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15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母亲的意思,是要二弟留在西境,过些年换个身份,以后在西境好好历练闯荡。
    也算是替家里偿债了。
    ——————
    西境战火尚未平息,朝廷之前虽派了人去增援,然而当时内政不稳,军心涣散,西蕃大军战马彪悍,来势汹汹,又颇为熟悉西境的地形,一路攻破好几个关口。
    如今太子回到京城,之前被派去的一批军队也差不多摸清了敌方的底细,隐有反攻之势。而在前不久,根据斥候探报,西蕃军队中一批军士,忽犯头疾,严重者状若疯癫,不知起因。
    曾将军曾冼派人一路围追堵截,先后夺回交城、叶城,横渡太河,跨过戈壁荒漠直逼羌城,就在士气大振时,势如破竹的军队却意外在羌城附近遭遇敌方,曾冼意外中箭,不得已将大军撤回,在太河附近安营扎寨。
    然而作战讲究一鼓作气,卫直临危受命,带领军队前往交河增援。曾冼将兵权临时交予昔日好友,由卫直带兵攻打羌城。
    西蕃此前连连败退,似是知道长期必败,不知从哪里探来了援军已至消息,穷途末路之时竟士气大涨,集结人马从羌城而出,又不知从哪儿探得援军线路,将援军堵在了戈壁荒漠中。
    曾冼迟迟未能得援军走出的消息,一边增派援手,一边找其余驻守之人去寻探。
    消息被快马加鞭送回京城,已是两日过后,如今朝中刚刚稳定,西境大军失踪在荒漠的消息被太子压了下来,只告诉了几位忠于朝廷的将领。
    沈轩听后,立刻递去了请战的奏折,犹豫再三,还是决定无所隐瞒,将这个消息带回给家中的妻子。
    卫明姝听后,先是怔了怔,低下头良久,强忍住眼中的酸涩,而后平静问道:“那郎君是要去吗?”
    沈轩顿了顿,知道她接下来要说什么,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已经将折子递上去了,这几日整顿好,就要出发了。”
    房间内陷入寂静,两人谁也没有进一步的询问。
    忽然,两道声音同时开口。
    “我可以跟你去吗?”
    “明珠可以不去吗?”
    而后便是又一阵沉默。
    卫明姝撇开头,深呼吸一口气。
    沈轩握紧手,率先打破了静默,“西境那个地方吃人不吐骨头,把你带去那里,我不放心...”
    卫明姝听他这么说,却是愈发不安,不禁又想到那些天在道观上的绝望无助。
    她圈住他的腰,眼中水光氤氲,“我不怕的,郎君你知道吗,在道观上的时候,我以为你....”
    卫明姝停住,而后轻声道:“我什么都不怕,可我真的怕你们哪天就这么忽然消失不见了...我阿耶他现在还没有找到,就算是替我阿娘过去陪他,哪怕是为了见上最后一面,我也是要去的。”
    沈轩半晌没有答复。
    “郎君放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沈轩看着那头青丝,抬手抚上她发间的玉簪,不知为何,心中却是生出些愧疚。
    他在外征战这么多年,北境好不容易安稳。
    娶她本是想同她安稳的日子。
    可没想到,现在却是要她跟着他去受苦...
