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98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闻萧敌鲁在修了几个月宫城,吃了几十顿鞭子后,已经屈服了,之前可是死都不愿为大夏效力来着。
    只是这样一来,势必要被人分薄功劳,滑哥一时间犹豫难决。
    “滑哥,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花姑浑身光溜溜的,四仰八叉躺在床上,说道:“你不行就是不行,找人帮忙并不可耻,讨圣人欢心最要紧。”
    滑哥豁然开朗,回头看了一眼花姑,笑骂道:“我不行?算你狠!看你那骚样,是不是想萧敌鲁来帮忙?”
    “如果你不介意——”花姑笑道。
    “滚!”滑哥用力拍了一下花姑,惹出一声尖叫后,哈哈大笑出了卧室。
    他已经想通了,请求圣人赦免萧敌鲁,两人一起努力,把阿保机的势力给拆得七零八落。
    ※※※※※※
    建极四年六月初五,拖拉了好久的契丹终于大举出兵了。
    其实三天前就该出动了,但部落集结就这个样子。他们不是职业武人,随时处于待命状态。事实上他们是牧人,首要顾全的是自家的小日子。
    家里的母羊生小羊了,要照料好。
    今天的奶挤了吗?吃不完的赶紧做成酸酪。
    马奶酒酿了没?节日之时,没有酒喝,这一年的日子就感觉没滋没味的。
    孩儿已经长大了,可以帮把手了,但铡的草怎么回事?这么长?明天就要把铡刀还给头人了,今晚不睡觉,也得多铡点干草储备起来。
    一堆事情,忙得脚不沾地。
    头人召唤的消息传来之时,本来还挺高兴,可以出去抢了。可一听是打夏人,顿时满腹苦水。
    头人莫不是得了失心疯?何不去打渤海?再次,也可以打室韦、鞑靼啊。
    就这么拖拖拉拉集结完毕后,就已经是六月初四了,稍稍整顿一番,初五发兵西征。
    高思继把银枪交给亲兵,转过身来,轻声说道:“大兄,和龙大营这边就靠你了。”
    “二弟放心,兄不会犯糊涂的。高家军就是高家军,谁来都不好使。”高思纶回道。
    高家军军号“平卢”,约两万步骑。此番出动步军一万、骑军三千,由指挥使高思继统率,跟随萧阿古只出征。
    其实高思继不太看得上阿古只这个毛头小子。但人家是贵人,是阿保机的表弟,述律平的亲弟弟。部落传统,向由贵人领军,即便他再年轻、再不靠谱,那也是贵人,轮不到你一介降人来指挥大军。
    阿保机算是对待汉军最好的了。有时候高思继都觉得好得过分,好得不真实,但在涉及原则问题时,阿保机也只能遵从旧俗,虽然他已经在极力改变了。
    余庐睹姑、萧重袞卖力地作完法,远远地说了什么,契丹人顿时如狼嚎般地大叫起来,士气陡然一振。
    高思继没有嘲笑他们的意思。盖因中原大军出征之时,有时候也会祭告上苍,只不过契丹人干得粗糙了一些罢了,本质上没有区别。
    “走了!”高思继听到军号声之后,翻身上马,高行周、高行珪跟在后面,万余大军浩浩荡荡,押运着粮草、器械,率先出发。
    高思纶看了许久,直到最后一道身影也消失在天边后,他才返身回营。
    “高将军。”萧室鲁半途遇到高思纶,行礼道。
    “萧帅。”高思纶回礼。
    萧氏一族,礼数确实很周到,汉文也不错,有时候高思纶都觉得他们是汉人。
    至于萧氏为何这么做,根子还出在阿保机身上。
    阿保机大名耶律亿,据闻他有个汉名叫刘亿,因其仰慕汉高祖刘邦,故得名。与此同时,他又让几个表弟取汉姓萧,因为他把这些人比作汉时的萧何。
    听起来有些可笑,也有些可悲。
    阿保机这人,其实不坏,对中原文化、制度也十分仰慕,对汉将十分信任,甚至是掏心窝子般信任。
    背叛这个人,老实说有点不好意思。
    但为了家族,没办法,只能辜负阿保机了。高家兄弟早就认真讨论过,结论是阿保机没有任何机会,夏军早晚也会打到草原上。既如此,不如降夏——当夏朝的高官好,还是当契丹的高官好,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高将军……”萧室鲁迟疑了一下。
    “大帅有事请讲。”高思纶不动声色,道。
    “辽水那边已经开始辟地垦荒,兴修城池。”萧室鲁心一横,说道:“而今缺一些镇守军士,你看——”
    “大帅,我但奉夷离堇军令。”高思纶一听就明白了,萧室鲁手头乏兵,看上他们高家军了啊。
    如果是别的什么事情,他还有答应的余地。但涉及到乱世之中身家性命的根本,却由不得他退让了。
    “你!”萧室鲁也没想到高思纶如此不识抬举。
    他堂堂一个节度使,夺你点兵马怎么了?
