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3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靖又提问苏轼:“朕看了,你的文章的确是好。朕问你,你认为汉朝贾谊为何不得重用?”
    苏轼略加思索,答道:“学生以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其过湘江,凭吊屈原,自伤哭泣,至于夭绝。若他复振作,未必不能得文帝重用。”
    大苏的意思是,贾谊有才归有才,可是他心气小,把自己给作死了。若是贾谊长寿,应当会得到重用。
    萧靖听完,说:“朕希望你,永远不要成为贾谊那样的人。”不要因为别的大臣排挤你,就失去信心。
    苏轼品着这句话,陛下这是从侧面说他有才能?
    开玩笑,他怎么可能会落到贾谊的那个下场呢?
    萧靖:你比贾谊惨多了,你都蹲大牢了。
    萧靖:希望大苏的未来不要那么坎坷吧。
    皇帝陆续问过几个考生,最后点到的人是苏辙。他问:“若朕派你去出使辽国,你会如何?”
    苏辙心思一动,前些日子掳走他的那个陌生人,居然给他押对题了!
    他朗声答道:“不畏穹庐三尺雪,只怕胡人问大苏。单于若问吾家世,莫道今朝第一人。”
    真是好大的口气,考试成绩还没出来,小苏居然敢说他哥是第一人。
    苏辙性情内敛,不意味着他是一个社恐加笨蛋。殿试是要出风头的时候,有才学不应该藏着,应当展示出来才对。他自知考不上前五,可是他有兄长。
    他猜测兄长应当在前五的名次,苏轼兴许当上状元。
    “好一个今朝第一人!”萧靖乐得拍手,“那就点眉山苏轼为第一人罢了。”
    皇帝金口一开,考试成绩自然是板上钉钉。苏轼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他看向他的弟弟,弟弟怎么,怎么会这样——
    呜呜呜呜,弟弟他太好了。
    弟弟他夸我天上地下第一厉害。
    大苏激动之下,不由得泪流满面,情绪不能自控。他想要冲出去抱着弟弟,大喊一声:爹,娘,我考上状元了,你们高兴吗?
    作者有话说:
    我下午时候刮到指甲,差点翻甲了,打字的时候有点慢,外加查了很多资料,所以这一章现在才写好。
    有参考北宋嘉祐二年考生资料,有引用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老张本人“少喜谈兵”。
    曾巩和族弟、堂弟多人通过这次科举。
    有引用苏轼《贾谊论》:“……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以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有参考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有参考苏辙出使契丹的途中所作“北渡桑干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谁将家集过幽都,逢见胡人问大苏”。感谢在2021-09-09 22:24:09~2021-09-11 21:4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6777220 20瓶;鱼非鱼 2瓶;咪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98章 番外:出使
    ◎出使辽国◎
    苏辙考完殿试之后, 得知大福对他娘有救命之恩。他感动于赵小娘子的善良,渴望求娶这样一个好姑娘。
    谁知陛下让他担任正旦副使, 真的安排他去出使辽国!
    “这几年辽国不太平。”苏轼打听到一些消息, 特意告诉弟弟,“听闻是辽国的皇叔跟皇帝在争斗,斗得可狠了, 各路起兵纷争也有不少。”
    苏辙沉默了一瞬,出使是有风险的,搞不好会丢掉性命。可是作为一个臣子, 他愿意肩负这样的使命。
    他想到赵小娘子。
    何必呢?
    何必要耽误人家呢?
