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的末世小农妃 第20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孟氏做小伏低的行礼:“母亲。”
    侍郎夫人朝孟氏略一点头:“我也不跟你绕圈子了,你眼下守寡也有快三年了,我朝推行寡妇再嫁,你还年轻,总不能下半辈子也一直这样过了……你有什么想法没?”
    孟氏心底一片冰凉,侍郎夫人说得这般清楚,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孟氏咬着下唇:“但凭母亲吩咐。”
    侍郎夫人便很是满意的笑着点了点头:“你也别多想,眼下我跟你父亲也只是有那么个想法。把你叫来,也只是尊重下你自己的意见。你若是不愿,我们自然也不会强迫于你。”
    孟氏低着头做顺从状,心里却在冷笑。
    什么尊重,什么不会强迫。
    她这嫡母,从来就爱装模作样,都快当太奶奶的人了,还是这般,虚伪!
    侍郎夫人说完场面话,这才道:“昨晚上,你父亲提过的,那位姓庄的将军,你可还有印象?”
    孟氏没想到她这嫡母会提起这个,整个人都愣住了。
    等回过神,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她只觉得唇干舌燥:“女儿记得。母亲的意思是……”
    侍郎夫人笑得和蔼,脸上的褶子都越发的深了:“你父亲确实有那个意思。不过我们到底是女家,主动提起这等事,好像上赶着一样,多少也有些掉价。日后你嫁过去,说不得也会被人看轻……我记得,你昨晚不是也提过,你那手帕交华氏,跟你提过那位庄将军的事?我觉得,人家应该也有那个说和的意思,你不如就顺着应下来,先看看。”
    孟氏呆住了,她嘴唇嚅嚅:“可是……”
    侍郎夫人蹙起眉来:“怎地,你不愿意?”
    “不是,是我……我……”孟氏白着脸,吞吞吐吐的,实在说不出来她先前已经拒绝了华氏的事。
    侍郎夫人见孟氏说不出个二和三来,彻底没了耐心,不悦道:“苒香,你眼下已经不是待嫁的小姑娘了,三十来岁的人了,也没个一子半女,生得也不是顶尖的美貌,你以为你还有挑选的余地吗?你比人家好的地方,无非是你有个当兵部侍郎的父亲……半老徐娘了,还真以为自己是什么香饽饽?”
    这话说得孟氏一张脸火辣辣的疼。
    侍郎夫人的话,就像是巴掌一样,打在了她的脸上。
    孟氏指甲死死地抠着手心,低声道:“母亲误会了,女儿没有不愿意的意思。只是女儿担心人家未必看得上我。”
    侍郎夫人见孟氏这般,冷哼一声:“若是人家看不上,到时候再另说。”
    “是。”孟氏垂着眼,咬了咬牙,从牙缝里挤出话来,“我明儿就同华氏联系。”
    “这还差不多。”侍郎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行了,我乏了,你下去吧。”
    “是,女儿告退。”孟氏低着头退了下去。
    ……
    郭将军下职后回了府,刚揍了一顿儿子的华夫人神清气爽的迎着郭将军,喜笑颜开:“将军,白日里黛姐儿遣了人过来,送了整整四坛月上仙过来!”
    “四坛!”郭将军眼都直了,眉开眼笑,“今晚咱们就开一坛!”
    “对了!”郭将军一拍大腿,“你一说黛姐儿,我倒想起一桩事来。”
    他一边解着披风一边同华夫人道:“今儿兵部侍郎孟大人,找我东拉西扯的。一会儿聊这个,一会儿聊那个,还问了老庄的事!”
    华夫人顺手接过披风,又递给了丫鬟让她们去挂好,也有点纳闷:“老庄?孟大人问他做什么?”
    她想起先前给孟氏做的那桩媒,冷笑一声:“难不成是为着孟苒香?”
    “谁知道呢。”郭将军啧了一声,又有些兴致勃勃的,“不过今儿我倒是听了一桩八卦。安北侯不是回京述职吗?好似说,老庄,是安北侯在边疆收的徒弟!”
    “不是吧!”华夫人被吓了一跳,“那可是安北侯!”
    “不清楚呢,我只是听了那么一桩八卦,赶明儿我问问老庄就是了。”郭将军倒是没怎么放心上,“反正老庄是不是都不妨碍什么。老庄那个人啊,老实憨厚,是个值得相交的。我郭某人跟人交往,也不看对方什么身份。”
    华夫人点头:“这倒也是。老庄那几个孩子也是个顶个的好,我也嘱咐咱们君君了,让她跟黛姐儿,还有彤彤,都多玩玩,好好学学人家是怎么为人处世的。”
    郭将军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夫妻俩八卦了会儿,华夫人便让丫鬟摆饭了。
    结果饭刚摆好,华夫人还没动筷子呢,就听得外头有人来禀报,说是兵部侍郎府上的姑奶奶来了。
    孟氏在娘家寡居,外人自然称她为兵部侍郎府上的姑奶奶。
    华夫人都愣住了。这什么路数啊?
    虽说她们这些武将府上也不讲究什么规矩小节的。但也没有说是,趁着人晚饭的点儿过来拜访的啊。
    就连郭将军这大老爷们都直皱眉。
    “别是有什么要紧事?”华夫人虽说已经打定了主意不跟孟氏再深交,但孟氏这大晚上过来也太过稀奇了些。她想了想,还是摞了筷子,披了外裳,让人把孟氏请到了花厅。
    孟氏在花厅里一见到华夫人,便红着眼,落下泪,喊了一声「华姐姐」。
    第309章 安北侯
    这一声「华姐姐」,是把华夫人喊得遍体不适。
    华夫人坐在椅子里,看着垂泪的孟氏,忍了忍,最后还是直接问道:“行了,你大晚上过来,是有什么事?”
