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2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女人和小孩们正在照顾牛羊。
    当年长途跋涉过来,携带的牛羊没剩多少了。要么是给可汗征走充作军赏,要么路上因为供应不足吃掉了一部分。所幸汝州不错,苜蓿长得比草原上还高,牲畜数量有所恢复,这可真是一片肥美的大草原啊。
    “不错!”赵六下了马,将马鞭拿在手中,挥舞个不停,说道:“分了地,就各安生业,不得生事。否则,没人能保得了你们。我虽老退,但军中还有很多袍泽,他们动起手来,可比我狠多了。”
    祭祀是听得懂官话的,闻言立刻向众人解说。
    男女老少百余口立刻停下了手里的伙计,尽皆跪伏在草丛中。
    蕃人最重血脉、贵种,如今这片土地上血脉最尊贵的自然就是无上可汗了,因此人人畏服。
    “好了,都起来吧。”赵六只不过是个乡佐,称一声“官人”都没资格,还是有些不适应这种场面。
    蕃人纷纷起身,你看我我看你,再看看祭祀和赵六,见他们没有反对,继续割起草来。
    “今日我来,有几件事。”赵六清了清嗓子,道:“其一,广成泽牧场人手不足,各村轮番选人上役,替夏王照料马匹。其二,地契都发给你们了,仔细收好。清理完杂草,九月要种麦子,赶紧学。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种过青稞、小麦,互相帮衬着点吧,农学也会有人过来。但别指望太多,农学人太少,也没精力一一管顾。麦子都是你们自己的,自家的都不用心,那么我也无甚可说的了。”
    “其三,清暑宫还没完工,各村挑选精壮上役。值役的都小心点,别冲撞了贵人。”
    见祭祀有些不解,赵六解释了一句:“就是无上可汗的阏氏。”
    “其四,农闲时操练,一概不得缺席。乡长、里正那边都有籍册,按册点名,别想着跑。”
    “最后,夏王将这么一片肥美的地给了你们,你们要怎么做?”
    祭祀花了老半天才翻译完,最后,带着众人对着西面清暑宫的方向,尽皆拜倒:“天生的无上英明可汗,他建立了自己的国度,他征服了梁地的敌对部落,臣服于他的人被封为叶护,不臣服的人则被杀死,他们的妻子被封为可敦。天生建国无上英明可汗施舍了我们土地,他的勇士和人民感到愉悦。我们——来自沙碛的两个梅录,必将永远忠于可汗。”
    赵六听完翻译,点了点头,道:“若违此誓,神也会震怒。”
    ※※※※※※
    “打完仗,如何消化才最为关键。不然的话,这仗就是白打的。”广成泽外,打猎完毕的邵树德看着野外的村落,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
    嫡长子邵承节今年十三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真算不上小孩子。
    邵树德观察很久,发现儿子似乎对女色不是很感兴趣,对打仗非常感兴趣,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或许,在如今这个社会风气下,武夫当继承人也不是坏事,至少抵御风险的能力强了很多。
    基于这个认知,邵树德觉得有必要为儿子再补充一些知识,有关在打仗的同时,维持社会秩序不崩溃的相关专业知识。
    “而今这个世道,武夫当国,遍地军头。上至将帅,下至军卒,桀骜不驯,人人都觉得自己很行。”邵树德指着远处的那个村落,道:“此村有百余户,胡汉混杂,有来自下邽、渭南两县的少地、无地百姓,也有新迁来的蕃人。我给他们重新分了地,许可他们伐木起屋,人人感恩戴德,这有何用?”
