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1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快走到门口,兰芝见屋门关着,拧起眉毛。
    她刚才来过一趟,这门还是敞开的,小姐应该还在收拾东西,怎的会一点动静都没有?
    忽地脑中划过一个不得了的猜测,抬步走到房前,耳朵悄悄贴在门上,只隐约听见或浅或深的声音交杂,心里一慌。
    迅速推开转过头,面露难色,“春桃姐......”
    “可是听到了什么?”
    兰芝一闭眼,抿了抿唇,“春桃姐可否叫人把饭菜端过来?”
    春桃:“?”
    见她还不明白,兰芝只能硬着头皮接着道:“可否再麻烦人... 备着水。”
    春桃恍然大悟,深吸一口气,结结巴巴地“哦”了两声,三步两回头地离开了院子。
    屋内风停雨歇,卫明姝大口喘着气,握紧拳头,软绵绵的力道砸到宽大的肩膀上。
    男人不痛不痒,将那只白腕捉住,轻放回去,下床叫人备水。
    收拾一番后,便叫人传了晚膳。
    下人一个个都都默不作声,眼睛都不乱瞟。
    等到屋里的人都退了出去,沈轩往她碗里夹了一块枣泥山药糕,“我把南实留了下来了,若有什么事你尽管托他去办就好。”
    “不需要。”卫明姝还有些迷糊,“我有追影呢。”
    沈轩正用勺给她搅着那碗金丝燕窝,闻言手中勺子一顿,淡淡瞥了一眼,将碗放在她面前,“那我去同祖母那边说一声,这段时间你不必去给她老人家请安。”
    卫明姝又摇了摇头,“这不妥。”
    “又如何不妥了?”
    卫明姝淡笑,“三房那位嫂嫂可整日里看着呐。”
    沈轩一愣,随即摇了摇头。
    也是,她连朝堂上的事都能想明白,这些事脑子里稍微转个弯便也清楚了。
    “你不必理会她。”似是不太放心,接着说道:“我走了以后,也不必看他们的脸色。”
    “知道。可这晨起请安本该是分内之事,若是祖母她们明着偏袒了咱家,嫂嫂难免会多想,到时候堂兄也难做。”
    见男人还不松口,卫明姝不禁扑哧一笑,“郎君放心,我有分寸,绝不会受了委屈去。”
    沈轩闻言,却是罕见地反驳道:“这还叫不委屈?你往日何曾早起过?”又上下打量了一眼,“你这样,明日还能起来吗?”
    “请安而已。”卫明姝眼眸弯作月牙,“能起来的。”
    ——————
    卫明姝最后悔的,大概就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平日里男人顾及着她的身子,通常不敢折腾,今夜却又是拉着她胡闹了一通。
    又叫了一次水,回到床榻吹了灯,沈轩问道:“明日你还起得来吗?”
    正有些昏昏欲睡,听到他这么不怀好意问了句,眼睛倏然睁大,卫明姝头摇的想个拨浪鼓,“不能,不能.....”
    翌日,兰芝开门时,卫明姝困得眼皮直打架,撑起身子,坐在床榻上,看着男人自己穿戴好衣裳。
    “若是出了什么事,记得写书信给我。”
    卫明姝微微点了点头,忽地想到什么,说道:“郎君去把我桌上的那串流珠拿来。”
    沈轩依言将那串珠子递给她。
    卫明姝接过,抓过沈轩的手腕,将那手串套了上去。
    沈轩愣了愣。
    这串流珠卫明姝白日时常带着,也只有晚上的时候会取下来。
    “这流珠能消灾,郎君可要带好。”
    说罢又在他额头上轻轻点了一吻,随后钻回被窝躺下,“郎君路上小心些,早日回来。”
    “嗯,放心吧。”
    沈轩出了门,转头吩咐春桃,“你去给祖母说一声,明珠刚来江南,今早身体不适,就不去请安了。”
    因着沈轩这句话,卫明姝一直躺到午时。
    桌上还多了好几道大补的吃食。
    追影许久不曾来过江南,这几日一直在临安寻着乐子,只等卫明姝身边那位走后,带着人好好去城中转转。
    边用着午膳边听着追影滔滔不绝,“听说临安的夜景很是好看,咱们晚上不如去借条船?”
    卫明姝忽地想到什么,脸上浮起不正常的绯红。
    追影那日同兰芝住在客栈,只知道姑爷要去给小姐过生辰,不曾知晓那日发生的事,“小姐怎么脸有些红?可是不舒服?”
    “没...没有”卫明姝转而问道:“追影你可曾去打听到卫家从前的宅子?”
    “小姐说的我都记着呐。”追影答道:“小姐你可不知道这事有多难打听,我问了好久才问到。”
    卫家从前只是临安漕帮,世代白衣,本就不是什么大家族,也没什么祖上根基,离了临安许多年,如今还记得当年临安卫家的,也只有些当地的老生意人。
    兰芝将刚晾好的汤药往卫明姝旁边放了放,催道:“追影你就别兜圈子了。”
    追影继续说道:“卫家搬去京城后,便把老宅子卖了出去,起初是在临安岑家手里,这几年岑家败了,急缺银两,便把这套宅子卖给了阮家。”
    “阮家?”
