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在匣 第2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惯会阿谀奉承,揣度人心,可他不一样——
    坦坦荡荡,让人束手无策。
    “你当真想好了吗?可...你对我亦了解甚少。”她低头不敢直视那道目光,声音却是抑制不住的颤抖,“如果我没你想象中的那样好怎么办。”
    她大概明白沈轩为何会喜欢她,这样一个桀骜的人,又有那样一个英姿飒爽的母亲,应当是喜欢她明媚豪爽的模样,
    可她从来不是表面那样,她与长缨将军完全是两种人,并不是他要寻的良人。
    沈轩轻笑,“明姝既能与我这样说,想必已经是极好的姑娘了。”
    他想他不会看错人,亦不会做后悔事。
    从怀中掏出一只镯子,有些忐忑地走到对面,牵起姑娘的右手,将镯子套上她的手腕,“这个镯子,我早就想送予你了,那日我跑马赢了你,明姝应当不是言而无信之人。”
    卫明姝没有拒绝,却仍旧低着头,指尖微动,触及到了那人掌心的温度。
    雅间隔去了外面的嘈杂,唯有一缕缕清新的茶香在房间中弥漫,一声承诺,掷地有声,将那最后一丝彷徨拂了去,“吾真心求娶,无关其他,只愿此生执一人手,共赴白头。”
    ......
    卫明姝下楼时,沉默不语。
    总感觉心中有些沉甸甸的东西被卸下了一般,能够感受到背后那人灼热的目光,一直目送着她上了马车。
    她今日来,本想着表个态,亦是想要一个承诺——
    承诺如果之后两人闹得不好,能好聚好散。
    可她没想过,他给的承诺好像太多了,多到她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应。
    转动着腕上多出的那只成色极好的玉镯,闭上了双眼。
    她有些动容。
    或许就像那人说的,先不要顾虑那么多,把这日子好好过下去。
    既来之,则安之。
    ——————
    之后多天,卫明姝也没有再往外侯府外跑,静静地在家等待着那道圣旨到来。
    圣旨倒是来得快,仅过了两天,沈卫两家就接到了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宁国公之嫡子沈轩,国之英才,厚德忠正,安平侯长女卫氏,风华正茂,娴雅端庄,今特此指婚,喜结良缘,家以和兴,国以和安,望二人同心同德,择良辰完婚。
    卫明姝接过那诏书,仔细又端详了一番。
    娴雅端庄......
    抬头仰望,恰好看见两只黄鹂落在侯府的屋檐之上,鸣声悠扬婉转,随即飞上了树梢不见了踪影。
    那道圣旨过后,卫明姝也安心待嫁。既是赐婚,纳采也不过是走个流程,找个媒人问过也就算定了下来,嫁妆也是早已为她备好,自是不用卫明姝操心。
    按她阿娘说法,既然是定下了这门亲事,她只需要在家里安心养病,等着出嫁就好。
    如今她最常做的,就是在家看看医书,给自己的婚服绣点花样。
    时下世家勋爵的婚服自是不必自己亲制,绣花样也不过是图个吉利。
    京城之人都以为,她是个男儿的性子,自不会去学女红这些,殊不知,她绣工是极好的,从前总是卧病在床,也只能在床上绣绣花,看医书来打发时间。
    因着宁国公还要赶回北境,两人的婚礼便定在了七月初八,虽然时间紧了些,但总归两家都家底丰厚,倒也不怕筹办仓促。
    卫明姝正坐在桌前,盯着那张刚送来的婚帖发呆。
    “小姐,给你买的点心。”
    回过神来,打开油纸包,发现里面除了平时惯买的枣糕,还多了些栗子糕和梅花香饼。
    “这是?”
    兰芝一脸欣喜的模样:“小姐,这是沈...姑爷给你买的。”
    “姑爷?”
    兰芝在一旁笑着说:“刚才去给小姐买枣糕,恰巧在街口碰到了姑爷,我还没来得及说,姑爷就付了钱。”
    沈轩......
    她又猛地想起来那日街头,那人问她喜欢吃什么糕点......
