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12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其实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人的进步,需要经历、需要学习,和对手交战,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自己在进步,底下人也在进步。卢怀忠风雨夜袭破敌,自己就没想到,甚好,甚好。
    中原的将帅们,如今打惯了一种模式的仗,异日自己率军东进,可以给他们一个惊喜。让你惯性思维,尝尝定难军独特的战术风格吧!
    若是不适应,那只能自求多福了。北宋一开始也极其不适应辽国的战术打法,但他们有老底子可以挥霍,你一个藩镇可以吗?一次不适应,很可能就是一场大败,决定了数州之地的归属。
    武学生,以后也要多学一学各民族、各国家不同的用兵习惯、战术打法,不然思路容易固化,不利于成长。有的风格,天生就克另外一种风格,你不了解,就要吃大亏。
    四月二十二日,等到了新一批补给之后,大军继续前行。
    在路上的时候,邵树德收到多份情报。
    宣武朱全忠与秦宗权厮斗,互有胜负。但秦宗权派出去的部队,吃了败仗便四散而逃,损失极大,宣武军败了,逃散的人并不多,还能收拢余众退回去。这就是人心和组织度的差异了,秦宗权十几万兵马,朱温不到两万,依托坚城防守,反而越打越壮大。
    前阵子,朱珍去山东募兵,得一万多人而回,再加上不断收拢秦宗权的溃兵,实力渐次增长,最近更是控制了义武镇,陈州也在秦宗权的巨大压力下早早投向朱全忠。
    李罕之等人被秦宗权打得抱头鼠窜,守不住东都,于是西奔河阳,占了几城,苦苦坚持。
    朱瑾快速发迹,先驱逐了泰宁军节度使齐克让,占领郓州。然后又向还占着其余数州的齐克让表示恭顺,求娶他女儿。齐克让许之,朱瑾在婚车中暗藏甲兵,于婚礼上斩杀了齐克让,自称泰宁军节度使,朝廷许之。
    天下竟然能出这种事,道德败坏到极点了,邵大帅看了也暗暗心惊。
    这朱瑾,够狠,够无耻,日后若是能去泰宁军,倒想看看他老婆长啥样。
    秦宗权之弟秦宗言围攻荆南及周边两年,人家据城而守,城中斗米四十缗钱,但就是没有破城,最后无奈退去。不少部将、兵马趁势降了荆南、夔峡等镇,倒让他们捡了个大便宜。
    听闻李侃已击破郭禹,应也从中捞了不少好处。想买马,拿人来换啊!
    呃,自己的一个亲戚过世了。没错,就是李克用他爹,李国昌死了。幕府那边已经遣人过去吊唁,场面还是要做足的。
    大军在兰州以东数十里设了个临时渡口,等待会州以南的粮船前来汇合。
    从会宁关往上,有一段不能行船,要转陆路运输,吐蕃人重点袭击的也是那处。从这里再往前,同样不能行船,但无所谓了,就几十里,也就两三天的工夫。
    大军停驻扎营之后,自然是派骑卒前出进行破袭战。
    豹骑都之前烧毁吐蕃人在黄河北岸的粮草立了大功,这次继续出击,先渡河至南岸,然后一路西行,抄掠乡里,动摇敌军心。
    铁骑军沿着黄河北岸行军,遇到吐蕃小股骑兵就围杀上去,不断挤压敌人的活动范围,将他们往兰州的方向赶。
    四月三十日,大军行至桑园峡附近,吐蕃人在险要处设十余寨,驻兵留守,挡着大军前行的道路。
    看着两岸连绵不绝的山丘,邵树德也一阵感慨:“其实,攻兰州最好的路线,还是走南面的渭水道。但咱们从北方而来,如之奈何。”
    “大帅,咱们南路还有偏师呢。”陈诚说道。
    “唔,幸好当初决定两路出师。不过咱们这一路是主力,岂可劳而无功?把野利、没藏找来。”
    “遵命。”
    武威军、义从军各一部都在后方督运粮草。因此没藏结明花了一些时间才抵达中军大营。野利遇略如今是铁林军副使,就在军中,因此早早便过来了。
    “看见外面的山了么?”邵树德指着黄河两岸连绵的丘陵,问道。
    “与横山差不多。”二人答道。
    “如今正要用到吾之山民。”
    “请大帅下令。”
    “你二人各领两千五百山民,给我想办法拔了那些吐蕃寨子。”
    “遵命。”
    二人领兵离去后,邵树德又回到了营中,看起了南路偏师的进军路线。
    第014章 渭水道
    筑城,其实可快可慢。
    德宗朝那会,动用了三万多军士和六千民夫,用了二十天时间,在草原上修起了盐州城。
    定西寨的修筑,与盐州不太一样。那是夯土城墙,这里则是木质寨墙,因此完工得要更早一些。
    陈诚希望这座城能存十万斛军粮,事实上做不到。
    目前运了三趟物资,城中只积存了三万八千余斛粮食,数万捆草料,外加各种器械。
    不过东南路诸军人少,正儿八经的部队也就只有定远军、新泉军万余众,剩下的全是蕃部,加起来也一两万人了。他们赶着大量牛羊,补给方面问题不大,甚至还有余裕分一些给主力部队。
    杨悦是四月中旬从祖厉河那边抵达定西寨的,并将新泉军也带了过来。
    东南路诸军是偏师,事实上他们这支偏师里又分了主力和偏师。在东面的祖厉河流域,以白家为首的会州蕃部,外加土团乡夫,总共一万余人,一直对闾马部进行着持续骚扰,牵制其兵力。
    偏师在牵制,那么主力当然就要进兵了!
