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7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邵树德称帝的野心,已经丝毫不加掩饰了。看他一贯的作风,称帝后削藩也是必然的。偏偏陈许的位置还十分倒霉,就在中原腹心地带。如果要削藩,他们绝对是第一个被削的。
    舍得吗?甘心吗?赵珝不知道。
    但这个家业是兄长打下的。他老了,不想死后九泉之下面见兄长时,被问到家业怎么丢了。
    “起来吧。”赵珝冷哼一声,道:“你亲自去库里挑些财货。不要太寒酸了,金银器找个百件,再拿千匹锦缎,亲自拉到洛阳,找高仁厚赔罪。若他肯原谅你,这事也就过了。若不肯,自回来吧。”
    赵岩心中一喜,麻溜地起身,哽咽道:“还是叔父好。”
    “这个世道,我不对你好,对谁好?”赵珝叹了口气,道:“除了自家族人,谁都不能信。”
    “大郎,你挑铠甲百领、兵仗两千、粟麦三万斛,用车拉到汝州去。”赵珝转过头来,对长子赵縠说道:“这是给夏王赔罪的。去了好好说话,自投夏以来,我忠武军将士一直十分恭顺,该出兵出兵,该出钱出钱,何曾有过悖逆之举?若夏王这都不能容忍,借题发挥,小题大做的话,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知道了,阿爷。”赵縠回道。
    说实话,他也挺烦赵岩的,打仗不行,嘴巴还大,尽惹麻烦。但说到底,赵岩还是他赵家人,是他赵縠的血脉宗亲,能保还是要保下的。
    “若夏王不收这些财货。你不要多说,立刻遣人回报,我自有计较。”赵珝说道:“另者,遣人至长清,找到榆奴,告诉他,若许州有变,自率军过河,投李克用。”
    榆奴就是赵麓,赵犨长子。
    “好!”赵縠没有废话,沉稳地答应了,旋又问道:“大人,陈许土团乡夫之中多有勇武之辈,或可提前募集一批,发下赏赐,多加操练。”
    “此事我自有计较。”赵珝说道。
    想了想后,又叹道:“夏王势大,事情能妥善解决自然最好。我赵家恭顺已极矣,夏王令至,无不遵从,这点面子都不给的话,难不成要逼死我赵家?”
    ※※※※※※
    “各路兵马围攻章丘,日夜不辍。刘鄩一会遣人走山间小道偷袭,一会声东击西,渡济水袭扰,皆为我挫败。十六日,大军穴地入城,破章丘县,计斩贼首千余,俘挽强都上下千人。”
    “收取任城后,胡真率部东进。于瑕丘外与兖贼大战,稍不利,退往任城。朱瑾率部追击,为我所败。”
    “行密将王茂章率部至沂水,为飞龙军所败,退入沂州。”
    “十七日,寿州折令公来报,已破安州内城,俘贼将瞿章。章伤势过重,已死。所获贼人降兵两千三百,已尽数收拢,发往洛阳。”
    “武兴、固镇二军攻西河城,不克。”
    碧霞殿内,邵树德听取着来自各方的战报。
    情况还不错。
    胡真只有不到三万乱七八糟的兵马,还能顶住朱瑾,打得有来有回,出乎他的意料。
    杨行密的援军被摁回去了,这很好。
    王师范战事不利,现在应该很惊慌,千方百计联络外援了。
    安州敌我拉锯多年,即便被拿回来,地方上也残破不堪。折宗本估计又要哭穷要钱粮了,威胜军三万多步骑,实在是很大的开支。
    另外,没明确说要给折家封郡王时,战事十分僵持,怎么消息一传过去,局面立刻打开了?是不是之前在磨洋工,没好好打?
    不过有些事啊,还是装糊涂得好。这世道,每个武人都有军阀梦,关键是不要给他们机会,这对双方都是一种保护。
    折家征战这么多年,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已经算是有良心的,不能苛责过多。
    “将郭黁调回来。”说完了军事,邵树德又谈起了政事,只听他说道:“太常寺,我打算交给他,尽快筹办吧。”
    太常寺,主要管礼仪、祭祀、占卜等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
    都说这会“礼崩乐坏”,太常寺就愈发重要了。
    该机构直辖天府、御衣、乐县、神厨四院,都和祷告、祭天有关。下设两京郊社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廪牺署、汾祠署等机构。
    登基称帝,太常寺是绕不开的。准备龙袍、音乐、祭天等一系列的礼仪,都需要他们来完成。
    缺少了太常寺,按照后世的话说就是缺乏“仪式感”。
    登基称帝这种事,每个环节都要尽善尽美,尽量做得威严、庄重、肃穆。
    这种天子登基的威严,才能让人打心底感到敬畏,从而收起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像黄袍加身那种,老实说太不严肃了。这般儿戏,你指望给你披龙袍,把你按在龙椅上的部将们会有多少敬畏感吗?
