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233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骑兵作战,尤其是大规模骑兵作战,双方都不会一把就把人全放出去。而是分批、分类型:摧坚破锐的,后续跟上厮杀的,在外游斗包抄的,打的时间越长,战场越混乱。
    一乱,迂回空间就少,朔方军的优势就减弱了,河东军的优势将加强。
    李嗣源带着数百骑,横冲直撞,左冲右突。
    铁挝一打,一人落马,抬弓一射,一骑栽倒。
    杀得痛快!再杀一会,在马力衰减之前,定能把朔方军的骑卒杀败。
    铁鹞子的出现打碎了他的美梦。
    当闪亮的银甲出现在他眼帘时,李嗣源几乎要破口大骂了。
    “走!”他一夹马腹,走避而去。
    亲兵扛着大旗跟了过去,后面还有大队骑兵。
    五人一小组,组与组之间左右间隔五步,前后间隔二十步。即便打到现在,他们仍然维持着战场纪律,而不是乱打一气。
    李嗣源带走了跑得最快的五六百人,但后面的就没那么幸运了。铁鹞子如洪水一般冲过,几乎没人能挡住他们一击,原本完整严密的阵型瞬间瓦解,骑兵集团变成了散兵游勇,让人欲哭无泪。
    洪水继续前冲,直朝康君立的方向而去。那面大旗最耀眼,也最有价值。
    ※※※※※※
    洪水冲过后一片狼藉的战场上,王崇又杀了过来,他还是咽不下这口气。
    最开始那一波冲阵,三百多人几乎死了四分之一,就连自己也差点让铁挝扫落马下。
    兜了一圈之后,又带了三四百人,杀入战阵,但李嗣源却不见了。
    他注意到了具装甲骑冲锋的过程,心里有些发酸。折从允这厮又立功了,属于力挽狂澜那种吧。
    不过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痛打落水狗才是真的。他一拨马首,朝处于混乱之中的敌军冲去。
    身后是高举着大旗的亲兵,不断有散落的骑卒汇集过来。
    今天伤亡有些大,此时跟在身后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人。有亲兵,有成建制的,也有被冲乱的散骑,全靠这杆大旗聚拢人。
    王崇的马鞍后面也系着两匹马的缰绳。最先的那匹战马中箭负伤,直接被他扔在了战场上,现在骑的是新换的备用马。
    有敌骑迎面冲来。
    这些河东骑兵确实不错,敢战。即便被冲垮了阵型,成了游骑,但依然没有丧失战斗意志,与草原牧民确实大不一样。
    王崇端紧长枪,在刚刚刺中敌人胸口的一刹那松开了枪杆,随即看也不看结果,从马鞍下抽出环柄刀,又迎上了一人。
    “噗!”刀下又添一亡魂。
    “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哈哈,痛快!”王崇疯狂大笑。
    被他斩落的人使用铁挝,这是他现在最讨厌的兵器。
    马槊、铁挝、铁锏、铁鞭之类的兵器,可都是要练很长时间的,比长枪难多了,这会多杀一个,河东便少一分元气。
    回鹘兵,要多少有多少!实在不行,再去甘州、肃州甚至沙碛募兵,在最后一个回鹘人死光之前,总能把你河东骑兵打崩。
    “那有个贼将,杀了他!”王崇接过亲兵递过来的长枪,遥遥一指。
    “嗖!”有箭矢飞来,插在安元信的甲上,尾羽兀自震颤不休。
    战场上流矢很多,很多勇将没被人正面杀死,结果却中流矢而死。安元信也没觉得是有人特意针对他,仍然领着部下继续冲杀,打算先去康君立那里,然后再做计较。
    马蹄阵阵,斜刺里一股骑兵冲杀了过来。
    安元信抬手就是一箭,但对方机敏地躲了过去,箭矢正中其身后亲兵的喉咙——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给我死!”长枪迎面而至。
    安元信早有准备,一个侧身躲过,随即又抽出一柄小凿掷了过去。
    但人太多了,没掷中王崇,也不知道打在谁身上。
    “这些河东骑将怎么这么难缠!”王崇要发狂了,打吐蕃部落时,也没这么麻烦啊。
    安元信与王崇错身而过后,也是骂个不停。
    正常打,今日应该能打赢的,但多了那支具装甲骑,便难说了。
    南北朝之时,双方最喜欢用的一个烂招就是:用轻装骑兵上前射箭,引诱对方骑兵追击,最后将其引入具装甲骑埋伏的地方,但今天朔方军并没有派诱饵挑衅,而是自己这边主动撞上去的!
    这尤其让人吐血。
    ※※※※※※
    铁鹞子横趟过整个战场,气势逼人。
    他们的装甲极为厚实,他们的马槊重得惊人,哪怕夹在手里不挥舞,只需平端着冲锋,也能一往无前。
    康君立的大旗飞快地往东南方向遁去。
    他不傻,知道避开锋芒。
    具装甲骑威力惊人,但消耗也大。一场战斗,最多冲个两次,何必硬碰硬呢?
