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中娇 第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5章
    ◎风雪惊变◎
    萧翊只用单手便钳制住了方柔的抵抗。
    方柔低声嘤, .嘤,萧翊像要惩罚她那般,狠狠地一番厮.磨。方柔四肢发酸,药效明明发散开来, 可她的身体仍有清晰的知觉, 甚至因神思飘远, 感官变得更加敏锐。
    她无力地抬起手,本能地想要阻止萧翊的侵.犯, 可手臂才刚抬起,又重重地落下, 砸在软垫发出轻响, 如同一只濒死挣扎的池鱼, 惶惶不安地等待着未知。
    可萧翊只是缠着她,耳鬓厮,.磨,并没有进一步的动作。
    他欺身,手指搓,.磨着他日夜眠思梦想的脸, 令她本能地开始发颤。
    他手里的力道逐渐发狠, 像在借此惩罚她逃离他的过错。
    他压低了嗓音, 在她耳畔低语:“阿柔,你是我的。”
    语气极尽温柔, 像是情人絮语,可脸色却令人不寒而栗。
    他忽然拉着方柔,扯着她朝内室走去, 方柔脚步漂浮, 可身体却极力抗拒, 一时间意识沉浮,像是在梦中也要发自本心地与他对抗那般,不住地摇头挣扎。
    她信手抓着每一样可能拦下脚步的摆件,可这对萧翊施加的力道来说只是徒劳。方柔跌跌撞撞地任其摆布,最后避无可避地被按在了门边。
    萧翊大掌一推,门打开,暖意扑面,方柔痛苦地闭上眼,不愿面对裴昭。
    他将她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低声冷哼,将她朝里拽了几步,俯身吻上她的眸子:“睁开眼。”
    方柔躲避着他的侵占,被迫别开脸,眼眸轻掀,却见裴昭已沉沉睡去。
    “你担心他介怀?如此说来,他对你也非一心赤诚。他早该知晓的,毕竟,你身子的每一处,孤都曾尽情享有。”
    方柔泫然欲泣,却只得无助地摇头。
    萧翊沉声冷笑,手一松,方柔双腿绵软无力,差些扑倒在地,所幸她及时扶住桌角,这才稳下身子。
    他见方柔眼神愈加迷蒙,想来那药效已逐渐发散。萧翊意味深长地瞥了眼沉睡的裴昭,低声:“可惜。”
    方柔不解其意,挣扎着想要认清眼前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可萧翊云袖一扬,一簇细粉扑面而来,她彻底昏了过去。
    不知过去多久,方柔眼眸轻颤,只觉头昏脑涨。
    她微微掀开眸子,却发现自己伏在裴昭身边,清柳在旁掌灯,见她转醒,关切地问了一句。
    方柔一怔,忙低头,却见自己衣衫完好,鬓发齐整。方才那番折磨似梦非梦,可她却总觉着经历切实,萧翊那张冷若冰霜的脸,他说的那些话像杀人于无形的刃,实在不像虚幻。
    “我怎会睡过去了?”方柔心神不定地站起身,又有些后怕地伏低,仔细探了探裴昭的鼻息,这才松了口气。
    清柳不解地望着方柔,“姑娘,我转醒后便见你在床边,想来你也累极,不如你先歇下,后半夜奴看紧些,裴将军不会有事。”
    方柔心道古怪,难不成方才一切只因她神思过于紧绷,由此才发了些离奇的噩梦?