    他们只会觉得天子不就那么回事吗?我串联了一些人,找来件龙袍,给老大披上,老大就当上皇帝了。若哪天老大让我失望、难过、委屈了,我就给别人披上,或者自个给自个披上,皇帝就那么回事。
    赵光逢、谢瞳二人挺羡慕郭黁的。
    有人靠殚精竭虑、勤勤恳恳,攒了一些功劳。
    有人靠上阵搏杀、提头卖命,搏了一些功劳。
    郭黁这个功劳,简直就像白捡的一样,而且还会被夏王记在心里,日后自有享不尽的好处。
    “卫尉卿之职,你们看给谁为好?”邵树德又问道。
    卫尉卿是卫尉寺的主官。
    卫尉寺“掌器械文物,总武库、武器、守宫三署。兵器入者,皆籍其名数。”
    祭祀、朝会的时候,提供仪仗。
    宫廷卫士之类,也归他们管。
    甚至出使外国,卫尉寺也会出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
    洛阳宫殿在建设了,宫廷宿卫之类也要开始慢慢组建。这个位置也十分紧要,赵光逢等人还真不好随意推荐。
    “罢了,我从奴部中挑选。”邵树德说道:“让侍卫亲军千户慕容福即刻过来,担任卫尉卿。宫廷宿卫,从诸奴部中挑选千名忠勇之士组建,不足之处,另行补充。”
    赵光逢、谢瞳对视一眼,殿下这一招,可真是出人意料。
    宫廷宿卫,不从铁林、天雄、武威等军中挑选,不从勋贵子弟中挑选,偏偏选了自己草原上的奴仆,这可有点意思。
    宫廷卫士,可不仅仅是守门那么简单。事实上他们是天子的眼前人,前途是非常广阔的。
    国朝太宗喜欢让突厥降人当宫廷宿卫,这些人很多都出人头地了。想想也是,整天在皇帝面前出现,皇帝还经常组织他们训练,如果有才华,很容易表现出来,也很容易得到机会。
    这是一条很好的晋升通道,就像殿下的亲兵都、银鞍直一样。
    可惜了,被草原上那些粗鄙不堪的人拿走了。
    第011章 处理
    丁会最近听到了一个隐秘的消息:
    东都畿汝节度使高仁厚有可能晋爵奉天郡公,食封三千户。
    萧符晋爵范县伯,食封一千户。
    更有传得邪乎的,如果濮州行营都指挥使李唐宾灭拔齐、兖、徐三镇,将晋爵鲁国公,食封四千户。
    他对此心情复杂。
    老实说,他觉得邵树德完全就是在糊弄人。
    区区一个郡王、郡公,就能和节度使相比吗?差远了。
    而且这个所谓的爵位,完全在上位者一念之间,说给你就给你,说撤了就撤了,你没任何办法。
    而当上节度使,有钱、有兵、有地盘。形势不利时恭顺一点,该出钱出钱,该出兵出兵,保证存活下来;形势有利之时,就可以多方串联,谋取更大的好处。
    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回旋余地就大多了。
    禁军大将和藩镇节度使,上位者收拾哪个容易,傻子都知道。
    不给节度使,尽给些糊弄人的爵位、食邑,邵树德待人何其苛也。
    丁会突然觉得关西将佐都是没种的软蛋。东征西讨这么多年,一会打这个,一会打那个,大伙都豁出去了,结果你就得到了这么一个糊弄人的玩意?
    开国公侯,哈哈,有屁用!还不如一个独立自主的防御使实惠,钱比你郡公多,权力还尽把在手中。
    当然,他只是为关西武人不值。就他自己而言,给个郡公还是很乐意的。降将而已,在夏王那里功劳微薄,很难再积累起足够的功劳了。
    “使君,许州好像在防备着咱们啊。”长社城北的临时军营内,张濬看着躲躲藏藏的游骑,说道。
    “赵珝怕了,担心咱们是来找他兴师问罪的。”丁会说道:“听过赵岩醉酒辱骂高仁厚之事吗?”
    “有所耳闻。”张濬若有所悟。
    佑国军接到命令,经许州、蔡州南下淮西镇,并且在长社附近停留,等待下一步命令。
    这怎么看怎么蹊跷。仔细想想,莫不是要他们攻许州,收拾了赵家?
