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97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风雪掩盖了行踪,当他们完美欺近部落的时候,居然没人发现。
    那就不用过多客气了!
    一名副将站在村头的枯树下面,顾盼自雄。如果此时腰间再挂个王八盒子的话,绝对鬼子进村的风格了。
    “真是该死啊……”副将看着开辟整齐的农田,以及一间又一间的木屋、土房,怒火中烧:“明明已经开始种地了,为何不编户齐民?朝廷收不上税,如何养军?如何支付百官俸禄?”——当然,和养军的费用比起来,官员俸禄真不算啥,这位军爷着重的还是前半句,很有主人翁意识。
    其他人听了也是冷笑连连。
    村口的小道之上已经有骑军在游弋了,他们扛着粗长的马槊,瞪大双眼盯着雪原,谨防有人逃出来。
    步卒则直接冲进了村落中间最豪华的府邸——一座前后三进的砖房。
    “开门!”有人用力拍打着紧闭的木门。
    门后隐有惊呼声传来,然后是密集的脚步,但始终无人开门。
    “给我砸!”带队的队正大吼一声。
    数名军士上前,拿着长柯斧就开始劈斩木门。
    墙头有人探出脑袋观察,但很快被一箭射中,惨叫着落了下去。门后的脚步声更加杂乱了,还有兵刃出鞘声传出。
    “轰隆!”大门被砸得稀巴烂之后,直接被蜂拥而入的甲士撞到在地。
    “石让在哪?”
    “莫令石让跑了!招讨使有令,死活勿论。”
    “石让,还不将首级纳来?军爷无钱吃酒!”
    七嘴八舌又略带点戏谑意味的声音响彻整个石府,正在库里清点账目的石让闻讯,直接下令聚集家奴,分发武器,同时封闭最后一进院落,以做顽抗。
    他本人也披上了两层重甲,手持一杆陌刀,面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石让不是傻子。事实上他是李宗升的女婿,也是部落里最出名的勇士,自有一股凶悍劲,也有一点狡猾劲。
    他大概已经猜到外面是什么人了:突将军!
    这支部队跟着邵圣巡视顺州,邵圣走后,他们却留下了。本来这很正常,怀柔就在幽州旁边,无论哪个节度使都在此屯驻兵马。晋人统治幽州的时候,顺州刺史便是李嗣源,手下有数千兵马,向称精锐。
    邵圣带来的兵马有两万余,确实多了点,但也不是不可以想象。虽说最近外界隐隐有风声传出,说朝廷要对幽州蕃部动手,强行吞并他们这些大大小小的半独立势力,但李宗升、石让都没当回事。毕竟李克用、王镕、王郜、契丹甚至南方的诸多藩镇都没灭掉呢,邵圣至于这么做么?
    但事实还真是让他们大大惊讶了一番。如今看来,朝廷是真的动手了,而且速度很快,如暴风骤雨一般,不给人丝毫的反应机会。
    石让无疑是后悔的。但事已至此,再后悔也是无用,只能拼一把了,或还有一线生机。
    “嘭嘭!”院外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砸门声。
    木门并不坚固,很快便摇摇欲坠。女人们战战兢兢,但也抽出了匕首、短刃,甚至有人拿出了弓箭,家仆们脸色发白,不过都很撑得住。
    石让深吸一口气,握紧了陌刀。
    “哗啦啦!”木门断成数截,武士们呐喊着冲了进来。
    “去死吧!”石让猛然跃上,瞅准对面刚冲进来准备不足的良机,准备先放倒一人提振下士气。
    谁成想,第一个冲进来的也不是善茬。破门之前,旁边就有人拿着长槊捅来捅去,还有人跪在地上弯弓搭箭,射倒了两个奴仆。
    当石让冲上去的时候,手持长槊的人纵身一让,后面一杆长柯斧斜劈而至。而在下方,还有长槊刁钻地刺向他的肋部。
    石让慌忙躲避。但冲进来的人越来越多,配合贼默契,石让与人交手几下,脑门子上就急出了一层汗。