    “诸位。”杨悦召集了诸将,道:“河陇陷蕃两甲子矣。吾闻天宝年间,河渭诸州,户口殷实,民勤于稼穑,积粟满仓,多畜牧,牛羊被野。关中商旅出秦州,入河渭,沿途客舍整洁、酒旗招展、珍馐满盘,百姓笑语吟吟,而今是什么样子?会州刚收复那会大家都看见了,城垣残破,人烟稀少,吐蕃将人编为部落,肆意索取。一顿饥一顿饱,人不人鬼不鬼,那是什么样子?或曰守住定西寨,然后西进,北上兰州。然西面之山谷,丛林叠嶂,道路多年不整,且沿途山势险要,易为敌所趁,行之不易。吾意已决,今大举南下,先破渭州,再图西进,尔等可有话说?”
    王遇看了他一眼,道:“如何个进兵法?”
    “沿渭水支流谷道,一路往前,直趋襄武县,然后扫荡渭水河谷残敌。俟此事完成,分兵把守渭州、渭源,然后向西北进兵,入洮水河谷,北上兰州,此国朝之渭水道也。”
    “粮道如何解决?”
    “定远军、新泉军步卒留守渭州,吾带骑卒及蕃部西进、北上。”
    “有点冒险。”
    “如今不冒险,慢吞吞打下去,等大帅破了兰州,吾等还在渭州,岂不惭愧?须知兵贵神速,拖拖拉拉,像什么话?”
    王遇脸一红,这话是在隐晦的说自己了。在定西寨筑城,只派了部分蕃兵南下搜剿吐蕃,耽误时间了。
    “待攻下渭州后,王军使便留守当地吧,某亲率蕃部接应大帅。此事,就这么定了。”杨悦不容置疑地说道:“四县百姓翘首以盼我等前去解救,这如何还能等?”
    王遇闻言有些恼火,让自己在定西寨筑城等待主力是你的命令,现在又嫌我耽误时间?打下渭州后,还要让我留守当地,功劳都是你的,破事都是我的?
    但杨悦是都指挥使,王遇心里再不忿,此时也只能应下。
    军法严苛,没人敢犯。
    定下计议后,杨悦将带过来的两千会州州兵留在定西寨。拓跋部充当随军夫子,来回转运物资。
    四月十二日,新泉军、定远军主力南下。
    从定西寨往南,长长的河谷地之间,到处是盔甲鲜明、器械精良的大唐军士。蕃部人马总计万余人,早在他们之前便南下了,不主动与吐蕃交战,而是赶着牛羊缓缓前行。
    斥候在山间散得特别开,每一处山谷,每一片树林,每一个小涧都派人查看,至今已往南推进了数十里。
    “加快行军速度,不必要的东西都可以扔了!”杨悦骑着马前后兜来兜去,下令道。
    将士们默不作声,下意识加快了脚步。
    一个时辰前,杨指挥刚刚斩了两名行事拖拉的士卒,血淋淋的人头就放在路边。
    王遇在一旁欲言又止,最后还是长叹一声。
    杨悦,你运气好,也就是遇到了大帅打造的这支部队。若带的是魏博军,看你还敢这么“苛待”士卒?