    她不答话,出到外厅,只见清月正守着油灯在生炉子,听得动静,回身一福:“姑娘,食材已尽数取回来了,御厨房还让我拿了个瓦煲,说别院里应是没有这些物件。只是我不懂法门,唯有先把炉子起好,待你吩咐。”
    看来一切如常,她瞧不出端倪,这两位宫女也不像能藏心思的脾性,也许真是她日有所见,夜有所惧。
    她先道了谢,让清月清柳退下休息,独自架了瓦煲煎药,又走回房内照看裴昭。
    方柔定神,当下萌生了一丝古怪的不安,她潜意识里想要尽快离开京都,逃离他势力所及的牢笼。
    她惶惶不安地思虑着,不知觉间紧握住裴昭的手。
    他的掌心温热干燥,一点点抚慰着方柔的惊惧惶恐,聊胜于无,长夜难眠。
    而在行宫东面的听雪楼,皇帝仍在高楼静坐,并未退去寝殿歇息。
    木梯传来一阵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他抬眸,便见萧翊披风戴雪出现在长廊尽头。
    萧翊摘下风帽,刘福殷勤上前替他退了大氅,随即静候在旁。
    皇帝在书案后站起身来,笑着招他过去入座。
    “可是风雪大了些,路上耽搁了?”皇帝顺口关心,又给他递了自己暖手的炉子。
    萧翊伸手接下,大掌团起那铜炉,十指逐渐回暖。
    他面不改色:“积雪深,来时脚程慢了,有劳皇兄等。”
    他分明先去了趟别院做他惦记许久的事,今夜裴昭大醉,他得此良机,自然要作狩猎前最后的确认。
    将逐渐踏入陷阱的猎物玩.弄于掌间,见他们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明明将入梦魇却浑然不觉,这也是狩猎的乐趣之一。
    皇帝一脸慈爱,不知为何,萧翊不跟他犯冲时,他总免不了拿萧翊当仍未长大的弟弟看待。或许因他们年纪有差,太后又对他教养深,他膝下无子,不自觉间对萧翊竟存亦兄亦父的姿态。
    莫说太后骄纵幼子,过去他也曾失了不少分寸,以至于萧翊天性里带着忤逆,他却已无可奈何。
    只不过,他自认萧翊聪明谨慎,断不会闯出弥天大祸,由此许多时候便也不再计较。正如在那出逃的丘城女子一事上,经他连日观察,他现在几乎已放下心来,萧翊是真不介怀了。
    “喝些热茶。”皇帝一摆长袖,复坐回案后,内官手脚麻利地替萧翊满了茶水。
    萧翊端起杯子,瞥见案上放着的一份奏疏,眼尖,瞧清楚落笔出自苏太傅,眸色微沉。
    “知晓苏太傅又如何说你么?”皇帝轻笑,并无顾忌地将那份奏疏递给萧翊。
    他也笑,伸手接下,却没垂眸细看。
    “捣了他埋在京城的两处暗桩,他还能说我些什么好?不看也罢。”奏疏被他随手扔在面前,不经意仍瞥见了几行字。
    提及裴昭,又见云尉营,不知苏太傅心底埋了什么筹谋。
    但与他手中将要促成的大事来说,这一切俱不重要。
    皇帝:“无妨,苏太傅说要嫁女儿,明着跟我讨官职抬举他的好女婿。”
    萧翊手指微顿,握着茶杯,徐徐饮了一口:“御史台郎子丰?”
    “正是。”皇帝神色一沉,“怪我们兄弟二人看走眼,他也是个扶不起的,苏贼一众稍加打压便偃旗息鼓,转头就与苏玉茹纠缠不止,眼下还顺顺当当地踏入太傅府,真打算做个上门女婿不成?”
    萧翊轻笑:“人各有志,芝麻官如何能跟太傅斗法?”
    皇帝轻哼,倒也不太放在心上。他只道萧翊办事有章法,那郎子丰培养不成也罢,毕竟不如亲兄弟可靠得力。
    “皇兄打算许个什么官职?”萧翊放下杯子,内官又上前给他满了热茶。
    “左右出不了御史台,抬个四品已是莫大的恩典。”
    萧翊敛眸:“让他进内阁,擢东临学士。”
    皇帝脸色稍滞,忽而蹙眉望过来。
    “内阁至今未定首辅,那几个老东西只盼早日荣休,他们虽与苏太傅无甚往来,但也并不作为,徒让苏氏独揽大权。”
    萧翊正色,抬眸看着皇帝,“不如让这位好女婿撩起他心中的刺,既是一家人,更须得避嫌,苏贼这辈子也别想入内阁,首辅之位在眼前却摸不着。”
    他抬指,轻轻划着杯口,指腹染上一丝湿濡的热意,叫他心中格外畅快。
    皇帝很快回过神来,忽而笑道:“阿翊此计甚妙!”
