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4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这些人,物理消灭有伤天和,但绝对不能让他们继续当兵了,至少不能在老家当兵。
    “末将明白了。”卢怀忠也叹了口气。
    魏博、天平、泰宁的武夫们都在想些什么?非得独立自主才行吗?早点解甲来降,大家都能过上太平日子,这样多好?
    卢怀忠昨日还和心腹笑谈,说夏王一旦开国,去掉那些得位不正的,一定是古往今来立国时人最多的王朝。可若一个个都如魏、郓、兖这些杀才,至少北方肯定要残破不堪了。
    “要抓紧了。”邵树德没头没脑说了一句。
    “可是燕北有变化?”卢怀忠很敏锐,问道。
    “契丹人攻下了紫蒙、东硖石二戍,燕兵死伤三千余人。义兄面上挂不住,已经大举增兵了。具体多少未可知,但三五万人多半是有的。如此一来,他愈发不敢在燕北动手了。”邵树德点了点头,说道:“不过也别指望契丹与义兄大打出手。契丹人是盗匪,既然是盗匪,当然不可能啃硬骨头,他们只会挑软柿子捏,来去如风,抢一把就走,一如当年阴山鞑靼来劫掠丰、胜一样。”
    邵树德制止阴山鞑靼抢劫的办法是掏了他们的老窝,这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李克用有没有这个决心呢?怕是没有。
    而且契丹也不是阴山鞑靼可比的,兵力就差了十倍。从幽州北上契丹界,对中原步兵来说很不友好。人烟荒芜是一桩难处,道路难走是第二桩,第三大难处是地形复杂,沼泽、河流、森林、山地,可不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还不如用草原可汗的打法去搞契丹,那样可能更好打一些。
    “大王,朱珍、朱瑾、朱威其实不难打,若敢与我野战,我领着武威军上去,三两下就打垮朱威那些破烂兵马了。”卢怀忠说道:“可若他们刻意避战,以守为主,虽说最终定然取胜,可却要迁延时日。”
    以守为主,积极防御,不行了再消极防御,顽抗到底,这还是当初邵树德苦口婆心劝天平军对付朱全忠的办法……
    “不要急,慢慢打。”邵树德害怕卢怀忠、李唐宾等人压力太大时犯错,宽慰道:“便是李克用腾出手来,大不了我自去草原,召集诸部羌胡,狠狠捅他一把。中原各军,按部就班,慢慢打,总能赢的。兵不够,我来整编。”
    卢怀忠一听放心了,笑道:“有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大王尽管整顿部伍,二十年了,也该整顿整顿了,下一支是谁?”
    邵树德也正为这事踌躇。
    禁军整编,不仅仅涉及到荣誉,还有谁上谁下的问题,非常复杂。战功是一回事,嫡系与否是一回事,派系平衡更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以一支军队的主体即中下级军官而言,铁林、武威二军算是元从系,天雄军是武学系,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
    剩下未整编的部队,如天德、义从、振武、归德、经略、丰安、定远、新泉等军,如果算军功和资历的话,义从军打了最多硬仗,很多还是早期邵树德起家时的关键仗,资历也最老,新泉、定远略逊一筹,但也不错。
    如果再考虑派系平衡的话,邵树德倾向于义从军,目前他们还在廓州积石军城戍守,年底前返回。从去年开始,也镇压了不少吐蕃叛乱了,忠诚心和战斗力都没得说。
    “我打算调振武军前往青唐,接替义从军返回。下一支,暂定将义从、丰安、天柱整编为左右义从军,军额三万。”邵树德想了想,决定征求下卢怀忠的意见:“你觉得如何?”
