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60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汴水默默流淌着,船只停靠在码头上、水门边,樯橹如林。
    树木郁郁葱葱,春天来到之后就可劲生长着。
    官道经过整修,平坦笔直,延伸到远方的天际边。
    好一幅壮丽的山河图景!
    只可惜,战事一起,这些东西都将灰飞烟灭。
    作为谋士,韦震当然是有军事经验的。他看得出,葛从周兵败之后,郑州兵力空虚,零星的抵抗阻止不了夏人,多半很快就会沦陷。
    最迟明天入夜前,夏贼骑兵就会进抵汴州城下,大战随时可能爆发。
    按照贺德伦的说法,贼人多骑兵,少步卒,那么还不用太过担心,毕竟骑兵没法攻城。但这事没法久拖,拖得越久,贼人就越可能调集大军过来,包围汴州。
    该通知的人都通知了。
    颍州前线派人去了,许州前线派人去了,朱珍、张廷范那边也派人去了,各州都派人去了。没其他办法了,只能秣马厉兵,死守待援。
    但局势还有可以挽回的地方吗?韦震不确定,但他倾向于认为有。
    他没有请求朱珍入援汴州,一是没资格指挥朱珍,二是没必要。汴州没有问题,夏贼没有任何机会拿下,该担心的是其他州县,甚至是梁王、庞师古的两路大军。
    “还有魏博!”韦震拍了下额头,叹了声气,真是忙中出错,差点忘了这茬。
    ※※※※※※
    梁王府邸之内,张惠召集了诸位姬妾,劝说她们拿出部分珠宝、首饰之类,一并捐出来,充作军士赏赐。
    劝说的过程还算顺利,这可能得益于张惠平日里对府中姬妾们的恩泽,以及处事公平、公正所带来的威望。
    让府中管事带人去取财宝之后,张惠又留了几人下来,都是梁王平日里最宠爱的:石氏、陈氏、李氏。
    石氏是石彦辞之妹,祖籍凉州,有粟特血统,其异国风情甚得梁王喜爱。
    石彦辞今年四十五岁,任汴州充街使,手下管着几百人,但也只能维持下治安,别指望其他。
    石彦辞的曾祖石饶、祖父石贞都是神策将,父亲石盛未能入神策军,只蒙父荫得了散职。在长安那会结识了“伪齐”将领朱温,朱温原配新丧,听闻石盛有女美丽,“懿淑出人”,“知书达礼”,强聘之。
    朱全忠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后,石彦辞作为石盛的长子,于中和五年(885)赴汴州,出任宣武同节度副使(?),后历任宋州长史、亳州别驾,现为军府押衙、汴州充街使。
    “二娘可回去与你大兄说道一下,城内有许多将校子弟,其父兄多为大王一手提拔,自小习武,多有勇力,可拣选可靠忠厚之辈,发给器械,维持城内秩序。”张惠拉着石氏的手,说道:“大王率师远征,闻讯之后定然会回援。城内有两三万军士,只要自己阵脚不乱,邵贼也拿咱们没办法。此事紧要,即刻去办。”
    “是。”石氏面色苍白,但还是应道。
    张惠又把目光投向陈氏、李氏。
    陈氏是宋州人,“少以色进”,家人在汴州当些小官。
    李氏亦以色进,家人在天兴、神捷二军当小军官。
    张惠对二人细细教导,让她们回去动员亲朋好友,稳定人心。
    她确实是有大智慧的女人,知道这时候人心最重要。自己不乱,邵贼无计可施也。
    陈、李二人亦退走后,张惠伸出双手,仔细看了看。
    这些年养尊处优,四十岁的人了,多年前逃难时的痕迹已经消失殆尽。
    “来人,准备白面。”张惠喊来仆婢,吩咐道。
    史载朱全忠有姬妾数百,当然此时还没这么夸张,不过百十个女人还是有的。张惠早就和她们通过气了,在王府中和面蒸饼,亲自送往军中慰劳。
    张惠在军中还是有些威望的。因为朱全忠经常责罚军士、大将,每次都是张惠帮着求情,让很多人侥幸活得一命,消息传出去之后,汴州武人都很敬重王妃。
    为了稳定人心,张惠也真是操碎了心。
    第071章 城下
    夏军又调整了阵型,两万余人共分三路进兵。
    一路是北线的铁骑军刘子敬部三千骑,正在从河阴督运粮草至郑州,顺便警戒黄河沿岸。
