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爹是皇帝 第9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边谌抚着她毛绒绒的脑袋:“是朕的错。”
    善善安心地趴了回去。
    原来娘亲还是对的!
    她又说起来:“还有石头哥哥……”
    善善嘀嘀咕咕,稚嫩的童声回荡在偌大的宫室里,皇帝不时轻声应和。声音越来越轻,渐渐只剩下轻浅的呼吸声。
    大太监挑了挑灯芯,让明亮的灯火变得昏暗一些。
    边谌垂下眼。
    小姑娘不知何时睡着了,脑袋枕着他的胸口,手心里还攥着他的衣裳。他看过去,只看见她头顶乌黑的发旋。
    梁庸上前一步,轻声询问:“皇上?”
    他默不作声,拂了拂手。
    大太监明白他的意思,领着宫人鱼贯而出,内殿的门轻轻合上,只留下一灯不算明亮的光。
    边谌低下头,在她的头顶轻轻亲了一下。
    像是心上最柔软的一处被一只小犬乱拱,心尖瘙痒,他闭上眼睛,怀里抱着沉甸甸的小女儿,唇角翘起,就这样睡了过去。
    ……
    夜半三更,街道冷清,各个店铺门窗紧闭,只有屋檐下的灯笼被夜风吹凌乱。马车穿过街巷,在温宅门前停了下来。
    温宜青撩起车帘正欲下马车,便注意到有一个人坐在门口,月光在他身上投下来一条长长的影子。
    她愣了一下,走近才看清是石头。他像善善平常那样坐在门槛上,一见到她,立刻站了起来。
    “温娘子。”石头往她身后看去,可马车上并没有下来别的人。“善善呢?”
    “善善今日住在宫里。”温宜青纳闷:“你怎么坐在这儿?”
    石头抿起唇角:“她不回来吗?”
    “太后娘娘留她在宫中小住几日。”
    “她何时回来?”
    “这也说不准。”温宜青转而道:“你怎么坐在这儿,不进去等?”
    石头低下头,“对不起。”
    “什么?”
    “我没把马找回来。”
    温宜青怔了一下。
    夜幕黑沉,她却看清了面前这个小少年面上的失落内疚。她什么也没说,伸手半揽住石头,拉着他往宅子走。
    “用晚膳了吗?”她随口问。
    “还没有。”
    她吩咐下人:“让厨房送宵夜来,多做一点。”
    不多时,丫鬟端来两碗热腾腾的鸡汤面。石头手中的筷子心不在焉地拨着碗中细面,难得没多大食欲。
    温宜青只当没瞧见,慢条斯理地道:“这几日善善上不了学堂,功课也要耽误不少,等她回来以后,还得让你替她补上。”
    石头精神一振,一双亮晶晶的灰眸一眨不眨地朝她看过来。
    “你的功课完成了吗?”
    他连忙将面前的宵夜狼吞虎咽吃了干净,飞快地道:“我马上就去!”
    凳子在地面划出一道刺耳的声音,他将凳子摆正,而后便急急忙忙出了饭厅,出门时太过匆忙还被门槛绊了一跤。
    温宜青扬声:“慢点!”
    石头立刻停下脚步,改跑为走,步子迈得极大,一点也慢不下来,脚步声蹬蹬渐远,没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
    ……
    另一边,高国公府却是闹翻了天。
    高源平日里行事嚣张,在外惹出的祸事不知几何,若是被告状到家里,高家也不过是轻轻责骂几句,从不下狠手责罚。碍于国公府威势,外人即便是受了气也只能忍下。
    哪知道会有一日,高源忽然被人抬回家中,腿骨断裂,哀嚎不止,模样惨烈。哪怕是大夫及时看过,也只道腿是能保住,后半生也只能做个瘸子。
    高源瘸了!
    如同是一番惊天响雷,狠狠震晕了国公府上下。
    高源刚醒过来便从下人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一时又两眼一翻,晕了回去。
    他年有十几,马上就要去考取功名,腿有残疾便不得入仕,更别说去行军打仗。他本是高家最有前途的孙辈,这下彻底断了他的前程。
    瓷器玉瓶摔了满地,整个高家都震怒不已。
    此事当然不能罢休。
    高老夫人平日里最疼爱这个孙辈不过,骤然得知噩耗,搂着小孙子心肝宝贝似的哭了一回。
    高源身边的下人都被叫来,尤其是今日跟他出门的几个,被翻来覆去问了好几回,来龙去脉很快就被盘问清楚。
    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是学堂里一个学生骑马上学,高源见了眼馋,便想要将她的马抢过来,再给一番教训。教训是给了,马也抢了,腿伤却是他自己在骑马时坠马,被马蹄踩断了腿。
    “不过是一匹马,源儿想要,她给了就是,区区一个商户,竟敢与高家作对,若非是她,源儿也不会受那么重的伤。”高老夫人咬牙切齿:“那匹马呢?!”
    下人战战兢兢:“小的本是想要杀了那匹马给少爷出气,只是……只是……陈统领忽然出现,将马……将马要走了……”
    “陈玄?!”高老夫人面色微变:“源儿怎么会得罪他?”
    高家势大,但陈玄是皇帝最信任看重的人,便是平日里碰见也要敬让三分。高源虽嚣张跋扈,却也知道什么人能得罪,什么人不能得罪,因而这些年虽做了不少害事,却一直没得到教训。
    下人:“少爷怎么会得罪陈统领?那马是温家的,小的也不知道,为何陈统领忽然为温家出头。”
    “温家?哪个温家?”