    “征兵比较容易?”邵承节说道。
    “这只是微不足道的作用。”邵树德笑了,道:“最大的作用是一旦外界有变,地方部队不至于作壁上观,能起到一些阻遏作用。征来的兵士气也高,能打硬仗。吾儿要知道,如今这个世道,造反乃家常便饭。为父活着时,还能压着点,等到你继承大位,首要确保的是几个京畿地区无人造反,不能变生肘腋。任一京城为敌人所占,都能让其获得很大的政治优势,所以这里不能出问题。”
    “东都洛阳,孟、怀、洛、汝、郑五州,一定要可靠。”邵树德继续说道:“但凡造反,贼帅一开始未必有多少兵,在前期挡住他凶猛的进击态势后,有大义名分在手,其他人便不会再磨磨蹭蹭,作壁上观了,定然会奉命平叛。如此,则可挫败一次造反。”
    这都是天家父子间才能说的私密话了。
    新朝鼎立,开国皇帝薨后,遗泽尚存,二代皇帝继位,便是有人造反,他也怕得很,也未必能集结多少兵力,因为有很多人不一定愿意造反。
    这些兵,只要不能速胜,快速打进京城,下场一般而言就很不妙了。
    “孟、怀、洛、汝、郑五州刺史、镇将,儿一定全用可以信任的心腹。京兆尹、同、华二州刺史,也用自己人。”邵承节说道:“阿爷,还有两个京城在哪?如果太远的话,那就让姐夫来守。”
    邵树德请二郎吃了个暴栗。
    “你能想到这些不错。”邵树德说道:“培养心腹官员容易,收服心腹将领难。所以为父不反对你上战场,光靠权术笼络不住有本事的武夫,但得注意安全,不可学李克用父子一线冲杀。”
    邵树德深刻怀疑,就如今的社会风气来说,到他死的那天,可能仍然得不到根本的改变。一代开国君主是武人没错,二代如果没有武艺、武功,是否真的稳当?而这也是不断有人打小报告,说世子性喜战阵杀伐,但他却没有大力反对的主要原因。
    而今天下藩镇,兄弟、父子分掌兵权的多的是,他们宁可冒着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风险也要这么做,为什么?因为外人更不可靠,更凶残。
    “儿知道了。”邵承节应道。
    “好好学习行军征战的本事。我给你三年时间,三年之后,挂帅出征蜀中,我会选派老将协助你。人这一生,总有些坎要迈过。三川那些藩镇,看你的本事了。如果兵败,阿爷会很失望的,可懂?”邵树德问道。
    “儿知道了。”邵承节的脸色难得严肃了起来,也有些紧张。他知道这事的重要性,如果大败而归,很多事情可就说不准了。
    “这就是男人。”邵树德笑了笑,拍拍儿子的肩膀,道:“今日带你看了看如何培养近畿基本盘,明日随我见一见梁人降兵降将,为父要教你另一招绝技。”
    第002章 派系
    “快,收拾一下,大王要来了。”洛苑使王彦范匆忙走了进来,吩咐道。
    清暑宫内安排了一些女人,闻言或自愿,或被迫梳妆打扮了起来。
    储氏穿上了一条大红色的六幅曳地罗裙。
    女裙宽博、冗长,由多块巾帛拼接而成。裙腰在腋下,储氏在儿媳解氏的帮助下系扎好丝带,将半个胸露在外面。然后又披上半透明的薄纱罗,雪白的肌肤隐隐显露。
    走到铜镜前看了看后,储氏颇为满意。
    解氏看了也觉得很惊艳,道:“慢束罗裙半露胸,胸前瑞雪灯斜照。婆婆这装束,夏王看了眼睛都挪不开了。”
    “休要乱说话。”储氏脸红了红,道:“大王征战了半辈子沙场,什么场面没见过?什么女人没享用过?他就是想玩些情趣罢了。”
    解氏体态也很丰满、健美,毕竟军校家庭出身。她穿了一条黄裙,早上刚用郁金香染过,有郁金之气。
    李商隐曾有诗云:“折腰争舞郁金裙。”用这种花朵染过的黄裙,颜色鲜明,最能引人注意。
    储氏看了看儿媳,心情突然有些复杂。最开始被夏王临幸时,还躲躲藏藏,遮遮掩掩,不想让人知道她已经失身的事情,但现在挖空心思争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隔壁的仆固氏已经下楼了。
    储氏瞟了一眼,这个回鹘公主上身穿了件窄袖开衩胡袍,领子向两侧斜翻开,露出中间大片雪白。胡袍很松泛,跪在那里时,手可以很轻易地伸进翻领之中把玩。
    清暑宫内的女人并不多,储氏、解氏、仆固氏、阿布思的双胞胎女儿,另外还有三个身份不明的李氏。
    此时陆陆续续下楼,跪坐在廊下。
    宫外人喊马嘶,不一会儿平静了下来。
    邵树德在少许亲兵的护卫下进得宫门,随意看了看,一挥手,道:“都退下吧。”
    八个女人神色复杂地上楼了,似是松了口气,又似有些失望。尤其是那几位胡女,更是失望不已。在她们的认知中,一个可汗打败另一个可汗,然后将失败者的妻女封为自己的可敦、阏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她们并不排斥这些,女人生来不就是让男人用的么?侍奉强者,在草原上没人会指责。
    “大王。”王彦范跟了过来。
    “置办酒席,今晚我要宴请降人。”邵树德吩咐道。
    “遵命。”王彦范屁颠屁颠地准备去了。
    邵树德想了想,到储氏房中,看了看已经八个月大的女儿。
    女儿眼睛乌溜溜的,刚刚睡醒。邵树德抱在怀中,喜上眉梢,拉着储氏一起下楼,在院中漫步。
