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可惜这一次吐蕃元气大伤了,短时间内不会再来送了。
    在街头庆祝大捷的人群中,胡巴依也是满脸的笑容。
    他们这些南来北往的商人是最害怕打仗了,一大张就要商路断绝,兵荒马乱的很长时间没办法做生意。
    如果沙州易手就更加的麻烦,新占领的地区都会严加管控,普通商人就没办法通行了。
    所以对于胡巴依来说,唐军这场大胜,对他的生意也是很大的利好消息。
    胡巴依给伙计放了假,在街头庆祝了一天,接着住进了聚财坊的客栈。
    胡巴依上一次来聚财坊已经是半年前了,没想到这次过来整个聚财坊都变了样子。
    听说是建宁王刚刚委任了新的坊正,对聚财坊进行了重新的规划。
    胡巴依住的那家老客栈已经翻新了,生意越发的兴隆。
    “这位客官住店吗?今天庆祝沙州大捷,酒水五折!”
    酒水五折?胡巴依立刻跟着伙计走进了客栈。
    原本这就是一家暂住的客栈,楼上几个大通铺,专门给来往的客商暂住的。
    可是客栈老板刚刚翻新了店面,将大通铺改成了独立的房间,参观过了干净整洁的房间后,胡巴依立刻掏钱定了一晚上。
    第一百一十章 客栈
    客栈一楼的餐厅也重新装修了,店里还多了一种甘甜的美酒。
    胡巴依和随身小厮酒足饭饱之后,还有壮硕的厨娘将热水送到房间里。
    舒舒服服的泡脚,胡巴依靠在松软的床上,这客栈比自家还舒服啊。
    灰色的床单和灰色的被子,摸起来又柔软又轻薄,这都是胡巴依从没有见过的好东西。
    也不知道这店家是从哪里买的,胡巴依盖着被子想道,等明天去找店家问问,也弄这么一床的被子回去。
    聚财坊的里长是孙建国,孙记毛线店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了能够继续发展,孙建国斥资200贡献点,购买了一个里长的名额。
    聚财坊人口虽然多,但是鱼龙混杂,也是城内诸坊里最脏乱差的,但是孙建国一眼就看中了聚财坊的位置。
    聚财坊靠近城门,虽然杂乱差但是人口多,这里的房子也都是草房,很容易推倒重新建造。
    同时聚财坊靠近沙州的坊市,客栈酒店林立,过路的客商都喜欢住在租金更便宜的聚财坊。
    孙建国担任了里长之后,首先就是改造聚财坊的市容。
    孙建国也是财大气粗,孙家毛线店也是如今玩家中最赚钱的店铺。
    他干脆拿出一笔钱,雇佣聚财坊的百姓间平整道路,修建排水沟。
    百姓拿钱做工,孙建国又大力在坊内推动砖瓦房。
    本来百姓是不愿意住砖瓦房的,元代之前,砖瓦早就已经出现,但是此时的人还都以砖瓦作为墓穴的材料,普通百姓不用砖瓦砌房子。
    除了因为风俗的原因,这个时代的粘合剂都是米糊。
    历史上赫连勃勃建造统万城的时候,就是用米糊把石料砌在一起,赫连勃勃还规定,让士兵用长枪刺石砖缝,如果无法刺进石缝就杀了士兵,如果刺穿了石缝就杀了砌墙的工匠。
    用米糊砌石块还好,如果来砌砖头,下雨后米糊就会化开,这样的屋子还不如茅草房子耐雨。
    不过玩家已经用火山灰制造了土水泥,秦川和几个有经商头脑的玩家,在沙州城外建了一座水泥工坊,雇佣沙州城的百姓生产水泥。
    火山灰研磨成粉,加上沙石泥浆就可以混合成水泥,水泥干了之后任凭风吹雨打都不会烂。
    有了水泥,砖头房子就更加坚固了,玩家的施工队为了房屋不轻易倒塌,还用铁厂生产的钢筋来支撑墙体。
    孙建国是出手阔气的氪金玩家,他干脆的雇佣了玩家的施工队,一口气建了一排砖头房子,并且把坊正的房子也改成了砖头的。
    房子外面统一的涂上白色石灰,孙建国又邀请了几个做园林设计和房屋设计的设计装修了一下,邀请聚财坊的富户过来做客。
    当看到了又坚固又美观的砖头房屋后,聚财坊的富户们也心动了,也开口向孙建国询问这房子也要怎么造。
    孙建国将玩家施工队推荐给这些富户,又开始掏钱改造贫民区。
    秦川的建筑公司已经规模很大了,秦川虽然在前线打仗,但是建筑公司招募了不少新牛马,哦不新玩家来一起赚贡献点。
    孙建国的改造方案也很简单,他让聚财坊的穷人出力,在玩家包工头的带领下给富户改造房子。
    富户付钱,穷人赚到了钱之后,再花钱给自己改造房子。
    同时聚财坊也提供一些无息的贷款,只要愿意干活都能住上舒服的砖头房子。
    接着孙建国将聚财坊内最繁华的一条街改成了商业街,又说动几个大的客栈好好装修了一遍。
    前几日吐蕃入侵,可把聚财坊的富户吓坏了,自己掏了老本改造升级,如果唐军败了这辈子的积蓄就打了水漂了。
    可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唐军大胜的消息!
    整个沙州城全城欢腾,住在城外的客商也入城来游玩。
    孙建国又建议各个客栈的老板打折促销,招揽客户。
    果然聚财坊的客栈生意火爆,商业街的老板们都喜笑颜开。
    胡巴依舒服的从床上醒来,随身小厮已经打好了洗漱的热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