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2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巡视完一圈后,刘康乂又回到帐中,仔细擦拭着兵器,精力确实旺盛。
    “将军,崤山营寨烽燧连举四烽!”突然间,亲兵急急忙忙地前来禀报。
    “刷”地一声,刘康乂将佩剑入鞘,大步走出营帐,向东望去。
    此处可直接看到崤山,烽燧上四道狼烟在晴朗的天空下清晰无比。
    “哪来的贼兵?”直接踢飞了一块石子,刘康乂恼火地问道。
    若真有大股贼军进逼崤寨,那可真是个麻烦事。
    “将军,还是回援吧?营内只有两千众。”众人一齐把目光看向他。
    七千大军,被带走了五千,还尽是精壮,营内可谓空虚。
    “贼军未必知晓我营内虚实。”刘康乂神色烦躁地走来走去,下不了决心。
    崤寨艰险,易守难攻。临走之前,他又做了布置,营内旗帜、金鼓一样没少,就和大军没走之前一模一样。
    贼军初至,他知道营内有几个人?而且有寨墙、地利因素,两千人也不是不能守一守,有必要急着回去吗?
    “将军,崤寨紧要,还是速速回援吧。我等辎重皆在寨内,若有失,能坚持几日?”
    “军使,胡帅并未要求我等出击,只言固守寨子即可。”
    “将军,还是回去吧。我看乾壕寨还能坚持一段时日,待杀退贼军,再从长计议。”
    “大逼之势,人数定然过万,靠两千羸兵守御,有点悬。”
    部将七嘴八舌,纷纷进言。
    刘康乂停下了脚步,脸色变幻不定,委实难以下定决心。
    众人都不说话了,静等他做出决定。
    “罢了!”到了最后,刘康乂跺了跺脚,长叹一声,道:“是我心急了。崤寨才是根本,不容有失。传令,立刻出发,回师救援!”
    “遵命!”
    命令一下,归心似箭的汴军士卒以极快的速度收拾停当,随后分批出谷,往崤山营寨的方向赶去。
    离举烽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众人心里发急,脚步不自觉地加快了。
    但山路狭窄难行,便是想快,又如何快得起来?
    走到最后,整个队伍已经被拉成了一条歪歪斜斜的长龙。
    刘康乂扫了一眼,队列乱七八糟的,有人气喘吁吁,有人璞头跑歪了,有人将器械放在驴骡背上……
    唉,白折腾一场!
    他不再看这些糟心事,打算走过这段窄路,到前方一处谷地上整理下队形,不然人怕是都要跑散了。
    而就在此时,两侧山林间突然飞出了无数箭矢,完全覆盖了狭窄逼仄的谷道。
    正在赶路的汴军士卒自然不可能还穿戴甲胄,这会突遭箭雨打击,可以说毫无抵抗力,当场被放倒了一大片。
    战鼓擂响,喊杀声从两侧响起,继而回荡整个山谷。
    大群身穿褐色军服的士卒从山林中一跃而起,以队为单位,沿着缓坡而下,奋勇冲杀而至。
    中埋伏了!刘康乂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
    亲兵匆忙扶起他,找了几匹空马,奋勇突围。
    五千汴军,白给了!
    第013章 大丧师徒
    战场之上,汴军已经处于完全的混乱之中。
    古来征战,但凡行军途中被伏击,除非伏击者太菜,否则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盖因行军状态,一般过险要路段时,军官才下令将士临时穿戴一下甲胄,将长短器械从车驾上取下,列队而过。
    但过了这段,要立刻脱了甲胄,不然走不了多远就累得气喘吁吁,无力再战。
    此时汴军就在急行军,队形散乱,还被地形限制,首尾不能相顾。
    埋伏的夏军从两侧山林中冲下来后,当场就把这条“长蛇”给截成了数段。
    横山都重甲武士上山下坡,习以为常,五十人一队,后排步弓连发,前排长枪连刺。
    快步小跑,但有章法,不是各自为战。
    队与队之间也有配合,哪一队突出了,会立刻缓一缓脚步,成列逐奔,坚决不给敌人乱战的机会。
    这样一来,战场上的局势就一边倒了。
    汴军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只能自发集结,随后被成列而来的横山都武士一一刺死。
    “射!”密切观察战场形势的副将令旗一挥,鼓吹声立刻吹角,弓手上前,一阵箭雨落下,集结在一起的近百名汴军惨叫不已。
    “杀!”又一面令旗挥舞着,鼓吹手击鼓,沉重的脚步声响起,伴随着甲叶摩擦碰撞声,一排军士陆续刺出长槊,残存的汴军顿时溃散。
    有组织和无组织厮杀,差别就是这么大!
