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宫 第6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动作不见轻,眼见陆珵形状鲜明的唇被她擦得鲜红,一时又忍不住吃吃地笑。
    陆珵一直瞧着她,眼见她一双眼睛含着琥珀一般,带起晶亮的笑意。
    明知自己也许被捉弄,却不知为何自己的唇,也跟着弯起几分。
    雨已完全停歇。
    四周只有屋檐、树梢上一颗颗珠子掉在地上的声音。
    不远处远远地传过鸟声、脚步声,已有不少人从禅房、廊庑里出来。
    李青溦远远地便听见陆云落的笑声,忙将手中的帕子塞给他。
    “你快些走。若叫三娘和我表兄过来瞧着,怕是解释不清,怪麻烦的。”
    “为何要向你表兄解释?”陆珵面有疑虑,侧头问她。
    “避嫌。”李青溦瞧见人渐近,“我外祖父早有我的亲事亲上加亲的意思,曜表兄如今并未娶妻,正是最好的人选。若是被他看见我同你拉拉扯扯的,再告诉我外祖父,我如何解释是二话,却是要先挨好大一顿叱。”
    她白他一眼,将面前的合和窗“啪嗒”一声落下钩子,闭得不漏一丝风。
    陆珵心知确是该避嫌,只是听她这般说,心中多少有些怏怏不快。
    一个男子若是心悦一个女子,自无论如何也不想匿影藏形,反之是想大肆公而告之,自然也不愿她与旁人有什么瓜葛。
    陆珵目光放远,对上廊下同陆云落说话的一道祭蓝身影,一时轻轻蹙眉打量一眼。
    诚然,她这表兄长得确也是一表人才,又与李青溦是青梅竹马。此次来京,徐家叫他先行,许他有几分本事能独当一面…
    陆珵忍不住在心中将他与他细细考究一番。
    那宋曜似是觉出他视线,警惕地瞥过一眼来。二人对视良久,谁都没有移开视线。
    他们既是青梅竹马又如何?若李青溦对宋曜有意,许早就成了。如何会有他与她的事情?
    有些事自然不能论先来后到,能论的只是天经地义,亦或是天造地设。
    陆珵簇眉,是该将他们之事提上日程…
    ——
    宋曜本是惦着李青溦自己一人待着,见雨幕渐小便过来了。这是这陆云落是很有几分磨磨蹭蹭的,二人路上耽搁良久。
    他正过来,冷不丁看见瞧见廊庑前,一郎君站在一角芭蕉树前与他遥遥对视。
    这人身姿高彻,长身玉立。
    只是站在那隐隐一眼,有股难以遮掩的气场,看着不似常人。只是如何要这样地打量他?
    宋曜有几分疑惑,难不成他认识他?可是这般的人物,他若认识定能记起来,这对眼半天没有印象,怕也是未见过。
    宋曜有几分疑惑,他不是内敛之人,有心过去询问,便瞧见那人远远颔首,越过他走远了。
    宋曜:“……”
    京城的人,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毛病的。
    ——
    逾两日,已是月末,朝会在望。
    皇城,层楼叠榭,雕梁画栋。
    早朝上,庆帝重点指钦天监、工部、户部、礼部众重臣赶赴朝阳殿,又叫了太子和信王等入内议事。
    庆帝先随口议了几声朝会南北之事,才说出此次议事目的:“再过些日子便是朝会,朕有意重修大高玄殿,再铸光华台,已备宴请各地郡守、刺史。
    诸位爱卿如何看?”
    众人听闻这话倒是面面相觑一番。
    以往朝会具在杏园内办,杏园殿台高耸,有高山流水,亭台幽雅,又有游廊曲折。春夏之际景色宜人,所以历年朝会都在杏园内办。
    而这大高玄殿乃是皇家道场,素日里也不过是偶尔的大祭时,众朝官旋绕唱赞,为民祈福请愿之所。
    庆帝这般说,只是光明正大的以公谋私之事。
    只是众人门清,自不能正大光明地说出来。本官家愿修缮宫殿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修缮道观事必华丽,用料需重,另还需塑金身。
    此类种种…
    如今自也不是那样容易的事,更何况京外凉州、益州岁旱、交州前不久也有水患,此时修殿,岂不是劳民伤吗?
    众人一时具面面相觑,讷讷无言。
    又听得庆帝叫他们各抒己见,彼此张望推诿一番,倒将其中官职最低的李栖筠给推了出来:“李大人为主客司员外郎,自与朝会之事息息相关,不知如何看此事?”
    李栖筠如何看?他自是跪着着!
    分明他已蜷着身子尽量地降低了自己的存在感,如何还会被揪出来?
