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09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航行大半年,就为了找海带回来养?此物有甚稀奇?”赵匡明有些难以置信。
    “兴许好吃吧。”
    “你还别说,鹅掌菜确实鲜。我总觉得这菜里面有什么东西,太能提味了。若海带也有这功效,也不是不值得专门去找。秦始皇还派人去找长生不老药呢,与之相比,圣人弄的这些算什么啊!”
    “我觉得,平海军可能是去探路的。若高丽或百济肯借道,船队从其港口出发,在渤海东京登陆,吓也吓死他们。”
    “哈哈,何需那么麻烦,直接打就是了。”
    赵匡明端起酒杯,又与人喝了一圈。
    “衙内,平海军多半不是探路的。”姚洎低声说道:“我观察许久,发现圣人对海上之事非常上心。在洛阳之时,听镇海军进奏院的人提及,余杭郡王钱镠派了不少水手至海州,传授海上经验。说不定哪天,圣人就要派船队南下了。”
    “内陆的事还没弄明白呢,终日盯着海上作甚?”赵匡明有些不解。
    就像这次派遣船只沿高丽东海岸北上,能有什么价值?即便上了岸,最多碰到些野人,还能给你金银财宝不成?那么偏僻寒冷的地方,又没胡椒,值得吗?
    “练练手罢了。”姚洎说道:“将来或要南下安南运货,水手不够可不行。”
    “南下……”赵匡明手握酒杯,道:“南方那些节帅们,好日子不多了。圣人攻幽州之时,便有水陆并进之招,或会故技重施。”
    “我看圣人是想做买卖。”姚洎笑道:“将来得了南方,很多东西,或会海运回北地,省钱啊。”
    “也是。”赵匡明点了点头,道:“来,咱俩喝一杯,今后就同殿为臣了。”
    “衙内客气了。”姚洎举起酒樽,一饮而尽。
    赵匡明亦一饮而尽。
    脸不红心不跳,犹自目含精光地扫视着四周。
    操着各地口音的官员、穿着花花绿绿服饰的蛮酋,听闻驿站内还有来自新罗和百济的使者。唔,似乎有那么几分万国来朝的意味了。
    第008章 海上牧场
    “你们最远到了哪里?”交泰殿之内,邵树德好奇地问道。
    “陛下,那边海况恶劣,时有大雾,不辨方向。东南风劲吹之际,有时候就迷航了……”从日本海航行归来的船长徐雄回答道:“待到大雾散去,偏航就挺严重,有一次离陆地很近了,没触礁都是运气。”
    邵树德点了点头。冷暖流交汇的地方,就是容易产生大雾。按照他们沿着朝鲜半岛东部沿海航行的路线,应该是碰到千岛寒流的一个支流与日本暖流的某个支流交汇。
    这种冷暖流交汇的地方,海水剧烈活动,搅动海底营养物资,使得各种浮游生物有充足的养分。而浮游生物多了,渔业资源自然就十分丰富。
    “我们后来登上了那个陆地……”徐雄继续说道。
    “是岛、半岛还是大陆?”邵树德打断了一下,问道。
    “可能是个半岛。”徐雄沉默了一下,回答道。
    邵树德不置可否。
    没有彻底探查、描绘过海岸线,你敢这么确定?历史上俄国人还以为库页岛是半岛呢,直到1848年涅维尔斯科伊仔细查探后,才最终确认这是个大型岛屿。
    当时岛屿南部有大量日本殖民者,修建了很多寺庙,由北海道大名松前氏组织开发。日本渔民在那已经捕鱼了好几十年,甚至给库页岛取名“桦太岛”——他们倒是很清楚其岛屿性质。
    多说一句,库页岛这个大型岛屿,满清只在后金年间,派了四百兵乘坐桦皮舟、兽皮舟登岛一次,从此以后再也没去过。后来日本人殖民岛屿南部,俄国人殖民北部,甚至美国人也过来捕猎海豹、海狮、海象,满清一无所知。
    直到被割让时,才惊觉原来日本人、俄国人已经将岛屿瓜分很久了。沙俄已经流放了不知道多少犯人过来,兴建了许多殖民地和城镇,甚至有了基础的手工业,人家只是来补一道割让手续而已,确实够迟钝的。
    “半岛上有何物?”邵树德问道。
    “当地土人欲用金子换我等携带的柴刀。”徐雄说道。
    仆固承恩示意了一下,两名小黄门用托盘带来了几块黄金。
    黄金的纯度很低,其实就是狗头金。
    邵树德好奇地拿起一块,仔细看了看,道:“土人不会采矿冶炼,这金子定是捡来的。难为他们知道此物有用,或许与外人接触过,莫非是渤海人?或者是日本人、新罗人?”
