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官难撩 第2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悲可叹,皇帝如今没有人能信。
    元氏是个好选择,但是元成晖年迈,儿子又是一个不争气的,根本就不堪用。
    唯有元蘅。
    皇帝陷入了沉默,许久之后才笑道:“你得明白,你想不想要是一回事,该不该你的是另一回事。”
    “那陛下觉得,什么是该臣女的?”
    元蘅声音清晰柔和,在空荡的大殿中响起之时,却显得格外有分量。
    为了家族的兴荣,背负起所谓世家女的“责任”,去嫁给一个并不熟识的人么?
    那人又是何等的卑劣,试图用女子声名要她妥协,日后就能与她琴瑟和鸣相携一生么?
    “该你的,就看春闱,你能不能拿到了。”
    ***
    “元姑娘留步!”
    元蘅刚走出朝云殿,便在宫道上被明锦公主拦了下来。
    宫道上风大,连明锦鬓侧的发丝都被吹乱了。她今日跟前没有侍从,也抬手屏退了给元蘅引路的宫人。
    元蘅只上回在文徽院与明锦有过一面之缘,其余时候并无干系,而明锦今日看起来倒像是有话要与她单独讲。
    上回匆匆一见,元蘅并未有机会好好看一看明锦的模样。据说她的生母沈昭仪便是名动北成的佳人,如今看着明锦,元蘅只觉得此言不虚。
    梁皇后性情沉稳,又将她养得甚为知礼,半点骄纵都没有。
    “元姑娘可愿意去本宫的殿中小叙片刻?”
    明锦见她点了头,便与她同行往皇后宫中走去。
    “原本是该搬去公主府的,但母后身体不好,泓儿年纪太小,本宫不得已便多在宫中住上几年,也好照拂。”
    关于梁皇后的处境,即便明锦不提,元蘅也是知晓的。
    自从当年太后谋反之事后,梁氏遭受无妄之灾被牵连其中,梁皇后为了证梁家清白,便自请废去后位。皇帝虽然留了她的后位,但是亦为此动怒,再不肯见她,也不允许闻澈入宫与之相见。
    就算是闻澈回了启都,获了封号,依旧不能再见母后一面。
    元蘅道:“那臣女此番贸然往皇后娘娘的宫中去,可会扰了娘娘的清净?”
    明锦笑答:“去偏殿一叙,不扰了母后不就行了?”
    沿着梅树走出不久,便见一座紧闭的宫门。是上回元蘅来谒见蕙妃路过时看到的那座宫门。
    当时她只觉得此处凄冷,万不曾想到这里竟然是中宫皇后的居处。
    推开宫门,梅花冷香愈发浓郁地扑面而来。
    没有过多的人烟,没有来往的宫人,只有这些连片的红梅,树根处还培着未化尽的雪。
    推开偏殿的门,明锦吩咐人上了茶,才问道:“宫中有些闲言碎语,不知当不当对姑娘讲。”
    元蘅接了茶,笑道:“公主但说无妨。”
    “姑娘要与越王退婚?那此事,方才父皇是怎么说的?”
    元蘅答:“陛下今日倒是未说此事。不过,既然退婚书已经送至越王府,那便不会轻易再有其他可能了。”
    明锦饮茶的动作微顿,拨了拨浮沫,抬眼看过来:“你是说,今日父皇召见你不是为了这桩事?那是为了何事?”
    “是些无关紧要的衍州旧事罢了。”
    元蘅觉得那些事尚未尘埃落定,还是不方便到处宣扬,便稍作遮掩。
    尤其是明锦今日无缘无故找上来闲谈,自然不会是偶然。
    这位公主大抵是在宫中待久了,没受过什么苦,眸中澄澈得能让人一眼看尽心思,一点也遮掩不住。
    半晌,明锦才启齿:“那既然婚是要退的,姑娘还是早日回衍州为好。启都……”
    “启都怎么?”元蘅微微蹙眉。
    今日明锦实在是太不对劲,莫名其妙就不说了,说话也总是吞吞吐吐。
    明锦端着杯盏的手不经意地颤了一下,笑道:“没怎么。本宫与姑娘一见如故,只觉得亲切,说的自然都是真心话。启都再好,终究不是自己的家,还是担忧姑娘你想家了。”
    接下来的闲谈,明锦闭口不提今日究竟有什么事来找她,似乎只是闲来无事,特意来找元蘅说话解闷的。
    但是元蘅也从话里话外听出一件事来——明锦并不想让她留在启都。
    元蘅走了之后,明锦才如释重负一般呼出了一口气。
    可是下一瞬,便有人从她的背后抱住了她。
    那人的怀抱很冷,像是在雪地里待了许久,若是细细嗅来,还能闻到他身上浸染上的梅香。
    明锦伸手想要挣开,可是他的手臂却收紧,将她牢牢地禁锢在自己的怀里,还在她的鬓间留下细密缠绵的亲吻。
    她感受不到半丝柔情,只觉得荒唐,眼角泛酸,努力许久才将眼泪忍了回去。
    “你怎么不按我说的做?”
