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天佑因小时候是祖父亲自教养,最是规矩守礼,自己有些操心过了。
    早年看《红楼梦》时,曹颙还觉得贾政动不动就训斥宝玉,还要打板子,不是个东西。如今自己当爹了,才理解贾政为父之心……
    次日一早,李氏与初瑜婆媳两个,乘马车到李宅,探望高太君。
    李氏的意思,还是想先接高太君过去。这眼看就是端午节,好不容易母女团圆,也不好分两处过节。
    高太君耐不住她央磨,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答应先歇两日,在端午节之前搬过去。
    听说她带了不少用惯的旧物,李氏笑着说道:“母亲真是的,您的外孙媳妇儿早早就使人收拾好屋子了,糊了墙纸,换了新家具,连衣裳都给预备出好些套,哪里还需要母亲带什么过去?”
    高太君闻言,点了点头,对初瑜道:“外孙媳妇儿受累了。”
    初瑜道:“都是孙媳当做的,老太君能来,就是成全晚辈们的孝心了。”
    其实,依照高太君的意思,也是不想将李家的旧物带进曹府的。依她的意思,自己是到曹府客居,带着日常家用器皿物件什么的,就显得多事。
    听了李氏婆媳的话,正合她心意。
    等李氏婆媳走了,她就使人将行李整理出来,用不上的东西,叫人整理成册,交由大管家入库;用的上的,就挑出几件,摆设在这边屋子里,算是留个念想儿。
    只有香玉的东西,都是穿戴之物,高太君没有使人碰,直接使人先送到曹府。
    五月初三,曹颙带着天佑、恒生两个过来,接了高太君与香玉进曹府。
    高太君就安置在芍院上房,香玉的屋子是西厢三间,东厢三间,做下人屋子。另有耳房两间,一间做小厨房,一间装杂物。
    随着高太君进府的下人,总共有四个,有一个燕嬷嬷,惯在高太君身边侍候的;有香玉的保姆钱四家的,还有两个丫头,是姊妹俩,大的叫金珠,小的叫银珠,是燕嬷嬷的孙女。
    李氏见状,怕高太君身边人不够,又叫初瑜挑两个妥当的婆子,添几个小丫头过去。
    高太君却是清净惯了的,不耐烦人多,只留下一个婆子、两个小丫头。
    至此,高太君在曹府安顿下来。
    不说旁人,就是东府,还有曹家几位出阁的姑奶奶处,得了消息,相继过府,带孩子们来给高太君请安。
    一时间,芍院添了不少喧嚣。
    看着侄重外孙子孙礼时,高太君想起重侄孙李诚。
    听李煦的意思,已经同故友说定了李诚的亲事,若是没有文太君的丧事,本是要今年下聘的……
    八阿哥府,偏厅。
    李煦候了半晌,有些忐忑。八阿哥已经病逝数年,府里冷清得很,就说这偏厅里的家具摆设,都带了几分陈旧,像是多年未拾掇。
    想到何家女儿早年曾养在八福晋身边,李煦对于八福晋请自己来的用意就多了几分明了……
    第0900章 插手
    李煦料想的不错,八福晋确实为养女何晚晴的亲事而来。
    自八阿哥病故后,晚晴就留在贝勒府这边,陪着养母度日。八福晋本是刚烈的女子,早先为了丈夫有所收敛,才将养女送归何家。
    如今八阿哥病故,她也没心思讨好康熙,自是诸事随心。
    却是同过去的心高气傲不同,经历大变,她的心境早已不同。
    要说不后悔是假的,午夜辗转无眠之时,她不止一次的想过,若是能从头再来,她一定劝阻丈夫,不让丈夫惦记那个位置,夫妻两个安安乐乐的过一辈子。
    只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说什么都已是太迟。
    她不是贤惠人,对于庶子庶女,也不过只是照顾,生不出真心。毕竟,他们是其他女人生的,看到了就让人心里发堵。
    晚晴虽是养女,但是她从小养在身边,真是当成亲骨肉疼的。
    听何焯过府,提及打算将晚晴许配给李煦嫡孙时,八福晋初是不愿意的,一是嫌弃李家包衣身份;二是因为李家远在苏州,舍不得晚晴离自己太远。
    但是何焯说得清楚,他已经是老迈之年,近年身体也不大好,打算离京回苏州养老。
    将女儿说给李家,除了是同李家数代交情外,也是因李家李煦、李鼐父子都是敦厚之人,李诚他也见过,品貌皆佳。
    八福晋听了,不好相拦,使人打听李家那位三少爷,口碑也不错,心里也就肯了。
    何焯文人心性,轻财重义,老家的田宅都让给了兄弟,手上并无恒产。
    晚晴的嫁妆,就成了八福晋的心事。
    外头都说李家豪富,越是这样的人家,这嫁妆越不能少了,否则连下人都要轻慢。
    贝勒府的产业,内务府都登记造册,即便是八福晋,也不好处置。八福晋就使人将自己的嫁妆给处理了,拿出其中一半打算给晚晴置嫁妆,一半留作私房银子。
    听说李煦扶灵进京,她就使人请李煦过来。
    因李煦年近古稀,两人相见也就没那么多忌讳,没有用什么屏风、珠帘相隔。八福晋穿着素服,在丫鬟、婆子的拥簇下,进了偏厅,走到主位上坐了。
    李家虽没有正式归到八阿哥门下,但是按照尊卑,李煦仍要行跪拜之礼。
    八福晋稳稳的受了,才摆摆手请李煦起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