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93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罢,不待守将反诘,继续说道:“而今连年战事,财用不足。若不让军士们出外征战时多捞点,如何驱使他们厮杀?”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守将一时间倒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好了。不过这事终究发生在自己辖区,依然很愤怒。正待说些什么,却看到驿道上又来了一股晋兵,顿时闭嘴了。
    这又是从独流口南下的一支部队,依然打着“李”字将旗,也不知是哪位李将军。
    独流口,在后世天津静海西北十余里的独流镇一带。唐代称独流口,宋置独流寨,以御契丹。
    无论是从沧州北上蓟州,还是西北往幽州方向走,都要经独流口,位置甚为紧要。
    这支部队的规模不小,大概有七千人上下,统帅名曰李存矩,克用义子之中新近冒头较为出色的一位。
    此军军号“卢龙”,乃是当年李存璋任营平镇使时组建,鼎盛时期人数逾两万。因为战争、整编的缘故,目前只剩下了七千众,缩水相当严重。
    从这两支部队南下的路线就可以看出,基本是从蓟州、平州方向来的,也就是幽州东北方向的守军。他们走了,临渝关一带就没什么像样的兵马了,守御极为空虚。
    但没办法,与夏人的战事正烈,为了筹措兵力,幽州留守李存璋也是拼了。
    他现在基本也体会到了当年幽州雄镇,为何要不断放弃关外城池、军镇,以至于契丹人步步紧逼,几乎没通过什么战争手段,就直逼临渝关外,将其化为自己的牧场——中原有事,不得不抽兵耳!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抽走的兵最终都没有回来,而是葬身在了激烈的中原战场之上,白白让契丹人捡了便宜。
    但不管怎样,李克用的命令已经抵达幽州,必须要出兵救援沧景了。李存璋也觉得不能任沧景被夏人攻灭,实质性的援助是必须的。而这个所谓援助,自然就是兵马了。
    李存矩部的抵达,彻底打消了沧景兵可能的反抗意志。
    四千多人老老实实地听从命令,收集物资,征召乡勇,为进一步南下做准备。
    “夏人围攻沧州好多天了,此时南下,我以为不妥。”夜间,芦台军城内燃起了篝火,军士们杀牛宰羊,吃吃喝喝,好不快活,李嗣恩则找上了李存矩,商议接下来的进军方略。
    “我也觉得他们的力气没耗干净。”李存矩说道:“或可南下威慑一番,但不宜交战。”
    “沧州是大郡,彦威子贶也算能战,没那么容易攻下来的。”李嗣恩接过亲兵递来的肉,直接拿手抓起大口嚼吃,含含糊糊地说道:“夏人出动的兵马应该很多。花费了这么大力气,不打下沧州能甘心?”
    “这么多人马屯于芦台军,行藏是遮不住的。”李存矩说道:“我如今却担心,夏人闻知我大军抵近,不敢再攻城了。”
    “听闻贼帅是臧都保,我看此事由不得他。”李嗣恩说道:“该打还是得打,邵树德在等着呢。若无功而返,他回去如何交代?沧、景、德三城,一座都没克复。说不定,邵树德已经耗尽了耐心,此刻正严令督促各军攻城呢。”
    李存矩大笑,道:“如果是这样倒省事了。”
    古往今来,总有一些经典战例,比如里应外合。
    所谓的里应外合,见得最多的场面就是一方围城久攻不下,结果对面来了援军,还是生力军,趁着你长期攻城,士气、精力、体力、武器、兵员等方方面面消耗到极致的时候,与守军配合,两面夹击,大破敌军。
    历史上李存勖成名的潞州之战,其实就是这种军事思想的体现。
    李嗣恩、李存矩二人商讨出来的这个作战计划,从理论上来说,是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的,从军事原则上来说没有问题。
    至于他们因为信息不全而导致的误判,则是另一回事了。
    “嘚嘚……”
    军城外响起了三三两两的马蹄声,一开始还很稀落,渐渐变得密集了起来。
    李嗣恩、李存矩二人放下烤得金黄的牛肉,找亲兵打听一番后,才知道有夏军摸过来了,规模不大,可能是先头部队。
    “发现了就发现了。”李存矩满不在乎地说道:“大不了做过一场,又能怎样!”