    不然怎么说这些老武夫最难缠呢?本身武艺就不俗,战场经验还贼丰富,你一伸手就知道你大概会怎么做,电光火石间就有了应对方案。更别说还有袍泽相互配合,招招奔着让你最难受的地方而去,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
    “嗖!嗖!”数枚箭矢连连发出,射倒了几个冲上来帮忙的奴仆。
    武士们排成小组阵型,长枪短刃,杀得这些蕃人哭爹喊娘。
    “嗖!”又一箭直奔石让面门而去,他慌忙躲闪,结果露出破绽,直接被长柯斧敲在肩头,跪倒在地,惨呼不已。看那样子,肩胛骨很可能已经裂了。
    长柯斧这种玩意,不光能砍人,还能砸人。严格来说,钝器的属性更大一些,是北朝以来步兵的标配武器之一。
    石让倒地后,数根长枪恰到好处地刺了上去,顿时血流如注,抽搐惨叫一阵后便不动了。
    “杀光他们!”带队的军官一挥手,率先冲了上去。
    石家的女眷手里虽然拿着各色兵器,但女人的战斗力也就那样,很快就被杀了个精光。至于那些家奴,早在射箭的时候就跑散了一批,这会被穷追猛打,最后十余人也躺下了。
    “陛下有旨,从命者秋毫勿犯,违命者全族必诛。给我搜,不能放跑一个!”军官将石让的头颅割了下来,大声命令道。
    军士们轰然应诺,一个一个房间搜索。
    在村外等待的副将很快得到了消息,满意地点了点头,道:“把人都押往怀柔看管起来。”
    “遵命!”武士们意气昂扬,兴高采烈。
    抄家灭族,其实是一件很有油水的事情。是,缴获的财物要归公,统一分配。但他们这种亲自执行任务的部队,总能分得更多一些,焉能不喜?
    其实像他们这样的队伍还有很多。对付的要么是李宗升的女婿,要么是他儿子,或者是其他什么大人物。
    各部行动迅速,轻捷彪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得李宗升的骨干分子晕头转向。只两三天工夫,直接将擒杀了十几、二十个李氏心腹,一下子把拥兵上万的部落给瘫痪了。
    其实吧,夏人刚来幽州没多久,对这些地头蛇的了解十分有限。之所以这么有效率,还是托了顺州另一大酋李思乂的福。他直接提供名单,并派向导带路,在这种“精确制导”的斩首行动之下,一个近在咫尺的大部落直接就被整瘫痪了。
    当然,这也和大势有关。突将军这种杀人如麻的部队屯驻在侧,抬抬脚就到你家里了,换个别的草原部落,早就逃之大吉了,至少也要拉开安全距离。但顺州蕃部却没有做好翻脸的思想准备,一下子吃了大亏。
    石让若能活过来,定然怒骂李思乂:“原来是你把夏兵引来的!”
    但不管怎样,事已至此,再反抗也是徒增伤亡,没什么意义了,不如降顺。
    ※※※※※※
    平州几乎也在同一时间展开了行动。
    李存孝在接到命令的那一刻,立刻率部出击。他只留了数百老弱羸兵看守临渝关,自领四千余兵士前往昌黎镇。在行将抵达之前,还特意休息了一下,直到夜色降临之后,才兵分两路,一左一右,包抄突袭昌黎镇的那些老营州部落。
    战斗其实没有任何悬念。
    如果是白天,双方拉开阵势,在旷野中战上一战。这些与契丹八部有过多次交战经验的部落兵或许还能凭借人数优势打上一打,但夜晚突袭,又自以为安全,没有丝毫准备的情况下,就啥也别提了。
    “军使,成了!”安景景看着火光冲天的各地营地,大笑道。
    “怎么,你也想去当府兵?还是折冲府都尉?”李存孝一脸不爽地看着自己的副手,不阴不阳地问道。
    军士们兴高采烈,士气爆棚,勇猛得不像话,早就让李存孝看得心烦意乱了。若当年与夏兵交战的时候,你们一个个这么猛,什么飞龙军、铁骑军都得给打趴下啊!怎么那会一副有气无力的模样,现在个个神勇难敌,到底发生了什么?
