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宠妾 第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菱月心里有数,知道这里头有丁嬷嬷的缘故,也有其他的缘故。
    总之她是讨不了二太太的好的。
    等新奶奶进了门,更不消说,自来妻妾之间就是明争暗斗不断的,菱月自小长在顾府这样的大宅院里,这些于她都是司空见惯的事儿。
    菱月对此不抱任何幻想。
    如此局面之下,真正能保护她的,只有七爷一人。
    唯有七爷。
    今日这事一出,菱月倒越发把事情看得清楚。
    一年的时间。
    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她要做的,她必须做的,就是把七爷的心牢牢地抓在手里。
    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
    菱月如今算着日子,一两日,至多两三日,她就要去一趟荣怡堂,给老太太请请安,说说话什么的。
    一来和老太太之间的关系须得维持,二来也是做给七爷看的。
    这一日,菱月又来了荣怡堂。
    樊老姨娘也在。
    如今樊老姨娘身子已经大好了,天气又暖和,荣怡堂里时常能看到樊老姨娘的身影,樊老姨娘每每在荣怡堂一呆就是小半日,陪着老太太说说家常,打打叶子牌什么的。
    老太太问起七爷的起居。
    菱月一样一样都说得清楚,又细致又体贴。
    老太太听得连连点头,心中十分满意。
    樊老姨娘在一旁笑道:“这样一个贴心人儿,七爷可真是得着了。都说老太太偏疼七爷,我如今才算是信真了。这样一个可人儿,旁人若向老太太讨要那是再要不走的,这也就是咱们七爷,老太太才舍得给。”
    老太太笑道:“我也不是光疼小七一个,我难道不疼菱丫头?旁人别说没有敢问我讨要的,便是有,我也再不能给。也就是一个小七,我寻思着,菱丫头跟了他倒不算委屈。”
    樊老姨娘笑道:“这倒是真的。咱们七爷这样的人物儿,那真是人中龙凤一般的,上哪里找去。菱丫头得着这样一个女婿,就偷着乐去吧。”
    一番话说得丫鬟婆子们都笑起来。
    菱月摇晃着老太太的衣袖,不依道:“老太太快瞧瞧姨娘,每每地招着大家都来取笑我,再要这样,这荣怡堂我可再不敢来了。”
    老太太一听,指着樊老姨娘笑道:“听见没有?菱丫头要不敢来了,回头我只管问你要人。”
    樊老姨娘一听笑得不行了,荣怡堂里一片欢声笑语。
    大约三个月前,菱月还曾经冒着大雪向樊老姨娘求助过,樊老姨娘也是慨然相帮,不过,如今时过境迁,那些话也就无人再提了。
    菱月刚来不久,一个二等丫鬟就进来禀报:“大姑太太、薛大太太并几个姑娘已经到了二门上了。”
    菱月不意这么巧,竟然遇上薛府的太太们带着姑娘们来走亲戚。
    菱月不由想到了那位薛九姑娘。
    虽是亲戚,之前也必有拜帖奉上的,只是菱月又不是时时呆在荣怡堂的,上哪里知道这些事情去。
    菱月笑道:“我来得不巧了,不若我先回避了,改日再来跟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却道:“不妨事。既然遇上了,你正好也见一见。”
    老太太这话,似有深意。
    菱月心中一动。
    樊老姨娘借口身子乏了,提出要走,这回老太太倒没拦着。
    很巧的是,樊老姨娘刚走,十六奶奶倒来了。
    最近十六奶奶时常过来荣怡堂,陪着老太太说说话什么的。
    老太太一见她就笑了:“你来得正好。你虽是个新媳妇,难得性子稳妥,口齿又伶俐,正好陪着亲戚们说说话。”
    正说着,薛府一行人就进来了。
    这其中,大姑太太是老太太的亲女儿,关系之亲近自不必说,老太太和薛府大太太寒暄过,薛府的几个姑娘都过来见礼。
    这几个姑娘里头,有一个正值十七八岁的芳龄,薛大太太笑着在一旁做介绍,这一位在姐妹中行九,正是薛九姑娘。
    还有两个姑娘年龄要小一些,老太太主要是拉着薛九姑娘问话。
    菱月立在老太太身侧,一切尽收眼底。
    这位薛九姑娘论相貌说不上多好看,胜在性格开朗、举止大方,兼之笑脸迎人,看上去不难亲近。
    薛大太太则注意到菱月的存在。
    老太太顺势做了介绍:“这是小七的屋里人。”
    又让菱月过去见礼。
    十六奶奶坐在对面的杌子上,正好能把菱月看得一清二楚。
    自薛家的人进来,菱月就一直立在老太太身后,很是安静低调。
    脸上也笑微微的,整个人显得十分得体。
    如今被老太太点到,菱月依言出来,对着薛大太太行了半礼:“妾身甄氏见过大太太。”
    又转向薛九姑娘等人:“见过几位姑娘。”
    十六奶奶最近往荣怡堂跑得勤,她是听到过一点风声的。
    要说菱月什么也不知道,十六奶奶是不大相信的。
    在十六奶奶看来,菱月神情间既不见张扬,也不见怯懦,颇有一种随从时分的从容气度。
    十六奶奶看了心中倒颇为赞赏。
    菱月一身打扮颇为体面,她梳的又是妇人头,因此老太太虽只介绍说她是顾七的屋里人,薛大太太等人却看得明白,知道她是被正经收了房的。
