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据说佟贵妃体弱多病 第22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隆科多看着性格刁钻,武力值不行,而莫尔根算是武将,一只手就能拿捏他。
    “嘶!疼!别……别……我知错了。”隆科多能屈能伸,立马求饶。
    莫尔根这才放下手。
    隆科多嘿嘿笑道:“您都出海两年了,我儿子都能跑了。啧啧,再晚点,我恐怕就儿女双全了。”
    “儿子?”莫尔根震惊地看着他,然后一拍脑门。
    是了!他出海之前喝了隆科多和那日雅的喜酒,现在确实时间不短了。
    想到此,他大手再次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行啊!能耐!”
    隆科多一边龇牙忍痛,一边笑道,“那可不!”
    过了片刻,梁九功带着两名小太监出来,两名太监一人端着一口深口铜锅,一人端着碗。
    梁九功笑道:“莫大人,巧了,今天是腊八,宫里准备了不少腊八粥,皇上听闻你们在外面,让奴才备了这些腊八粥出来,给大人们尝尝味。”
    莫尔根连忙道:“多谢梁公公!”
    梁九功请莫尔根等人去了偏殿耳房,让人给他们舀了八宝粥吃。
    莫尔根顺便问了地震的事情。
    隆科多轻松道:“有姐姐在,你担心什么。放心,家里一个都没少。”
    莫尔根心彻底放了下来。
    ……
    乾清宫中,莫尔根将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国书递了过去,路易十四给康熙的礼物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送进宫。
    莫尔根:“路易十四此次派出了四名使节前来觐见,其中两名使节病了,现下都留在福建,不知皇上何时见他们。”
    康熙看了看,“不急!”
    现下京中才经历过大地震,触目可及都是废墟,他可没脸让那群西洋人看笑话。
    “让福建总督好好招待他们,觐见的事情,朕会让礼部去办。”康熙说道。
    之后莫尔根开始向康熙汇报了自己这段时间的见闻,虽然一些事情在奏折中早就提起,但是经过当事人描述后,更加让人震撼。
    中午的时候,康熙留了莫尔根用膳,君臣一直聊到下午申时,康熙才放人走。
    ……
    康熙第一天在朝堂上大力褒扬了莫尔根等人,同时晋封莫尔根兵部侍郎,兼一等御前带刀侍卫。
    众人看着披了一层黑皮的莫尔根,虽然羡慕,可也知道莫尔根是九死一生才拿到这些赏赐的,对他也客气。
    下朝后,莫尔根熟练地跟在佟国维身后,“姐夫,我怎么没看到索大人,他难道是病了,还是在地震中没了?”
    之前上朝时,索额图和明珠经常吵架,今天只看到明珠,也没见那些大臣说起索额图,
    佟国维听到这话,脚下打滑,差点一头磕到冰冷的石板上,还好稳住了身子,他擦了擦额头的虚汗,抬脚踢了他一脚,“说什么胡话呢?”
    “哦……”莫尔根语气带着几分失落。
    佟国维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到他们这边,轻咳一声,小声道:“索额图被撸了官职,目前在家里闭门思过。”“嘶——这么厉害!他到底犯了啥事?”莫尔根凑近,好奇道。
    佟国维闻言,嘴角不禁露出冷笑,“他意图在地震时威逼皇上立太子!”