    其实伏击汴军的夏军人数并不多,不过就一千横山都甲士罢了。关键是汴军有没有抵抗的体力、组织和意志,这才是关键。
    谷道另一侧,七八百骑兵已经牵着战马走过了一段最难走的路。军官一声令下,众人纷纷上马缓缓加速,最后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冲了过去。
    在这种狭窄的谷道里,若敌军没有崩溃,是绝对不宜直冲的。
    不过此时没有任何问题。
    对付这些跑得气喘吁吁,体力大衰,器械不全的汴军士卒,在最初的伏击成功之后,敌人就已经丧胆,一个个只想逃命,击溃他们,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高仁厚放心地走下了高坡。
    他在川中打仗,就喜欢出其不意,玩过好几次这种招数。
    比如声言不欲讨某人,麻痹对方,然后突然杀至。
    比如假装溃败,将敌军引入埋伏圈,突然杀出。
    但最近一次伏击朱玫,他是有了心理阴影了。
    放过了朱玫的前军,专门伏击中军,也成功让朱玫的凤翔军陷入了混乱,但从后面赶来的王行瑜脱下甲胄,肉袒搏杀,凤翔军士气爆棚,居然将伏击他们的东川兵击退了。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今日这场伏击,他是从头到尾捏着一把汗的,老人家也是不容易,幸好最后没出现违反他二十多年军事生涯认知的事情。
    “打成了击溃战,美中不足。”高仁厚看着漫山遍野的汴军溃兵,砸了咂嘴,有些遗憾。
    “贼将呢?”他又问道。
    “似是中流矢倒下了,被亲兵抢走,上马奔逃。”有人回答。
    “应未中箭,只是晕倒了。”又有人说道。
    “好端端一个人,又没受伤,为何会晕倒?”
    “难不成是气晕了?”
    高仁厚听得有些头大,道:“招降汴军士卒吧,让他们别跑了。弃械跪地者免死。”
    “遵命。”
    “获贼将刘康乂者,赏绢五百匹。”高仁厚大方地说道。
    这一仗,他又找回了昔年在蜀中平灭草贼阡能、攻灭东川杨师立的感觉,信心又回来了啊!
    唔,老高在为找回感觉欣喜,刘康乂则在狼狈奔逃。
    “刘康乂,别跑了!”
    “刘康乂,你回去也得被斩,何不降了?”
    “别躲了,这片林子,我等一一搜剿过去,你往哪逃?”
    “恁多废话,搜!一刀斩了这厮!”
    幽深的树林之中,刘康乂早已弃了马,在亲兵的搀扶之下,跌跌撞撞地往前逃窜。
    林外有不少正在追击汴军散卒的夏军军士,他们未必发现了刘康乂在哪,此时这么说,不过是想着刘康乂主动归降,立个大功罢了。
    或者,是在拿他取笑玩乐!
    刘康乂又感觉胸口发闷,想要吐血,太憋屈了啊!
    像个傻小子一样被人调动来调动去,最后葬送了数千大军。
    他这会也想明白了。
    崤寨举四烽,确实是遇到了“大逼”之势,但夏贼未必有想象中那么多,甚至可能是疑兵之计。
    又大逼寨子,又在回寨的路上埋伏,他们哪有那么多人手?
    把自己代入夏贼,刘康乂甚至已经想出了好几种办法:前面放精锐甲兵,看起来威势惊人,骑军在后边搅起大股烟尘,让人看不清虚实。两侧山林间,多布旌旗,行军队列中,多准备几面鼓,反正你不凑近了看,就弄不清虚实。
    寨子本有七千大军,精壮被带走了,留下的都是羸兵,他们本身心气上就短人一截,来源还很杂,遇到事情就求援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一求援,就把他们这五千人给葬送了。
    刘康乂欲哭无泪,也不知道能跑回去几个?
    若都是宣武衙军,倒还可以指望多收容一些溃卒,除非他们的队头死了。可这些人,唉,来源太杂了,指不定多少人趁机一走了之,再也不回营了。
    踉踉跄跄地穿行在山路间,刘康乂直想横剑抹脖子算了,但事到临头,又觉得不值。嗯,我还要留着有用之躯,继续与夏贼拼杀。
    ※※※※※※
    李唐宾此时已率主力抵达石壕寨附近。
    此寨离高仁厚、白珪大破汴军的地方不过七十里,因此当天就收到了消息。
    “哗啦!”地图被铺开在了毛毯上。
    李唐宾看着巨大的地图,一遍又一遍。
    亲兵端来汤饼置于案上,李唐宾没反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