    闾马起匆匆返回了渭州,与笃屈氏的头人笃屈严碰了个面。
    他在祖厉河那边上了个大当。整天与人在山沟沟里捉迷藏,有心大举北进,但会州的白家部势力也挺大,还有各种附庸小部落,一时间竟然啃不下。
    正发愁间,突然间听到了西使城唐军大举南下的消息,慌忙跑了回来。而且是只带了少数亲信跑了回来,部落还在北边的群山里面慢吞吞南撤。
    小小一个渭州,挤了三个部落,实在太不像话了。但昑屈、笃屈二部显然抱成了团,一时间竟然赶不走了,而且这会也需要他们出力,不然这渭州怕是守不住。
    而守不住渭州,他闾马氏与昑屈氏又有何区别?都是丧家之犬,不得被别人吞并了?
    “必须联合起来打一仗了。”闾马起看着外面阴沉的天色,心情有些不佳。
    “为什么不投降?”笃屈严将油腻的发辫朝后拢了拢,满不在乎地开始煮肉。
    他刚从北边回来,部落里的儿郎与河西党项牧民打了好几仗,互有胜负。
    但说实话,这种仗只要不是决定性的大胜,都没有意义。笃屈部已经死了五百来人了,还有不少受伤的,缺医少药,是死是活全凭运气。
    跟随唐军南下的河西党项牧民死伤应该会少一些,因为他们武器好,也挺凶悍,这让笃屈严很是忧虑。那个灵武郡王的军法应该是很严的,赏赐估计也没骗过大家,每次都给,因此河西党项牧民还得南下,这让笃屈严烦躁无比。
    我都死了这么多人,不想打了,为什么你们还要南下?都拼光了,不是让汉人捡便宜吗?
    “投降?”闾马起嗤笑一声,道:“怎么投降?投降后到山上去放牧?”
    笃屈严皱起了眉头,他承认闾马起说得有道理,但看不惯他说话的态度。
    “襄武、渭源、陇西、鄣四县也就一两万唐人了,他们能耕作多少土地?渭州地方很大的,河流纵横,土壤肥沃,那么多平坦的河谷地,唐人能全耕了?”笃屈严说道:“我不想打了。那个灵武郡王只要不把我赶山上去,许诺仍然可以在山下放牧,我就降了。伏弗陵氏,不过就是仗着四十年前族里的人当过河州德论,自以为是共主,对岷、渭二州各部呼来喝去,谁给他的胆子?”
    “两万唐人当然占不了这么多地,但如果将来有更多的唐人过来呢?”闾马起说道:“从鸟鼠山到陇西县,每年春夏那么多雨水,还有这么多河流,唐人会放弃么?如果都是山还没什么,就像南边的宕州、叠州,我不信唐人还有兴趣。但渭州不同,你可想清楚了。”
    笃屈严又有些犹豫了。
    闾马起趁机加了把火,说道:“即便要投降,也得先打一仗再说。如果能打赢了,也好讨价还价嘛。岷、渭二州就一个节儿,这不正常,如果唐人多封两个节儿出来,咱们也能当个官,多好?”
    “你还能凑出多少兵?”笃屈严问道。
    “不下七千。”其实闾马起吹牛了,和唐人搞摩擦那么久,最近又在祖厉河畔相持,如今能凑出五千兵就了不起了。而且最近岷州伏弗陵氏没给他们补充器械,以前都是到伏弗陵氏在渭源县附近的草场上领取的,但上次居然没领到,不知道出了什么变故。
    “什么时候能回来?”
    “还得十几天。”说起这个闾马起就有些头痛,祖厉河那边的草场看来是要彻底放弃了。
    “昑屈部还有多少人?”
    “以前有五千吧,但现在还有多少不好说。本来被安置在渭源县、鸟鼠山那一片放牧的,但伏弗陵氏又舍不得那片草场了,把他们赶到了北边,结果被唐军杀得大败,草场也丢了,现在只能在山里过苦日子。”闾马起说道。
    笃屈严的脸色阴晴不定。
    他还有五千多人,三部加起来,也不过就凑个一万多。但唐人南下的牧民就破万了,即便可以依托地利防守,但如果没有伏弗陵氏的支援,这仗是打不赢的。
    渭州当然养不活三个部落,但如果只养一个呢?
    白家部如今不就在会州放牧么?当地不也有唐人耕田?没什么是不可能的。
    “轰隆隆!”天色更阴沉了,隐隐响起了雷声。
    笃屈严、闾马起二人同时向外望去,只见淅淅沥沥的春雨落了下来。
    雨滴落在百年沧桑的青石板上,洗掉了尘埃。
    雨滴落在长出了禾苗的农田里,滋养了春麦。
    雨滴落在平坦的河谷大道上,洗尽了血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