    “啧啧!索大人真是老狐狸,可是六阿哥年纪还小,皇上年富力强,肯定不会答应他。”莫尔根同样嘲弄道。
    “你不懂,今年皇上过得不容易啊!”佟国维长叹一口气,负手望天,望着灰蒙蒙的云空。
    年初山东、河南等地遭灾,然后皇上接连丧子,在之后就是七月底的大地震,皇上大半年都在打击中渡过。
    而且今年冬天比往年要冷上两分,若是没有地窝子,可以想象,今年冬天大清不知有多少人被冻死,对皇上估计又是一次重大打击。
    在余震频率最多的那些日子,朝廷不止赈灾,也在暗地里抓人,那些意图颠覆大清,往皇上身上泼脏水的反贼可是一茬接一茬跳出来,这些事情皇上也没让宁儿知道。
    莫尔根同样叹气,“你不说,我也能猜到。”
    他有些郁闷道:“我之前快回来之前,原以为会如凯旋而归的大将军,受到民众夹道欢迎,谁知才落地,福建总督告诉我京师发生了地震,我简直快吓死了。”
    地震啊!还不是小震,而是毁天灭地的那种,怎么让人不担心。
    佟国维见状,安慰道:“等到明年吧!明年迎西洋人使节进京,你再陪着走一遭,让你打头阵。”
    莫尔根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好。
    ……
    就这样,磕磕巴巴,多灾多难的康熙十八年结束。
    大清来到了康熙十九年。
    因为三藩已经平定,台湾也收回,正月,康熙下旨,命徐元文、张玉书等人撰修《明史》。
    同时因为去年七月大震,大清有一半地区受到影响,许多地方科举无法举行,所以礼部遵旨议定,今年特开恩科,四月举行乡试,九月举行会试,十月举行殿试。
    除了科举,还有秀女大选,去年下半年的秀女大选也被耽搁了,所以今年礼部和户部的活可多了。
    ……
    至于伊哈娜想要回蒙古去探亲的事情,康熙也答应了。
    不过是以护送皇太后回乡探亲的名义。
    其实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太大,一路上舟车劳顿,太皇太后也想走,可是现下京城还需要她坐镇,不能都离开了。
    康熙让裕亲王福全沿途护送,替他巡视塞外。
    佟安宁眼巴巴将人送出城,看着伊哈娜开心的模样,她也为她开心。
    伊哈娜为了科尔沁在宫里待了十多年,现下终于有机会回去看看心心念念的草原了,她为她高兴。
    临行前,伊哈娜一把抱住佟安宁,“安宁,谢谢你!”
    佟安宁低声嘱咐道:“你回去别被欺负了,有皇太后在身边,可不能憋屈。”
    虽然她知道伊哈娜在京城过得日子不错,但是伊哈娜一直没承宠,身边也没有孩子,而且皇上为了避嫌,连永寿宫的其他嫔妃都不碰,在许多人眼里,伊哈娜这个嫔妃不合格,就应该伏小做低,夹着尾巴过日子,活的越是开心,反而让一些人越刺眼。
    伊哈娜点头:“放心,没人敢欺负了,对了,帮我护好齐佳氏。”她走后,永寿宫就只剩齐佳氏一人了。
    齐佳氏乖巧,胆子小,平时害怕皇上,老实本分,她担心她离开后,齐佳氏被人欺负。
    “行了!有我护着,齐佳氏不会出事,你才要保重身子。”佟安宁依依不舍的抱了她。
    ……
    年中,秀女大选结束,今年入宫的人选中,除了宜嫔的妹妹郭络罗氏比较瞩目外,其他人的家世都比较普通。
    比起姐姐宜嫔的明艳逼人,郭络罗氏长相比较清秀,性格也比较内敛。
    呃……这个内敛是和宜嫔相比的,和其他人相比,仍然比较活泼大胆,说话没有多少忌讳,才入宫半个月,听说就和好多嫔妃有了矛盾。
    暗地里不少人吐槽郭络罗氏家的姑娘都没有家教。
    当然郭络罗氏也有败北的时候,就是对上乌雅氏的时候。
    听说郭络罗氏第一天就和乌雅氏对上了。
    乌雅氏的小阿哥现下交给宜嫔抚养,而郭络罗氏进宫,就是为了减轻宜嫔的负担,生下有着郭络罗氏血脉的孩子,所以郭络罗氏到翊坤宫后,看到乌雅氏和孩子后,心中就一股气散不出去。