    陆从渊松开了手,厚实的掌心落在她的双肩,将她转过来看着她的眼睛,“哭了……帮我就那么难过?当年是你说喜欢我,后悔了?”
    “早就后悔了,陆从渊,你现在就是个疯子!”
    陆从渊笑得很淡:“我一直都是疯子,你不能是今日才看出来的吧?你方才为何不追问皇帝跟她说了什么?”
    明锦却似心死一般:“你想知道?你自己去问啊。”
    陆从渊的拇指抚上明锦的眼角,不温柔地替她抹去泪痕,声音也冷了下来。
    他叹道:“你现在每次见我都这种态度……你也不必百般暗示元蘅离开启都。她不会走,我也不会容许她毁了我这么多年的隐忍。你就算不按我说的做,也改变不了任何事。”
    “你真恶心。”
    陆从渊早已猜到她会这么说,微微挑眉,戏谑道:“过奖。”
    “别逼我恨你。你若伤害无辜,我必会亲手杀了你。”
    明锦将她的手拂开,往殿内走去,根本遮掩不住失望和厌恶。
    陆从渊只是面上的笑意全部敛去了:“我等着。”
    第22章 针锋
    一颗石子骨碌碌地滚在了元蘅的脚边,她顺着往树上看过去的时候,正好对上闻澈的目光。
    他在元蘅抬头的一瞬笑得更开,将树枝压得轻微颤动。暗红广袖随风而动,如画中人。
    元蘅只看了他一眼,便俯身捡起了小石子,在手中掂了掂。趁闻澈不注意,元蘅朝着他将石子抛了回去。
    似乎没料到她会砸回来,闻澈一惊,慌促地伸手去接,才勉强保住自己没有破相。
    “你也太狠了!”
    闻澈看着手心的石子,不敢再抛回去,只能顺手丢掉了。
    元蘅将手中的一卷书塞进袖袋中,抬眸看着坐在树上的闻澈,道:“你也太无聊了。真要没事做,帮我抄书来!”
    闻澈轻身一跃便从树上下来了,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你现在对本王也忒不客气了些。不行礼就罢了,还支使人。”
    “殿下还委屈上了啊……”
    元蘅难得有兴致与他说上几句,“这是哪里?”
    “侯府啊。”
    “哦,您不说,我还以为是凌王府呢!”
    闻澈理亏,摸了摸鼻尖便笑着跟上了元蘅的步子,笑着解释道:“你这说的哪里话,本王与你表哥是自小一同长大的情义,还不能来与他说些闲话么?再说了,本王也没有很经常来吧?”
    很经常。
    元蘅并不理他,只是径直往雪苑中走去。
    自从皇帝明示允许她以文徽院学子的身份参加春闱之后,元蘅便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毕竟此时距离年关只余不足两月,而过了年后,开春二月便是春试了,留给她准备的时日并不多。
    那些科举所囊括的书籍,她都是读过的,但是若是要参加这种科举,自然不能仅是读过就可以。无数人寒窗苦读数年只求一个结果,元蘅自然不敢怠慢。
    仔细说来,此事算是皇帝在万般无奈之下对她的妥协,但也是元蘅证明自己的唯一机会,亦是证明女子并非全然不可能入仕朝堂的机会。
    雪苑中的亭榭背风,即使是在冬日也丝毫不冷。
    闻澈翻了石案上的一卷书,略微皱眉:“你抄这些书作甚?”
    元蘅头也没抬地扯谎:“解闷。”
    “你拿着本王老师的注解解闷?”
    闻澈翻开书籍,只看了两行便知这是杜庭誉对那些圣贤书所做的注解。因为只是注解,终归是略显枯燥,所以平日里除了要参与科举的士子会借去看,也没有谁会在意。
    “那殿下抄不抄?”元蘅发觉闻澈糊弄起来是真麻烦,索性直接将他后面的话堵了回去。
    闻澈失笑,便掀袍落座:“抄。”
    他压了袍袖去提笔蘸墨,另一只手则抚平了书卷的一角,落笔。
    这一刹那,元蘅有些出神。
    太像了,无论看多少次,她都会有些分不清闻澈和容与。
    她相信世间会有生得相似的两人,但真的有人连声音都是一模一样的么?
    她从来没有将闻澈当做过容与,但还是会在看到他出现的时候,心里稍稍有一丝波澜。
    “这些东西……”
    闻澈刚抄了几句,还是好奇一问。“对你修补平乐集用处不大吧?老师曾经做礼部尚书时,政见便与褚阁老不大相同。”
    她一边翻书,一边淡淡答:“他们和而不同,是他们的本事和气度。我既不是杜司业,也不是我师父。他们的不同,又与我何干呢?”
    闻澈抿唇一笑:“受教了。”
    书还没抄够半柱香,便见漱玉推了雪苑的门进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