    当时还以为这人是看上了哪家的娇贵小姐,急着上门去讨好。
    卫明姝不禁微微叹息,其实她不喜欢吃这两样东西,只是知道京城的许多小姐们喜欢吃,她常买那家的枣糕,也仅仅是因为吃习惯了罢了。
    筷子伸向那盘枣糕,随即顿了顿,又移向那盘栗子糕,轻轻咬了一口,眼中一亮。
    味道倒是确实不错。
    作者有话说:
    沈世子终于会说点话了(鼓掌)
    沈轩:再不说话没老婆了。
    第21章 大婚
    ◎我先去外面宴宾客,等我。◎
    卫明姝正细细地嚼着栗子糕,眼睛仍盯着桌上的一纸红帖,
    她原本还没有什么感觉,直到这纸婚帖下来,才发现婚期已经近在咫尺。
    她要嫁人了。
    七月初八,还真是恍若隔世。
    约莫两个月前,她还在盘算着怎么让阿耶阿娘同意她嫁给一个商贾之子。
    而现如今再过半多个月,她就要嫁去国公府了。
    屋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卫明姝放下筷子,拍了拍掉在身上的碎屑,目光从婚帖上移开。
    “嫂嫂?”
    郑叶走进屋,看着盘中卫明姝吃了一半的栗子糕问道:“明珠近来竟是换了口味?”
    兰芝接了话,“这个是姑爷给小姐买的!”
    “姑爷?”郑叶惊讶地看向兰芝,目光又瞟向低了头的卫明姝揶揄道,“沈世子倒真是用心了。”
    卫明姝低头,不自在地打断道:“嫂嫂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郑叶使了个眼色,兰芝便匆忙行礼,关上了门。
    卫夫人身子不好,郑叶嫁入卫家之后,卫家的许多事都是郑叶在操心,就连这次婚事大多也多是由郑叶帮着准备。
    郑叶不语,却是抬手将一本册子放在了桌上。
    待卫明姝看到那书上的字,却是羞红了耳朵,脸颊微微泛起红晕。
    她双手不知道哪里安放,眼睛向四周望去,最后竟将那张婚帖盖到了书上,想了想还是不妥,又将那盘子也压在了上面,倒吸一口气。
    郑叶看了看卫明姝不知所措的模样,“明珠,你就要嫁人了,有些事该明白的。”
    卫明姝抿了抿嘴:“嗯。”
    她不是不明白,她只是还没准备好,所有的事情发生的太快了。
    她怎么就要嫁人了呢?
    郑叶轻叹一口气:“明珠,既然决定嫁了,就要想想,怎样和那人好好过一辈子。”
    卫明姝轻叹,“我知道,可我还是觉得,这桩婚事不合适。”
    “明珠可是心里还有我那表弟?”
    卫明姝摇了摇头。
    自她答应了这桩婚事,就再也没在药铺见过阮文卿,她也便明白了他的态度。
    她从小便没有几件顺心事,可即便万事不合心意,人也总该向前看。
    既是无缘,便该彻底放下,总要想着怎么把将来的日子过下去。
    卫明姝抬眼看向郑叶,又想起沈轩酒楼上的一番话,犹豫地问道:“嫂嫂,世上真的有一见钟情吗?”
    郑叶叹笑道:“怎么会没有呢?”
    她嫁入卫家五年,却仍然记得卫君咏和她相遇的那日的情形。
    卫明姝垂下了头,手指轻轻拨弄这那一纸婚帖,若有所思。
    “明珠,很多人瞧了一眼,便是喜欢上了,可日子过得好不好,靠的可不是第一眼的喜欢,日久生情未必比一见钟情差些。”
    ——————
    大婚前夕,乞巧节。
    长安乃大黎最繁荣之地,七夕之夜,未婚姑娘游街赏灯,若遇到俊俏郎君,赠花一枝,以表心意,倒也是常事。
    卫明姝本就不爱去凑热闹,往年乞巧节都是任玉荷拉她出去,她也没向什么男人抛过花。
    明日便是婚礼,她也自是不会出门,只坐在院内卫直给她做的那架秋千上,听着远处街巷的喧哗,仰望高挂弦月。
    去岁这个时候,她的喜蛛应巧,如今看来,或许这便是天命?
    “小姐,都摆好了。”
    七夕向来有拜织女的习俗,沐浴焚香,以祈求将来能找个如意郎君,和和美美。
    卫明姝走到案前,仰望稀星银砾,跪于蒲团叩拜上香。
    “小姐明日就要出嫁了,为何还要拜织女?”
    “自是祈求神明保佑。”
    前路不易,但她仍希望这段姻缘能长久一些。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