    李嗣恩拍了拍有些喝大了的李存矩,笑道:“我带儿郎们去看看。”
    ※※※※※※
    昏暗的军城内外,骑兵来来往往,左右驱驰。
    王建及带着三千余骑抵达了城东南的一处小村外。
    村中已经不剩几户人家了,仅有的数十百姓战战兢兢,不敢与武夫们对视。
    王建及信步走进一户人家。
    亲兵举着火把走在前边,但见满地的锅碗瓢盆,粮食洒落了一地,几只正在觅食的母鸡见有人过来,咕咕叫着四处奔逃。
    院内隐有血迹,羊圈里空空荡荡,里屋卧房之内,箱柜被随意打开着,但里面已经没什么东西了,比脸还干净。
    这是遭劫掠了啊!
    王建及在李罕之军中混过,当年也是兽兵的一员,抢钱粮、玩女人司空见惯了,一看就知道这个村子被抢得很彻底,不可能再刮出哪怕一丁点油水了。
    “晋人应已收编芦台军。”王建及烦躁地在屋内走来走去,说道:“不这样的话,芦台军不可能不阻止他们。”
    李愚站在中央之内,出神地看着屋内的装饰。
    这应该是一户薄有身家的士人家庭了,与出逃前的他极为相似,结果被一群凶残武夫给祸祸了,夫复何言?
    读书人,在如今这个世道之中,当真朝不保夕啊。
    “看出点什么来了吗?”王建及出了卧房,问道。
    “将军,此事有些不妥。”李愚指着中堂外的一厢偏房,道:“我方才去哪里看过,有个厨房,人还没跑光。据厨娘所述,晋人白天就来劫掠了,几乎什么都要,就连劈好的木柴都用车拉走了。看他们这做派,似乎打算在芦台军长期固守啊,短时间内未必会南下沧州。”
    “可有办法让他们南下?”王建及问道:“芦台军离沧州一百二十里,终究是远了。”
    “为今之计。将军只有示之以弱,诱敌军出城交战,随后且战且退,奔往沧州。”李愚说道:“不然的话,待到淤口关方向再窜来援军,事情就棘手了。”
    淤口关,在独流口以西五十里,位于后世霸州东信安镇附近,宋置破虏军、信安军,以遏契丹。
    “此策甚妙。”王建及笑道:“当初路上可真没白捡你。”
    李愚苦笑。你那哪是捡啊,明明是抓。
    晚风之中隐隐响起了城门开关声。
    王建及精神一振,贼人出动了?
    第014章 机会难得
    如同猛虎遇到了猎物,双方的骑兵几乎在第一时间出动了,即便是在夜色昏暗的情况下,依然不放弃看似即将到手的战功。
    “嗖!嗖!”箭矢破空声响个不停,晚风中不断有人惨叫落马。
    紧接着传来连续不断的马蹄声。蹄声是如此密集,一听就知道有人集群冲锋了。
    所有人都知道,中原骑兵喜冲锋肉搏,面对面厮杀。草原骑兵出于种种原因,不愿意与中原骑兵硬碰硬,而是喜欢兜圈子用弓箭杀敌。
    一般而言,夏军骑兵就是战场上喜欢和你贴脸玩命的主,而不是维持在二三十步外,远远射箭。一见你逼近过来,立马向后逃窜,拉开距离后再射箭的契丹人、回鹘人。
    但今晚却反过来了。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草原骑兵都喜欢骑射的,有些人就比较特殊,比如出身昭武九姓的晋军骑兵。这些粟特人祖先来自中亚、伊朗一带,此时携着长枪大槊,向夏军骑兵发起了集团冲锋。
    迎战的夏军是来自河陇的梁家部。主将梁满仓乃梁向俭之子,带着一帮搞不清是汉人、党项人还是吐蕃人的轻骑兵,远远兜圈子射箭。
    于是,战场上极具大唐特色的一幕出现了。河东蕃兵直冲大夏蕃兵,双方搅在一起,互相厮杀,至死方休。
    李嗣恩是比较勇猛的,骑射水平极高,昏暗的光线之下,还连连发矢,射中数人。随后抽出一把铁挝,一马当先冲了过来,横劈竖砸,勇不可当。甚至就连梁满仓之弟梁满囤都中了一记,差点落下马来。
    “不打了,撤!”梁满仓策马上前,大槊直舞,扫倒数名晋兵,将弟弟救下,然后大吼一声,向后退去。
    混乱的战场之上,像他这么吼叫,其实并不会被太多人听见。这无关环境嘈杂的因素,也与人有关——人在极其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忽略其他方面,经常不注意看旗号、辨金鼓、听命令,这是新兵和老兵最大的区别。
    不过这帮河陇蕃人本就熟悉部落打仗那一套,平常组织度就不高,前进一窝蜂上,撤退分散逃跑,早就练过不知道多少回了。打着打着,很多人见袍泽都在溃退,于是也拨转马头,直接朝田里跑去,踩着庄稼,越过田埂,穿过村落,飞也似地逃命。
    晋军见状士气大振,纷纷怒吼,追得更紧了。
    战场不远处的树林边,王建及睁大眼睛,试图看清战场全貌。
    胯下的战马不安地喷着响鼻,走动个不停,一如他的主人。
    树林内有两千余骑士,此刻已经从席地而坐的状态起身,牵着马儿,默默等待命令。
    李愚掂量着一把铁锏,这是王建及的亲兵送给他的。
    李愚看得出来,亲兵有看他笑话的意思在内。送文吏武器防守,其实很正常,但一般是横刀、短剑,结果你送铁锏?
