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45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历史上僖宗出奔,朱玫等人在长安立襄王为新君。后来是什么下场?不但襄王被杀,接受襄王伪命的官员多半也被处死,没有任何宽宥。
    如今关中,能决定吉王生死的没有其他人,只有邵树德。
    他若要保,圣人没有任何办法。他若要杀,也无人可以阻止。
    圣人便是看不清这点,身边自有人给他参详。吉王就是个大祸害,他不死圣人睡不着觉。
    乾州五县几有三十万人,大体位于泾、渭流域,农业还是很发达的,说送就送出去了,邵树德很满意。
    至于耀州,后面再找机会慢慢来,他也不想过分刺激朝廷。李茂贞不讲究这些事情,邵树德还是讲究的——其他的财货、美姬赏赐都是小事,唯土地、人口、官位极其引人注意。
    嗯,确实有美姬赏赐。圣人昭仪、魏国夫人陈氏,“帝所爱也”,今“忍痛割爱”,连同四名宫娥,一起送给邵大帅。
    邵大帅只感觉惭愧,又抢了义兄的女人,毕竟陈氏在历史上是赏给了李克用。
    圣人可真是不讲究呢。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宫中嫔御,说穿了也就是妾,送小妾给他人,在此时的士人群体中并不鲜见,邀请朋友一起玩自己小妾的都大把,遑论送人。但怎么说呢,这事发生在皇家身上,确实很少见。
    听闻人已经随杨可证一起过来了,就在营外,邵大帅还是很激动的,当下起身,吩咐亲兵将人接进来。
    走到大帐门口时,他突然凑到杨可证耳边,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道:“听闻昭仪李氏对陛下甚为忠心,又擅弹琵琶,才艺、容貌出众,陛下亦非常宠爱。能不能换个人?”
    “无耻!”杨可证忍不住骂了一句,也顾不得邵树德的威势了,咬牙切齿道:“殿下何必如此折辱人?魏国夫人已至营中,如何还能回去?便是回去了,圣人亦只能赐其自尽。况且,李昭仪与陛下恩爱异常,兵乱之时,日夜守护,默默流泪,陛下深感其情。殿下兼领多镇,拥兵二十万,什么样的女人不可得?何必去祸害李昭仪呢?”
    被一个女人如此教训,邵树德的脸皮再厚,也有些讪讪,咳了一下,掩饰尴尬道:“杨夫人若有暇,不妨见见麟州杨氏族亲。都是一家人嘛,走动走动是应该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杨可证没有任何回应。
    邵树德笑了笑,没有回应未必是坏事。若想遥控长安朝廷,陛下身边的北司中官、内廷女官肯定要有自己人,朝官之中,也得塞点自己人,至于北司枢密院,他们不可能再指挥神策军了,此番进京,邵树德打算将旧神策军连根拔起,给圣人省下最大一笔开支。
    一辆马车在亲兵的护送下走了进来。
    邵树德站在远处不动,吩咐道:“将魏国夫人和四位宫人先安置下来,明日送往同州长春宫。”
    “遵命!”郑勇应道。
    马车车门打开,四位宫娥护着魏国夫人下了车。夜色中隐隐约约看不太清楚,陈氏离开之前,往这边行了个礼,然后就在亲兵的护卫下去了一个空营帐。
    陈诚、赵光逢二人不知道溜哪去了。
    邵树德有些尴尬,道:“将陈长史、赵司马请来。”
    “大帅,他们还在帐中,并未离开。”郑勇提醒道。
    “嗯?”邵树德一愣,深吸一口气,找回了状态,朝杨氏道:“杨夫人请回吧。吉王谋反,论罪当诛,既得陛下密诏,臣自当奉命。”
    杨氏暗暗松了口气,行了个礼,也离去了。
    返回大帐之后,帐中十余人都把目光投来,邵树德神色不动,下令道:“我得陛下密诏,任京城四面行营都统。”