    “便是东市那间开脂粉铺子的温家。”
    这么一说,高老夫人便想了起来。
    青松学堂里的学生皆是官宦子弟,唯有一个出身商户。那温家母女在京城的名气十分大,不知为何竟得了太后娘娘青眼,平日里还与长公主府交好,先前那脂粉铺子出名,连她也命人去买过几盒胭脂。
    可名声再响亮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商贾妇人,岂能欺负到国公府的头上?!
    高老夫人岂能善罢甘休,当即派人出去,只是很快,她派出去的人又回来了。
    说是有官兵在温家周围走动,他们很快就被发现,还被赶了回来。
    不过一个商户,竟还惹得陈统领如此庇护?!那温家倚仗的不过是在太后娘娘露过几回脸,陈玄又何必护佑到如此地步,为了一个小小商户恨不得得罪整个国公府?
    细想也想不出缘由。高源夜半被断腿蚀骨之痛疼醒,更是嘶嚎着要人给自己报仇。高老夫人守在孙子身边,抹了一夜的泪,第二日一早便进宫告状去了。
    高老夫人一夜没睡好,形容狼狈憔悴,一见到太后,她便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太后昨夜刚见过小孙女,正是畅怀之时,见老姐妹这番模样,顿时纳闷:“这是出何事了?”
    高老夫人抹着泪道:“太后娘娘身在宫中,有所不知。昨日闹市有人纵马,也是不巧,源儿上街与那匹马撞了个正着,被马蹄踩断了腿。大夫说,后半辈子只怕是要落下病根,再也站不起来了!”
    “腿断了?”太后愠怒:“皇帝早就下过令,严禁世家子弟在京中闹事,竟还有人如此胆大妄为,当街纵马行凶伤人,官府难道就没有抓人?”
    高老夫人一听,便知此事成了。
    她面上不显露半分,捏着帕子拭去眼角的泪,依旧哀声道:“抓了,自然是抓了,可人进了监牢,不到半个时辰就被放出。源儿平日里本分上进,也向来行事谨慎,却平白无故吃了那么大苦头,那罪人却逍遥法外,臣妇气不过,便去官府打听,谁知官府却含糊其辞,连罪人是谁保出的也不愿说。”
    太后勃然大怒,重重拍了一下手边小桌,桌上的杯盏都被震得咣当作响:“京中竟有如此猖狂之人?!”
    “臣妇也是想不到。高家不敢称一声高门,在京中也有几分薄面。那人却连高家都不放在眼里。臣妇就这一个孙儿,如何气得过,便再去打听,才打听出了陈统领。”
    太后还欲再发火,听到此处,忽而问道:“那纵马行凶的人是谁?”
    高老夫人:“太后娘娘也认得,便是温娘子家的女儿。”
    太后:“……”
    侍候在一旁的大宫女不动声色地抬起眼,瞥了高老夫人一眼。
    高老夫人浑然不觉,还接着说:“那温娘子是云城来的一个小商户,得了太后娘娘青眼,才一步登天。换做常人有这等幸事,行事更是小心,那温娘子倒好,反而纵得她的女儿嚣张跋扈。臣妇原是想着,那孩子到底年幼,若是知错道歉,此事便是算了,可源儿断了腿,往后前程难说,那孩子非但不知错,竟是连面也没有露过!”
    高老夫人:“听说那孩子平日里与太子殿下交好,仗着与太子殿下有几分情分,在学堂里也横行霸道。太子殿下德才兼备,怎么能因小人坏了名声。臣妇想来想去,还是想着来告诉太后娘娘……”
    “……”
    太后默不作声,只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抿了一口。
    高老夫人抹着泪,却半天没等到应答,心中顿时纳罕。
    太后娘娘方才不是还在气头上?
    太后娘娘上回见到高源时,不还夸他年少有为?如今源儿可是断了腿,耽误了前程,娘娘竟无半点表示?太后娘娘不是最厌烦有人借自己的名声狐假虎威,怎么这会儿却毫无反应?
    莫不是那温娘子已经先来过,与太后娘娘颠倒过黑白了?
    高老夫人心思百转,提起一道泣声,正欲再说。
    就在此时,外头响起稚嫩的童音,伴随着一道笨重的脚步声,一个小姑娘哒哒跑了进来。
    “太后娘娘!”
    太后立刻眉开眼笑,放下杯盏,应了一声:“善善来了?”
    高老夫人捏着帕子,哪见过太后这副模样,顿时稀奇地朝门外看去。刚跑进来的小姑娘模样玉雪可爱,眼睛黑白分明,像春日枝头最柔嫩的花骨朵,面颊上的梨涡深深,无论谁见了都要欢喜。
    唯独下巴不知为何伤了一块,像是柔嫩花朵上的一块残缺,看着就叫人心疼。
    小姑娘一跑进来,胡乱行了个礼,都不等人叫起来,便迫不及待地捧着满怀鲜花往太后面前凑。她雀跃地说:“太后娘娘,我给你摘了好多花!”
    太后眉开眼笑,忙叫宫女拿来一支花瓶,将这些花全都插上。
    小姑娘手上还沾了花泥,太后掏出帕子,替她仔仔细细擦干净了,笑盈盈地道:“今日去御花园赏花了?”
    善善点头:“是太子哥哥陪我去的,但皇上把他叫走,说是有公务要忙,我便摘了花,来找太后娘娘您来玩啦!”
    太后笑逐颜开:“好,哀家正想着你呢。”
    “太后娘娘,你用早膳了吗?”善善又说:“我今早在皇上那儿吃到了很好吃的点心,我特地给你留了一块!”
    “好,好,哀家等会儿就尝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