    “一个不好,咱们不去打杨行密,要打赵珝了。”丁会有点幸灾乐祸。
    张濬踱了两步,摇头道:“未必。若陈许突起战事,夏王的战略部署可就全盘打乱了。现在什么最重要?攻灭兖、齐二镇最为紧要,其次是破徐州,全有河南道。忠武军若被逼反,起码得调集好几万人马来围攻,又怎么可能不影响其他战场呢?”
    “李克用若知机,这会就调集主力南下,攻晋绛或河阳。如此一来,夏王就面临当年梁王的局面。四处分兵,战场处处,看似可以支应得过来,但不能出任何错。河阳、晋绛、淄青、淮南、陈许五个战场,任意一个战场失利,就会引起大灾难。”
    “夏王矢志削藩,聪明人十年前就该看出来了。但削藩也要看时候,此时逼反忠武军,没有任何好处。相反会引得其他附庸藩镇人人自危。河中镇若不是有夏兵镇着,如今是个什么局势,很难讲。王瑶顶不住压力的话,就有可能投向李克用,便是他自己不投,也会被人裹挟着投。李克用完全可能任命王瑶为河中节度使,比他那个女婿王珂有用多了。”
    “兴元府诸葛仲方也有可能反。听闻诸葛爽还在时,诸葛仲方与夏王的关系就很冷淡,这几年也一直在强化实力。节度掌书记蒋德温故去后,山南西道已是诸葛家的家业了。此人若反,龙剑赵俭的处境堪忧,或不得不投靠李茂贞。”
    “襄阳赵匡凝应该翻不起大浪,但心中犹疑也是极有可能之事。夏王令其交五万斛粮,或只愿给三万。鄂岳杜洪与赵匡凝一般无二,说不定就与杨行密修好,敌人变盟友也未可知。”
    “对李克用、杨行密等人而言,这是天赐良机。李茂贞、赵俭、诸葛仲方三镇连横自保,关中大后方不再安全,夏王势必抽调五万以上的兵马进关中,防备蜀中、汉中兵马。赵匡凝、杜洪对夏王的忠心不再那么稳固,为留条后路,或暗中联络杨行密。河中王瑶直接叛乱,引晋兵南下,打夏王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以上只是最坏情况。但藩镇嘛,都猴精猴精的。昔年德宗与回鹘修好,与吐蕃订立清水之盟,扫除后顾之忧,遂将西兵东调,全力削藩。当梁崇义、田悦、李惟岳等人接连战败,李纳求和之时,诸镇是怎么做的?纷纷叛变,各自称王,反过来援助魏博。到了最后,只能无疾而终,甚至连平叛的李怀光也遭到德宗猜忌,在河中举兵叛乱。”
    “平叛的大军成了叛军,这并不好笑。禁军大将也未必愿意看到藩镇被扫灭,若骄藩、逆藩都没了,他们在皇帝面前还有什么价值?”
    张濬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直指人心大道。平叛,从来不是只打一个藩镇的事情。自德宗削藩失败,下罪己诏之后,列圣都知道一件事,讨平一个叛乱藩镇之后,不能将其撤销。你可以重新任命节度使,但藩镇本身要存续下去。
    另外,为朝廷出兵的藩镇也要捞点好处,不然没人愿意帮你打,甚至会反过来帮助逆藩,一起向朝廷叫板。这已经背离了朝廷的初衷。
    试想当年击败淄青李师道后,如果将其地盘分给一起出兵的魏博等镇,岂不是又人为造就了更大的逆藩?那还不如保留淄青镇,将其一分为三好一点。
    “那就等等看。”丁会笑道:“忠武军之事,如何处置,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希望……”
    “主公。”张濬仔细看了看丁会的神色,稍稍松了一口气,道:“主公可千万别与赵珝合流,陈许这个藩镇位置太差。夏王便是拼着收缩战线,放弃一些新得的地盘,也要把陈许这种叛镇扫平。这里没前途的。”
    丁会哈哈大笑。
    他还真起过与赵珝合流,然后趁机掌控陈许的念头。但正如张濬所说,陈许的位置太差,夏王不会容忍腹心之地出现叛镇,一旦有变,势必全力围剿。到了那时候,你便是想求和都做不到。而且如今时机也不对,若夏王与李克用主力激战之时,倒可以尝试一下。夏王分身乏术之时,或许就捏着鼻子认了。
    ※※※※※※
    汝州清暑宫之内,邵树德把玩着手里的玉器,不言不语。
    东西是许州赵氏送来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