    卢嗣业默默地摊开纸笔,杜光乂也将羡慕的目光收回,开始磨墨。
    “令:顺义军使安休休为西面行营招讨使,统顺义军七千步骑。”
    该部和天雄军一起出发的,一路轻装疾行,这会已到了即将设立的乾州理所奉天县境内。
    “令:丰安军使钱守素为东面行营招讨使,统丰安军七千五百步骑。”
    该部这会已过栎阳县,离长安也不是很远了。
    “令:义从军使没藏结明为北面行营招讨使,统义从军八千众。”
    义从军的距离稍稍有些远,毕竟山路难行,这会刚抵达同官县。
    “令:飞熊军副使折从允为南面行营招讨使,统银枪都万人。”
    “明日,护送圣人、百官往蓝田县,以县衙为行在,待我讨平京师乱党后再迎圣人还驾。”
    一口气下达了诸多命令后,众人脸色一肃,都明白四路大军进薄长安,是要将乱党一网打尽了。
    陈诚、赵光逢则想得更远一些。
    此番进京,短时间内不会走了,大帅应还有一连串的事要操办。
    利用朝命往南方诸镇派遣官员,此其一。
    分割京兆府属县,此其二——王卞出任奉天节度使之事,应该八九不离十了。对他而言,离了华州,出镇乾州,算是一次平调移镇吧,应该不至于有太多不满。
    干涉蜀中之事,是第三件大事,但现在还缺个主帅。
    “大帅,圣人还驾之后,便可着手蜀中之事了。不知西川节度使之职,属意何人?”陈诚问道。
    “你可有人选?”邵树德问道。
    “不如表刘崇望为蜀帅,出镇成都。”陈诚建议道。
    邵树德想起了这个人。
    此君胆子是真的大!
    朱全忠上表要求时溥移镇,时溥一开始同意了,于是朝廷任刘崇望为感化军节度使,出镇徐州。刘崇望领命,但走到半路时,形势起了变化,时溥反悔,于是刘崇望又打道回府。
    历史上王珂、王瑶争河中帅位,朝廷欲委崔胤为蒲帅,李克用不同意,改为刘崇望,李克用不反对,但后来李茂贞入京,诛杀宰相,他又被罢免职务,于是走到半路又返回了。
    梓帅顾彦朗去世后,王建意图吞并东川,朝廷委刘崇望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刘崇望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出发,结果未及到任,王建已下东川。
    徐州、蒲州、梓州,都是暴风眼,刘崇望居然都不推辞,什么地方都敢去,你这么勇的吗?
    “收复京阙后,我与刘崇望见见面。”邵树德说道:“而今整备器械、粮草,准备剿灭乱党。”
    第017章 神武门
    大顺五年九月三十日,长安。一支军队乱哄哄地出了城门,向东行去。
    这两日,在长安城内劫掠够了的军士们愈发清醒了,知道闯了大祸,时不时有人开小差溜走,不知去向。
    但他们的下场未必好到哪里去。
    京畿诸县,还是有秩序的,如果乱兵落单,下场估计不会太妙。几年前泾师之乱,溃散在外的小股泾原乱兵,都陆陆续续被各县召集的土团乡夫给剿灭了,甚至还有被村民所执,明正典刑的。
    这些人,只能自求多福了。
    宫城内略显凌乱、破败,还有不少坍塌、焦黑的痕迹。仅存的宫室之内,已经“荣升”监国的吉王李保的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
    曾经的吉王傅、同样高升为宰相的郭保嗣则忧愁满面。这场监国闹剧,本不是他们愿意的,奈何被刀架在了脖子上,不得不如此。
    本来或还有几分可能,但在夏王邵树德挥师入关之后,便不存在任何一丝可能了。
    天威都、玉山都如今人人饱掠,兵无战心,士无战意,这从他们试图抢劫坊市,但却被击退就能看得出来,军官们甚至都不太能控制部队了。
    或许再过个十天半月,将士们收收心,还能再回营听令,但有这个时间吗?
