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她弱不禁风 第10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幼清,你总是将自己逼得太紧。”
    宋幼清怅然笑之,“劳碌命。”
    “可你身子不好,应当也是知晓的,你这般别说上战场了,去边关的路上怕是都要受不住。”
    宋幼清不在意道:“贱命一条,死就死了,又不是没死过。”
    沈安无奈,没有人比他更知晓宋幼清有多惜命了,三年前那一回,也不知道有几次都差些死了,她硬是撑了过来,她为了回来遭受了不知多少苦,哪是说想死就死的人。
    沈安怎会不知道缘由,李承珺之死怕是让她孤注一掷,以死相博。
    沈安不忍,“若是他还活着呢?”
    宋幼清一怔,“他若活着……那为何到今日都不肯见我一面。”
    她失笑,低着头收拾,脸上含笑,说着的话却是刺骨冰冷,“到时候就劳烦你将我们俩葬在一起……就葬在晋州的王府之中吧,我记得后院有一块空地,劳烦你派人打理一番就是。”
    沈安微怒,“宋幼清,你给我说什么丧气话!”
    宋幼清并未理他,自顾说着话,如同着了魔,“往日我最不待见他,可死前想起的是他,回京后我千方百计避开旧相识,一个白方瑾一个叶旻华,我到如今也与他们说不上几句话。”
    “可李承珺却不是,我避之不及,却又不自主地想靠近他,你说得对,他于我来说是不同的,可我那时不自知罢了。”
    宋幼清苦涩一笑,“我如今第一次有了想和一个人一辈子的念头,可是晚了,终究是错过了。”
    宋幼清的话如巨山之石压在沈安心头,令他喘不过气来。
    有句话他差些脱口而出,终究还是忍下了。
    “物归原主。”
    宋幼清眼前忽而出现一物,待看清是什么时,她浑然一震,双手微颤着接过,“你……你怎么会有这个?”
    她眼角泛酸,一抹滚烫忽然砸下,宋幼清赶忙擦拭。
    手中的是一只狐狸面具,正是上元节那日李承珺送她的那只,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可紧密的裂痕告诉她,这已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玉佩碎了,面具也裂了……
    “那日我捡到的,今日突然想起来,便送还给你,不过捡来时已经碎裂的厉害,我修补了些。”
    宋幼清小心翼翼地用一个锦盒装了起来,“沈安,谢谢你,你知道吗?我什么也没有了,在这偌大的晋王府中也只有这只面具才真真切切算得上是他赠与我的。”
    沈安叹了口气,“幼清,你什么都好,就是人脾气太倔,不管待人处事皆是如此,若是你早些告诉李承珺你的身份,你们俩又何必像现在这般。”
    “都过去了,多说无益。”这些道理她怎么会不懂,可如今都晚了,还是不要提及了。
    房门轻叩,传来阿荷的低唤声,“娘娘。”
    宋幼清并不顾忌,“进来。”
    阿荷推开了门,走了进来,“娘娘,你瞧瞧谁来了!”
    宋幼清一愣,回过身,见走出一抹裹着斗篷的身影,月色之下,只能瞧出她略带蹒跚的步子,斗篷摘下,露出一道慈和的双目来。
    “姨祖母?”
    苏老夫人点了点头,走了进来。
    “姨祖母你怎么来了?”
    老夫人被苏澜搀扶着走了进来,沈安便想着悄无声息地退下,苏老夫人摆了摆手,“不必藏掖,老身知晓你是阿清身边的人,不然我怎可能将你留在苏府。”
    沈安尴尬地笑了笑,“老夫人好眼力,那在下便告退。”
    沈安不敢耽搁,合上门便走。
    “姨祖母,您怎么来了?可是只有你一人?”宋幼清担忧地往屋外瞧了眼,“为何不与我说一声,我好去接应你。”
    苏老夫人摆了摆手,“不碍事,是景云陪我来的,不过不可耽搁太久,我们长话短说,你可是得知了太子出征之事?”
    宋幼清点点头,“姨祖母不必劝我,边关我是一定要去的。”
    苏老夫人长叹一口气,她就知会如此,“阿清,此事非同小可,你可得好好考虑一番,你已在那折过一回了,晋王……亦是,那就是个吃人的地方,姨祖母哪里放心让你去。”
    “谢常安还在那呢,我不能不管他死活。”
    “你这孩子重情重义,哎,也难怪常安会这么死心塌地跟着你。”苏老夫人一把将她搂进怀中,“姨祖母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你这孩子委实命苦了些,本以为嫁入晋王府你便可无忧无虑,谁知竟会……”
    “姨祖母,他们都不信我说的话,你可会信?”
    “信,姨祖母自当是信你的。”苏老夫人心疼得紧。
    “若是我说李承珺没有死,姨祖母你信不信。”
    苏老夫人一顿,松开她,满是不可置信,“你说什么?晋王并未死?你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宋幼清摇了摇头,“我只是觉得他没有死罢了,这回去边关,我不止是为了国事,还未见到他尸首,我断然是不会相信他已死的。”
    “若他当真未死,我想去找他。祖母,我把他弄丢了,我想将他找回来。”
    “傻孩子。”苏老夫人抚着她额头,“你可要想好了,前路艰难,你都得走下去。”
    “嗯。”
    “那你想过你一走,那孩子怎么办?”
