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协目光一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你交好的,应该差不到哪儿去。”
    诸葛亮将信将疑。
    他有一种感觉,天子在掩饰什么。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兵不厌诈
    黄承彦、庞统的到来让刘协感受到了朝廷不断增强的号召力,也让他坚定了尽快赶往关中的决心。
    虽然他很想让杨修的政绩让更多人看到。
    汉阳的经济实力还不够雄厚,支撑不起纷至沓来的游士,频繁的接待也会消耗杨修的精力,甚至可能干扰他的施政思路。
    刘协让诸葛亮去请杨修。
    杨修很快就来了。
    刘协与他长谈了一番,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做好长期扎根汉阳的心理准备,尽可能做到最好。什么时候你觉得汉阳已经没有上升空间了,再将你调往他任。
    杨修有些意外,但他爽快的答应了,没有多说一个字。
    他心里清楚,天子对他期待甚高,绝不会辜负他。
    这一点,旁观的诸葛亮也看得很清楚,不由得心生羡慕。
    这样的君臣关系,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典范。
    与杨修长谈后,刘协随即宣布起程,赶往关中。
    诏书抢先一步,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关中,送往镇西大将军行营。
    ——
    正如贾诩所料,韩遂收到诏书之后,陷入了无穷的纠结之中。
    他很想将这个机会留给儿子韩银,但他又担心韩银控制不住部下,闹出滥杀无辜的事来,弄巧成拙,反而落下污点,甚至影响他本人的名声。
    反复思考之后,他请来了黄猗。
    黄猗曾担任温侯吕布的长史,随狼骑出征,一战封侯。吕布对他非常满意,几次请示天子将他调回狼骑,却被天子拒绝了。
    天子将他安排到了镇西大将军营中,与姜冏一道,指挥十名军谋,参韩遂军事。
    相比于同是西凉人的姜冏,韩遂更愿意和黄猗商量事务。
    毕竟是世家子弟,黄猗熟悉礼仪,有着姜冏没有的谦逊,说话也相对委婉些,更容易入耳。
    时间不长,黄猗就来到韩遂面前,躬身施礼。“大将军有何吩咐?”
    “子美,东出的计划做得怎么样了?”韩遂笑容满面,比看到儿子韩银还亲切。
    “计划已经完成了,只待河东和南阳的粮食起运,就可以出发。”黄猗走到地图前,将做好的计划讲解了一遍。
    大军已经整训完毕,就等秋收结束,各地的粮食入仓。
    关中的户口还不多,天子又将至,必须留下足够的存粮,韩遂东征只能寄希望于河东与南阳的粮食。考虑到河东还要供应太原、上党以及幽燕都护府,韩遂能否按照计划出发,更多的取决于南阳。
    好在张济、丁冲也清楚这些粮食的重要性,张济亲率大军,赶往邓县,与刘表对峙,防止刘表抢收或者搞破坏。
    但韩遂本质上并不信任张济。
    听完黄猗的报告,韩遂夸了几句,随即又问道:“南阳的粮食能及时送到吗?”
    “应该能。”黄猗笑着说道:“大将军也许知道,丁军师与曹兖州不仅是少年好友,还是亲戚。”
    “我知道。”韩遂哈哈一笑道:“我还知道丁幼阳出任骠骑将军军师后,曹兖州都不敢纳妾了,生怕丁夫人生气。”
    “哈哈哈……”两人相视大笑,大帐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说了几句闲话,韩遂拿出诏书,让黄猗过目。
    黄猗看完,便明白了韩遂的意思。
    他略作思索。“若是大将军信得过,我陪少将军走一遭?”
    韩遂正中下怀,轻拍黄猗的手臂。“有子美相辅,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若能成功,我必有重谢。”
    黄猗谦虚了几句,算是应了。
    对他来说,这同样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亚于随狼骑出征。
    韩遂随即手书一封,命韩遂挑选一千精骑,一人双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睢阳,增援曹操。其余人马原地不动,等着他来接收。
    黄猗带着韩遂的手书,赶到蓝田,与韩银会合。
    对韩遂的安排,韩银没有推三阻四的勇气,立刻照办,挑选了一千精锐骑兵,赶往睢阳。
    骑兵的数量虽然不多,但黄猗却将声势搞得很大。他一面要求所有的骑士严守军纪,不要肆意妄为,一面又大肆宣扬,号称精骑一万,奉天子诏书,驰援彭城。
    一时间,风云变色。
    最先上当的是驻守陕县的左将军杨奉。
    得知韩银、黄猗是奉诏驰援彭城,虽然心里不爽,却不敢怠慢,命人准备酒食及粮草。这是他的任务,大军过境,他有责任提供大军所需粮草。
    当然,他也耍了个小心眼,只准备了五千骑的粮草。万一韩银问起来,他也可以说秋收还没有开始,存粮有限,时间也仓促,来不及准备。要不你等两天,让我去河东借一些?
    当他看到韩银只一千骑兵,两千战马的时候,他才知道上当了。
    但他只能在心里骂,脸上还得笑嘻嘻的。
    韩银饱餐一顿,带上充足的辎重,向洛阳急行。
    第二个上当的是河南尹夏侯惇。
    虽然他收到的命令是驰援彭城,但他清楚,这支骑兵对曹操的意义更大,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准备了粮食、酒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