    “邵贼集结四路兵马,号二十万众,合围而来。不知太师有何方略?”殿内气氛有些沉闷,郭保嗣不想坐以待毙,于是看向正坐在阶下的李匡威。
    李匡威身材不高,但矮壮敦实,双手都是厚实的老茧,耳朵后面一道明显的刀疤,显示了他早年沙场搏杀时的勇猛和苦难。
    他同时也是个野心勃勃的武人,更兼自负无比。
    李克用攻成德,李匡威率军南下救援,结果李匡筹发动兵变,自任幽州留后。其时李匡威当着王镕的面点评此事,直言李匡筹兵变上台,蓟帅职位好歹还在李家手里,正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但匡筹能力太差,能保节帅之位两年就顶天了。
    结果被他言中了,事实上根本用不了两年,李克用就打了过来,李匡筹兵败被杀,妻女落入李克用之手,幽州大地军头林立,百姓生灵涂炭。
    王镕对李匡威是既尊敬又提防。一方面感激他率兵来援,结果有家难回,不但斥巨资给他兴建府邸,同时以父礼事之,非常恭谨。但这只是表面,若李匡威继续留在镇州,时间长了,保不齐就要觊觎王镕的帅位,届时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少不了。
    能入朝为官,对李匡威、王镕二人都是好事,甚至对他手底下的那几千燕兵都是好事。继续留在成德,结局难测。
    “还能有什么方略?无非是战一场罢了。”李匡威不以为然地说道。
    “敢问太师,以如今城内这个情形,可战得过?”郭保嗣追问道。
    李匡威犹豫了一下,道:“有些难。”
    他说得如此直白,如此光明磊落,反倒让吉王大吃一惊,眉头紧锁,心中连连叹气。
    今上那个脾性,他知道得很清楚。一旦还驾回京,他定然没有好下场。天家的权力之争,没有任何温情可言。
    “太师,某听闻符道昭率溃兵逃往鄠县、盩厔,惶惶不可终日,不如遣使招其来降,也好多一份力量?”郭保嗣建议道。
    其实他并不觉得符道昭那点残兵败将能发挥什么作用,但如今这个惨淡局面,每多一个人总是好的。
    “捧日都已被打残,怕是没甚用处。”李匡威想了想后,道:“也罢,便遣使招降吧,许个官位,他如今也是没去处了,应不会狮子大开口。”
    符道昭走得匆忙,家人都失陷在京中,妻子带着孩儿回娘家避难,李匡威也没有为难,反而派兵保护了起来,可见早就存了招降的心思——符道昭之妻并不是侯氏,侯氏那是他后来在河北遇到的,后梁开平五年(907)被李存勖抢走,收入房中。
    “时太保何在?今日下朝后便未见到他。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也不来共商大计,这是要作甚?”郭保嗣看了看四周,本来约好一起来麟德殿议事的,但时瓒竟然还未前来,这让他微微起了点不好的预感。
    莫不是……
    想到这里,郭保嗣额头沁出了汗珠。
    吉王的眉头锁得更紧了。说实话,他一点也不想做这些什么监国,他这会只想跑路,哪怕隐姓埋名当个普通百姓都比留在长安坐以待毙要强。
    李匡威也意识到似乎有点不对,霍地一下起身,说道:“我去找找他。”
    李匡威大踏步离去后,吉王脸上的表情立刻丰富了起来,只见他低声道:“王傅,京中这局势,眼看着要有大变,不如——”
    郭保嗣用眼神止住了吉王,默默思索了一会后,道:“而今宫外都是燕兵,还需相机行事。”
    吉王轻轻点头。
    ※※※※※※
    原野上烟尘滚滚,数百骑如戏耍般追逐着溃逃的敌骑。
    他们时不时射出一箭,或中骑手,或中战马,随后哈哈大笑。
    他们追过灞水,追过东渭桥,追过长乐坡,一路抵达通化门外。城中又冲出了数百骑,盔甲明亮,器械精良,马鞍上甚至还有银饰。
    追兵勒住战马,然后缓缓退去。
    撤退的路上,又有十余骑从其他城门处赶来汇合,然后消失在了苍茫的原野之上。
    渭桥镇大营之内,邵树德很快收到了斥候传来的军报:“京东、南各门,守兵稀少,战意不坚。”
    “王虔裕!”邵树德坐回交椅,喊道。
    “末将在!”丰安军游奕使王虔裕大声应道。
    邵树德看了他几眼。这几年丰安军各处戍守,没打什么正儿八经的仗。想当年攻河西之时,王虔裕率骑兵抄袭六谷吐蕃后方,还是给他留下过深刻印象的。
    “今夜你领本部骑兵,在通化门、春明门外大声鼓噪,吸引贼人注意。”
    “遵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