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刁民想害朕 第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持盈心里哼了一声,扭头就要撤。
    白行简落座后,抚着衣襟:“殿下今日至兰台,臣接待不周之处,还望殿下见谅。”
    持盈如同被踩住尾巴的小野猫,顿时炸毛。
    元玺帝咦了一声:“汤团儿今日去了兰台,做什么去了?不会是偷看史书什么的吧?”
    白行简淡然道:“并没有,殿下是从御史台那边过来的,应当是顺路来兰台赏花吧,不过以后最好不要折了花枝。”
    “……”汤团儿整个人都不好了。
    ☆、梦笔生花案
    前不久才因参与御史台事件被罚禁足的持盈,这回无比谨慎,万万没想到,竟又被白行简看破,这不可能!
    她出御史台后门,在柏树的掩护下,特意绕了一个圈子,才绕到兰台大门,她无比确定,当时巷子里并无一个人影。毕竟是兰台和乌台的楚河汉界,寻常人胆量稍微不太够的,都不会在这片敏感地带溜达。
    而且她从兰台离去时,按照与卢杞的约定,折兰为号。掐了朵兰花这点小破事,都能被白行简察觉,还特意到御前告黑状,这个世道不能好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持盈明显感到她母上示警的目光向她望来,已然隐隐感到屁股作痛了。但持盈并不放弃挣扎:“本宫下学后是想去兰台探望一下夫子的,但本宫爱偷懒,你们是知道的,就抄了条近路,不过是从御史台墙外路过罢了,根本没有进去过。兰台令一定是对本宫有着深深的误解。”
    持盈蒙冤的语气与无辜的表情,连元玺帝都认为或许其中有误会,毕竟兰台令与储君是结下过梁子的。深知其中真相的卢杞在一边默默观看持盈洗白自己的姿势,他都差点要信了。
    白行简不温不火道:“也兴许是臣看错了,殿下驾临兰台时,发上沾着一瓣柏树花蕊,近日御史台开花的柏树只有墙内那棵老柏。”
    卢杞心道你对御史台比我还熟呢,连哪棵树开花了都知道,果然是宿敌呀,日日对我们御史台虎视眈眈,连老树开花都不放过!可恨我竟然不清楚兰台里的兰花是什么品种,不行,回去一定要让人查清楚!
    持盈却是吃了一惊,立即辩解:“就不能有风将墙内的花吹到墙外?”
    白行简又道:“今日巳时至午时起北风,兰台与御史台均是坐北朝南,风向乃从墙外吹向墙内。”
    “……”持盈哑口无言,没想到今日栽在白行简手里竟因一毫厘大小的花瓣。
    卢杞也是一副“抱歉我救不了你了”的表情。持盈放弃抵抗了,面向元玺帝准备哭着认罪:“母上……”
    哭腔却被白行简截断:“不过,时常有蜂蝶采集花蕊,也兴许是蜂蝶辛勤劳碌时,将墙内的花瓣带至墙外了。”
    持盈顿时收泪:“没错!就是这样!”
    白行简继续补充:“然而瓜田李下,终究是说不清楚,哪些路该走,哪些路不该走,亦当明辨。”
    “夫子说得是。”持盈低下头,视线挪动,紧紧盯着白行简被衣摆遮盖的双腿。这样阴险狡诈的人,一天是遭了老天的唾弃,才被废了双腿吧?
    持盈有惊无险地逃脱了一项大罪,屏风后的凤君也是松下一口气。宝贝女儿太笨了,哪里是兰台令的对手。若是白行简还要继续咄咄逼人,凤君可就克制不住,要出手了!蠢宝宝,人家说你头上有花瓣又没有证据,抵死不认账不就行了!宝宝想要对付老奸巨猾的兰台令,实在没有胜算,太愁人了。
    凤君的心思都在女儿身上,根本懒得去想旁人,自然没有顾虑到白行简是清楚地知道他在屏风后,才对持盈网开一面。毕竟,持盈是凤君的掌上明珠,若将持盈逼上绝路,凤君绝对不会坐视不管。惹恼了凤君,兰台大概会几月没薪俸。西京铜矿可是支撑国库的一大来源。
    卢杞想的却是:糟糕盟友被强行招安了,只能孤军奋战了!
