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紫晶说了京城之事,初瑜又这两个多月的见闻说了。武清驿站之事,之前曹颙给庄先生的书信中曾提起,并且托他关注下陈弘道父子进京后的状况。因此,紫晶也听庄先生提过几句,却没想到会是这般凄惨可怜,不免又是感伤一回。
    毕竟是女人家,说着说着,难免又说到衣服首饰上去,初瑜又对紫晶提到自己的汉服之事,并且道明了自己的钟爱之情。
    紫晶到底年纪大些,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妥当,忍不住劝道:“郡主,这个衣裳在南面府上还好,在这边怕还是不能随心。毕竟旗人是国之根本,郡主又是这样的身份,若是对旗装、汉装有所偏好,落到有心人眼中,又是一番口舌,到时罪过怕要落到大爷身上!”
    初瑜听着确是在理,唬了一跳,仔细回想自己这北上来,因见到都是官宦世家,换得都是旗装,不由得松了口气,郑重的谢过紫晶。
    紫晶连道不敢当,初瑜又想起一事,唤了人来,叫带静儿过来见紫晶。
    “静儿?”紫晶听着名字生疏,有些好奇。
    不一会儿,就见喜云带了个低眉顺眼的小丫鬟进来,身量为足,十四、五岁的年纪。
    第0208章 喜讯
    紫晶在江宁府里待了十来年,曹府家人家口也知道得差不多,眼前这人却是看着不熟悉。
    就听初瑜道:“她就是静儿姑娘,额驸与二弟无意在城外救下的。原本额驸的意思是想问清楚她还有什么亲戚,看能不能帮上一把送走。好像是京城有个姨母在,初瑜便顺便将她先带到沂州了。她一个小姑娘,随便托付给外人,也让人不放心。等咱们这边什么时候有往返京城的,正好顺路将她送过去,岂不便宜!”
    紫晶笑着点头,一边细细打量这个静儿,一边道:“大爷,二爷虽都是自幼心善,毕竟是男人家粗心,还是郡主想得仔细!”
    初瑜冲那静儿招招手:“静儿姑娘,你上前来,这个是紫晶姐姐,往后你有什么事,就对紫晶姐姐说!”说到这里,她看了看静儿身边的打扮,不禁摇摇头,对喜云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让人家穿上你们的衣裳,这太无礼了!”
    喜云捂着嘴巴,笑道:“格格别说奴婢,还不是喜烟与喜彩那两个小蹄子闹的,说静儿姑娘与喜霞身量长相六分相似,便给拾掇出来比看来着!喜霞欢喜得什么是的,说是向来是她最小,眼下又来了个妹妹!”
    这个静儿姑娘先是低声向紫晶问好过后,才又小声的说到:“不……不碍事!”动静比蚊子大不了多少,幸而房间里就这几个人。还算安静,大家才算隐约听得见。
    初瑜见她拘谨得可怜,声音都带着颤音,便叫喜云先带静儿客房安置。等她出去了,方对紫晶道:“没见过胆子这样小的女孩子,初救回那几日,连话也不敢说呢,这已经是比先前好太多!”
    紫晶想着方才初瑜提到的,这个静儿要去京城寻姨母,既是投靠外亲,想来父母亲人都不在了,又是这样怯懦的性格,心中不由的叹了口气。
    打初瑜房里出来,喜云看着低头不语的静儿,不由的也生出些愧疚之心来,道:“都是那几个丫头的不是,让姑娘尴尬了!”
    静儿忙摇头:“没……姐姐们待静儿很亲近!”
    喜云还想要再说什么,就听一声冷哼:“怎地,如今不装哑巴了?”
    却是曹颂正巧路过,先冲喜云点点头,随后扬着下巴,瞥了静儿一眼:“把爷耍得团团转,你可是得意了?累得爷特意寻了好几个患哑疾的,你倒可好,又会说话了!”
    静儿被曹颂的冷哼吓了一跳,低着头直往喜云身后躲。
    曹颂见她畏畏缩缩的样子,心中不快,皱着眉道:“瞧瞧,又是这样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爷欺负你,实在无趣的很!”
    静儿还是不言不语的,只是怕的厉害,身子不禁微微颤抖。
    喜云很是为难,正想着怎么跟曹颂求情,曹颂却是摇着头,已经去得远了。
    看到静儿眼圈红红的,喜云忙安慰道:“其实二爷人很好,最是爽利的,也不知你怎地就这样怕他?怕是你越这样,他就是越要刺上你两句才甘心。你只需大大方方的,毕竟是客呢,二爷还能欺负你一个姑娘家不成?”
    静儿点点头应下,跟着喜云往客房去了。
    因曹颙与初瑜方到,算是给两人接风,这府里准备的晚饭煞是丰盛,也是男眷、女眷分开,整治了几桌酒菜。
    内堂这边,正席上是初瑜与怜秋、惜秋两位姨娘、玉蜓、紫晶,还有韩、路两位师爷的太太。原本初瑜也是请静儿姑娘上桌的,但是她却说什么也不肯,最后只是跟着喜云她们在另外一桌用了。
    外堂,除了曹颙、曹颂、庄席与魏黑之外,还有曹廷孝与曹廷威两位宗亲与韩、路两位师爷。韩、路两位师爷与庄席的兄长庄常也算是故交,就是与庄席,早年也见过的,彼此倒不生疏。
    曹廷孝与曹廷威,一个二十五,一个二十二,都已经娶亲生子。如今妻儿留在南边照看老人,并没有跟着过来。他们两个,作为晚辈,本不肯与两位叔叔同席的。因他们为人忠厚本分,说话行事带着稳重,曹颙与曹颂对他们印象还好,便道一家人,不需要这些客套,让他们过来一起用饭。
    虽然曹颙对任人唯亲这套没有兴趣,但是不得不承认古代宗族势力的强大。就是叶敷那个书呆子知州,衙门里的差事也都是由家族人把持着,才没有出什么纰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