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40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金雕落在崖壁之上。
    两千骑兵牵着战马,徘徊在河清县以东的原野上。
    在他们东南边的大河之畔,还有飞龙军三千骑马步兵,同样牵马步行,寻找敌人。
    契苾璋所领三千骑马步兵刚刚返回白水交休整。
    孙儒个坑货、李罕之个坑货、赵克裕个坑货,河阳二州就没几个百姓,野外根本筹集不到粮食。
    武宗会昌年间置孟州时,孟、怀十县百姓加起来估计有七八十万,但现在十万都没有,能有八万人就不错了,乡间之间村落空虚,百里无人烟,怪不得连李罕之都对这里没兴趣,不愿来劫掠。
    坚壁清野,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从来都是拥有大量骑兵的朔方军最讨厌的事情,因为这限制了骑兵的活动范围。杨亮现在甚至想杀到大河对岸去,河阴县是这一带最大的码头和货物集散地,应该可以获得足够的补给。
    不过他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大河已经化冻了。
    “去孟州!”他大手一挥,没有翻身上马,而是继续苦逼地牵着娇贵的战马步行。
    孟州城内,张慎思刚刚收到轵关、河清县同时遭到攻击的消息。
    轵关之外,夏军连营十余里,旌旗蔽日,人喊马嘶,看起来有五万以上的大军。
    河清县之外,大概有万余兵马,远不及北边。
    这符合所有人的认知。
    轵关陉,太行八陉之第一陉,也是最南边的陉道,可通方轨大车。
    秦国东出,一直走这条路。
    西朝(西晋)怀帝永嘉二年,王弥至洛阳,走这条路。
    中晋(东晋)成帝咸和三年,后赵中山公石虎攻河东,也是自轵关入。
    苻健、慕容垂、斛律光等,也都这么走。
    正经人谁走小路啊?
    “轵关可守得住?”张慎思盘算了下手头的兵力,十分挠头。
    河清县有两千五百人,一千河阳衙军,剩下的是徐州降兵。
    柏崖仓两千余人,一半河阳衙军,一半土团乡夫。
    蓼坞千余人,除少数骨干是河阳衙军外,大部分是徐镇降兵。
    本来还有一千多濮州降兵的,但前阵子被夏贼骑兵偷袭,全军覆没。
    这些人,应该足够守住了吧?
    轵关守军还有七千余,千余河阳衙军,三千汴宋衙兵,其余是土团乡夫。
    济源县还有三千余人,大部分都是土团乡夫。
    其实这两路还不是最危急的,毕竟有地利、有坚城,最危险的还是怀州方向。
    目前怀州只有七千余,一半是南边调来的衙兵,一半是土团乡夫或州县兵,面对飘忽不定、神出鬼没的夏贼骑军,他们现在基本龟缩在河北、武陟、修武三县,基本不出外活动了,这其实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很容易就会被切断相互间的联络,导致各个击破。
    孟州倒是还有万余守军,基本都是能战的汴宋衙军,是河阳最大的一股野战力量,其中步卒万人、骑兵两千,理论上可以击破任何一支夏贼袭扰部队。
    但他们未必愿意和你正面交锋,这是比较头疼的。找不到人,或者找到了,人家掉头就跑,你怎么办?
    张慎思总觉得他这会是在玩一个十分危险的游戏。
    兵力紧绷到极致,看似还能勉强支应,但如果有一点被突破,他就得把最后的野战部队投入进去,从此局势再也不在自己把控之中,走向不可预测的方向。
    但他也不敢再求援了。
    都说东平郡王一门心思东攻西守,但扪心自问,最近一年真的没往河阳增兵吗?
    不是的,确实增了兵。虽然派来的衙军数量很少,只有三四千人,但州县兵和土团乡夫不下万人,这也是实打实的支持。
    一个多月前,又派来了徐、濮降兵四千众,已经是在最大程度支持了,除非立刻调整战略,将重心转移到西边来。
    兵力之外,物资的援助力度其实更大。这其实也是“兵力”,因为张慎思可以临时征发河阳壮丁入伍,扩大军队规模,虽然野战无力,但在老兵的带领下,守守城还是可以的。
    再叫苦,再求援,有意义吗?这个决心,只有东平郡王本人可以下,其他人都无法置喙,说不定还会触怒大帅。
    “都头,张全义进城了。”正苦恼间,亲将进来汇报道。
    “他来有个屁用。”张慎思暗骂了句,不过还是整了整衣袍,出门迎接。
    第026章 下马威
    张全义在五百骑兵的护送下,入住了城内的驿站。
    驿站谈不上有多破败,占地也挺大的,但仔细观察,处处透露着股颓废的气息。
    家具陈设有些破旧,庭院中有杂草未除,一些房屋常年不用,打开后灰尘迎面而来。
    张全义静静看着,并无二话。多年的浮浮沉沉,他早已看淡了这一切。
    这世道,能活着就不错了。
    夫人储氏指挥着仆人清扫,驿卒也跟着忙活。
    儿子女儿儿媳等一大家子都搬过来了,节度使府被张慎思占着,他也不想去抢,何必呢?一大家子住驿站好了,反正这会也没几个人前来河阳公干。
    “阿爷。”长子张继业气哼哼地跑了过来,道:“连张好一点的家具都没有,这河阳的官,到底贪了多少钱财?”