    解决完持盈后,白行简不想耽搁时间,开门见山:“陛下召臣,不知所为何事?”
    既然绕过了持盈这环,元玺帝决定稍后再收拾那个熊孩子。
    “御史大夫弹劾兰台令受贿失职、修史不公、治下不严、意图谋反,白行简,你有什么要说的?”元玺帝陡然严肃。
    听到这里,持盈又打叠起精神了。
    听完这些指控,白行简面上毫无反应,仿佛正被弹劾的不是他:“回陛下,莫须有的罪名,臣不敢受。”
    “白行简,何谓莫须有?”卢杞静待良久,等的就是现在。
    “御史台罗织罪名,惯常耸人听闻,臣这些年听得多了,似乎也已习惯。”白行简以波澜不惊的语气对待宿敌。
    “若无罪名,如何罗织?”御史台主当即挑衅。
    “若有其罪,愿闻其详。”兰台令坦然应战。
    御史台主卢杞走向殿中:“陛下可听说过梦笔生花?”
    元玺帝虽没好生读过几天书,但各种奇闻异事倒没少听凤君胡扯,当即点头:“这个朕有所耳闻,说是传说中有一种笔,笔尖可开出五色花,用此笔写出的文章便文采飞扬,朕都挺想要一支这样的笔来着,但凤君说有他就够了……”
    眼看元玺帝又要跑题,卢杞赶紧掐住话头:“没错,但陛下可知这个传说衍生出一种珍稀笔墨,号称妙笔生花的一种奇墨,以此墨做出的文章,不畏火烧,不惧水浇,可保文章永世留存,据说最宜史官使用。”说着,意有所指地瞟了眼白行简,虽然后者依旧没有任何反应。
    “有这等妙物?不是传说?”元玺帝来了兴致,“你可曾见过?哪里可以买到?多少钱都不是问题,让凤君替朕买来!”
    财阀出身的凤君在屏风后愁苦着脸拨算盘。
    “臣未曾有这等荣幸一见,不过……”卢杞明目张胆看了眼白行简,嘴角一挑,“兰台令必是见过的,不知可否给陛下描述一二?”
    素以勤俭节约著称的兰台令若是见过价值连城的梦笔生花,那其中的意味可谓深远。
    殿中静了片刻后,白行简缓缓道:“臣有幸见过,陛下——也见过。”
    元玺帝奇道:“朕何时见过?”
    “一个时辰前,臣使人送了加急奏折进宫,那封奏本便是以梦笔生花所书。”白行简一语惊四座。
    卢杞和持盈双双愣了。
    元玺帝赶紧从御案上翻出加急奏本,原来正是她方才御览过的,然而左看右看,横着看竖着看,都看不出有什么奇特之处。不由怀疑,白行简是不是在忽悠她。
    不管真假,卢杞赶紧质问:“试问兰台令如何得到的梦笔生花,可是与人私相授受,受人馈赠,替人办事?”
    白行简从座椅中起身,扶着手杖,掀衣叩地,这一动作对他来说极为艰难。持盈甚至从未见过兰台令屈膝下拜,但他行动艰难,神情却是坦荡。于是让这巍峨玉山跪伏似乎便有一种残忍的美感。持盈咽了咽口水。
    “陛下,臣今日偶然间发觉兰台史官竟有使梦笔生花,追查之下,才知少令史崔尚至博陵修史期间,受博陵崔氏重礼馈赠,以此隐瞒博陵崔氏私设铜矿,暗中与邻国贸易之勾当。臣查知此事后,立即使人拿下崔尚,查封其所修史卷,并写奏本一封,加急呈与陛下。”
    元玺帝不知该怒还是该惊,若不是汤团儿和凤君打搅,她早该看完了那本奏折。不过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博陵崔氏竟敢通敌叛国,兰台竟有史官大胆包庇!秉笔直书的史官使命竟成为了某些人谋私利的手段!