    要是依顾府的规矩,菱月身为姨娘,既给薛府的几个姑娘行了半礼,此时薛府这几个姑娘就该起身还礼才是。
    薛府这几个姑娘显然是以薛九姑娘为首的,薛九姑娘脸上虽笑吟吟的,却显然没有起身还礼的意思。
    菱月也知道这上头一家有一家的规矩,便只是安安静静地退回老太太身边。
    菱月相貌举止都是没得挑的,任谁见了也要赞一声好,薛大太太脸上带着三分笑,直对着老太太夸顾七有福气,屋子里气氛很是融洽。
    薛大太太带着姑娘们在荣怡堂坐了约莫有半个时辰,便在大姑太太的提议下,一行人又往二太太所居的慎安院去了。
    客人一走,老太太也乏了,荣怡堂这头便也散了。
    十六奶奶回到自个儿院子里,同陪嫁丫鬟翠缕谈论起甄姨娘这个人来,说道:“一向听说七爷宠爱甄姨娘,我本来还寻思着这个事一出,对甄姨娘打击该是最大的,甄姨娘还不定怎样呢,一哭二闹三上吊也不是不可能。不成想今日人都到了甄姨娘跟前儿了,甄姨娘却一点不见失态,一举一动都十分得体,说真格的,我今日真是对她刮目相看了。这可真真是个难得的人物儿。”
    十六奶奶对菱月评价很高。
    尤其菱月又这样年轻,正是容易为感情伤神的年龄,难得她还能保持这样的清醒,举止又这般得体。
    要是菱月为爷们一点宠爱就冲昏头脑,失魂落魄的,十六奶奶反倒瞧不上她。
    翠缕伺候十六奶奶多年,知道自家主子眼光向来独到,当下笑道:“难得有奶奶看得上眼的人,既这么的,咱们以后就多去寻甄姨娘说说话,奶奶也可打发一下时光,不然镇日里也是无趣。”
    十六奶奶却摇摇头,对这话并不赞同:“我觉得她好是一回事,要不要去结交她又是另外一回事。如今七奶奶眼看不行了,梨白院里要进新人,我这时候巴巴地跑去结交甄姨娘算是怎么回事?我就是要结交,也是和新进的七奶奶结交,这才是正经道理。”
    翠缕一听这话,忙笑道:“奶奶说的很是。瞧奴婢这张嘴,说话都不过脑子的。”
    当天晚上,薛府的一处院落里,薛大太太同九姑娘关起门来,母女二人也重点说起了甄姨娘。
    薛大太太分析道:“顾七今年二十七了,他这个年龄,后院里只有一个甄姨娘,这已经是难得的干净了。”
    薛大太太是很想做成这门亲的,虽说女儿嫁过去就是续弦,名头不好听,但是架不住顾七前程远大啊,光这一条就能把所有的不利因素全部抵消掉,加之那顾七又相貌出众,且又没有儿子,自家的九姑娘嫁给他也不算委屈了。
    薛大太太顿了顿,说道:“至于那个甄姨娘……”
    薛大太太唯一担心的一点,就是那个甄姨娘。
    她担心的倒不是甄姨娘本身,在薛大太太看来,那甄姨娘再是美貌,她身份在此,根本不足为虑,薛大太太怕的是九姑娘钻这个牛角尖。
    薛九姑娘一笑,把话接过去道:“至于那个甄姨娘,就再看,她要是本分呢,我也不会容不下她,她要是个不安分的,我也有的是法子治她。有规矩礼法压着呢,只有她怕我敬我的,我还能怕她不成?母亲尽管放心就是了。”
    薛大太太十分欣慰:“我的儿,你明白就好。”
    其实现在说这些还言之过早,毕竟顾府七奶奶还没咽气呢,薛府也就是仗着亲戚之便,早早地得知了这个消息,心思这便活络起来,有心试探一下顾府的意思。
    一切尚不明朗。
    最起码一点,事情真要拿到明面上来说,非得等到顾府七奶奶真正咽了这口气不可。
    七奶奶病重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顾府下人中间不胫而走。
    这一日,二门上的刘婆子找了过来,她是给菱月带话来的,梁氏想见菱月一面。
    菱月便猜着梁氏是为着七奶奶的事。
    梁氏想进府探望女儿,这事说起来倒不大,只是再小也得有人安排,菱月都用不着去秋香院找大奶奶,她让绿波去找了宫大家的,把事情一说,宫大家的磕绊都不带打一个的,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日上午,菱月便在西厢房里见到了梁氏。
    自菱月那日出阁,这还是梁氏第一次见到女儿。
    两个多月不见,菱月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一身精致的缎子衣裳,头上插的手上戴的不是金的就是玉的,十分的体面,十分的富贵,十二分的美貌。
    住的又是雕梁画栋。
    乍一看,恍似神仙妃子一般。
    屋子里两个丫鬟一个婆子,只伺候菱月一人。
    菱月对这一切显然已经习惯,没有半分的不自在。
    丫鬟上过茶,菱月便让她们都下去了,梁氏这才回过神来,想起了此行的目的,就听她十分担心地道:“娘听到一个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娘也不知是真是假,就想着来问问你,听说七奶奶病重……”
    菱月并不打算哄骗梁氏,点头承认了:“我也听说了,应该是真的。”
    梁氏呆住,半晌才喃喃道:“这可怎么办……”
    七奶奶一旦没了,七爷只需守一年妻孝,出孝后必然另娶,这道理人人都懂。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