    宋幼清心猛得一沉,是了,她还忘了还有个李启昀,她总不可能将孩子带上,李启昀定是要留在京城的,可又不能留在晋王府,这着实让她有些为难。
    “你明日便把孩子送来我这儿,我虽一把老骨头了,但养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苏家亦不会苛待他的。”
    宋幼清沉眉思索,有些为难,老夫人的好意她心领了,但苏府如今也自身难保,她不想给苏家平添麻烦。
    苏老夫人见她不语,以为她在考虑,便继而道:“姨祖母再问你最后一次,你当真想去边关?”
    宋幼清坚定决绝,“是。”
    “好!姨祖母有一法子,能将你光明正大送出京城。”
    宋幼清一怔,“什么法子?”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读者“应是不识”灌溉营养液+10
    第102章 想改嫁第1日
    御前檀香四溢, 烛台青烟绕梁, 黄袍正倚靠于高座之上, 搂着一道柔媚之姿,眉目憔悴眼下泛青。
    有内侍跪在面前, 小心翼翼,“皇上。”
    “何事?”皇帝不耐地睁开眼。
    “方才晋王侧妃去了皇后娘娘那儿。”
    “真是的,没瞧见皇上累着了吗?什么事都往这儿报。”怡妃往皇帝怀中靠了靠,呵斥着前来的小太监。
    小太监有些为难,不知该不该说下去。
    皇帝轻嗤一声,“什么事,速速说来。”
    “回皇上,侧妃娘娘正准备于明日与苏老夫人一同前往九龙山祈福。”
    “好端端的祈什么福?”
    “说……说是替晋王殿下祈福。”
    怡妃讥讽, “祈福?人都死了,还祈什么福,疯了不成, 理应超度才是, 这是生怕旁人不知晋王府有个贤良淑德的侧妃啊。”
    “随她去便是。”皇帝将怡妃搂紧, 抚了抚她还未显怀的小腹, “这死了一个又疯了一个,与我们何干,晋王这些年来也替朕操劳不少, 如今留下孤儿寡母的,着实是有些可怜,也就别太苛待了。”
    “皇上就是太过心软了, 您也不瞧瞧晋王往日是如何待您的。”
    “都过去了,如今不过一个女人,还能掀起什么风浪来。”皇帝摆了摆手示意小太监退下,“日后这些事不必向朕来禀告了,告诉皇后,她身为后宫之主,若是连这些事儿都做不得主,这位置也就不必坐了。”
    怡妃眼神微动,唇角的笑意稍纵即逝。
    “是是,奴才告退。”小太监哪想着此事会生出帝后嫌隙来,慌不择乱地退下了。
    皇帝看向怡妃,这才染上几分笑意,“爱妃近日可是要好好养身子,到时可是要替朕生下白白胖胖的小皇子。”
    “知道了,皇上,你整日在妾身耳边念叨的,妾身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怡妃这矫柔娇羞之态直惹得皇帝心猿意马,“你这小妖精,平日朕去得迟了些,你便吵嚷着不肯吃饭,今日又念起朕唠叨了。”
    他揉捏了一番楚腰细肢,“待你身子稳了些,朕再好好罚你。”
    “皇上讨厌。”怡妃笑得愈发娇羞了,她推开皇帝,似作不经意般问道:“皇上,太子殿下何时启程呀?”
    “怎么了?”
    “哎,妾身只是想着,若是太子殿下有了太子妃,倒也是能给妾身做做伴,谁曾想太子妃还未进宫,太子又是匆忙去了边关,若是迟两日走,不如先让太子妃入东宫如何,这也是喜事,自是保佑太子一帆风顺的。”
    皇帝眼中闪过一抹不赞许,“国事当先,儿女私情暂且一放,更何况他今日寅时便启程,哪里还赶得上。”
    “今日?”怡妃讶然。
    “怎么?”皇帝眼中燃起一抹疑虑。
    “没什么,妾身只是讶异……竟这么急。”
    “边关告急,刻不容缓。”皇帝有些不悦,“这些事你不必过问,安心养胎便可。”
    “皇上这是厌弃妾身了。”怡妃扶着身子起了身,虚虚地行了个礼,“罢了,那妾身先行告退,不碍着皇上的眼了。”
    可这一回,皇帝并未与她预料的一般再来哄弄她,怡妃只瞧着皇帝双目失神,似在沉思,便也不做打搅,起身离开了。
    “娘娘。”殿外有宫女等候,见着怡妃来了,慌忙搀扶着。
    “太子如今在何处?”
    “太子正在东宫。”
    怡妃眼中划过一抹柔情,“那便去东宫吧。”
    “是。”
    东宫与往日比清冷了不少,李驿昀鲜少回东宫,些许宫人都被送入了太子府伺候,怡妃入东宫之时,也未见得有人阻拦。
    她向着书房而去,果不其然,他在此。
    “太子殿下。”
    李驿昀将手中的信纸叠起,微显不耐,“你来做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