    一切等他从辽国回来, 再说吧。
    ==
    二人薄得像清晨太阳光的情谊,联系得少了,便会被时间冲淡。当上官的苏辙更忙了, 他在半年内学习契丹语和契丹风俗习惯, 他是一个聪明人,能把哥哥的诗翻译成辽国的语言。
    而苏轼的名气则更大了。
    他在二十岁这一年考中状元,人十分年轻,说是天才并不为过。想要和他结亲的人家络绎不绝,家里有闺女的老爷们差点把苏家门槛踩破了。苏洵经常借口上班躲出去,而程氏大多数情况下沉默寡言。来说亲的媒婆讲得女方家庭天花乱坠,千般万般种好处, 程氏一句话都不接。
    她先前得了中风这种病,语言功能受到损伤。比起那些眼盲、全身瘫痪的患者,她姑且算是比较幸运的那一个。程氏被女儿八娘照顾得很好,她恢复了三四成能力, 可以说一些短句。
    至于要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大夫说了, 还需要继续治疗一段时间。
    程氏挺知足的,她做人很惜福。她想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如今高中,这是天大的福气。她从来没有埋怨老天爷让自己生病,因为上天对于苏家已经足够厚爱了。
    苏氏一门三个男人,全部当上官儿,连带八娘这样的女子,能够嫁给宗室为妻。
    如果这不叫大运气,谁家能有大运气呢?
    “娘,我不在的这些日子,你身上哪儿不舒服,一定要跟爹爹和哥哥讲。若是你不好对着男子开口,找大姐姐也可以。等嫂嫂进门之后,你就好好享福吧。。”
    苏辙出使辽国的前一日,苏轼相看好婚姻对象。苏轼看中的小娘子姓王,王小娘子自幼饱读诗书,是一个文化人。而且王家和苏家是老乡,皆祖籍眉山。王小娘子的父亲考上进士,这门亲事是门当互对。
    “不知道我能不能赶上哥哥的订婚酒和喜酒。”苏轼买了一坛好酒,半扇猪肉,“如果赶不上,这顿当是我提前吃了哥哥的酒席,贺哥哥新婚!”
    “子由想的倒是美,哪里有新郎官在席上掌勺的?”
    苏轼横了弟弟一眼,他砍下两只猪蹄,笑呵呵地丢进去锅里煮。
    老苏给两个儿子取了表字,长子叫子瞻,次子叫子由。苏子由吃完这一顿味道甘美的东坡猪蹄,背着行囊,离开了家。
    在出使辽国的团队中,苏辙和另一个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很聊得来,结交为朋友。
    韩相、韩琦的长子韩忠彦。
    韩忠彦只比苏辙大一岁,他有一个当宰相的爹爹,真是当朝的官二代。要说是无才无学的草包官二代,皇帝肯定不愿意把人塞进去出使团,让这种人过来刷资历。
    苏辙看着朋友的脸,心想他以后有机会,定要亲自上门拜访韩相公(“相公”是宋代对宰相的尊称)。当儿子的长成这样,当爹的到底有多帅?
    小苏本身对韩琦十分崇拜,他在考过礼部会试之后,曾写下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流传到坊间。他写文章,一来展示自己的才学,二来希望能够见到韩相公。
    可惜韩琦不见他。
    韩琦没有接见这一届科举的任何一个考生,并非是看不起人的意思。他身为朝廷重臣,理应避嫌,不然以后苏辙高中了,旁人说一句“韩相与这个考生交好,所以这个姓苏的考生高中”。
    这下可是大家跳进河里都洗不清!
    苏辙想明白事情的经过,他猜想韩琦不见自己,一定是有缘由的。眼下,他虽然不曾见过韩相公,可是他见到韩相公的儿子!
    萧靖之所以同意将韩忠彦塞进去使团,原因无他,小韩他长得帅啊!大宋的使团不仅有外交人才、文化人士、武力保证,同时还有门面担当。
    韩忠彦就是这一届的门面担当。
    年轻人身材修长,剑眉星目,唇红齿白,气质上佳。小韩不说话的时候,很能唬得住人。
    只是他一说话就露陷了。
    “子由子由,你的契丹语说的真好啊!”
