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时灵青一身蓝灰道袍,手中执着万化拂尘。
    倒是与一旁粗衣麻鞋的许行显得十分相应。
    一个不像是一国的国君,而像个风轻云淡的旅者。
    一个则完全看不出在世圣贤的姿态,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下地务农的农民。
    进了内城自然有礼官带他们去准备一番。
    而灵青也回到了寝宫之中,换上了朝服,准备在宫殿之中正式的接待许行等人。
    人家来灵国,是来宣扬自家思想的,而不是来找一个道士论道的。
    灵青自然要摆出正确的态度,给出足够的尊重。
    当他身穿朝服,在宫殿之中正襟危坐后。
    自有礼官内侍等唱喝道。
    “请农家许子及其弟子入殿!”
    另一边,许行倒是没有什么,只是将身上的衣服整了整,务求干净简洁。
    听到宣喝后,带着身后一众弟子进得殿来,行礼道。
    “农家许行见过灵公!”
    当下灵青伸手虚引道:“免礼,许子与诸位且坐。”
    “闻君行仁政,亦作圣人言以教百民,若君不弃,行愿为灵国之民。”
    当许行与众弟子坐下后,直接说道。
    许行乃楚国人,亦曾谋求在楚国推行他的主张,但却并没有得到楚王的重视。
    因此他弃了楚王的官职,带着一众弟子一路往北,准备寻找一个能够接受他主张的明君。
    然则这一路上,也没有能够让他满意的。
    本来他听说滕公法先王、行仁政、施善教,本欲到滕国去面见滕文公姬宏的。
    那知来到左近之后,听说的都是区区只有一城之地的灵国国君如何的贤名。
    救危难、抚国民、量贤才、教稼穑、美教化。
    同时也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不由的对其产生了好奇心。
    滕国与灵国也相隔不远,他本意是想来先看看灵国的农事情况。
    毕竟民以食为本。
    小国生存不易,若是能够使国民饱腹,那真可谓是善国了。
    国君亦可称之为贤君。
    然而哪成想,来到了之后,却看到了一个令他大为震惊的景象。
    不说刚刚被占领的四座城邑。
    这区区不到十里的小国之中,竟然已经将能种的土地全部开垦了出来。
    还有一种与他农家截然不同的法术手段来种植、照料、催生着这些作物。
    同时还有着一些特殊的工具和护田、追肥的方法。
    这让他不由感到十分的好奇。
    于是悄然进了灵明学宫之中。
    也经过了灵台的测试,和神台的祭拜。
    神台不必说,这众神的能力加起来都还没他强呢。
    而灵台,本是会根据他人的资质馈赠一些传承的。
    以他的本事和资质,甚至都不用在乎灵青设下的禁制,就能随意的阅读这些玉碑中记载的东西。
    同时也不会让人发现异常。
    当然他也没有强取,而是任由六座玉碑,将里面的传承都付于了他。
    然则,这六座玉碑中蕴藏的东西,却让他感到十分的震撼。
    特别是经字碑中的那些典籍。
    当了解到这些东西都是灵国的国君,如今的灵公灵青所传授的之后。
    他就更加想要拜见一下灵青,甚至若无意外,灵国当是他推广学说的善地。
    然而他也没想到竟然在学宫中就相遇了,且灵青还对他推崇有加。
    一番交谈之后,更是满意不已,当下就决定留在灵国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
    “许子能来,是我灵国国民之幸。”
    这时谷左从殿外走进来,听到许行愿意成为灵国之民,当即行礼道。
    灵青之前亦是派人搜寻过许行的踪迹,并对谷左等人说过其人的本事。
    因此谷左对其并不陌生。
    在相互谈论了一番之后,许行的理念和知识,最主要的是对于农事的实际经验,让他感到获益匪浅。
    当下愈发恭敬有加,以弟子之礼相待。
    “君上,下臣自忖才疏学浅,因此欲要请辞司稷之职,追随许子治学。”
    当下谷左起身来到大殿中央,想着灵青稽首拜道。
    “而许子才高德厚,远胜下臣百倍,因此临行前,望能向国君荐贤。
    若有许子为司稷,则我灵国将永无饥困之厄。”
    还没等灵青说话,那边许行亦是起身道。
    “行乃远人,于灵国无寸功,如何能据此高位,万不可如此。
    惟愿请君赐得一席之地,能够安身,便已足矣。”
    “谷卿于我灵国危难之时,亦不曾弃之片刻,如今又如何肯舍灵国而去?
    我又如何能放行?”
    灵青一拂袖,止住了欲要说话的谷左。
    “此事不必再说。”
    而后又对许行说道:“先前学宫之中,我与先生亦是相见恨晚。
    既然先生不弃我灵国国小民寡,我自然不会怠慢了先生。
    如今灵明学宫中明稷堂,乃是专门司值钻研农事的学府。
    堂中亦设有各类关于农事的研究课题。
    因此我欲请先生为堂丞,主持此堂。
    国中一应土地,但凡先生认为适用于堂中研究者,皆可令司稷府配合。
    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第三百四十八章 礼神和稷神
    “唯!”
    当下许行一口应了下来。
    他新得了灵台之中的传承,一些关于农事的新理念、新方法让他大开眼界。
    特别是其中关于德鲁伊自然之道的传承和一些农具的制造方法,更是让他如获至宝。
    如今正欲将其中的道理与自家的理念相结合,重新梳理一下农家的学问呢。
    这明稷堂正是再合适不过了。
    当下将此事定下来之后,灵青又招来灵机、文君和颜如等人,一同宴饮。
    期间亦是从虎皮囊中,拿出一些灵果来招待许行。
    这些灵果都是青皇灵府中结就的。
    除了几次赏赐颜如等人,和给灵机两人打牙祭之外。
    灵青就一直放在虎皮囊中。
    期间灵青也认识了一番许行的弟子。
    许行的弟子约有三十余人,能看得出来,各国各阶层的人都有。
    楚国、魏国、徐国、滕国等,甚至周国的。
    士大夫、平民,甚至野人。
    最让灵青关注的却是一个名为姬延的青年。
    他一直随在许行左右,先前给灵青让座的就是他。
    姬姓有很多,姬姓封国亦是不少。
    数百年以降,繁衍开来的姬姓子孙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但这个姬延却有些不同。
    当今的周王姬扁,已经是周朝倒数第三任天子了。
    他的儿子姬定只当了6年的天子就病死了,然后将王位传给了周朝的最后一任天子。
    即周赧王。
    而周赧王的名字就叫做姬延。
    只是这个姬延身上有一股灵青十分熟悉的道韵,那是修炼了他的法门的缘故。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