    一路往南,由符彦超统率定难军三千骑,往尉氏县方向而去,断汴州南逃路线,又可拊陈许侧背。
    中路由邵树德亲领,一万六千余人,以降军为先锋。
    初九中午张归厚报,中牟县不降,他已遣厅子步直攻城,一鼓而破。邵树德下令将抵抗官员及军士家人四百余户发配陇右,并拨侍卫亲军千人亲自押运,至汜水后返回。
    当天晚上,大军抵达八角镇。马儿疲累,尥蹶子踢人,不愿再走了,邵树德遂下令扎营。
    白沙至中牟三十五里,中牟至八角四十里,等于这一天行军了七十五里,比起之前一人五马时日行一百八、二百里真是没法比。
    八角镇,已经是汴州浚仪县地界,而浚仪又是汴州附郭县之一,东面十余里是板桥店,张归厚率军屯驻于彼。板桥店再往东二十余里就是汴州城了,甚至已有少量汴州富户子弟骑着战马,手持骑弓、铁枪,在板桥店外探头探脑,细细侦察。
    毫无疑问,汴州上下已经知道了他们这支得胜之师的迫近。
    “离汴州不到四十里了,明日正午即可赶到……”邵树德身边一个谋士都没有,只能把新近从长安来投的谢瞳叫到身边,一起参详,顺便观察下他的水平。
    是的,谢瞳来投了。宣武军在长安的进奏院虽然没被取缔,但人员、物资来往极其不便,可能出于内部斗争的因素,谢瞳从进奏院里得到的资助也很少,日子过得十分窘迫。一怒之下,谢瞳投敌了。
    这只是他的说法,事实上邵树德认为还有深层次的原因。谢瞳是个聪明人,也是个利己主义者,他对朱全忠的忠心十分有限。当年奉降表至成都行在,先帝任其为陵州刺史,他就欣然赴任。丢官之后,才厚着脸皮再回汴州,但时机已失,无法再成为真正的核心了,甚至还遭到其他人的嫉恨。
    “大王,汴州没必要打。天威四军,毕竟也训练两年了。宣武军非魏博那等暮气沉沉的藩镇,训练还是很严格的,对军士的要求也很高。军官骨干也是富有战阵经验的老卒,不是那种一触即溃、望风而降的花架子。”谢瞳斟酌着语句,慢条斯理地说道:“大王可遣部分骑军监视,然后兵分多股,四处活动,拦截信使、游骑,令汴州不得交通外州。稳定多日后,可散播谣言,如此全忠定然急躁,届时便会挥师回援,或有机会。”
    谢瞳还是很急着表现的,提出的建议看起来似乎也像那么回事。他现在只是朔方幕府随军要籍,肯定还想往上爬,为后人打下更好的基础。
    邵树德不置可否,但笑不已。
    “大王,听望司和大通马行的简报。”李忠走了进来,将一摞公函置于案首。
    邵树德捡起随意看了看,突然问道:“李侃薨于江陵府,诸子争位,衙将造反,战乱不休,谢随使怎么看?”
    其实,荆州内部远没有邵树德说得这么轻描淡写。李侃病逝后,数子各引外援,争斗不休,但数月之内,很快就被造反的衙将张钧夺权,死的死,走的走。但张钧很快为许存所杀,其弟张鐇率军与许存大战,兵败身亡,其子张琏率残部西奔夔州,与夔州防御使西门昭合流,对抗占据江陵的许存。
    西门昭本名符道昭,蔡贼出身,后为神策军捧日都指挥使,乾宁元年为邵树德所破,潜逃至南方,投奔了李侃。后在与襄阳赵匡凝、朗州雷满的长期战争中立下战功,得任夔州防御使,有了一块地盘。
    忠义军与荆南的战争其实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着。谁先动手已经说不清了,目前忠义军由赵匡凝之弟赵匡明统率,趁着荆南内乱的良机展开了攻势,意图一举吞并这个藩镇,这让张琏、符道昭二人有了喘息之机,再度活跃了起来。
    “大王可约束赵匡凝兄弟,如今河南战事急,一切以灭梁为重。”谢瞳也不多说,只提了重点。
    “马殷已总判湖南军府事,谢随使又怎么看?”邵树德问道。
    刘建锋因为玩弄人妻,被手下用铁挝击杀,马殷当了流窜至湖南的这股蔡贼的头头,开始进一步攻城略地,意图全占湖南,甚至可能觊觎其他方向。
    “湖南户口不丰,兵力寡弱,大王理他作甚?攻灭全忠之后,中原诸镇,不方便动手的,尽可令其移镇江南,这些跳梁小丑灭之易也。”谢瞳回道。
    邵树德点了点头。
    为了快速扫平朱全忠,他许了不少官位出去,都是实权节度使,比如感化军节度使给氏叔琮,忠武军节度使仍给赵珝等等。若讨灭全忠,他当然不可能容忍中原腹心之地还有割据势力,但又不好食言自肥,那么让这些军头过渡个两年,大家面上都好看之后,就可以让他们移镇了。
