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88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彦温点了点头,道:“军使明察秋毫,末将佩服。”
    刘鄩扫了他一眼。
    “你出发之时,符都头走了没?”刘鄩又问道。
    “都头已在整备人马、器械。”王彦温答道:“这几日应该就会出发了。”
    符存审那一路的兵力要雄厚些,约万人,将来要对上的也是契丹主力。
    他们大体上沿着东海岸走,过石汪县之后,经橐驼湾,至乌骨江(爱河)与鸭绿江交汇处,接收渤海人输送而来的物资,然后再西进。
    这是一条相当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在鸭绿江口那边,缘海东进可至新罗,西进可往辽阳,东北溯流而上可至渤海国都。考虑到辽东多山,鸭绿江就是最好的交通运输路线,在此接收物资是很自然的事情。
    两路兵马出动了足足一万八千人,可谓精锐尽出了。刘鄩听闻之后,有些感慨,圣人当初下令浮海至安东,打的就是如今这个主意吧?未卜先知?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圣人最厉害的兵法不是一线指挥的水平,而是他的战略布局,如今看来,他应是走一步看三步,早早就计划到了如今这一切。
    契丹,终究是个大敌。他们有南下中原的野心,就实力而言,也是一个大藩镇的底子。那么,就让他们与河北诸镇一起埋葬吧。
    “诸军樵牧、休整两日,后天一大早出发,北进安市城。”刘鄩下定了决心,说道。
    “谨遵军使将令。”王彦温大声应道。
    刘鄩又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
    “嘚嘚”的马蹄声愈发急促,在青翠的草原之上不断徘徊。
    密林、草原、水泽,这是渔猎、种植、游牧三种生活方式并存的契丹人的主场。
    而且,眼下这个牧草长得有半人高的季节,也是最适合发挥他们战斗力的时候。
    马儿走到哪里都有饲料,只需携带人吃的干粮、奶酪、肉脯就行了,完全可以支撑草原汉子们在外长期作战。
    但他们却拿出现在视野中的这支夏军部队毫无办法。
    出外割草、捡拾柴火的夏人夫子早早亡命狂奔。大部分人及时跑回了车队,只有少数几个“大聪明”钻进了密密麻麻的草丛灌木之中,试图逃跑。不过他们很快被契丹人揪住,牢牢地捆扎了起来,横掼于马上,送往后方审讯——他们的下场不会太好,一般而言会被契丹人当做奴隶耕作田地,日子可比安东府那边差多了。
    车队看起来相当蔑视围过来的契丹人。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人数太少了,只有寥寥两千余骑,根本造不成威胁吧。
    车队甚至都懒得变阵,继续前进,丝毫没有改变方向。
    契丹人终于受不了了,怒了。这片土地是他们与渤海人争夺数年才得到的牧场,大辽水水草丰美,唐人退走之后,谁都不能夺走。
    于是,在头人的带领下,契丹人大声吼叫着,向车队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车队大体呈长方形。
    偏厢车在两侧,夹杂着部分辎重车辆。车辆中间,是步行跟进的士兵。人数很多,器械精良,士气好像也不低。
    车阵,不管怎么变,核心原则就是用车辆装载物资,阻挡骑兵的冲锋,给步兵制造一道活动的城墙,给他们恢复精力、体力的时间。
    这是从汉代以来的故智。
    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强,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他们甚至可以把人分成几部分,轮番休息,最终耗尽步兵的体力和意志,取得胜利。
    这种战术能破吗?当然是可以的。而且在空旷无垠的平原和草原上也能破,前提是你的步兵要有一颗大心脏,不能自乱阵脚。
    只要有铁一般的意志,有充足的后勤保障,即便打到天荒地老,骑兵也拿他们没办法,而且伤亡往往是十比一以上,也未必吃得下步兵——李陵被数十倍的匈奴包围,差一点就成功走回来了,马隆被数十倍的胡骑包围,与后方失去联系,照样一路杀穿,只要你能稳住,技艺娴熟,配合默契,没人能拿你怎么办,杀就完事了!