    “军使,我……”安景景嘴巴大张,想说什么,见到李存孝凶狠的眼神后,又闭上了。
    “看你们这副鸟样就生气。”李存孝烦躁地踢了踢地上的积雪。
    他知道,清夷军将士们的心已经不在这里了。他辛辛苦苦拉起的部队,很可能要飞走了。
    “军使,没机会啦!”安景景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李存孝听懂了,也跟着叹了口气。
    “圣人刚刚下旨,召蕲州佑国军北上。”安景景低声说道:“不管丁会奉不奉诏,朝廷摆明了要一个个解决军头了。”
    李存孝闻言沉默。
    丁会的佑国军处在对杨吴一线,但朝廷居然就把他们调走了,实在令人费解。有小道消息传出,说杨行密过年时偶感风寒,身体不太好了。丁会在这个时候被调走,意味深长啊。
    李存孝用他那不多的政治智慧思考了一下,觉得朝廷可能担心杨吴内乱,让丁会这种军头捡到机会,趁机坐大,故干脆调来幽州,将这支尚有一万六千余人的部队解决掉。
    “安铎逃啦!快追!”
    “他的人头值绢一千,别放走了!”
    “发财的机会就在眼前,弟兄们围住他,我等共分千绢。将来去了辽东,也不至于无钱娶新妇。”
    夜幕下响起了接二连三的呼喊。李存孝听了张口结舌,差点郁闷地吐血。
    这一晚,大败的好像不是蕃兵,而是他李存孝。
    第061章 处置手段
    若论幽州镇哪里的蕃部最多,那当然是幽州了。
    葛从周率部至潞县,数日之内,大小十余战。而留守幽州的天雄军也出动了一厢兵马,向西进兵,在部分带路党的帮助下,轻取数个部落。
    银鞍直则北上昌平一带,旋风般扫了一遍地皮,俘两万余人——还是一脸懵逼之色的两万余人。
    之前大夏赵王领兵攻居庸关,他们还进献了千余头牛羊,赵王对他们和颜悦色,大伙心里都很踏实。怎么老的一来,翻脸这么快?
    有那了解中原内情的,都不住感叹,这个邵圣就是爱折腾。幽州蕃部碍着你什么事了?前唐太宗那会就是羁縻州,大伙自己管自己,相安无事,就你非要编户齐民,给自己找麻烦,傻了吗?
    但他们反对无效。邵树德现在拆炸弹上瘾了,哪怕这颗炸弹会爆,他也要坚定地拆下去。
    有些事情,开国时做,和王朝中期做,代价大不一样,成功率也大不一样。
    单说移民一事,开国时几千户、几万户人地移民,王朝中期时迁移几十户、几百户,对比过于悬殊,以至于没法比较。
    说到底,还是一个成本问题。
    王朝一到中后期,做什么事都成本激增,移民如是,修宫殿如是,打仗如是……
    甚至因为担心后果,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干脆就不做了。
    藩镇的炸弹,在拆;降兵的炸弹,在拆;幽州蕃部的炸弹,在拆;外敌的炸弹,也在拆;最大的风气炸弹,则还没有头绪,只能潜移默化慢慢来。
    做事情嘛,哪能畏首畏尾,邵圣的意志很坚决,大夏武夫们的刀很锋利,一时间整个幽燕大地上狼奔豕突,人头滚滚。数十姓蕃胡鬼哭狼嚎,不知何往。
    正月二十五日,赵王邵嗣武亲自领兵剿灭了平州最后一个抵抗的部落,俘斩近万,顺利收工。
    李能、李绍业二人神色复杂地跟在邵嗣武身后,看着跪满一地的降人,心中暗暗叹气。
    其实以前的卢龙节度使也有狠人,想要编户齐民,无奈他们早就与蕃胡部众深深绑定了。军中有他们的人,官府内有他们的人,甚至做买卖的商贾中也有他们的人——粟特人就很擅长此道。
    简单来说,他们是共生关系。对部落动手,就是削弱节度使的力量,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真正能料理部落的,其实都是外来人,比如征服幽州的李克用。但他没有这么做,只镇压反叛的部落,对其他人予以拉拢,整体是怀柔的策略。
    这可能与晋人的习惯有关。他们自己内部就是大军头套小军头,幽州部落其实就相当于一个个小军头,晋人早见怪不怪了。
    如今李克用的义弟来了,他同样是外来人,同样征服了幽州,但他的掌控欲看起来要强很多,试图把所有权力都攥在手心里,眼里分外容不得大小军头,一个劲地镇压、削藩。
    摊上这种人,就自认倒霉吧,没办法了。
    “殿下,圣人可曾降下德音?会如何处置这些降人?”李能凑上前来,问道。
    邵嗣武把目光收回,转头看向二人,说道:“你等不用忧虑?可曾读过《晓谕幽州军民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