    孟氏含泪道:“华姐姐是生我的气了?先前我心情烦闷,喝了酒,胡说了几句,后来醒了酒,便浑身冷汗,知道华姐姐定然是被我伤透了心。”
    她又起身,对着华夫人深深下拜,“华姐姐原谅我吧。都是我不好。”
    华夫人有些惊疑不定。
    她其实多少知道孟氏的性子,兵部侍郎府上的女孩儿。哪怕是庶女,也是素来娇惯的,脾气难免就有些颐指气使的。
    她们相交这么多年,孟氏这跟她做小伏低的样子,她还是头一次见。
    华夫人心下不免有些感慨,看来这在娘家守寡的日子确实不好过,硬生生把一个人磋磨成什么样子了。
    ……
    华夫人把孟氏送走后,这才又回了饭厅。
    郭将军还在等她,见她回来,让丫鬟赶紧把一直温着的菜再端上来。
    “是什么急事?”郭将军顺口问道。
    华夫人微微皱眉:“倒也没什么急事,孟苒香是来跟我道歉的。我看她哭得惨,便跟她说我也不怪她。劝了几句,她便回去了。”
    郭将军目瞪口呆:“就为了这?”
    华夫人也想不明白:“是吧,她奇怪的很。”
    大晚上的过来,她还以为有什么急事呢!
    郭将军正要夹菜的时候,突然想起先前听到的那个八卦,还有兵部侍郎孟大人跟他东拉西扯打听庄世农的事,他福至心灵,一拍大腿:“我去,该不会是孟家有意跟老庄结亲吧?!”
    华夫人被这么一提醒,也终于回过味来。
    她冷笑着把筷子往桌上一拍:“我说呢!今晚上孟苒香怎么那般模样,又是做小伏低的道歉,又是哭得可可怜怜的!原来是知道了人家老庄,是安北侯的徒弟,这是后悔了,想让咱们再牵线呢!”
    华夫人越说越气,“我呸!这等捧高踩低的,我是瞎了眼,才要给人家老庄介绍这门亲事!还好没跟人家提过,不然我真是没脸见黛姐儿她们了!”
    郭将军也气。
    你先前把话说得那么难听,又是嫌人家品阶低,又是嫌人家脸上有刀疤,甚至还嫌人家带着三个「拖油瓶」!
    这会儿一听说人家是安北侯的弟子了,倒是变了个模样,直接上赶着了!
    郭将军越想越是怒火滔滔。
    “不行,明儿我得想法子给老庄提个醒。”郭将军做了决定,“咱们不能看着老实人,结这么一门亲家。”
    到了第二日,郭将军倒是想给庄世农提醒来着,但庄世农,告假了。
    他也是刚知道自己师父回了京,惊喜极了,也不敢有半点怠慢,便打算直接带着孩子们上门拜访。
    庄云黛也是头一次知道,自己这个憨厚老实的爹,竟然拜了安北侯为师。
    真真是……
    不过,她再看看身边,拜了帝师为师的弟弟妹妹,庄云黛陷入了深思。
    安北侯府因着安北侯一家回京,整个是喜气洋洋的,披红挂彩,就连门房都是精神焕发,走路带风。
    就是府外候着等着拜见安北侯的人可真不少。
    跟欧老爷子府外的情况差不多。
    甚至有不少人,以庄云黛几乎是过目不忘的记性来看看,先前也曾经在欧老爷子府外蹲着……
    还真就孜孜不倦啊。庄云黛感慨不已。
    庄世农翻身下马,给门房递了拜帖。
    结果门房一看庄世农脸上的两道刀疤,顿了顿,殷勤的问:“可是庄世农庄将军?”
    庄世农的官职虽说是参尉,但在外面,旁人通常都是尊称将军。
    庄世农愣了下:“正是在下。”
    门房欢天喜地的:“快请快请,我家侯爷吩咐了,您来了就直接里面请。”
    于是,安北侯府府外,那些久侯却不得门入的人,突然发现,有人被安北侯府的门房,以贵宾之礼迎了进去。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一些人崩溃的是,他们定睛一看,发现那几个人,不就是先前,经常进出欧老爷子府上的那几人?!
    什么个情况?!
    这几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来给庄世农他们引路的人,是一位头发已经有了几根银发的嬷嬷。
    虽说这样,但这嬷嬷看着精神头极好,见着庄世农,威严的脸上便露出一抹笑来。
    她先跟庄世农行了礼:“庄将军,许久不见,看着将军风采更胜从前了。”
    庄世农还礼,显然是认识的:“辛嬷嬷,您也是,看着精神越发好了。”
    辛嬷嬷眼神落在庄世农身边的三个孩子身上,眼神露出几分惊艳的神色来:“这是庄将军的三位小姐公子?真真是龙章凤姿。”
    庄云黛带着弟弟妹妹,也行了礼:“嬷嬷好。”
    辛嬷嬷侧了侧身子,笑道:“老身不过是侯府一下人,受不得小姐公子的礼。”
    话是这么说,她眼神却流露出几分笑意来,显然觉得庄云黛她们很有礼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