    “贼人来啦,停车!”钲声此起彼伏响起,回荡在整个草原之上,偏厢车陆陆续续停了下来。
    步卒们已经两两互相披甲,开始给步弓上弦。
    他们是预备队,一旦偏厢车、辎重车上的袍泽战死或受伤,立刻就要顶上去。
    气氛不是很紧张,军士们甚至还能开玩笑,一点没有大战来临的觉悟,都是小场面罢了。
    偏厢车那边不用军官吩咐,步弓手、弩手已经各自找准了目标,破空声不断响起,契丹人前冲过程中惨叫连连,不得不分散队形,避开当面的箭矢。
    但车队太长了,到处都是箭矢射来。无论你躲到哪边,耳边始终回响着“呼呼”的破空声。
    几乎就没有一处安全之地!
    有勇猛的契丹骑士不顾性命,拼死催马,进入骑弓射程后甩手便是一箭。
    很遗憾,偏厢车对外一侧都是厚实的挡板,除非你箭术通神,走马驰射之时仍然能透过射击孔,准确地射中孔后步弓手的面门,不然就是白费,甚至是给人送箭矢。
    大部分牧民显然是没这种本事的。
    他们徒劳无功的尝试除了送人头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嗖嗖!”箭矢愈发密集了。
    契丹人被射得站不住脚,只能疯狂打马远去,离开步弓的射程。有那士气低落的骑手,干脆直接就跑了。只能挨打不能还手,这仗打得有什么意思?
    契丹头人背上插着一支箭,灰头土脸地奔了回来。
    他看着脸色苍白的部下们,长叹一声。
    方才那波冲锋,已经损失了百余人,但他却不敢保证杀伤了哪怕一名夏军士卒——敌人很可能一个都没死,这个事实很伤他的自尊。
    士气已泄,人心惊惶,没法打了,跑吧!正待下令之时,却听南边传来了隆隆的马蹄声。
    夏人还有骑兵?他大惊失色,怒声道:“撤!”
    “呼啦啦”一阵风般,契丹人纷纷拨转马首,溃向远方。
    五百夏军骑兵追了一阵,便退了回来。没必要再追了,万一中伏,把这数百骑全搭进去,可就没骑兵用了,不值得。
    夫子们又被驱赶出了车队。在龙武军士卒的监视下,开始打扫战场。
    躺在地上呻吟的契丹伤兵被仁慈地补刀上路。身上的武器、箭矢、甲胄被剥下——如果有的话。
    干粮、水囊甚至裘服,通通被搜走。夏人一点不嫌弃,任何有用的东西他们都要拿走。
    契丹人遗落在战场上的马匹被收拢了起来。能用的拉进车队,受伤的就地宰杀,充作食物。
    夫子们继续在附近割草,捡拾柴禾,收集射出去的箭矢。
    草原牧民没那么高昂的士气。他们被打跑了之后,自己都慌得很,一时半会不至于杀回马枪。这会是安全的,可以放心大胆工作。
    当然,如果遇到那种坚忍不拔、纪律严明的草原骑兵,或者人家兵多,也杀红了眼,上了头,已经不计伤亡也要搞死你了,那就自认倒霉吧——李陵当年就遇到上了头的匈奴骑兵,宁可付出不成比例的伤亡数字,也要灭了你,没招。
    车队在此休息了一个晚上。
    夫子们将大捆草料运了回来,柴禾也堆满了空车。士兵们恢复了体力,第二日继续前进。
    第037章 腐朽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契丹牧民赶着牛羊,在水草丰美之地放牧。
    他们愁容满面,时不时派人前出,观察敌人的动向。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庞大的车队之中,军士们一边嚼着干酪、醋饼、肉脯,一边前进。
    他们外紧内松,步弓下了弦,甲胄、长枪置于车上,轻松地赶着路。
    斥候游骑在附近活动着,遇到契丹骑手,他们也不硬来,回去汇报便是。
    这个时候就很考验指挥官的水平了。
    敌人大队前来,行走在苍茫的草原之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打还是佯攻?你要好好判断——士兵的体力、精力是有限的,不要随意挥霍。
    从士兵角度而言,敌人大举来攻,不一定是真的。或者即便真来了很多人,他们也不一定有那个决心,耗费数倍的伤亡来和你硬拼。
    不要慌乱,越慌,体力消耗越快,注意力越难以集中。
