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9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诚他闭上眼睛,大概知道王卞又要干脏活了,他手下那几千华州兵上战场不行,但对地方大户却是极有震慑力的存在。至少,关中诸条河流上曾经密密麻麻的水碾被拆得差不多了,这些都是官员士绅拥有的,极大影响了百姓取水灌溉农田。
    “三十余州、一百四十余县……”陈诚又让人找来籍册,简单地估算一下,发现“夏国”治下已经有七十万户出头、接近三百六十万口人了。
    “夏国”的疆域涵盖关北全部、关中一部、河南道一小部分。数年以来,夏王府没有太过干涉地方的治理,他们只注重各州县官学的兴办,只注重推广新的农作物和生产模式,除此之外基本是处于放权状态——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当然人事权是牢牢抓在手里的。州学学生出任地方官员的数量依然庞大,县学学生出任吏职,来自关北诸州的学生是最多的。
    官学学生、门荫子弟、中举士子,基本瓜分完了关西诸州县的各级官位,甚至开始向东都镇少量派遣。
    地方上的驿将、乡长、乡佐、里正虽然多是粗鄙不文的武夫,但他们都是夏王的老部下,忠心是有的。
    “唉……”陈诚又叹了口气。
    夏王若穷尽一生也平定不了天下,我等子孙便拥立王之后人在长安称帝,当个西魏之主也不错。东边让那些野心家折腾去,至少西边没那么多桀骜武夫带来的烦心事,算得上是一方净土了。
    广推教化,化胡为汉,发展农牧,收拾人心。夏王也在有意识联姻,再有十年、二十年时光,这个基本盘是相当稳固了。
    只是需要任命一子为留守,总揽军政大权,万一关东战事不利,夏王死于征战途中,关西不至于乱起来。
    陈诚左思右想,这个留守的人选不敢随便提,得找个契机。
    他在公函上附上自己的意见,完善了一些细节,然后便放到一边,等待送往朝廷“暗箱操作”。
    三镇罢废后,自有一番人事调动。
    王卞去耀州上任,陕西节度使任遇吉则出任天平军节度使,兼郓州刺史,领郓、曹、濮三州。
    任遇吉是夏王老人了。他的军事能力有限,性格阴沉,一直干些阴私勾当,但与夏王有出生入死之谊,非常忠心,历任同华、陕西、天平三镇节度使,这辈子是真的风光。
    其子任振,年方弱冠,刚刚出任襄州谷城令。
    谷城、邓城、枣阳三县,是夏王移民开发的地方,是掺入山南东道和唐邓随的沙子。任振作为“勋贵子弟”出任谷城令,足见他们任家受信任的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夏王确实重情谊,是真的与老兄弟们一起共富贵。
    天平军节度副使之职本来要给孙霸。但孙霸以年事已高为由拒绝了,夏王许之,但仍保留其华州刺史之职。
    孙霸长子孙进德历任鄯州团练副使、廓州刺史,镇守边疆多年。
    次子孙进善本为鄯州龙支县令,这次出任房州刺史。
    这一家子也让人羡慕,不过就是早年对夏王有恩,这份恩情已经延续到了第二代人。
    黄滔出任天平军节度副使,兼任濮州刺史,这是帮任遇吉治理地方的。
    黄滔之子黄肃历任坊州宜君尉、鄜州三川令、盐州司马,刚刚赴任绛州刺史。
    感慨了一会,陈诚又将这些文件批复,准备发往朝廷。
    还有一份写好的制书,陈诚拿起来看了看,没什么问题,同样归置到一边,发往朝廷。
    “敕。历下,名地也。司空,贵秩也。处名地而增贵秩者,非夫称推择,洽物情,焉得独受宠章,重宣王化。具官李柏,当年思立,学武有经。固忠顺之根本,以机权为枝叶。且能刺部,兼务睦邻。酌宽猛以守常,就变通而处众。为善难掩,不伐愈彰。见求福于自谋,信唯人之可召。乃行茂典,用叶公言。可依前件。”
    前泾原节度使、检校司空李柏出任武肃军节度使。
    武肃军是新设的藩镇,辖齐、棣二州,治齐州。
    李柏兼任齐州刺史,宋瑶出任武肃军节度副使。
    宋瑶是朔方幕府随军要籍,当年出面游说李柏、李桐二人的就是他。这些年一直在泾原幕府做事,说是李柏的幕僚,实则监视,这次一起跟着过来。
    “大王是不准备放手淄青、兖州了。”陈诚有所明悟,大战又将起矣。
    ※※※※※※
    棣州城外,沧州兵已经退去。
    他们走得不情不愿,非常无奈。
    王师悦带的数千兵马被他们杀败了,始终无法与棣州城内的兵马汇合。形势可以说一片大好,再打一阵子,说不定守军就绝望了,直接投降了。
    沧、景、德、棣四州,本来就是一体,棣州百姓不认为自己是河南人,棣州在文化、商业上依然是与河北联系更多,怎么能被河南藩镇统治呢?