    “大胆白行简!如此谋逆之罪,你还敢说自己毫不知情?还能将自己推脱得干净?!”
    卢杞不惜再添一把火:“启奏陛下,博陵的巡查御史还查出,兰台令最为看中的少令史崔尚在博陵修史期间,不仅受贿贪墨,包庇私贸,还于为母守孝期间,同博陵崔氏家的婢女暗通款曲,珠胎暗结。博陵崔氏为给崔尚断绝隐患,竟不惜溺毙该婢女,一尸两命!”
    元玺帝气得摔下白行简的奏本:“无法无天!给朕削夺白行简兰台令之职!”
    作者有话要说:  更晚鸟,但还是求宠爱,要留言要抱抱举高高~
    ☆、有人格障碍
    “哎呀陛下,你又不按章程办事。”凤君从屏风后绕了出来,袖底揣着一只喷香蹄髈,风流倜傥地走向元玺帝,“撤官免职,得走吏部手续,恐怕这流程得好几日呢,我就说要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吏治革新看来势在必行呐!”
    元玺帝视线被凤君袖底吸过去:“朕当然知道官僚机构效率低,可吏治革新又非一两日可成。这事就交给吏部去办吧。”
    “那先把吏部尚书传来吧。”凤君将蹄髈搁进御案上盛放食物的碟子里。
    “传吏部尚书!”元玺帝从善如流。
    “不过此案涉及诸多罪行,需得传召大理寺和刑部参与调查。”
    “传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
    “涉及官署如此之多,此案看来不小,兴许还得三司会审,审个十天半月都算快的,陛下要准备主持这场长达数月的贪污谋反案,一应娱乐项目暂免,看文书定判词,案牍劳形,日理万机,粗茶淡饭,持斋把素,清汤寡水,粝食粗餐……”
    元玺帝扭头瞪向兰台令:“白行简,你到底知不知罪?如若不知罪,你有什么话想说?”
    持盈眼睁睁看她爹一手逆转乾坤,惊呆了,自己费心费力拉来的盟友叛变了!看来她爹的节操和原则一样,虚无缥缈,几乎形同无物。
    “臣有失察之罪,除此之外的罪名,一概不受。”至此,白行简依旧不卑不亢。
    “一句失察之罪便想掩盖你兰台藏污纳垢的罪行,兰台令果然会权衡轻重。”卢杞出言讥讽,“少令史崔尚的所作所为,莫非不足以罪及兰台令?识人不明,酿成大祸,人命关天,道德败坏,礼乐崩坏,包庇私矿,通敌叛国,这些,竟都与兰台令无关?”
    “崔尚既未逼害人命,也未通敌叛国,虽有不遵礼法,背离史官职责,却未曾做下大奸大恶之事。草菅人命,私设铜矿,通敌叛国,乃是博陵崔氏所为。不知卢御史偏要强词夺理将崔氏罪行推加兰台,是何居心?”白行简反问。
    “难道崔尚没有接受博陵崔氏的好意与馈赠?难道这不算狼狈为奸?兰台令倒是巧言善辩,居心叵测,以为率先以梦笔生花之墨书写一本奏章,呈给陛下,就能推脱得干净?”
    “收缴罪物,留此为证,以呈司法,如何不对?崔尚一个时辰前已入大理寺自首,交代事情始末,如何是狼狈为奸?”
    “什么?”卢杞万万没想到。
    元玺帝忽然觉得自己被白行简摆了一道:“兰台令当真是如此处理?”