    敌人夜间突然袭击,擂鼓叫喊,不要慌,该睡觉的睡觉,需要你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喊你起身。训练充分、经验丰富的军队,一般都遇到过敌人夜间袭营的情况。黑灯瞎火之下,你要有在敌人干扰之下睡觉的能力,不允许随意起身,否则可能会被友军当敌人射死,而他有功无罪。
    敌人在前方挖断道路,阻你前进,不要慌,车队变阵,取土填平就是。谁挖土填土,谁前出警戒,谁休息预备,都有规定,不要随意耗费体力。
    敌人燃烧柴草,制造烟雾,不要慌,听到声音,用箭矢驱赶敌人即可。这么空旷的地方,这么大的范围,烟雾的效果很有限。
    其他的小技巧还有很多,这都是合格的职业武夫本该具备的素质。
    经验丰富的统帅、业务娴熟的基层军官,外加漠视生死、敢打敢拼的底层士兵,这三个组合在一起,辅以正确的战术和适当的装备,只要运气不是太差,一般很难战胜。
    如今战场上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从七月初三离开建安山城北上以来,整整四天时间,龙武军使刘鄩率领六千步卒、三千夫子一路北上,大小十余战,以数十人伤亡的轻微代价,顺利抵达了安市城以南数里的山脚下。
    扎下营盘之后,夫子上山砍柴、割草、取水,辅兵照料牲畜,给战兵做饭,一切井井有条。
    走了这百余里,大伙早看出来了。契丹骑兵就会骑马射箭,让他们近战肉搏,简直笑死人。那个长期骑马搞成的罗圈腿就不提了,光那可怜的装备,荒疏的技艺,就注定了他们啥也不是。
    以前真是太保守了,早知道这么烂,就该杀上门去,砍他娘的!
    “军使,昨日有斥候来报,看到契丹牧人放牧牛羊。由此观之,附近多半有部落驻地。不如将其找出来,我等杀上门去,端了他们的部落,将牛羊财货掠走,既可补充军资,又可将他们远远驱离。”王彦温大胆建议道。
    刘鄩闻言吃了一惊,王彦温胆子还真大。不过仔细想想,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虽然是游牧部落,但并不代表他们每天都在游动。事实上在扎下营地,开始放牧之后,在这片牧场的牧草消耗完之前,他们是不会转场的。
    而转场搬迁也是桩繁重的体力活,必须全家男女老少一齐上阵。如果找到他们的牧场,派遣骑兵快速突袭,他们是不可能逃掉的,除非有人迟滞阻拦,或者干脆放弃家当骑马逃跑。
    “算了,就五百骑兵,这是追打落水狗的杀手锏,不能轻易浪费。”刘鄩最终否定了王彦温的建议,道:“方才斥候来报,安市城处于半废弃状态,没有敌兵守御。我看还是先占下这块地方,休整一番,囤积粮草器械,再做他图。”
    “是。”见主将不想冒险,王彦温也不强求,立刻应下了。
    从积利县到建安山城约二百里,从建安山城到安市城百余里,在这三个地点囤积物资,派驻士兵,粮道将相当稳固。盖因这三座城池都是高句丽时代的山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契丹又缺乏攻坚能力,从这些后勤节点中的任意一个出发,派主力部队押运粮草,几天时间就能抵达下一地,契丹人很难将其截断。
    只要后勤不断,你能奈我何?
    阿保机若知机,这会就该大力加强步兵建设。光靠骑兵,可没法打胜仗。
    七月初七,龙武军甲士千余人沿山道而上,进占了空无一人的安市城。随后全军拔营启程,至山城内休整,同时派信使向东疾驰,联络东路军。
    ※※※※※※
    东路军出发比较晚,但行军速度非常快。主要原因是此地没有契丹势力,属于内线行军,因此从平海县出发之后,进展极速,待收到刘鄩传来的消息之时,他们已过石汪县了,正往橐驼湾而行。
    领军的统率是赵王邵嗣武,但实际统筹军务的则是归德军使符存审。
    邵嗣武知道自己的能力还不足以统御大军,因此一路上多看、多学、多问,并不干扰符存审的决策。
    闲暇之时,他则不断翻阅古籍,从前燕慕容氏与高句丽交战开始,任何一份史料都不放过,如饥似渴地学习,以做到心中有数,免得军议之时一开口就遭人轻视。
    “符都头,刘将军行军好快,要不要让他们放慢脚步?”路边休憩之时,邵嗣武比划了下地图,问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