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算是最后名义上平定了安禄山之乱,这场叛乱的影响也一直持续到了唐末,甚至影响了五代十国的局势。
    招募新玩家,引导新玩家,如今老玩家迎接新玩家,引导新玩家熟悉游戏已经成了每月的固定项目,自然不需要李炎操心。
    李炎这几日关注的是刚刚进入沙州的李泌。
    通过张天伦的游戏视角,李炎已经知道李泌抵达了沙州城。
    算起来郭子仪是李倓的老师,李泌对李倓也有半师的情谊。
    对于李泌这位故人,李炎的心态也是复杂的。
    当年这具身体的原主人李倓被流放陇右,其实也有李泌的功劳。
    李泌在灵武拥立皇帝登基之后,认为朝廷最关键的就是尽快稳定下来。
    而在北上途中表现优异,甚至让皇帝有了改立储君的想法。
    为了维持朝堂的稳定,李泌提出让李倓离开灵武,远离权力中心的建议。
    而原主因此身死,李炎虽然是穿越而来,但是也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对于李泌心中自然有不满。
    李炎没有主动去召见李泌,而李泌也没有主动去求见李炎。
    到了沙州之后,李泌的心情同样复杂。
    当年为了朝局的稳定,李泌谏言皇帝,将刚刚鞍前马后护送李亨一行人抵达灵武的李倓驱赶到陇右,就是为了保住东宫的稳定。
    可是如今太子的种种行为,望之不似人君。
    而李泌苦心维持的东宫的稳定,也在张皇后和李辅国的野心下,朝堂之上掀起了夺嫡的风波。
    一路走过来,看到了如此繁华的陇右,李泌心中更加不安了。
    之前听说建宁王在陇右先胜回鹘后胜吐蕃,陇右是多么多么的发达,李泌都以为是流言。
    可是亲眼在陇右走了一圈之后,李泌反而坚信不疑了。
    在中原非常珍贵的马,陇右是随处可见,甚至到了一座城市后只需要付上一点押金,就可以租一匹马代步。
    陇右的铁器奢侈到可以用来铺在地上,就为了让货物更快的运输流通。
    而最让李泌震惊的还是陇右的教化。
    在李泌刚刚进沙州城的时候,他就见到了一群百姓围着告示议论纷纷。
    李泌也凑过去,原来这是陇右都督府复核各地死刑犯人的公示。
    告示不长,上面写着罪犯所犯罪行和适用的唐律,这些穿着蓝色工作服,手上还沾着机油的工坊工人们,竟然都能识字!
    除了识字之外,他们竟然还讨论起《唐律疏议》来。
    要知道在大唐最繁华的长安城,能识字的百姓也是十之无一。
    但是在沙州,就算是那些驾驶公用马车的车夫,都能读得懂报纸,整个陇右的识字率更是高的吓人。
    强大的军队,充足的军资,恐怖的识字人口,李泌只是暗暗笑话朝廷众人都是井底之蛙,完全不知道缩在陇右的建宁王已经积蓄了如此实力。
    可是在震惊之后,李泌是深深的担忧。
    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建宁王是皇帝的儿子,又掌握了这么强大的实力,又怎么可能安心做一个边陲的藩王?
    更不要说当今皇帝的身体也不好,如果新皇继位又怎么能容忍李倓继续待在陇右呢。
    李泌忧心忡忡,自己宁可支持广平王这个草包,就为了大唐下一次继承的稳定。
    可现在看来,一旦先皇驾崩,那就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了。
    李泌只觉得自己所作所为都没有任何意义,在迷茫中他对张天伦问道:
    “张天师,你觉得建宁王应该继承皇位吗?”
    张天伦愣了一下说道:“这是当然。”
    张天伦指着街道之上繁华的景象说道:“看看咱们陇右,再看看这一路走过来的灵州朔州,支持谁继位还不是理所当然的吗?只有建宁王才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
    李泌愣了一下,这句话如同洪钟大吕敲响了他。
    是啊,一个能给百姓带来好日子的皇帝,这才是最好的皇帝啊。
    李泌接着深深的羞愧,自己为何忘记了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
    李泌拉着张天伦说道:“张天师,去都督府,李泌求见建宁王!”
    第四百四十五章 李泌见建宁王
    对于李泌的求见,李炎也早有了思想准备,这位灵武登基的重要功臣,也是李炎穿越后要见的第一个“熟人”。
    李倓的记忆已经融为一体,李炎倒是不担心露馅。
    但是亲自见一见李泌这个影响历史的重要人物,李炎还是有些忐忑的。
    穿越以来,李炎从没有厚古薄今的想法,后人自然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的。
    可是同样的,李炎也从来不敢小觑古人的智慧。
    李泌这样的扶持李亨灵武登基,制定了平叛方略的人,绝对称得上“布衣宰相”的名号。
    而且李泌也不在意名位,坚决不肯接受父皇的宰相之位。
    在大唐逐渐收复失地之后,历史上的李泌也是急流勇退,归隐田园。
    这样的人,自然是值得去尊重的,李炎也不会因为他是本世界的土著,而认为他不如手下的玩家。
    总而言之,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自己名字的,绝对是人中龙凤了。
    在陇右都督府门口通报之后,李泌就被请进了都督府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