    “臣可否起身?”白行简直起腰,表示自己认罪已到此为止。
    元玺帝还算大度,挥手示意持盈:“汤团儿,扶兰台令起来。”
    别说持盈不乐意,就是白行简也受不住这个恩赐,手扶木杖,自己艰难起身。但跪了太久,腿上发麻,起身难度太高。持盈适时搭上他手臂,做他支撑。白行简这才慢慢站立起来,道了声谢。持盈干脆自暴自弃,拖了椅子到他身后。反正她娘拿她当婢女使唤,尊严什么的早就没了。而且眼看卢杞是没胜算的,她还是见风使舵为妙。
    事实证明,持盈墙头草的觉悟匪浅。
    白行简重新落座,气度从容开始回击御史台:“兰台自然不会包庇崔尚,自有大理寺审理此案,一应证物,崔尚已全部呈交大理寺,此事陛下召大理寺卿一问便知。不过,臣今日除了向陛下澄清崔尚案以外,另有关于御史台御史失职一事容禀。”
    卢杞眼皮狠狠一跳:“白行简,你的罪还没洗脱,这就忙着拉我下水,是不是太急了点?”
    白行简没理他。兰台与御史台对抗已久,互相抓对方的把柄,经常能抓出些重案要案,譬如御史台便抓了兰台少令史崔尚的罪证。兰台预备怎样还击,元玺帝拭目以待。
    “卢爱卿勿急,容兰台令讲来。”
    “博陵崔氏瞒报官府,私掘矿井,并非最近两年之事。臣今日翻查记录,发现五年前,御史台便派出过巡查御史至博陵,至今年已换过三名御史,却不曾有一名御史揭发博陵崔氏,反倒与之相安无事。臣不由疑惑,御史台既能追查出崔尚的罪行,如何竟不曾察觉博陵崔氏的勾当?而这三名御史回京述职时,丝毫未曾提起过崔氏私矿,却因各种原因升迁甚快,纷纷居御史台要职。其中缘由,臣百思不得其解,不知卢台主可否解惑?”
    卢杞咬牙回应:“回陛下,臣刚任御史大夫不久,五年前之事,恐怕得问前任御史。”
    “获取崔尚罪行恐怕也是前任御史遗留给卢台主的功绩,卢台主承此功绩倒是迅速,为何却对其他事情一概不知情?”
    在白行简的反问引导下,御史台这位台主玩忽职守、蝇营狗苟、排除异己的形象顿时跃然纸上,生动地呈现在元玺帝面前。
    “卢杞!你既任御史大夫,便当以前任为戒!若连底下御史们干了些什么都不知道,你如何统领御史台?与其捕风捉影听信谗言,不如做好当下的事,尽一个御史应尽的职责!责你三日内查明,若那三名御史当真包庇崔氏或被崔氏收买,与之狼狈为奸,务必严惩不贷!”元玺帝难得正经训言。
    “臣谨遵陛下教诲!”卢杞含恨落败。
    “陛下说得极是,臣夫听着都深受感动。”凤君适时阿谀逢迎,并终结官司,“以后啊,不要一点小事都拿来烦陛下,你们各自管好各自的一亩三分地,实在遇着言语解决不了的官司,不是还有大理寺和刑部么,不要让他们太闲。好了,陛下饿着肚子听你们掰扯这么久,晚膳都凉了!”
    “朕明日再听听大理寺的说法,你们俩,退下吧!”元玺帝匆忙离开御案,听凤君说晚膳凉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元玺帝和凤君相携离去,持盈在后面磨磨蹭蹭。
    白行简和卢杞一同告退,两人走到殿门时,一般需分个先后。卢杞慢下一步,让路给白行简。
    “今日见识到兰台令的手段,令人佩服。”卢杞侧身让道。
    “卢台主也不遑多让。”白行简也不跟他客气,手杖已落到门槛之外。
    “兰台令几个时辰内便发觉蹊跷并安排了这一系列后手,你做事一向是这样滴水不漏,就算漏了也及时全面修补并趁机打击对手?”卢杞紧跟一步,抬手就要扶白行简一把。
    “卢台主言重了。若非台主故意与兰台过不去,又岂会被揭出自家纰缪?说到底,谁也做不到滴水不漏,不过是看谁屋顶上漏洞更多。漏洞越多,修复起来自然越加不易,越宜出错。”白行简平心静气给对手剖析根源,但同时甩开了手,避开了卢杞的搀扶。
    此举在卢杞看来自然就是兰台令看他不顺眼,没想到兰台令竟是如此小心眼,睚眦必报果然没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