    “正是,听说是临安阮家买下了那套宅子,当家的是阮公子的二叔。”
    卫明姝愣了愣,她与这位阮家二叔倒也并非全然不认识,每年她都会从临安阮家这里购置一次玉囊花,说起来也算是笔不小的买卖。
    只是没想到自家的老宅兜兜转转到了阮家人的手里。
    卫明姝手指轻叩桌子,远远瞥见春桃朝这边来,眼眸微微眯起。
    追影平日不在卫明姝跟前伺候,除了兰芝她们几个,也认不全多少人,见着卫明姝朝春桃来的方向望着,许久没回头,也止住话语,多打量了几眼。
    “夫人,三少夫人让您用完午膳后去她院里一趟。”
    卫明姝垂眼,嘴角微微勾起,顿了许久,眼眸抬起,嫣然一笑,“嫂嫂叫我过去,可是要带我继续逛园子?可今日我着实有些不适,可否改日?”
    “夫人见谅,三少夫人找您,是有事要同您说。”
    “可是有什么要紧事?”卫明姝问道:“若不是什么要紧事,可否改日再说?”
    “这......”
    见春桃欲言又止,卫明姝眸光扫过桌上的吃食,最后落在放在自己面前的汤药上,好声好气地说道:“你也应该是知道,今日我身体有些不适,若是嫂嫂有什么要紧事,可否麻烦嫂嫂来我院中?”
    春桃见卫明姝不肯前去,福身退下,转头回去禀告。
    追影双手抱前,有些不解,“你说这有什么事,不能当面来说,非得叫一个小丫头来传话?”
    兰芝也有些疑惑,看向卫明姝,只见自家小姐吹了吹汤药,喝完才道:“不是不能说,只是想给自己立面子罢了。”
    可她不是什么软柿子,这种事她若什么不说便答应了一次,此后便会有源源不断的麻烦等着她。
    这位嫂嫂,估计也不会轻易放弃,若她猜的不错,应当很快便会找上门。
    果不其然,刚用完午膳,还没来得及去房里睡个午觉,便在膳堂等来了姚珮华,后头跟着的春桃和玉莲各捧了一沓账本。
    追影本坐在凳子上,见人真的来了,起身退回卫明姝身旁。
    兰芝见状,添了个茶杯,给姚珮华斟了杯茶。
    姚珮华走近些,看清卫明姝的模样,不由一愣,心里愈发不满。
    她也是人妇,眼前这小妇人面颊红润,眼若桃花,带着一股子媚态,被滋养的水灵灵的。
    听说这位同大房的昨日从白日便开始闹腾,哪里是什么身子不适?明明是一副好好被郎婿疼过的模样。
    还装模作样煮了汤药,分明就是为了不去请安,做做样子罢了!
    卫明姝见她半天没开口,问道:“嫂嫂来找我有何事?”
    姚珮华回过神,坐在她身旁道:“弟妹这么说,那我就直说了。最近开春,府里都在添置衣裳,我也有些忙,弟妹既是来了,自是要一起打理这些的。”
    卫明姝抿了口茶,没有开口答应。
    姚珮华不知她是何意,试探地问了句,“弟妹可是不会打理家事?”
    卫明姝笑了笑,“自是会的。”
    姚珮华听罢,便叫春桃和玉莲把那两沓账本放在桌上,“这是府里近半年的开支,上半年的在我那儿,你我各看一半。”
    卫明姝拿起一本,翻了两页,“嫂嫂辛苦,既是信得过,明姝倒是可以帮忙分担一些,只是明姝看账看的慢,怕是看不了那么多。”
    姚珮华却是颇为不认同这番话,“这怎么能说是帮呢,你我同是沈家妇,这些本该是咱们一起做。再说,我也看不完,多熬上两夜不就看完了。”
    追影闻言,嘴巴微张,手臂动了动。
    她再不懂这内宅之事,也多少觉得有些不对。她家小姐是沈家大房那边的,到这里是来探亲,三房这边的账目关小姐什么事,如何不算帮?
    这怎么还命令上了?
    刚准备说话,却见自家小姐轻笑,没计较这些问题,转而问道:“不瞒嫂嫂说,京城那边的帐明姝年前便翻过了,按理说这账目本该年前清掉,为何嫂嫂现在才开始查?”
    姚珮华只是家中小女,之前也没有帮掌过家,只在出嫁时听说,家中中馈要牢牢掌在自己手中,从未听说过下人管账理家的说法,在嫁来后便主动自己操持中馈。
    沈辙拗不过,家中长辈也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便一直由着她去。
    可她婆母不曾花心思操持过,下人教她又听不进去,又不好意思同娘家讲,这府上她是主母,便一直按着她的法子来。
    “这......”姚珮华有些尴尬。
    什么时候查账也是有说法的吗?
    卫明姝见她支支吾吾,便知其斤两,也不准备明说,“嫂嫂见谅,差点忘了,嫂嫂也不曾接触过我们京城的账本,兴许是咱们查账的方式不太一样。”
    被质疑了一通,姚珮华本就没了什么底气,如今听言竟还有些面子挂不住。
    卫明姝见状,低眼将一沓账本推了回去,“不如这样,嫂嫂将这沓留给我,另一沓嫂嫂自己看,我也好有时间学学嫂嫂理账的方式。”
    姚珮华点头,道了声谢,“那便谢过明姝了。”
    待三人走远,追影轻“哼”一声,说道:“这个什么夫人也真是,自己的账查不完想叫人帮忙也就罢了,这是什么态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