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备暗自松了一口气。
    他根本不指望陈登能为他迎战淳于琼,只要陈登不反对就行。哪怕陈登有观望之心,也比现在就翻脸为好。
    只要陈登不翻脸,他就还能利用徐州的人力、物力,不至于立刻成为丧家之犬。
    “那元龙能否镇守广陵,以防袁术犯境?”
    陈登躬身施礼。“敢不从命。”
    刘备与简雍交换了一个眼神,如释重负。
    将陈登支到广陵去,换回张飞,是他们现在能想出的唯一办法。
    陈登父子与袁术已经翻了脸,互相勾结的可能性不大。相反,换回张飞,全力迎战淳于琼,则关系到他们要不要立刻放弃徐州,退守泰山,落草为寇。
    但凡有一丝机会,他都不想走到那一步。
    刚刚送走陈登,刘备又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和曹操的书信。
    刘备正中下怀,随即命人传话陈琳。我无意与袁盟主为敌,只是想得到袁盟主的一个承诺,他可以称霸,不可以代汉。如果他能接受这个条件,我立刻称臣。如果他不肯接受,那我也只能婉拒。
    在此之前,如果淳于琼踏入徐州境内一步,就视为袁盟主拒绝了我的请求,立刻开战。我将不惜一切代价,血战到底。
    第四百零九章 大汉忠臣袁公路
    刘备的强硬态度让陈琳非常意外。
    他不敢直接回报袁绍,先找到了陈登。
    陈登即将调任广陵太守,见陈琳来访,一点也不意外,反倒早有准备。
    不等陈琳发问,陈登先问道:“盟主为何不攻近在肘腋的曹孟德,不攻势单力孤的刘玄德,却去进攻远在寿春的袁公路?”
    陈琳无言以对,只能含混过关。
    “公路虽不逊,毕竟是兄弟,不能坐由他人欺侮。盟主亲至,也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若能不战而胜,岂不大善?至于刘玄德,淳于仲简率一万步骑而来,难道还不够吗?”
    陈登很不高兴。“我视孔璋为至交,孔璋却视我为小儿。淳于仲简何等人也?纵有一万步骑,亦非刘玄德对手。若非如此,你又何必来见我?兵临城下,战而胜之,缚刘玄德而归,岂不大善?”
    见陈登反唇相讥,陈琳很尴尬。
    但正如陈登所说,如果淳于琼真有把握战胜刘备,他也不会来找陈登了。
    “刘玄德兵不过万,将不过张,何能为也?我所忧者,唯有元龙。”
    “那你不用担心。”陈登说道:“我马上就要去广陵了。”
    陈琳大喜。“何时起程?”
    他最担心的就是陈登。陈登不出战,淳于琼击败刘备应该不难。毕竟刘备在青徐这些年,除了几次击败黄巾之外,并无显赫战绩。即使是面对袁术,他在用兵能力上也没什么优势。
    淳于琼曾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比袁术君臣强多了。
    “送走你以后。”陈登指指身上的衣服。
    陈琳心满意足,躬身而退。
    陈登坐在堂上,看着陈琳的背影,眉头紧锁。
    袁绍的举措,陈琳的反应,都让他非常失望。
    关东形势,胜负难料。
    ——
    寿春。
    袁术握着酒杯,坐在案后,眉飞色舞的听杨弘讲述出使的经过。听到袁绍要与他断绝兄弟关系时,他不禁拍案大笑。
    “谁和他是兄弟?我自是嫡子,他本是妾生,尊卑有别,岂能混为一谈。”
    阎象也很无语,上前劝谏道:“主公,话虽如此,袁本初势强,不可不防,当早做准备。”
    袁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在嘴中含了片刻,咕噜一声咽了下去。
    “孙伯符到哪儿了?”
    “在石城。”
    “很好。”袁术满意地点点头。“曹孟德可有回应?刘玄德呢?”
    “曹孟德尚未有回应,刘玄德怕是来不了。”阎象忍着怨气,强颜欢笑。“听说袁本初派淳于仲简统步骑一万,前往徐州,有逼降刘玄德之意。若是刘玄德俯首,很可能会为袁本初前驱。主公,刘玄德本是反复之人,不可尽信。”
    袁术一脸不屑。“这些寒门子,朝秦暮楚,有何奇怪?不过这一次,那妾生子怕是要丢脸了。刘玄德虽反复,却有几分悍勇。淳于仲简那种废物,如何能是刘玄德对手?西园八校尉?我呸!”
    阎象装作没听见。
    袁术又喝了一杯酒。“传令孙伯符,命他在石城待命。无我手书,不得渡江。命刘子台(刘勋)集结人马,进军芍陂,待妾生子大军过后,劫其辎重。嘿嘿,我要让那妾生子进入九江,出不了九江。”
    袁术想到得意处,不禁哈哈大笑。
    笑声中,有侍者匆匆进来,报告了一个坏消息。
    袁术委任的庐江太守刘勋降了。
    袁术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片刻之后,他勃然大怒,纵身而起。“刘子台,你这无耻小人,竟敢背叛我?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来人,我要亲征这叛徒。”
    阎象、杨弘连忙上前拦住。
    袁术怒不可遏。他一心希望刘勋能够截断淮水,断袁绍的粮道,迫使袁绍不战而退。没曾想,袁绍还没到,刘勋居然投降了。
    这要是传出去,他岂不成了笑话?
    他咆哮着,发誓要亲自庐江,将刘勋砍为肉酱。情急之下,他忍不住声讨刘勋忘恩负义。当初为了让他出任庐江太守,还委屈了孙策,逼得孙策最后远走江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