    “前唐之时,称那片海为大海。渤海人、新罗人则称之为渤海。”徐雄说道:“臣在百济雇了几个向导,皆言新罗之时有船去过。渤海国东京、南京离得更近,去的船只还要更多。岛上盛产鱼、毛皮、金子等物,土人有穴居者,有用桦树皮搭建木屋而居者,臣还带了几个土人回来……”
    “哦?还有土人?”邵树德很感兴趣,立刻道:“让他们进来。”
    很快便有宫人将土人请来。
    邵树德坐在龙椅上,仔细看着,进来的是一老一少两人,可能是爷孙俩,在宫人的示意下,紧张地行礼。
    “无需多礼,赐坐。”邵树德挥了挥手,起身走到二人身前,看了看。
    老人十分拘谨,低着头,看都不敢看他。
    邵树德很理解,经历了社会的雨雪风霜,人的棱角都被磨平了,即便“野人”也是如此。
    他可能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恢弘壮丽的宫殿,心中更加恐惧,几乎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少年则还有几分野性,瞪大着双眼,好奇地看着邵树德。
    “他们可会讲官话?”邵树德问道。
    “不会。连渤海汉儿语也不是很懂。”徐雄答道。
    “怎么遇到他们的?为何愿意跟着来大夏?”邵树德又问道。
    “在海边钓鱼的时候碰到。”徐雄说道:“臣想着圣人可能会感兴趣,便将他们请了回来。”
    请?莫不是绑架?邵树德暗哂,又仔细问了问细节。
    原来徐雄等人因遇到大风浪,船只破损,漏水严重,不得不抛弃了很多货物,其中就有补给品。
    靠岸之后,一个人影都没见到,以为这是个荒岛呢,于是就开始钓鱼。说来也神奇,他们根本没在鱼钩上挂任何东西,就光秃秃下去,然后一条接一条地钓上了很多鱿鱼,关键时刻救了命。
    而鱿鱼则是亏出血,什么都没吃到,就被鱼钩拉上去,然后风干挂在甲板上,成了水手们的续命之物。
    徐雄甚至还带了几条风干鱿鱼回来,邵树德看了看后,便分赐给了宫人。
    “不是费雅喀人就是鄂伦春人。”邵树德看着两位土人,嘱咐赏赐他们一些财物,便又坐回了龙椅。
    徐雄有些茫然。
    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人。好像辽东也没这号部族。或许,只有圣人这种得天授的神人才知道吧。
    想到此处,谦卑地低下了头。
    “徐卿,如果朕所料不错,这是个大岛。”邵树德说道:“就你看来,此岛有何价值?”
    “陛下,臣等靠岸后伐木修船,前后待了月余,只一个感觉,岛上熊多、鹿多、鱼多,人极少。”徐雄答道。
    “七月渔汛之时,臣等匆忙找了一些网,几天工夫,便捕了几千尾大鱼。”
    “此鱼极大,臣带了数桶回来,中原近海从未见过此物。站于山岗之上,俯视大海,海面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鱼群,争先恐后冲入岛上河流之内,把我们的渔网都挣破了。”
    “臣等还猎了一头熊。”
    “岛上的野鹿很多,根本不怕人。成群结队,蹄声如雷。一头鹿重达千余斤。”
    “对了,海边还有许多海豹,惜未捕捉到。”
    徐雄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邵树德更确定了,这就是库页岛。
    之所以一度被人以为是半岛,是因为岛屿北端离大陆真的很近,最窄处只有几公里,而且这个名为鞑靼海峡的地方水很浅,远古时期可能真的与大陆连在一起。
    后世苏联时代,毛子们一度想把这道浅浅的海峡填上,阻止寒流南下。因为据他们测算,如果堵住这道海峡,那么远东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将提升2-3度,效果十分明显。但最终没有实行,可能是成本太高,又或者远东地区没多少人,不值得这么做。
    “此岛对面,就是渤海的安边、安远二府吧?”邵树德说道:“当地是什么情况?可曾打探?”