    “大帅若无事,末将便回营了。”高思纶心绪翻涌,面上却平静地说道。
    今日算是恶了萧室鲁了,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对付自己。若他去找表弟阿保机央求,阿保机会答应吗?应该会的吧……
    平卢军很多军士,还是阿保机送过来的奴隶。结果人家表弟求上门来,还是为了公事,你居然不同意。
    阿保机会怎么想?高思纶心中有些沉重。
    第075章 送上门的功劳
    白狼戍之外,周大郎刚刚押运一批粮草抵达。
    一年没回家了,心中满是忧愁。
    临出发之前,队伍里又有三人逃走。
    军法是严酷的,逃走的人,一旦被抓到,没有任何活的机会。但这些人,还是毅然决然地跑了。至于去哪里,周大郎用脚趾头也能想到,定然是回家了。
    或许有人会说,回家后不会被抓么?是,确实会被抓,但很多人不会考虑这么多。我就是不想打仗,就是要回家,就是要跑。
    当然,也有人没回家,而是就近躲藏起来,变成贼匪。他们惧怕被拉去攻城送死,宁可当贼匪朝不保夕,也要跑路。
    人各有志,没有办法。
    “周指挥,粮食卸哪里啊?”白狼戍是一个很小的地方,城内存不了太多粮食,野外又空空荡荡的,除了一座军营外,几乎什么都没有。
    不,应该还是有一些设施的,比如帐篷。
    很多附庸部落的丁壮被聚集了过来,人数众多,一望无际,也不知道在搞什么。
    “清夷军的人让存放在军营内。”周大郎无奈道:“听他们的吧。”
    军营内正在清空,大部分军士鱼贯出营,在旷野中整队。
    周大郎出神地看着。有那么一瞬间,他都想应募武夫算了。
    当土团乡夫,拿最少的钱,打最惨的仗,还回不了家。与其这样,不如提头卖命算了,至少钱多。
    “呜——”角声响起。
    刚刚还在休息的蕃人丁壮立刻起身,慌慌张张拿起器械、干粮往马背上放。然后在头人们连吼带骂之中,牵着马匹到空地上集合。
    “这是要出征打仗了啊……”周大郎喃喃自语。
    不过,这些牧民看起来不咋样啊。他们除了会骑马之外,战斗技能真的一言难尽。或许箭术是强项,但战争真的没那么简单。
    周大郎是会骑马的,虽然家里的老马早已死去。他也会在马上射箭,就是水平不咋地。但如果是马上近战搏杀,他自问强过这些牧人,因为以前他老爹周黑豚可是强制他练过骑枪刺木板。
    说起来,当中原百姓武风较盛的时候,这类练过几手的人就是绝好的兵源。懂武艺,会列阵,拉出去稍稍整顿一番,就能上战场了。这也是当年朱瑄、朱瑾、时溥被梁军成建制歼灭主力后,还能一波又一波拉起部队继续抵抗的原因所在。
    周大郎,其实是一个合格的新兵。在作为土团乡夫随军一年之后,感受了战场气氛,参与过攻城战,押运过粮草,甚至连营寨都修过,经验方面也不是一张白纸。
    这就是大夏朝廷对草原游牧部族的底气——我可以输好多次,然后部队规模不见少。
    “呜——”角声接连不断响起。
    原本略显沉寂的草原猛然惊醒,马蹄声遍布各个角落,间或夹杂着军官的喝骂与口令。
    已经有人率先出发了,那是蕃兵轻骑。然后是赶着牛羊的牧民,他们不会直接参战,但要负责后勤。接着是清夷军主力四千步骑……