    但现实是残酷的。李同捷死后,棣州就离沧景镇远去,至今已快七十年了。
    这次趁着邵树德东征郓、兖、齐,河南战火不休,棣州兵马被大量抽调的有利时机,义昌军集结两万多兵马,突然南下,没想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是棣人又有了新的援军。
    定难军四千余骑昼夜兼程,突然赶至,一波冲锋击溃了数千沧人。
    沧州兵士气受挫,退守营寨。僵持了一日后,见棣州刺史邵播也带着亲兵赶了回来,顿知无望,只能解围而去。
    他们主力未损,撤退得还挺有章法。定难军追袭了一下,发现无缝可趁,便任他们退走了。
    “微符将军,棣州几失矣!”棣州司马邵扬声音都哽咽了,出城见礼。
    邵扬,邵播之弟,率军留守棣州。
    “邵司马不必如此。”符彦超说道:“棣州既已降顺夏王,自然可保无忧。沧人、齐人虽退,然贼心不死,须得防备一二。”
    “这个自然省得。”邵扬说道:“待出征兵马返归后,治兵完城、囤积粮草,一样都不会懈怠,定为夏王守好州界。”
    符彦超强调了一下他们已经降顺,邵扬已经听兄长提过此事,他没有异议。
    棣州地处大河北岸,天然招人觊觎,如今须得换个人投靠了。王师范不能保全棣州,邵树德这么大的威名,投过去正当合适。
    见完礼后,符彦超没有停顿,又带三千人换了马,向西进发,接应从齐州返回的棣兵。
    “兄长。”邵扬看着符彦超远去的背影,问道:“夏兵如何?”
    邵播似是不愿回忆,叹道:“能战。邵树德打仗也挺有能耐,两月时间,已克郓、齐二州,斩朱威、朱琼,败王师克,朱瑾左支右绌,王师范怕是也有些畏惧。别想太多了,棣州这个是非之地,光靠咱们自己守不了多久,到最后不一定有啥好下场。”
    “兄长言之有理。”邵扬附和道。
    如果有选择,谁不想割据呢?眼看着外间风起云涌,棣州这种处于四镇交界之地的州郡,又孤悬于大河以北,与淄青其他州县隔了开来,委实有些难以自保。
    棣州百姓苦啊,不知道要被战火犁个几回。
    第086章 怎么打?