    “我等曾遣人上岸,不过三日,就被渤海人发觉。贼人聚拢了数百骑,搜山围捕,我等不得已退回了船上。”徐雄答道。
    邵树德又点了点头。
    其实,他们这次北航,经历还是很丰富的。
    沿着海岸线航行,可以说不需要太多航海技术,比深海航行的要求低多了。听起来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任务,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很强,探险精神也很足,无论是被迫还是主动,多次上岸,并且勇敢地接触了土人,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朕攻灭渤海之后,可需占了此岛?”邵树德问道。
    徐雄犹豫了一下,道:“陛下,此岛既有寒流,冬日或不怎么暖和。”
    “亦有暖流。”邵树德补充道:“故此岛南半部暖和,北半部寒冷。”
    “是。”徐雄说道:“不过臣不建议占据此岛,中原人恐不适应当地苦寒的天气。”
    “嗯。”邵树德思索了一番,又问道:“若只在岛屿南端建一个城镇,夏日遣人驻守,帮着修理渔网、船只,等渔汛结束,便行撤回,你觉得如何?”
    “陛下英明。”徐雄赞道:“此岛一年或要封冻几个月,冬日确实不宜留人。但鱼是真的多。海豹也极多,臣等还不止一次看到过鲸,若仅作为夏日捕鱼之所,那真是极好的。”
    鲸这种生物,八成以上生活在寒冷的海域。
    在人类开始大肆捕杀以前,北极的鲸并不比南极少。但谁让北半球才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地带呢?企鹅都在18世纪中叶被灭绝了,只剩下南半球的,何况鲸?
    后世80%的鲸生活在南半球西风带以南的南极海域,当地渔业资源丰富,能够养活庞大的鲸群。待到南半球冬天到来,南极冰封之后,鲸才会北上进入相对温暖的海域活动。
    北半球的鲸其实也是这个模式。斯瓦尔巴群岛成为欧洲的捕鲸圣地,不是没有原因的。
    “海豹、海狮、海象、海狗、海狸……”邵树德食指轻巧桌面,默默思索。
    如果只是作为一个捕鱼、捕鲸据点的话,其实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
    设一个临时修理所,帮着修补、晾晒渔网,加工海产品,然后分门别类,装船发运,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打下渤海国,然后以其人烟稠密的兴凯湖粮食产区为核心,在东边的定理府、定远府修建造船厂,支持这种捕鱼活动——令人欣慰的是,这完全就是近海捕鱼,甚至都不用下海,在岸上一年就能捕获大量的鱼。
    库页岛上有数千条河流,其中相当数量的河流都有大马哈鱼洄游产卵。附近的南千岛群岛上的一些淡水河流,也是驼背大马哈鱼的主要产区。
    苏联时期,俄国人每年在库页岛上的河流内捕捉超过一万吨驼背大马哈鱼。
    而在择捉岛上的淡水河中,即便是产量低的年份,也能捕捉到八千吨以上,产量之高,令人咋舌!
    一个小岛内陆的淡水河中就能抓到八千吨,什么概念?相当于几十万只羊的出肉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根本不需要你投入多少本钱。提前造一些冰窖,捕一个夏天的鱼,然后收工。深秋之时,北风乍起,就可以运鱼回国了,顺风顺水,全程沿着海岸线航行,不需要多高超的技术。
    这种天然的海上牧场,每年收割一次,不香吗?
    “徐卿,明年你们再航行一次。这次多带些船,探查得更彻底一些。”邵树德说道。
    第009章 腊日与座驾
    腊月很快到来了。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