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1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明姝本想婉拒,她如今只想快些下山, 她还有太多想要确认的事, 还有太多牵挂的人。
    何况她待在这儿并不安全, 她能感觉到这里离之前关她的地方不远, 也不知那道士何时会回来。
    那道士并不是好糊弄的人,若是知道她被人带下了山,必会怀疑, 说不定还会连累旁人。
    “娘子尽管待在这儿就是,这观中正好有真人坐化,贫道会找人烧一具假尸送上去,那些人不会查过来的,娘子尽管放心。”
    “可如此将人火葬, 是否有损功德?”
    诚蕴笑了笑, “若能以死人之躯换活人之生, 死后也算是功德圆满, 那位真人生前豁达,想必也不会计较。”
    说罢,诚蕴神色一正,转头对刘瑶说道:“你去山上告诉他们,人已经处理好了,之后会把骨灰瓮给他们送上去,传完消息就回来,别再想着在那阴沟里留,听明白了吗?”
    刘瑶攥了攥衣裙,张着口说不出什么,也没再耍脾气,转身出了房门。
    卫明姝在一旁听着,却不由又想到自己假死时听到,诚蕴同那些人的对话。
    如今想来,诚蕴同慈安还有刘瑶的关系都不简单。
    待刘瑶出去后,卫明姝才问道:“敢问诚蕴真人,可是这位刘小姐的......”
    诚蕴却是脸色变了变,打断道,“她不姓刘。”
    卫明姝顿时被噎住。
    诚蕴知自己一时失态,过了一阵,摇头叹了口气,“只是一段孽缘罢了,不是贫道不想说,此事多说对娘子无益,那个慈安是疯的,若是事情传出去,恐怕要惹来麻烦。”
    想到什么,卫明姝没再问下去,浑身还是没有力气,躺在床上道了声谢。
    “娘子不必谢贫道,将娘子救出来,也并不算我帮了娘子,顶多算是赎罪而已。”
    卫明姝默声,随即问起另一件事,“真人可知服下此药后何时才能恢复?”
    诚蕴愣了愣,“约莫一日,可贫道探娘子脉象,娘子身子本就弱,还是在这观上多休养几日的好。”
    卫明姝摇了摇头,“真人有所不知,我家郎婿,还有我的友人,都遭慈安暗算,如今我得不到他们的消息,我......”
    她担心他们......
    见卫明姝话越说越急,诚蕴安抚她的心绪,“娘子先别急,你这身子如今怕是下不了山,现在这里将养便是,若是信得过贫道,不若让贫道派人去打探。”
    卫明姝犹豫许久,还是点了点头,“我家郎婿姓沈,他是...”
    她顿了顿,继续说着,澄澈的眼神荡漾着秋水,“他是咱们大黎的英雄,救北境百姓于水火,本是奉旨回京,可我如今......”
    她如今联系不到他了。
    强撑了这么多天,如今她逃了出来,心里就总是会不住的想。
    此时她才知道,她也是怕的,怕慈安说的都是真的,怕再也见不到他了......
    诚蕴听到此处,却是怔住,问道:“娘子说的,可是京城沈家?你家郎婿的父亲,可是叫沈正忠?”
    诚蕴没有得到答复,但从卫明姝的眼神中就可得知——
    就是这家。
    诚蕴苦笑,长叹一声,“还真是造化弄人。”
    没想到这么多年,还能同这沈家有牵扯。
    卫明姝抹去眼泪,稳住情绪,抬眼见到诚蕴一时失神的模样,“诚蕴真人可是认识我舅公?”
    “算不上认识,我认识的故人,如今已经不在了。”说罢,诚蕴微微一笑,“如果她还在世,你还要叫她一声阿姑。”
    卫明姝愣住。
    她阿姑......
    “长缨将军?”
    诚蕴抬头望着窗棂,只见窗外古树傲然挺立,庭下树影依旧,仿佛想到了很久之前的事,“认识,当年我也在京城,常同你阿姑一起来这观中,那时和她一起的,还有几位友人。”
    “友人?”
    诚蕴回过神,凝视着她,“嗯,那时还是宣帝在位,后来宣帝忌惮杨家兵权,杨家家主被问斩,杨家夫人是当时德妃的表妹,在宫中跪了三日,这才换得杨家举家流放,只可惜当时路途艰险,杨家夫人还没能撑到岭南便撒手人寰。
    自此以后,我们这些人再也没见过阿英,后来只打听到说是沈家人救了杨家。
    之后再听到有关阿英的消息,就是她和沈家将军随庆帝一路北上,直逼长安......”
    诚蕴叹了口气,不知在笑些什么,“你阿姑是个很了不起的人......”
    卫明姝没想到诚蕴竟是与她阿姑有这般渊源,只静静听她诉说着这段过往,“知道。”
    这些杨家的过往她只也是略知一二,长缨将军是大黎传奇的女子。杨英还活着的时候,杨家便一直是这位次女撑着,杨昱和太后也好,她舅公也好,这么多年能对杨英念念不忘,想来她阿姑定是个极好的人。
    诚蕴感慨,“不过我们这些人都没想到,阿英最后竟是嫁了沈家人。不过她那样的人,一身傲骨,能嫁去那家也是好的.....”