    女儿兴致很高,伸出白嫩嫩的小手触摸邵树德的胡须,咯咯笑着。
    终日杀人的邵树德也难得享受天伦之乐,抱着女儿就没松过手,直到王彦范前来禀报客人都来了。
    客人当然是梁人降将了:葛从周、戴思远、王敬荛、李彦威、丁会、李仁罕、孔勍、康延孝、萧符、张慎思、审澄、温裕……
    邵树德点了点头,将女儿放回储氏怀中,举步向碧霞殿而去。
    储氏抱着女儿又逗弄了一会,便准备回去了。及至前厅,看到康延孝、萧符二人联袂而来。
    “张夫人?”康延孝一愣,很快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尴尬一笑,也不知道怎么称呼。
    萧符告罪一声,拉着康延孝赶紧离开。储氏脸红得不行,逃也似地上楼了。
    碧霞殿中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家左看看,右望望,都是以前的同僚,心中尴尬,因此很少有人说话。
    不一会儿,邵树德、邵承节父子在亲兵的护卫下走了进来。
    “拜见殿下、世子。”一众降人纷纷行礼道。
    “怎生都着素服?”邵树德扫了眼殿内诸人,奇道。
    “未得殿下释命,乘肥衣裘,固未敢耳。”静默了一会,康延孝上前,禀道。
    王彦范上前耳语一番,说他们都是骑驴而来。
    邵树德点了点头,道:“二郎,此皆梁地大将,或胸有韬略,或勇冠三军,或足智多谋。日后征战,为父还要倚重他们……”
    “阿爷,何不赐冠带?”邵承节会意,问道。
    “便依吾儿所言。”邵树德拍了拍手,吩咐道。
    说罢,又凑到儿子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很快,侍女们将邵树德常用的冠带取了过来。邵承节让侍女们跟在身侧,第一个走到丁会身前,道:“昔年将军与李罕之、李存孝战于河阳,兵不过万人。贼步骑数万,旌旗遮天蔽日,将军与之逆战,大破贼骑,寻又二战,存孝、罕之再败,安休休奔逃。攻徐州,屡战屡胜,与朱瑾战于金乡,瑾单骑走免。将军之军略,令人叹服,今后还要时时请教,还望将军勿厌。”
    “世子聪慧英武,礼下于我等鄙贱之人,复有何言?”丁会叹道:“日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邵承节又到葛从周身前,赐以冠带,道:“我父尝言,梁地诸将,我独惧从周也。以一旅孤军,使我数万大军不得进。将军大小百余战,生擒将校无数,古之名将莫及也。”
    葛从周起身致谢,有些惭愧地说道:“汜水之战,为夏王骑军所破,输得心服口服。世子这么说,惭愧,惭愧。日后但有差遣,无不从命。”
    邵承节笑了笑,又到康延孝身前,道:“康将军出身代北,熟悉晋军。南奔汴州之后,从队正做起,终至大将。其中艰难,非老于沙场者不能言,请受此冠带。”
    康延孝起身接过,连声感谢。
    ※※※※※※
    一一赐下冠带后,邵承节又回到了父亲身边。邵树德高举酒樽,招呼众人痛饮。俄尔又有美人献舞,气氛渐渐热烈了起来。
    大家都是武人,有什么放不开的?一个个喝酒吃肉,呼朋唤友。
    “二郎,昨日为父要教你的绝技,便在此中了。”邵树德轻笑道:“梁将如何?”
    “其实都挺有本事,非庸才。”邵承节说道。
    “这就对了。”邵树德点了点头,道:“为君者,手下若铁板一块,会怎么样?”
    “寝食难安。”
    “吾儿聪慧焉。”邵树德笑道:“梁将,完全可以用,这是咱们父子的另一张牌。他们新近来降,以前的一切功名利禄都不作数了,立功之心热切,是一把很好用的刀子。”
    “阿爷之意,大力提拔、重用梁将,与关西武将打擂台?”邵承节问道。
    “大错特错!”邵树德脸色严肃地说道:“我起家靠的是关西武人,击破梁地也是关西武人奋勇拼杀所致。你要知道国本在哪里。降人可用,可驱使,可消耗,但他们对为父的忠心有限,也没有多深的情分。情分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左右了太多东西。李克用的权谋一塌糊涂,但他怎么能笼络那么多豪勇之士效死力?哪怕富贵不及梁人、夏人,但少有叛者。原因无他,情分耳。”
    “梁地降将,尽管用,尽管驱使。但万万不能冷落了关西的元从老人,否则,便是我也保不……”邵树德顿了顿,接着道:“以关西武人为国本,适当礼遇、奖拔梁地降人,激励他们为我征战。夏地诸将看在眼里,也会收起骄堕之气,以后会更卖力些。二郎,可懂?”
    邵承节对这个理解还不是很深刻,但还是应道:“儿知矣。”
    当然,也不是全然不懂。他读史书,看到很多君主在臣子中维持平衡,有诸多派系。父亲的意思是可以有派系,派系也是不可能消灭的,但一定要以元从老人为主,最终形成强势的元从老人派与弱势的梁地降人派共存的局面。
    这事,他还得再琢磨琢磨,请教请教。唔,第一时间想起了胡真和段凝,邵承节感觉有些问题,他们也是梁地降人,是不是过于亲近这些人了?关西老人会怎么看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