    马珂率军抵达了大河南岸。
    夏人防守实在太松了,数百里的距离上,不知道有没有一万人。刨除守城寨的,估计也就几千机动兵力。
    几千人,守个屁!马珂只略施小计,遣人在下游伐木,假装造桥,就吸引了夏人的注意力,然后暗度陈仓,成功从上游突破到了南岸,取得了立足点。
    渡口处的营寨已经立了起来,六千士卒樵采的樵采,牧马的牧马,忙的不亦乐乎。
    河对岸还在输送粮草物资,大群骑兵慢悠悠地等着,一点也不着急。
    先锋军使李嗣本带着少量亲兵先期过了河。
    “马将军,邵贼在哪里?”李嗣本轻巧地下了马,问道。
    “如果消息没错,应还在齐州。怎么,李将军欲奔袭齐州?”马珂笑问道。
    李嗣本认真想了想,道:“大王没下令。若有军令,奔袭又如何?大丈夫马革裹尸,总比老病于榻上好。”
    马珂噎住了。
    本想讥刺一下李嗣本,没想到是个愣头青,好没意思。
    李嗣本心中也暗哂,这些河北杀才,根本不可能臣服任何人。都这时候了,还不忘在言语上讨点便宜,他们的节度使王镕估计也差不多吧。
    “李将军。”渡口旁,安重诲刚从河北岸过来,见到李嗣本后,立刻恭敬行礼。
    他是小字辈,跟着父亲安福迁一同过来见见世面的。
    和契丹人、河北人打不算什么,与夏军之间的大规模战事,才是最让人心潮澎湃的,也是最能给人锻炼的。
    “何都头呢?”李嗣本问道。
    “还在杨刘渡,寻机过河。”安重诲答道。
    “怎生这么慢?”李嗣本奇道:“卢县没多少夏兵,很容易便能过来。赵人不可靠,打仗还是的靠咱们自己人。”
    安重诲表示赞同。
    成德节度使王镕对出兵推三阻四,一会说军士鼓噪,一会说器械尚未置办齐全。到了最后,也就只派了一个剪寇都过来。
    相对成德,易定稍稍可靠一些,但这次他们只出动了三千人,主力留在老家帮助幽州协防。
    “成德虽然被打服了,但内心一直不服气,一有机会就想甩开咱们,将军须得谨防他们临阵倒戈。”安重诲提醒道。
    李嗣本冷笑一声,道:“赵人都是贱胚,就该让夏贼暴打一通,才知道厉害。”
    “邵贼若攻河北,就有乐子看了,我早看魏博、成德、沧景不顺眼了。”安重诲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便是咱们不插手,给邵贼十年时间,他也平定不了河北。”
    李嗣本说道:“不打疼了王镕、罗弘信之辈,他们是不可能认怂的。以一镇敌天下的事情,干得可不是一次两次。”
    李、安二人在这边聊,那边马珂已经派人出去哨探了。
    六千士卒的士气还可以,不算差。剪寇都既然能被派出外镇作战,出动时也没闹事,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况且,军士们也不傻,知道如今的形势。
    藩镇割据时代的军士与古来其他王朝军士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比较了解外部形势,这可能与他们深入参与政治有关。大头兵懂的少一些,小军官懂得稍多,中级以上军官就十分了解了,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方面是军士们知道为何而战,战斗力比较强。
    坏的一方面是军士们不再愚昧,不容易被忽悠,主观能动性很强,给串联、鼓噪闹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让将帅们十分头疼。
    有时候马珂都在想,驱使一帮老实巴交、愚昧无知的军士可能更省心,但这些人战斗力太弱,容易被敌镇击破,如之奈何。
    午后时分,王处直也带人过了河,三千易定军士开始伐木扎营。
    至此,这一路已经出现了成德、易定、河东三镇兵马的番号,渡过河的总兵力已经过万,可以执行不少作战任务了。
    ※※※※※※
    李克用已经到了博州。
    罗弘信遣亲信杨利亲自前往,奉上了一批粮草。
    “罗帅为何不愿出兵?”李克用擦拭着横刀,寒声问道。
    “回晋王,罗帅抱恙在身,实在不便出征。”杨利行完礼后,说道。
    “不出兵,我怎么相信你们?”李克用怒道。
    杨利丝毫不惧,回道:“河南军势方盛,河北诸镇皆欲以河东为屏,晋王何疑耶?”
    李克用的独眼眨了眨,冷哼一声。
    罢了,魏博出兵,他还不放心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