    史俨、李承嗣二人也很知机,紧紧跟在康君立身后。
    刚才还追着银枪都打的河东骑兵如见到瘟神一般,纷纷拨转马头。
    他们没有乱了章法,而是一股股汇合起来,尽可能收拢被冲散的人马,到南边重新整顿。
    但不可能完全收拢了。
    有朔方军的骑将聚拢了千余人,在具装甲骑冲过后的战场上,利用人数优势和配合优势,大量杀伤散乱的河东骑兵,战果颇丰。
    这些人,能逃回来多少是多少吧。
    今日这一仗,本来打得挺顺手的,最后成了这种局面,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康君立等人缓缓停了下来。
    战马喘着粗气,军士脸色发白。
    史俨披头散发,兜盔都不知道去哪里了,身后人人带伤,垂头丧气。
    李承嗣身上倒没什么伤,但脸色也很不好看:今日莫不是中埋伏了?
    “邵贼的具装甲骑力竭了。”李嗣源狼狈地奔了回来,不过精神却不错,还知道说两句话调节下气氛。
    他官位不高,比在场的康君立、李承嗣、史俨等人低了不少,不过因为是陇西郡王的义子,倒也没人说他什么。
    “他们应还能冲一次。”史俨面色凝重地说道:“还打不打?”
    安元信最后一个奔了回来,身后只跟着寥寥三百余骑。
    康君立让他整顿兵马入阵,随后粗粗扫了一眼,心中一沉:今日之战,怕是损失了千余骑。
    打黄巢,攻昭义,可没一战损失这么多骑兵。
    他看得出来,这一仗朔方军也没做好准备。如果配合具装甲骑的是精于肉搏的骑兵,他们这场就要大败亏输。
    对双方来说,竟都是一场仓促已极的糊涂仗。
    “不打了!”康君立叹道:“即便邵贼真的在旋鸿池,这仗也不能再打了。士气已挫,军无战心,打个屁,我自回去向大帅请罪。”
    “万胜军怎么办?”史俨不合时宜地问了句。
    康君立瞪了他一眼。
    骑军北上受阻,万胜军又没带多少粮草。若无援兵的话,多半就要降了,还能怎么办?
    第021章 退兵
    城外的喧嚣还在继续。
    朔方军的骑兵用长枪挑着人头,不断地兜着圈子。
    他们的心中满是怒火。
    今日之战,损失有点大,足足六百余人战死,七百多人负伤。伤者之中,至少一半人回不来。
    与当初轻取青唐城的意气风发不同,这一次全军都有些气闷。军使杨弘望更是黑着个脸,银枪都给他丢了面子,豹骑都又给他挣回了面子,但内心深处,还是觉得此战没打好。
    不过旋鸿池畔的邵大帅在听闻之后,倒没有怪罪他们。
    出门不捡钱就算亏的思想要不得,哪能次次让你占便宜?
    这次事实就是双方都犯了错误。
    银枪都错在不该打这仗,河东军错在没有搞清楚敌情。
    李克用势必会责罚康君立,但邵树德不打算苛责杨弘望、王崇等人——人家本来可以不打的,但“护驾”心切,嘴上说几句得了,暗地里再给点赏赐。
    铁骑军正在往燕昌城这边赶。
    突骑都是精于肉搏的骑兵。背嵬都是加强版银枪都,成员主要是部落头人的亲随背嵬,精于骑射,但毕竟当“保镖”的,长短兵器的能力也不弱。
    这两都五千战兵一至,如果河东骑兵再来,倒是可以与他们好好会一会——但说实话,铁骑军用在这里也浪费了,真正适合的还是各军所属骑兵。
    银枪都现在正在试图将功补过。
    燕昌城里还围着万胜军四千多人,主要是步兵,骑卒很少。
    因为河东骑兵很快就离开了,因此打扫战场的是飞熊军。辅兵们上前收割敌人首级,总共千余级,此刻派了上百骑,用长枪挑着,在燕昌城外示威。
    城头上的万胜军士卒自然也看到了,一时间军中流言四起,人心动荡。
    申信坐在毡毯上,神情踌躇,犹豫不决。
    “将军还有何可犹豫的?”幕僚低声说道:“听城外朔方军所言,大帅派万人北上,应是接应咱们的,但被朔方军击退。此处地广人稀,堡寨稀少,几乎全是空旷的草原,没有骑卒接应,咱们跑不回去的。”
    “我亦知之,然不战而降,大帅恐要震怒,于我家人不利。”申信说道。
    “大丈夫何患无妻?军使,如何活下去才最为紧要啊。”
    “先等几日吧。灵武郡王与大帅乃义认兄弟,应不会为难我等。再者,城外皆朔方军骑卒,攻城不太可能,先看看情况再说。”申信道:“接下来几日你盯着点军中,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前来汇报。”
    ※※※※※※
    李克用的中军大帐内,诸将云集。
    康君立运气好,没被鞭打,原因是有人给他垫底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