    这玩意是拿来砸敌人甲胄的,对着脑袋敲,即便敌人戴着兜盔,也要栽倒在地。但相对应的,使用这种武器是有力量要求的,文吏真的行吗?
    不过他小看李愚了。人家在卢彦威治下的安陵县当主簿的时候,就代行过县尉之事,带人持械抓捕盗贼。出身赵郡李氏的他,少年时也学过一些技击之术,为此还压缩了学文的时间。铁锏固然沉重,但也不是不能用。
    “要不你给我当义——亲兵吧。”王建及转过头来,看着李愚,笑道。
    “将军莫要玩笑,该派人阻遏一下了。”李愚说道:“夜色朦胧,打完就撤,贼人也追之不及也。”
    “你们这些毛锥子,花花心思就是多。”王建及叹道。
    “不是所有毛——文人都这样的。”李愚苦笑道:“有人刚正不阿,有人淡然飘逸,有人教化世人。我既贪恋官场,又爱惜性命,比他们差远了。况我曾为德州安陵县主簿,此时还帮你出主意,已是——唉!将军速速下令吧。”
    “好!”王建及神色一正,立刻点了五百天雄军骑卒,令其从树林内冲杀出去,阻遏一下晋军,让梁满仓、梁满囤兄弟俩能逃得一条狗命。
    骑兵很快出发了。
    他们缓缓下坡,慢慢提速,然后穿过长满麦穗的田野,横冲入晋军队列之内。
    晋军已经注意到他们了,不得不分出一部分人手迎战。
    双方就这样战于田野之中,血雨纷纷,尸坠如雨。
    沧州百姓春天辛苦种下的麦子,被战马践踏得不像样。但没人会在意他们的感受,生死存亡之际,谁还管你是不是破坏了麦田?
    况且这还是小场面了,两军对垒之时,成千上万步兵往麦田里一站,一年收成就完了——很多时候是没法挑选战场的,打到哪就是哪,一切以取得胜利为第一要务,即便是最爱护百姓的军队,在这个时候也不可能迂腐。
    “打得还不错。”王建及远远看了一会,便翻身上马,道:“撤吧。”
    李愚也上马。
    一行人呼啦啦离开了战场,向东南方撤退。
    大队骑兵撤退的动静让第二股增援而来的晋军有些惊疑,他们下意识放慢了马速,任各路夏兵打马奔逃。
    ※※※※※※
    李存矩在芦台军城内等到了后半夜,直到亲兵将他摇醒。
    “如何?”和衣而眠的他一跃而起,问道。
    “静塞军大胜,斩首两百级,夺马百余匹。”亲兵回道。
    “还真让他们捡着了!”李存矩有些羡慕地说道,旋即又有些疑惑:“夏兵怎地如此不经打了?”
    亲兵无法回答,事实上他也蒙着呢。
    二人正大眼瞪小眼的时候,李嗣恩已带着骑军回城,远远便听到他的大嗓门。
    “痛快!痛快啊!”李嗣恩下马后,龙行虎步地走到了衙署内,哈哈大笑道:“夏贼的马真不错,高大威猛,神骏异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