宁的大眼睛都带着星星。
    “哈哈哈,那当然!”佟安宁举起右胳膊,比划了自己身上并不存在的肌肉,“玛嬷很厉害的。”
    虽然是孩子小时候……
    “嗯嗯,玛嬷最棒!”弘曙也学着佟安宁的样子举起了小胳膊。
    旁边的众人:……
    十阿哥微微歪身,凑到九阿哥耳边,小声道:“六哥家这个小子不简单啊!嘴甜的很,没想到六哥这个冰块居然生下一个甜嘴的。”
    “那按照这样说,你家福晋这次一定能生个聪明的阿哥。”九阿哥小声道。
    十阿哥福晋博尔济吉特氏还有一个月就要临产了。
    “你说得对……不对,你什么意思?”十阿哥开始没反应过来,正要点头,忽然反应出不对劲,顿时不满地看着他,一把将人扣住,“不好好说话,小心我发飙。”
    九阿哥这话不就是说他傻吗?
    “咳!好了,别闹,皇阿玛在这里呢。”九阿哥推了推他的胳膊。
    “哼!”十阿哥冷哼一声,不过松开了胳膊。
    康熙上前,将弘曙抱在了怀里,“你别听皇贵妃乱说,她现在的身子抱不动你,皇玛法抱着你。”
    弘曙见状,用小肉脸贴了贴康熙的脸,“弘曙也最喜欢皇玛法。”
    佟安宁:……
    弘曙,“最”这个字不能和“也”放在一起,只能有一个。
    康熙听到后,冲着佟安宁得意地挑了挑眉。
    佟安宁没理他,因为那边蒸汽马车已经安装好了。
    为了能体现速度,佟安宁让人铺了两里长的铁轨,铁轨是圆圈状,这样不用担心车子跑出铁轨。
    随着开关打开,车头冒出一串白烟,众人就看到蒸汽马车缓缓动了起来,并且速度越来越快,到了后面已经比人跑的速度还快,绕了两圈后,佟安宁挥了挥手中的帕子,蒸汽马车速度开始慢了下来。
    等到蒸汽马车停下,康熙上前打量了一下,随口道:“这两条铁轨能承担多重的东西?”
    佟安宁:“皇上,您要知道,蒸汽马车能这么快被研究出来,其中有许多富商的支持,就是他们看到了其中的运输能力。”
    佟安宁拍了一下手,工匠又推出一个大矿车。
    康熙就将那群工人开始不停地往矿车装各种石块,一直堆的冒尖,然后又在后面又挂了一节车厢,里面放了零散的铁块和木头,同样冒尖。
    康熙就看到工人又搬出一个比马车略大的蒸汽车头放在铁轨上,将矿车扣在车头后面,随着车头启动,后面满载的矿车也随着启动,速度虽然比起刚才蒸汽马车有些慢,但是速度已经让人满意了。
    康熙双眸满是精光,盯着铁轨上的两厢蒸汽火车不放。
    此物若是能在大清大范围铺就,漕运的压力也就减小了。
    “此物花费多少?”康熙连忙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