    顿了顿,他又道:“郎子丰出身微寒,若有朝一日爬到高位,难免不记恨今日入赘之耻。我瞧他也不是个安生的性子,苏氏这回是棋差一着……”
    当即拟了旨意,传刘福翌日宣旨昭告众臣,当真快刀斩乱麻,不叫苏太傅有回转的余地。
    萧翊垂眸低笑,忽然抬手拎起茶壶,不待内官上前,他已替皇帝满了热茶。
    他的手微微压着壶盖,长指搓磨,像在暗自思忖心事。皇帝意外地打量着他,只觉萧翊今日分外守礼,姿态中也有说不出的谦逊。
    皇帝不作多想,只当先前兄弟俩吵得太狠,由此失了判断。他的好弟弟一向明事理,敬长辈,一些口角争吵并不会影响二人的感情。
    他举杯与萧翊对饮,萧翊眸色如墨,动作干脆利落。
    “皇兄,箭在弦上,成败在此一举。我明日先行回京,替你将这老虎牙松松劲道。”
    皇帝闻言一喜,他稍颔首,深觉萧翊筹谋深远,他心中所求之事总算将要迎来圆满。
    方柔这晚在恍惚间睡了过去,她只记得自己临睡前熄了炉子,将那醒酒汤倒出来,待裴昭翌日转醒再服下。
    裴昭身子底好,睡过一觉已彻底清醒,一早睁眼见清柳候在床边,等着服侍他更衣。
    他不习惯,便让清柳退到屏风之外,又问:“姑娘呢?”
    清柳笑答:“回将军,姑娘昨夜睡得迟,现下还未转醒。她熬了醒酒汤,嘱咐奴一定得回热后再让您喝下。”
    裴昭记得方柔提起此事,彼时她神色焦急,担忧得似要哭起来,教他半醉半醒间格外挣扎。
    他心间一暖,也正是说话间,清月已端来了那冒着热气的醒酒汤。
    裴昭洗漱过后,端起碗一饮而尽,心中更是感慨。
    不过稍稍,他听得西厢有了动静,放了碗,大步穿过外厅,直朝对门走去。
    行到跟前,又即刻停了身势,站在门外低声:“阿柔,你醒了么?”
    方柔的声音在里头飘出来:“阿弈等我!”
    有脚步声,不一会儿门被拉开,方柔睡眼惺忪,乌黑的长发挽在身前,一瞧便知还未好好梳洗。
    她大大方方地拉裴昭进屋,清月已麻利地端来了热水,清柳则去传早膳。
    裴昭端正地坐在桌前,见方柔慢慢梳洗,她正拢着发,侧眸望向裴昭,见他脸色如常,心中总算松了口气。
    裴昭察觉到她的小动作,挑起嘴角:“阿柔,怎么?”
    “昨夜你可吓着我了。”她也掩嘴笑,此际终于有心思与他闲谈说笑。
    “不碍事,我的酒量早在云尉营就练出来了。昨夜只是一时喝得急,又未有时机歇息,由此才醉过头。”
    方柔站起身,慢慢地走到他身旁坐下。
    裴昭自然而然地拉过她的手,稍稍有些发凉,似乎穿着总是不够多,稍不在意便易冻着。
    她望着他,只低声说:“等我们离开京城就好了。”
    裴昭没说话,笑望着她,认真地点点头。
    二人对坐用过早膳,内官恰好前来传旨,皇帝于正殿召见众人。他们收拾妥当,裴昭给她披严斗篷,拉着她的手出了别院。
    来到正殿,乌泱泱站满了人,方柔率先见着沈清清,她正站在秦兰贞身旁,两人笑着说小话。
    她下意识想收回视线,可很快地,她意识到自己并未见到萧翊的身影。
    心下诧异,无意中却听得旁的大臣闲谈:“宁王殿下昨夜冒雪归京,也不知是否又惹了圣上不高兴。”
    “圣上与殿下向来不合,三言两语便能吵起来,你我莫要多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