    卫明姝似是知道他在想什么,见他低下头,继续说道:“我不怕苦,能遇到郎君是我的幸事,郎君不必自责。”
    沈轩缓缓放下手,终于妥协道:“好,我明天便去请旨,不过明珠只能去相对安全的地方。”
    “你放心,我会将岳父带回来的。”
    作者有话说:
    卫明姝:我家那笨男人,看了这么多书,不进脑子。
    第136章 认错
    ◎“不敢。”◎
    自太子监国后, 朝中官员被换下一大批,太子雷厉风行, 即刻调任一批官员上任, 又提拔了一茬寒门出身的子弟填补缺位。
    如今魏丞相虽苏醒,然而已是身子大不如前,上书乞骸, 太子准之,念其功德,致仕后可享俸禄,参朝事。
    老臣之中, 最有声望的便是中书令王冕,王冕刚从刑部出来没几日,便穿上官服上朝, 协助太子处理朝事, 又向太子引荐了京兆尹冯霆, 太子顺其为之, 令冯霆暂领六部,代魏丞相的职务。
    而出兵西蕃之事,亦在筹备, 定于三日后由沈轩领兵出发。
    自曾冼负伤,卫直下落不明后,军队士气低落,曾冼不敢再派兵继续贸然行动,只派人继续去寻找卫直一行人的下落, 西蕃却趁机反攻, 将羌城附近的大黎军尽数驱逐。
    沈轩在答应卫明姝的隔日便向上递去了请命书, 太子没有立刻应下, 却是立即宣了人进宫。
    皇宫已经恢复往日的恢宏,宫道之上血迹被洗刷了一遍又一遍,刀剑流矢划过的砖瓦都被匠人换过。
    若无这场内乱,太子和杨玉瑾的婚事本该已经办过,然而这几日朝事繁忙,太子忽然将这些朝事全部接手过来,虽有得力之人从旁辅佐,但终究有些力不从心,除了太后也不曾有人提及两人的婚事。
    两人被宫人领进书房时,杨玉瑾也在,桌案前摆着一盘芙蓉糕,立放着的一块糕点,不知是被谁咬下一块。
    杨玉瑾见两人进来,搬了把椅子,拍了拍手上的碎渣,坐在太子身旁。
    太子赐座后,两人坐到椅子上。
    待宫人奉上茶关门退了出去,太子放下笔,正坐于前问道:“听沈将军说,沈夫人请命一同前去?”
    卫明姝听到这一称呼,不禁抬起头多打量了太子几眼。
    面前的人仍是如同从前一般面容温和,眼角带着些笑意,然而如今身穿绛纱袍,带着九珠帽冠,岿然不动,平白多了几分威严。
    在她眼中,过去太子虽为储君,但终究软弱了些,多少因为李皇后家中式微,瞻前顾后,又有些优柔寡断,拿不起放不下。
    许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不过一段时间未见,已露其锋芒,举手投足话语间都多出了些帝王该有的样子。
    如今旧臣已去,如同野火燎原,势必要有新的草木长出,重新枝繁叶茂。
    卫明姝这时才意识到,他们过去是朋友,而或许就在不久后的将来,或许就是现在,他们还会多上一层君臣的关系。
    她站起身,拱手回道:“回禀太子殿下,臣妇父亲在西境,生死未卜,家中人挂念,臣妇不惧此险。”
    “那便如沈夫人的意思。”
    沈轩端着茶盏的手一顿,放下茶盏,神色微动,张口似是想说什么。
    太子却如同没看见沈轩脸色,温润的声音中带了些沉稳,“能得沈将军与沈夫人这般肱骨之臣,乃是孤之幸事。”
    卫明姝听罢,便知晓太子此番话的用意。
    如今王贵妃倒台,三皇子虽被恢复皇家身份,然而中书令王冕显然已然站定太子一方。太子继承皇位已成定局,也许就在不久,圣上就会宣布退位,王家势力与旧臣盘杂,终究不好掌控,魏丞相乞骸,虽然朝中影响犹在,但太子在朝中必要有新的臣子为其效忠。
    他选择了他们。
    今后,不仅是朋友,更是君臣。有信任,亦要有该有的恭敬。
    太子似又向他们的方向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只是此行路途遥远,先行队伍需快马而行,沈夫人如今服药,才刚有起色,不宜昼夜奔波,不如先让沈将军带兵去接应卫将军他们,夫人之后随后备军一同前往,应当也是来得及。”
    卫明姝转头看了看沈轩神色,见他眉头仍是没有舒展,却也没有否决,抬手行礼替他应道:“听从殿下安排。”
    心头还有些事放不下,卫明姝放下手,接着问道:“那县主之事...”