    李栖筠心里苦,本此等事,也轮不到他一主管朝聘往来的五品员外郎议。
    只今日不知为何,小黄门传召之际,太子殿下抬举竟远远地将他也叫入其中。
    他实是不想要这种抬举啊,李栖筠跪在地上,面露苦色。
    “臣…臣…”
    他臣了半天,也不知该说出些什么话来,庆帝不快啧了一声。
    李栖筠额角上黄豆大的汗直往下冒。
    陆珵一时微微蹙眉,今日他叫李栖筠,只是叫他在上峰面前多露脸。
    礼部司这些大臣,自他加冠,十天半月上一次奏疏,请甄太子妃。
    他只是防日后他说出属意李家嫡女为太子妃时,众人多有茫然。
    只是看李栖筠的样子,不知的还当他故意为难他。
    陆珵正要为他解围,突一旁信王出席拜道。
    “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彰显威严。再言修缮道观,乃是为天下人祈福之事,非利天子一人,后世永为用之。是以,臣以为修缮道观乃大利之事。”
    信王言至此,一旁钦天监诸官齐齐附和几声。
    陆琼以往作文学馆之时,手下之人不过寥寥,如今听得附和者众,如何没有几分趾高气扬。
    他面上扬眉瞥一眼陆珵,卑躬行礼轻声笑道:“此只是本殿愚见,不知太子殿下有何高见?”
    庆帝欲修缮、重建宫殿之事,早已同他说过几遍,可见庆帝重视,他自然愿意顺着庆帝,以表忠孝之道。
    但他也知他这皇弟做事,只认死理。他若觉着不妥之事,自然据理力争,他只等着他触怒庆帝。
    陆珵知道他的心思。
    他本欲过几日与庆帝言立太子妃之事,这几日多有韬光韫玉,不愿触怒庆帝。
    但今日所议之事,他自不能捏着鼻子应承。
    他正了正衣襟,出席见礼:“大高玄殿新建也不过几年,如今便广施土木,恐是劳民伤财,望陛下三思…”
    他这话言毕。又有一群臣子随声应和。
    殿内一时众说纷纭,叽叽喳喳,僵持不下。
    庆帝甩脸而去,此事自然先不了了之。
    作者有话说:
    第67章
    散会之后, 众官员三两成群趋步步下台阶。陆珵正想着今日之事,冷不丁陆琼从身后拍他肩膀,叫住他。
    前些日子, 陆珵督理南郊之事。处置了数位侵占民田、渔肉百姓的官吏, 此事自另牵涉到户部诸多做黄白册之人。
    那户部尚书柳大人因事避嫌, 这几日也未上朝会, 刘阁老又因长夏患了热病也未来。
    陆琼少了两代嘴之人,此事自然是他这好皇帝之过。
    南郊职田之事本就与他息息相关。他动了他的东西,陆琼早有意见,近月事事与他针锋相对。
    今日朝堂之上, 他未讨得好处, 陆琼自然欢欣, 巴巴地凑过来。
    “四弟今日在殿中是龙姿凤采, 竟将众大臣说得哑口无言。”
    陆珵看他一眼,“持之有理, 自然声高, 也并非孤一人之音。”
    陆琼心中呸了一声暗骂他装模作样,只懂往自己脸上贴金。脸上却笑着,贴近陆珵,哼笑一声。
    “虽说四弟这般发声,为的是为君大义, 却不防失了为人子的本分。父皇一大把年纪,他能有什么心思呢?只不过是欲问道登仙而已。”
    他所言便是陆珵不忠不孝,陆珵面上未有波澜, 只是看他一眼。
    “皇兄说得在理, 父皇有皇兄此等忠孝之人已足够, 孤只是尽臣道罢了。
    何况, 此事正是皇兄心多过虑。父皇所议修缮之事,说到底只是同户部、工部、礼部等相关。皇兄虽临朝视事,身份却仍只是文学馆长,即便递话,恐也无用。”
    他这话乃是精准的打蛇打在七寸上。
    信王如今手中确一点实权未有,徒有一个信王的身份,虽可临朝视事,但素日说话做事并未有什么用处。
    陆琼脸色一拉,一时竟也找不到什么话来反驳。
    陆珵又道:“前几日南郊职田触法者众,如今正在台狱中,近日正要孤亲自提审。
    陆珵凉凉的视线睥他一眼,轻声道:“事忙,无暇同皇兄闲语,这便先走了。”
    他话音落地抬步便走,也未留给陆琼一个眼风,
    陆琼本想说话怼回去,一时找不到话,只得晾在嗓子眼中。直将他气得冷灶烧青柴,七窍八孔都生出烟来。
    天气本就热着,他带了一肚子火气回了信王府。
    正房,几个侍女正守着一冰景打扇,见他回来,忙停下手里的活计,上了一盏凉茶,却被信王怒气冲冲地往外一推。
    “瞎了眼的东西,没事在我面前闲晃悠什么,还不快快滚开。”
    信王怒气滔天,一时砸了好几个杯盏,几个侍女瑟瑟缩缩地下去。
    恰这时信王妃刘氏穿堂过来。一双细长的眼微微眯起来坐到他一侧笑言:“王爷好大的火气,天这般热也不怕顶着,如何就发这样大的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