    移镇的原则是向南,你要割据去南方割据,把人口、财富、兵力较强的北方留给我。待我扫平北方群雄,再料理其他的。
    “谢随使是有真才学的,此番东进汴州,还望君多多参赞。”邵树德行了一礼,道。
    “敢不从命!”谢瞳受宠若惊地起身,应道。
    ※※※※※※
    乾宁四年四月初十,这对汴州百姓们来说又是一个灾难般的日子。
    昔年秦宗权薄汴州,止步于八角镇。但这次夏贼攻来,却无人可挡,一路让他们杀到了汴州城下。
    其实一大早城外就出现游骑了,从汴河商船上“征用”了最后一批粮食、绸缎、金银器等财货的汴兵退回了城内,紧闭大门。
    城墙之外满是灰烬。
    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以前都没舍得烧掉附郭的房屋,这次从前天下午就开始动手清理了,能拆的拆掉,所得材料运进城内,既可作为薪柴,亦可拿来修补城墙。至于不能拆的,自然一把火烧掉了,初八夜晚汴州城外火光熊熊,烧了整整一夜。
    近处的树林也组织大量人手砍伐一空,尽量给夏贼制造麻烦,不让他们就近打造攻城器械,顺便积攒大量木材,以备不时之需。
    整个行动持续了一天两夜,汴州动员了数万百姓,体现了较强的组织能力。
    如今,夏贼已迫近城池,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双方面对面交锋了。
    午时,梁王妃张惠带着王府仆婢、姬妾,带着蒸饼上了城头,分发给守城将士们。
    张惠在军中名声不错,所到之处,人人称谢,甚至有人欢呼了起来。
    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响起。
    远方的地平线上,褐色衣甲的骑士如潮水般涌现。
    他们布满了道路、草地、田野和树林间,如同变戏法一样,从天边一群又一群地冒出来。
    大纛高高举起,数百人团团围护着一位金色衣甲的骑士,狂野地冲向了汴州城。
    “是邵贼!一定是邵贼!”
    “邵贼来啦!”
    “弩呢?用强弩射他!射死他!”
    张惠紧紧握住了小拳头,期待地看向发声的地方,希望真能射死邵贼,一了百了。
    “邵贼”没给他们机会,他远远就停下了,手搭凉棚,仔仔细细地看着城墙。俄尔,只见他似乎说了什么,不一会儿,数骑策马奔至城外一箭之地,高声呼喝道:“朱全忠呢?只会让妇人来守城吗?”
    远处列队的骑士响起了铺天盖地的哄笑声。
    城头响起了连续不断的嗡嗡声。骑士吓了一跳,打马离去,旋又回过头来破口大骂。
    野蛮!桀骜!
    这是张惠的直观感受,贼酋邵树德一定也是个野蛮粗鲁的武夫,就跟史书上所载的胡人酋豪一样。
    邵树德又策马绕城看着。他骑得很慢,仔细观察着城防格局。侍卫亲军两千余将士跟在他身后,防备城内军士冲杀出来,危及大帅安危。
    但他们多虑了,转了小半个时辰,城头之人竟然听之任之,一点反应都没有,可见怂到了一定程度。
    “城门之外,皆为疆场。贼势若此,复有何忧?”邵树德扬着马鞭,笑道:“中原四战之地,全忠之所以强者,在于引战火于外而汴宋不伤。今与我交兵多年,腹地处处兵火,颓势尽显,破之易也。”
    “大王可是要攻城?”谢瞳皱着眉头问道。
    “希望不大,但攻还是要攻的,万一成功了呢?”邵树德策马回转,一边慢跑,一边说道:“此战,重在围城打援。”
    “攻何处援兵?”
    “那要看谁送上门来了。”邵树德笑道:“全忠多半要北归,若其部伍整肃,无隙可钻,那便放过他。但全忠能跑,庞师古怎么跑?”
    谢瞳若有所思,夏王打仗还真是“惜命”,一定要等到有绝大把握之时方出手。如果一场战争有五成的胜率,在很多将领看来可以搏一搏了,但夏王是绝对不会动手的。
    大纛又移到了南面。已经有军士开始扎营了,汴人城门紧闭,还是没有动静,甚至连出城袭击樵采军士的行动都没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