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巧的是,剑修便是最擅长杀伐的。
    所以此刻,昌古剑主很庆幸自己是个剑修。
    他提起手中昌古之剑,纵身向前,一剑砍下,将一个魔修的身体劈成了两半,然后向两边分开。
    他则是沿着魔修分开的躯壳,长剑继续向前。
    忽然,他握剑的手一僵。
    纷乱喧闹的战场,也随之安静了一瞬。
    因为,此刻,南剑阁剑修的前方出现了一些人。
    没错,是人。
    但,并不是援军。
    龙城关尽数陷入纷乱,水深火热,也无人在此时还能支援他们南城墙。
    出现的是浣灵宗修士。
    人数并不多,数十位而已。
    但是每一个,都曾经是浣灵宗的高层修士,在龙城关之中地位不凡。
    可是,此时这些高层修士却是出现在了魔族的阵营之中,出现在了南剑阁剑修的对面。
    昌古剑主眯起眼睛,望向对面。
    随后,他嘶哑着声音道:“所以,魔族之所以会出现在龙城关,是因为你们,是因为浣灵宗吗?”
    那数十个浣灵宗修士之中走出一个清瘦老者。
    他身着一套青袍,衣袍之上绣有一轮黑日与一轮残月,互相交汇又泾渭分明,犹如一副太极图。
    浣灵宗的三大掌教之一,太阴掌教。
    “是我们。”太阴掌教承认道。
    “背叛的感觉如何?”昌古剑主没有去问原因。
    他们既然如此做了,那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就都不重要了。
    “我可没有背叛。”太阴掌教意味深长道。
    “不过,你也无需知道其中缘由,毕竟一个死人,知道再多又有何用?”太阴掌教嗤笑一声。
    昌古剑主见此,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的愤怒,也没有丝毫的胆怯,只是握紧了手中之剑。
    这些情绪,在这种时候不但不利于战斗,还会是助长敌人的气焰。
    昌古剑主用手指轻轻抹过自己的三尺剑锋,最后缓缓举起长剑,斜指太阴掌教。
    他忽然大笑起来。
    “浣灵宗为中灵域第一宗,但是那又如何?”
    昌古剑主将笑声逐渐收敛,冷漠道:“今日,我南剑阁便以下克上!”
    “谁愿意陪我一起?”他问道。
    他周身的所有南剑阁剑修齐声应道,毫不畏惧,有的只有疯狂的战意。
    于是,长剑齐鸣。
    ……
    龙城关,东墙。
    这里才是龙城关的主战场。
    龙城关之中,共有七个尊号境修士。
    浣灵宗独占四尊,分别为四灵主宰:青龙主宰、朱雀主宰、白虎主宰、玄武主宰。
    兽修的尊号即为主宰。
    随后,浣灵宗之下的五大顶级宗门中,又有三位尊号境修士。
    黎星道主,九莲灵尊以及清风武帝。
    这便是龙城关所有的尊号境强者。
    而如今,龙城关七大尊号强者,足有六尊都聚集于东墙。
    六位尊号境强者,以浣灵宗的三大主宰为一方,中灵域五大顶级宗门强者为另一方。
    单单是他们散发的威压波动,便令周围的空间微微扭曲起来。
    “朱雀主宰、白虎主宰、玄武主宰……你们这是在叛族!”黎星道主看着对方阵营,声音轰隆。
    浣灵宗的三大主宰对于黎星道主的指责与质问,并没有做出答复。
    朱雀主宰冷哼一声,“动手!”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三大主宰向前踏出一步,脚踏虚空。
    他们三人的脚踩之处,如湖面一般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他们身上则是闪起璀璨而夺目的光芒,神力被催发到极致。
    光芒愈发炽盛,最后是冲天而起,射向天穹之上的那轮明月。
    轰隆!
    天上明月阵所升起的那轮“明月”顿时绽放出一道更为强盛炽烈的光芒。
    锵!
    月光化为一道神芒,连通天地,激射而出,甚至是如一柄长剑出鞘般,发出金属颤音,又如同龙吟般,响彻九天。
    可怕的景象出现。
    这道月芒在天穹之上蜿蜒曲折而过,所过之处有耀眼星辰闪耀而起。
    总共有九颗星辰在这时被点亮。
    九星连珠,再加上那一轮明月,连成一条直线,洒下十万道月剑。
    十万道月剑在下降的过程中极速放大,每一根都变得顶天立地,矗立在天地之间,通天动地。
    如此恐怖皎洁的月剑,每一柄都神力无限,可以灭杀十方敌,一齐向下斩落而去。
    而且,它们不是随意地斩落,而是构建法阵,交织在一起,笼罩乾坤。
    每一道月剑都是一个阵点,十万道月剑便是构建成一方世界。
    这个场面奇异而又壮观,瑰丽而雄奇。
    这种景象让三位尊号境修士面色微微煞白。
    身为龙城关守关修士,他们又如何不明白明月阵的强大呢?
    正是由此阵相助,他们才能威慑实力远胜己方的魔族。
    但是今日,将是由三个尊号境修士操纵明月阵来对付他们三人。
    结局显而易见。
    月剑即将降落。
    黎星道主、九莲灵尊、清风武帝,三人在此时都是不由自主绷紧了躯体,心神摇曳。
    清风武帝神色肃穆,浑身跟着发光,各种宝术绽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