    卫明姝眼神微动,“当年同阿姑在一起的友人,也有慈安吗?”
    诚蕴没想到她会猜到此事,点了点头,“嗯,不止是慈安,还有很多人,当时京城时疫严重,我们几个就总往这道观里跑,说是为家里人祈求平安,但每次来都会说些有的没的。”
    “说什么?”
    诚蕴笑了笑,“都是正当少年,能说些什么?无非是些虚无缥缈的豪言壮志罢了。”
    当时有人想要这江山,有人想要治好京城时疫,名扬天下,有人想要护佑一方.......
    杨英想要将这江山交予一介英主,让天下海晏河清,到头来也只有她的愿望实现了。
    而这江山,也没交给当初想交给的人。
    诚蕴起身,“如今看来,我与娘子颇为有缘,沈家的消息,我会派人去寻,娘子在这里养病就好。”
    卫明姝便听从诚蕴的嘱咐,在道观养了两日,期间还托诚蕴帮忙寻了阮家人的下落。
    如今她住在诚蕴所住院子的侧厢房,就在之前同沈秋妤来过的圣母殿后面。
    这里要比之前被关的屋子条件好太多,可卫明姝仍是整日睡不着。
    心念之人不在身侧,下落不明,就算侥幸逃脱囚笼,脱离险境,仍旧孤枕难眠。
    之前她上香的三清殿就在罗山山腰,隔日能下床后,卫明姝立即下山到半山腰拜了拜。
    她其实对道教诸神了解不甚多,每次去拜也只是求个心安而已。
    是以从三清殿回来后,看见那圣母殿,也不管其中供奉的是什么神佛,进殿便跪身磕了三个头。
    回到院子,准备去主屋看看真人,隐隐约约却听到未关严的门内传出两人对话。
    悄悄走进,便听到诚蕴说话,那声音极低,卫明姝似是感觉到了什么,走到门前贴近耳朵。
    “你确定没打听错?”
    正在同真人说话的似是个男童,还未变声,说话声音却格外高昂,听得一清二楚,“千真万确,那些人说,还是圣上亲自下的令,说沈家伪造虎符,于江南集结兵力,意图谋反,圣上派兵镇压,两军在湖州界内交战,沈将军兵败,情急之下烧了整个山头,与宜阳军同归于尽,当场丧命,连个全尸都没留下。
    后来京城派人到时,认不出来人,只得拾回些骨灰带回京城,如今都好几日了,这消息都传到了江南沈家,我怎么可能打听错?”
    诚蕴似还在同那男童交代些什么,卫明姝却再也听不进去任何话,缓缓退了几步,摇了摇头,眼前的事物仿佛都在恍惚。
    她起抬头,一时语不成声。
    明明是万里晴空,可她却觉得天要塌下来了......
    眼眶变得发疼,卫明姝却是怎么样也掉不下泪,一颗心仿佛被人连根拔起,如同凌迟,被钝刀切成碎片,被人绞碎。
    这不可能,她家郎君那样的人,如何会中了圈套?
    他同她说了的,他是同圣上商量好的,都是计划好的!他是奉旨回京,如何能是谋反。
    他说过不会出事的,他向来不会骗人.......
    他不会骗她的......
    可......可若是他没事,为什么迟迟不出现呢?
    若他也是假死呢?
    可为何这么多日过去,也一点消息没有......
    终于被抽去了全部力气,一颗心绞痛到无法呼吸,两只膝盖重重磕在地上。
    可她感觉不到疼,这种痛根本算不了什么。
    她还是不相信。
    他那样好的人,替大黎平战乱,扩疆土,本该供后人敬仰,如何能落到这般田地,最后连相貌都认不出?
    她还没有见到他,她不信......
    意识逐渐模糊,似乎隐约见到一个身影站在她眼前,卫明姝极力睁开双眼,想再看清楚些。
    若是这样还能见到他一面,那也是好的.......
    可她却怎么样也看不清那张面庞,只能看着那影子逐渐模糊,消失不见。
    头脑似是在昏沉,逐渐感受不到疼痛,最后一点感觉也没有了。
    “扑通”一声,终是直直栽倒了地上。
    作者有话说:
    看了看细纲,想了想还是把男主母亲那段故事提前了,下章保证让两人见上面,明天加更补之前的,保证马上甜起来!
    第114章 神佛
    ◎“明珠,是你吗?”◎
    阳春三月, 北境依旧寒风凛冽,浩浩荡荡的队伍于松亭关集结, 整装待发。
    徐立清点完军队, 正在同沈轩回禀。
    沈轩吩咐了几句,转头向沈正忠辞别。
    沈正忠本不该来此。
    若是前些年,儿子在战场上受了伤, 他可能不会这样患得患失。
    可他已许久不上战场,终是老了,这些天一想到儿子带着一队零零散散的人马千里迢迢来到定州,腿上还受了伤的模样, 难免有些担忧。
    于是带着人出城相送,一路就到了关口。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