    “何须对这些小事动气?”张全义笑了笑,不以为意,继续看着仆人打扫庭院。
    这些仆人都来自洛阳,包括一起跟过来的五百骑兵。
    张全义镇洛阳数年,招抚流散,恢复地方秩序,威望极高。
    同时他也礼贤下士,善待乃至资助读书人,名声也非常好,很多人说他有“再造洛阳”之功——让读书人交口称赞,这已经超越大多数武夫了。
    张继业叹气离去,继续干活。
    张全义也微微叹了口气。长子继业才二十二岁,年轻气盛,不知世道险恶。
    三个儿子,继业、继祚、继孙。继业年轻气盛,继祚才具平平,继孙年幼不显,张全义常以为忧。
    这次一同过来的还是弟弟张全恩一家。
    全恩将出任怀州刺史,帮衬自家兄长,很正常。
    本来还有一个弟弟全武,不过被李罕之俘虏,送到了晋阳。李克用给以田宅,待之甚厚,甚至还当了个小官,“全义常阴遣人通问于太原”。
    张全义是一个懂得经营的人,甫一安定下来,就为张氏家族编织关系网。
    长子张继业之妻解氏,乃心腹部将之嫡女。
    他还为侄子张继丰(全恩长子)定下了亲事,娶孟州别驾苏濬卿之女为妻。当时还未与李罕之撕破脸,张全义就走出了这一步棋,后来李罕之稀里糊涂被偷袭,丢了河阳,岂能无因?
    族侄张衍,能力上佳,颇得全义看重,娶了幕府判官郑徽之女为妻,此时仍在河南府为官。
    郑徽从父郑綮(qi)在朝为官,颇得天子信赖。
    此皆荥阳郑氏子弟,全义之谋,岂不深远?
    张全义第一任妻子姜氏故去后,又娶了在河南府、河阳一带颇具势力的储氏之女为妻,并为其生下一女,今年才五岁。就是这个女儿,张全义也已经在琢磨着找谁联姻,他盯上的是东平郡王之子朱友璋,不过没对任何人说,目前时机还未成熟。
    张某人,就不像是一个武夫,反倒像是一个非常会经营关系网,同时善于治理民政、发展生产的老官僚。
    李罕之辱骂他,鞭打他的手下,张全义都忍了,最后把他阴死,足见其心性以及关系网之深厚——孟州都有我的人,你没想到吧?
    “大帅,张都头来了。”幕僚郑徽上前说道。
    “哦?我亲自去迎。”张全义立刻说道。
    妻储氏察言观色,上前帮他整了整衣袍,然后带着儿媳解氏、侄媳苏氏避到了里间。
    张全义说罢,便带着弟弟全恩、长子继业、侄子继丰出门,恭迎于道旁。
    张慎思骑着高头大马,态度倨傲,远远在马上行了一礼,然后翻身下来。
    “张都头乃河阳中流砥柱,方今多事,怀孟之地,多有仰仗了。”张全义堆起笑容,迎上前道。
    张慎思淡然一笑,道:“河阳残破,民人稀少,还需张帅多多费心了。”
    “哪里,哪里,此乃分内之事。”张全义笑道。
    随后,几人一起进了驿站,分宾主落座。
    张全义刚想说几句恭维客套话,却听城楼上的大钟猛然响了起来。
    张继业、张继丰二人面色大变,张慎思也有些凝重。
    张全义神色不动,默默观察。
    大街上很快想起了杂乱的脚步声,很快,一名武士闯了进来,低声禀报道:“都将,夏贼来了。”
    “果真?看清楚了?”张慎思霍然起身,问道。
    “千真万确,有四五百骑,在城南转悠。”武士回道。
    “真是嚣张!”张慎思一拳擂在案桌上,怒道。
    张全义刚来,夏贼就给了他个下马威,这么不给面子,着实让人恼火。
    “张帅稍待,我这便让儿郎们出城破敌。”张慎思打定主意要给这帮夏贼一个好看,同时也想试试他们的成色,立刻给部将传令。
    张全义默默点头。
    事实上他也有些后怕。若来得稍晚一些,岂不是要和夏贼撞上?若交战不利,他一家男女可就步了赵克裕后尘了。
    他还有那么多的计划,还有光大张氏家门的壮志,怎么能折在此处呢?
    被迫离开河南府看似是坏事,其实不然。
    胡真这人,他已经看透了,不是经营地方的料。洛阳上下,全是他的人,张氏威望之隆,胡真拿什么来比?说不定,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让他把势力延伸到河阳。
    唯一的不确定,大概就是夏贼攻势甚急。若洛阳守不住,河阳再完蛋,这么些年的苦心经营可就全完蛋了。
    唉,邵树德!张全义叹了口气,怎么这么阴魂不散呢?当年在关中就让他头大无比,狼狈奔逃,这次难道又要灰溜溜跑路?
    孟州城外,数百汴州骑兵已经出城。
    朱全忠这几年,马政越办越好,于是广募善于骑射的蔡人入军,骑兵数量大大增加。不过他不太信任汴、滑、蔡等镇的骑将世家人才,喜欢自己招募,甚至任用朱瑄、朱瑾的降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