    在郭络罗氏又一次去找乌雅氏的麻烦,宫人告诉了宜嫔。
    宜嫔靠坐在榻上,微微抬着手,宫女小心翼翼的给她涂着丹蔻。
    “又去了?她就没事干了?怎么可着乌雅氏欺负!”宜嫔懒懒地抬眸道。
    总管王公公道:“小主脾气傲,一时看不过乌雅小主也情有可原,时间久了,估计就好了。”
    “她有什么可生气的,真想替本宫解决问题,赶快怀上孩子才是正事。”宜嫔嗤笑道。
    其实她感觉乌雅氏在翊坤宫也不一定是坏事,最起码牵制郭络罗氏。
    郭络罗氏虽然是她的妹妹,不过在府中从小被宠坏了,现下有了乌雅氏和小阿哥,郭络罗氏发现自己没那么重要,行为还是有些克制的。否则按照她在府里的性格,自己恐怕要整天给她处理烂摊子。
    贴身宫女玉蝉宽慰道:“说不定没等郭络罗小主怀上孩子,娘娘先有了孩子,到时候,咱们翊坤宫就真热闹了。”
    宜嫔阖眸微微点头,示意宫女给她按摩按摩肩膀。
    ……
    佟安宁这些日子十分繁忙,实际上不止这些日子,从开春到现在,她都很忙。
    因为去年的地震,许多房屋都有了损毁,佟安宁在清理完废墟后,开始进入风风火火的建设中,将原先的玻璃厂商业街重新规划了一番,并且还盖了不少三四层古风样式矮楼,准备当做试点居民区售卖,看看市场怎么样。
    康熙也让工部设计了不少街区的图纸,进行统一规划,京城的主要街面都换成了水泥路。
    佟安宁怀疑,康熙这么大方,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应对路易十四的使节,不想让自己丢脸。
    欸!不管如何,总之是京城的百姓得到便利,百姓们又不知道这些,只知道感谢康熙。
    而百姓也能找到活干,不用背井离乡,前往外地生存,而且现在京城买房,还有户部给与的补贴,一户有五两银子,要知道现在的长工辛苦一年也只能赚三两到五两,一家人努力干一年,还是能在京城买下房子的。
    京城的房价从大清入关以来,都比较低迷。
    先前因为战乱,京城房屋大多遭受毁灭,旗人和汉人泾渭分明,加上朝廷的干预,房价并不高,皇城的宅子不能买,内城是旗人住的,满蒙八旗都有自己的地盘,外城是汉人住的,房价都不一样。
    现在随着满汉隔离放松,康熙提倡满汉一家亲,内城和外城市场活跃起来。
    而此次康熙对北京城进行了扩建,往东将丰台广场也囊括进来了,丰台大营原先是属于京郊驻扎军,现在变成了城区驻扎军。
    康熙之所以这样干,是因为佟安宁之前在丰台广场和永定门之间修了一条宽水泥路,之前是为了方便运送粮食和药材,后来地震发生后,数万民众在丰台赈济点,等到地震结束后,有不少人在丰台广场附近安家,水泥路的两边民众挖了不少地窝子住,而且已经发展起好几个稳定集市了,
    康熙一看,大笔一挥,新添了丰台区,官府用十两一亩地价收购田地,进行扩建。
    这活一部分也落到了户部郎中隆科多身上,然后佟安宁贴心地给了一部分建议,丰台区的扩建就成了。
    等到秋季的时候,佟安宁在自己的庄田建立的文澜学院也终于建成了,并且由康熙亲自题字,就等着那些西洋人钻进口袋里。
    而伊哈娜和皇太后也在中秋节赶了回来,和太皇太后、康熙一起过中秋节。
    比起去年,今年可以说的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康熙对中秋宴也颇为看重,又恰逢伊哈娜、皇太后回宫,正好可以为她们接风洗尘,他命令内务府好好操办。
    第129章
    中秋节这天,上午的时候还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到了傍晚,晴朗的天空就挂上一层灰布,将晚霞和夕阳全部都掩住了,怕是要有小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