    “洛阳县土团第一、第二指挥,河南县土团第二指挥,新安县土团……”留守白狼戍的清夷军将校扣下了周大郎他们,道:“就地开挖壕沟,修筑壕墙,直到大军回返方能离开。”
    人群中响起了低沉的喧哗,但很快被清夷军武士制止了。
    土团们无奈,拿出工具开始干活。
    但这并不一定是他们的全部工作,真正的工作或许包括战斗,这谁也说不准。
    ※※※※※※
    “我这次可是把宝都押你这个狗东西身上了。”赫连隽将酒囊扔给了耶律滑哥,说道。
    赫连隽也是老侍卫亲军出身了。邵圣北上旋鸿池与李克用会盟时,他就是千户了,还强硬拒绝了邵嗣武要进榆林宫的请求。
    后来参加过几次战争。大夏建国后,出任卫尉少卿,这次侍卫亲军大召集,他又以卫尉少卿的身份担任指挥副使。
    营州契丹要出动的消息传来后,邵树德下令总预备队出动一半人马,由赫连隽统带,暂归隶李存孝指挥,待战事结束后再返回平州归建。
    而耶律滑哥则是昨日刚刚抵达的。
    他本来去的是长夏宫,但被野利遇略打发到了临渝关,盖因按照目前的形势,这边很可能最先爆发战事。
    滑哥无法,又翻山越岭,星夜抵达关城,累得够呛。
    这还没完,在听闻有一条淤出的道路可直抵营州后,赫连隽大喜,直接让耶律滑哥带路。
    这并不是说赫连隽有多么信任耶律滑哥。事实上他之前也隐隐听闻有这么一条路存在,即出临渝关后,沿着海岸线一路东行,可直抵大辽水。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因为那边全是滩涂沼泽,根本无法通车辆。从前唐在辽地设置的城镇就可以看出来,出临渝关之后,沿海这片完全是一片空白。
    唐代的营州,其主要人口区域也在北部,驿道同样不经过沿海——出临渝关后,沿海走一段,然后北上,沿着白狼水(大凌河)河谷穿行,至白狼口、白狼戍,接着再往东北方向行,直抵营州。
    甚至于,你都不需要出临渝关,可以从其他隘口东行,直接拐上驿道。严格意义上来讲,临渝关并不当大道,之所以在此修关城,实在是这个豁口太大了,必须得挡住。
    但时移世易,两百年过去了,沿海这一片竟然陆陆续续淤出了不少土地,沼泽退化的趋势非常明显,通行的难度大大降低。虽然因为缺乏驿道,没法走马车,但过人和牲畜却没有问题。
    耶律滑哥深知这一点,故主动献计。
    赫连隽本就隐约听闻过,又找人印证了一番了,认为这个消息属实的可能性极大。在请示李存孝之后,决定率部东行——出发的除了侍卫亲军万人外,还有万余蕃部丁壮,赶着牛羊跟在后面。
    也就是说,此时的营州战场之上,夏军是兵分两路,一路从白狼戍出发,由李存孝亲领,觅地设伏;一路由赫连隽统率,沿海岸前行,迂回绕至敌军后方。
    方略是李存孝定下的,大体上没有问题,赫连隽虽然不满他归这个降将指挥,但也认可这个作战思路。
    古来征战,进攻一方如果暴露了作战意图,让对面知晓,本身就已经输了一半。
    传闻前唐太宗李世民,探查敌营时远远嗅到了一股煮肉的香味,他当即判断,敌军要发起进攻了,于是回去做好准备,大败贼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