    义从军满编八千步兵,目前应还有七千多人。丰安军七千步兵、五百骑兵,天柱军有六千步兵、一千骑兵,再抽调梁人降兵八千,整编完毕。
    骑兵数量貌似不够,其实没什么大关系。义从军横山都、青唐都至少一半以上的兵是党项人或吐蕃人,很多人步骑两便,慢慢改练骑兵就是了。
    左右义从军军使将是没藏结明、副使钱守素、都游奕使白珪、左厢兵马使杨粲、右厢兵马使杨晟。至于都虞候,邵树德打算给梁军降将安排一个位置,暂定为王敬荛。
    给出这个职务,也是有讲究的。都虞候看似军职高,但左右厢兵马使更有实权,说穿了就是统战需要罢了,而不是有多信任他们。
    “大帅深谋远虑,凡事皆有深意,我便不多加置喙了。”卢怀忠笑道:“这些事情,想多了头疼,还不如上阵厮杀痛快。”
    “既如此,那便速速前往宋州,先配合李唐宾,将朱珍给我拿下。”邵树德亦笑道。
    这就是让武威军编入濮州行营战斗序列了,如此一来,李唐宾帐下将有两支“禁军”,六万步骑,要是再打不好,可就没有任何理由辩解了。
    八月二十四日,卢怀忠率左右武威军离开了临汝县,往宋州方向进兵。
    同日,邵树德下令广成泽牧场选马两万匹,由他带往洛阳,并亲率侍卫亲军万人驰往郑州,洛阳防务交由刚刚调回的河南府州兵四千人负责。
    二十八日晚些时分,侍卫亲军抵达了管城,邵树德则带着亲兵前往中牟县北十二里的官渡城。
    此城又名曹公台,北临汴水,为津渡处,曹操破袁绍于此。渡汴而北至阳武,通酸枣津。
    天德军使蔡松阳就在中牟,因无战事,特赶来拜见。
    “朱友裕不过万把人,你就拿他没办法?”邵树德骑在马上,马鞭遥指汴州方向,问道。
    这话说得轻巧,但朱友裕所领乃长直军,是一等一的精锐,天德军打不过很正常。而且,朱友裕经常还能得到援军,比如天武八军的一部分,蔡松阳能维持住郑州的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大帅,欲破贼人,须得增兵。”蔡松阳也不客气,直接说道:“若将河阳的天雄军调来,咱们便再重演一次围杀寇彦卿的旧事,杀了朱全忠的长子。若无援军,末将便只能谨守中牟、阳武一线,不让贼人攻占郑州。”
    邵树德笑道:“口气还不小,镇国军你看不上便罢了,侍卫亲军也看不上,非得要我的老本天雄军。也罢,看在你守住郑州的份上,我便调天雄军下来助你。”
    中牟离八角镇不过四十里,可以说离汴州非常近。朱友裕几次试图拔掉这颗钉子,都没有成功。这让邵树德想起了后世满清的江南大营,堵在天京门口,打不赢你也恶心死你。
    “果真?”蔡松阳眼睛一亮,不过随即想到天雄军来了,多半他也靠边站了,谁能指挥“禁军”啊?
    “当然是真的了。”邵树德瞪了他一眼,道:“返回河中休整的部队,会有两支先期出发,赶往河阳戍守,这就把天雄军腾出来了。想个办法把朱友裕骗过来,天德军、天雄军再度合作一把,把长直军围歼了。”
    “打了小的,怕引出来老的。”蔡松阳笑道:“朱友裕若被围了,朱全忠肯定着急。”
    “他急的不是儿子死不死,怕是舍不得葬送长直军。”邵树德趁机损了一把朱全忠,道:“他姬妾那么多,死个把儿子算得了什么,大不了……”
    蔡松阳认真想了想方略,道:“大王,不妨令铁骑军北上,把握大一些。”
    “不,时机还不到。”邵树德晃了晃马鞭,道:“兵多了,朱友裕就不敢来了。我今晚就回管城,中牟这边你全权做主。”
    “遵命。”蔡松阳兴奋地应道。
    这种规模的战事他组织不起来,折宗本也组织不起来,非得夏王亲临,调动行营外的兵马配合,如此方有可能成功。
    从五月到八月,回河中休整的那帮人和家人相处两月有余了,秋收也基本完毕,理论上衙军、乡勇都可以出发了,但这个命令只有夏王能下,别人都做不了主。
    别看南边占地占得欢,真正要取得战果,还是得看北边。
    汜水之战,全歼葛从周、张存敬部,撬动整个战局。若能在中牟歼灭梁军最能打的部队,则大事定矣。
    第024章 苟延残喘
    部队调动、换防需要时间。等天雄军南下郑州,至少也得二十天以后了。在此之前,从中牟到汴州一线,双方一直只有小规模的接触,继续维持着烈度不高的假象。
    八月二十九日,朱全忠从滑州返回了汴州:阳武方向有数千人向东南方向突入,他亲率雄威、龙骧、龙虎三军将其击退,杀敌千余。
    天武八军五万余众,最近三个月战损不小。
    龙骧、龙虎二军原本有一万三四千人,打了一段时间后,损兵太多,已经只剩万把人,现在几乎成了雄威、飞胜二军的附庸,跟在他们后边打仗,顺便充当补充军。
    天威军尚余三千,伤亡过半,目前已经不再野战,补充了当初朱全忠从颍、亳带回来的土团乡夫两千人完全编制后,被派往酸枣充当守城部队。
    神武军在襄邑,尚有三千人。
    天武军在尉氏,不足三千。
    广胜、神捷、天兴各七千人上下。之前的战斗中有所损耗,补充了颍、搏乡勇三千人进去,编制还算完整。
    广胜军刚刚调到滑州,刺史王殷手下还有三千州兵、五百县镇兵,统一归广胜军指挥使朱友文指挥。
    神捷、天兴二军原本经常出战,但随着局势吃紧,现在分驻雍丘、韦城,当了驻防军。
    长直、雄威、飞胜、龙骧、龙虎五军接近四万人是机动野战部队,规模仍然很大。但老实说,就长期来看,朱全忠养不起的,适当消耗一点未必是坏事。但消耗多了,对军心又是一大打击,真是两难的选择。
    又一天平安归来!
    梁王妃张惠亲手替朱全忠解下战袍,温言软语说个不停,试图缓解丈夫紧张焦虑的情绪。
    朱全忠温和地笑了笑。这辈子娶张氏,真是赚大了!