    “子由子由,这个梨那么黑,你竟然吃得下去。”
    “子由子由,我家有好多书,等回到东京,我邀请你来家中的藏书阁。”
    苏辙:“……”
    韩忠彦惊讶的眼神,弄得苏辙嘴里的半口冻梨,险些呛在喉咙那里。小苏吸了一口冰凉的梨汁,语气十分快乐:“等会去东京,我一定会去你家拜访。”
    他是想见到韩相公的。
    招待大宋使臣的辽国接办使,是一个面容和蔼的中年大叔。他看到一行宋人,先说:“听闻大宋出了一个大才子,叫苏轼,只恨我的书读得不够多,未能解读文章的精妙之处。”
    “这有何难?”韩忠彦指着身边一人,“子由是苏子瞻的弟弟,哦,他就是苏轼的弟弟!”
    辽国使臣十分惊喜:“苏大才子的弟弟,既然能出使,你肯定也是才子!能否请这位苏大人为我等讲学,讲讲东京的好文章,让我等沾一些文气。”
    说着,一群契丹人要迎苏辙于上座。
    “使不得,使不得。”苏辙连连摆手,心里暗道不好。契丹人为何对他如此热情,难道真的是因为哥哥的文章好吗?
    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也就哄一下韩忠彦这种傻白甜罢了。
    大宋使团的正旦正使看了辽国使臣一眼,眼神瞬间变得十分锐利。苏辙得知陛下有禁书令,别说是真正的军事机密,连带一些内部的文章是不许流传到辽国的。
    契丹人在套话呢。
    小苏含笑道:“兄长的文章篇幅太长,典故又多,想要完全讲透,估计能讲上好几个月。不如我给大家讲一个兄长亲身经历的故事吧,其中的典故用得极妙,如今想来,我依旧会捧腹大笑。”
    “讲故事,讲故事!”韩忠彦起哄道,这会儿出国旅游,他可不稀罕听长篇大论的文章。
    其他大宋官员都说讲故事好,辽国使臣见此情况,只能无奈道:“有劳苏大人为我等讲一讲关于苏大才子的故事。”
    苏辙润了润嗓子,娓娓道来:“在参加会试之前,有六个同届的考生邀请兄长到樊楼赴宴。大家都知道,樊楼是东京最好的酒楼,那里的菜色十分美味,价值不菲……”
    “竟然有这样的好人?”韩忠彦小小地惊呼一声。
    “那一日,他们总共点了六个菜。而这六人暗自约定,说吃饭之前要行酒令。酒令必须包含一个历史典故,又暗合桌上的菜品。谁的酒令说的中,他便能独享这一道佳肴。”苏辙看着今日辽人招待的酒席,光是肉类都有七八种,心想辽人在这一方面十分大方。
    辽国使臣是个聪明人,他一下子想到疑点:“六个菜,七个人,岂不是有一人什么也吃不到?”
    “正是!”苏辙接着说,“第一个考生指着一盘鱼肉包子,道姜太公渭水钓鱼!”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座的所有人都听懂了。辽国使臣觉得十分有趣,伸手夹了一块契丹特色的牛头鱼肉。
    “那个人说完,端走一整盘鱼肉包子。”苏辙说,“第二个人,他看上了案上的酱马肉,他把盛放酱马肉的盘子放到自己的身边,说秦叔宝长安卖马。”
    “秦叔宝,秦叔宝……”有辽人紧紧地皱着眉头,秦叔宝是哪一位人物。
    韩忠彦高声抢答:“秦叔宝就是秦琼,唐朝名将,他是太宗皇帝的心腹将领。”
    “原来是天可汗手下的大将!”辽人知道天可汗,他们对那一位人物肃然起敬,顺带觉得秦叔宝是很了不起的人。
    “席间可有羊肉?”有人很感兴趣地问,应该是有吧。
    “有的。”苏辙接过旁人递过来的烤羊肉,“第三个人,将一盘羊肉抢到自己的怀里,说苏子卿贝湖牧羊。”
    但说苏子卿是谁,有人可能不知道。但是一说苏武牧羊,好多人露出焕然大悟的表情。
    苏辙:“这个时候,案上还剩下三道菜,一道是肉丸子,一道排骨汤,最后一盘是青菜。一人说了张翼德卖肉,拿走了肉丸子,另一人说关公刮骨疗伤,要走了排骨汤,最后一任说诸葛亮隆中种菜,把青菜拿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