    “沈夫人不必担心。”太子淡笑,“毕竟是朋友。”
    他和他们也是朋友。
    就算做了帝王,也不该忘了昔日之友。过去他父皇眼中只有如何钳制各方势力,对各家皆有防备,最后却寒了臣子的心。说到底这场内乱,康王也是利用了他父皇疑心太重这一点。
    他不愿他父皇重蹈覆辙,用人不疑,他相信这二人。
    太子站起身,“同州那边的人来报,说查到县主曾与北寒的大王子在一起,孤已经吩咐人继续往下查,应当不久就有眉目。”
    因着北凉多年侵扰两国的缘故,北寒王室与大黎一向交好,那位大王子与县主是好友,他也有幸见过几回,说起来还有些渊源。
    这次能从北寒借到援军,也是因为恰好遇到了这位大王子身边的人。
    只是听说前些日子,那位大皇子亦是不知所踪。
    卫明姝同县主身边的人向来无所交集,不知其中因果,只点头道:“那便有劳殿下了。”
    太子负手而立,“此去艰险,孤在此遥祝将军与夫人凯旋。”
    两人走出东宫,沈轩还是沉着一张脸。
    卫明姝低眼,只隐约瞧见他手下攥拳的小动作,便知他心里在想什么,昨日彻夜担忧卫直那边的状况,本就心烦意乱,竟一时没什么好脸色,“别以为我不知道郎君同太子殿下说了什么,郎君与其同太子殿下置气,不如直接同我发火。”
    沈轩忽然脚步一顿,看着卫明姝那双精明却略带怒火的眸子,瞬间无所遁形,支吾半天,想要奋起反驳,最后却只说出来两个字。
    “不敢。”
    周围还有宫人跟随,不大不小的一句话,引得周围宫人皆是脸色骤变。领路的小太监浮尘没拿稳,掉在了地上,颤颤巍巍捡起来,当作无事发生。
    卫明姝想要继续数落的话被尽数堵在嗓子里,看着周围人各个恨不得把脑袋埋进衣服里的模样,手指轻轻动了动,也没再继续说下去。
    直到出宫,两人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沈轩平日惯来骑马,今日却是和卫明姝一同钻进了马车,没有转头看她,只手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轻声说道:“我的不是。”
    卫明姝迅速抽开手,看向车外,显然是不满意他的回答。
    沈轩又干坐了一会儿,终于不再端着,慢慢靠近。
    这马车高也宽敞,再多坐进来两个人也绰绰有余,如今两个人却缩在马车角。
    一双手手轻搭在她的肩上,凑到她耳边认真反省,“我知道错了,我不该在答应了夫人以后,又去找太子。”
    马车摇摇晃晃,两人的脸时不时贴在一起。
    沈轩这几日一直忙着训练军队备战,时不时还要同兵部之人监察粮草,归家的时间都比平日晚了些,睡前也常在书房处理事务,如今新长出的短短一层胡茬还没来得及刮去,蹭的卫明姝脸上一阵痒。
    卫明姝轻轻撇开头,哼了一声,“还有呢?”
    沈轩退开一些,舔了舔嘴角,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还有,还有...”
    卫明姝见他吐不出什么,推开他拂了拂被抓乱的衣领,“太子虽然明面上和你差了辈分,可他是储君,眼下这个形势估计没多久便要继承皇位。”
    “太子刚才话里有话,他愿意相信我们,将我们当成臂膀,这是好事,可我们将来作为臣子,特别是手握兵权的臣子,心里也得有点数,既是君王便该给足尊重,咱们虽和太子走的近,可将来之事无法预料,别到最后平白失了圣心,遭到猜忌...”
    沈轩眨了眨眼,这才反应过来。
    按照辈分刚才屋里那两位都该叫他声表叔,太子又向来是个温吞的性子,他也是习惯这么说话了。
    卫明姝这么一说,沈轩觉得确实不妥。
    “那...那我以后对他恭敬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