    聪颖贤惠,在自己盛怒时拐着弯帮人求情,替他解决了不知道多少潜在的麻烦——被盛怒情绪左右的决定,可不一定是正确的。
    梁军将士都知道王妃是好人,替他们争取了很多利益,保住了很多人的命。梁王出征之时,王妃亲率府中女眷做蒸饼、缝补军服,形象很好,稳住了部分军心。
    朱全忠对此一清二楚,不过他并不介意。夫妻一体嘛,妻子受将士们爱戴,对他也有好处。
    “夫君,马上就是重阳节了,该给将士们发点赏赐。局势若此,做些什么,总比什么都不做好。”张惠拉着朱全忠的手,建议道。
    看着夫人头上最后一个步摇也消失了,朱全忠突然有些惭愧。有此贤妻,竟然还想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事情,真是不应该!
    “苦了夫人了。”朱全忠叹了一口气,道:“七八年前风光无限,而今落得这步田地。战事若此,夫复何言!”
    “夫君也别老说丧气话,会有转机的。”张氏柔声道。
    朱全忠摇了摇头:“现在每一次出征,我都没把握能活着回来。若不幸兵败身死,就与夫人阴阳两隔了。每思及此,宛如锥心之痛。”
    “若真有那么一天,妾自当遁入空门,为夫君祈福。”
    朱全忠听了很是感动,但又有些失望。张惠没有死志,不肯为他殉死,怎么想怎么觉得别扭。
    朱全忠突然间就有些意兴阑珊,不过他没有表现出来。在张氏服侍下吃罢晚膳之后,便找来敬翔议事。
    “贼人又薄八角镇,弄得汴州人心惶惶。”朱全忠指着桌案上的地图,说道:“旬日前甚至还抢收咱们的粟麦。”
    粮食,现在倒不是很缺。
    罗弘信确实不枉朱全忠叫的那声“六哥”,虽然身体不好,但依然遣人送了六十万斛粮过来。虽说对比去年的百万斛,一下子减得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都这个时候了,还能有人给你送钱送粮,真的很不错了。
    罗弘信如果死了,魏博再出点乱子,保不齐这点钱粮都不送了,哪怕是当做卖命钱。
    但不缺粮,财货却缺得很。库中存货今年能对付过去,但至迟明年夏秋时节,一旦收不到两税,可就很难坚持下去了,除非遣散大部分军队。
    另外比较缺的不是实物,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即安全感。
    谁都知道梁王这些年连吃败仗,地盘越打越小,但眼下看起来似乎还能苟延残喘下去。普罗大众的这种看法,就是人心,就是士气,因为士兵也是人,也会与外界接触,多多少少会受到部分影响。
    但如果让人反复袭扰到治所近郊,人家就会怀疑到底发生了什么了。普通人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他们都未必听说过许州大战,只会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来推测、判断。汴州都这么危险了,人们就有理由相信外面的地盘全丢了,梁王覆灭在即。
    因此,于情于理,都要阻止夏兵进一步靠近汴州。
    “大王,中牟县、万胜镇却乃紧要之处。可襄邑、尉氏战事激烈,此时出兵,是否妥当?”敬翔问道。
    “就要趁这个时候。”朱全忠道:“中牟、万胜得其一,贼人便不敢如此嚣张地东进。得其二,则西线局势趋于稳定。如果等贼人攻下襄邑、尉氏再动手,就太晚了。”
    汴州城里的军队就是四处救火的,一般哪里战事激烈就赶过去救援,杀退敌军。这两三个月以来,朱全忠都记不起来他亲自出击的次数有多少了。
    自从打败秦宗权,杀得朱瑄、朱瑾溃不成军后,他已经不再事事亲征了,转而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内政建设、权力平衡以及制定战略方面。
    对面的邵贼其实也差不多。集团稳定之后,自有自己运转的规矩,无需事事亲力亲为,你也管不过来。
    但最近他经常带着部队亲征,频率堪比当年还在巢军那会。掌控部队、鼓舞士气,效果很不错,堪堪维持到了现在。
    这次如果要攻中牟或万胜镇,朱全忠还是打算亲自率军出征。
    “大王欲亲征乎?”敬翔问道。
    朱全忠点了点头。
    “仆请大王万勿轻陷险地。”敬翔道:“夏贼数攻酸枣,看样子打算先取滑州,孤立汴城。若滑州有事,大王又在中牟征战,则实在被动。”
    朱全忠认真想了想,叹了口气。
    如今的地盘,就像四处漏风的破房子。秋收已毕,夏贼大队人马也休整得差不多了,应该会陆续派一些人顶上来,届时怕是更难打。
    “或可让世子领兵攻一下,如果实在不顺利,撤回来可也,保住八角镇便是。”敬翔说道:“精兵猛将,不可轻掷。”
    朱全忠犹豫不决,陷入了沉思。
    长子朱友裕统领长直军万人,长期负责郑州方向的战事。但朱全忠对他的表现不太满意,因为始终无法解除西面的威胁。后来夏人增兵了,朱友裕就更打不开局面了,朱全忠虽然知道换谁来都可能是这个结果,但他仍然很失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