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重则不威(2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遇上一九九七,就垮了!(20)
    她才如梦初醒!
    家垮了,寺院不收她出家?
    她只好跟家人熬过破產躲债的岁月?
    她害怕来生没有福报?一有钱就布施出去!
    如此疯狂的过日子?后来乾脆住在外面,不回家了!
    直到有一天,她才看清真相!
    因为出家不一定人去出家?人不出家,心出家,也可以!所谓在家出家!也比较能够广作佛事!执着出家,也不对?
    可是好好的一个家真的就这样垮掉了?
    第四十六个故事:真理无价可言
    天珠儿。
    耶穌当年传播的福音即是:自由!平等!博爱!
    罗马帝国在歷史上,也是个民主自由的新帝国,有很好的科技文明的成就!
    为什么耶穌要强烈的表达他的自由意愿?平等的意愿?以及博爱的意愿?一些丧失国家的人民,失去主人家的民族,以为他是救世主?而追随他!
    因为,人民生活苦,心底里也苦。
    帝国忙着征战,不把民生放在心上?
    耶穌才大受欢迎!有机可乘。
    真理是什么?
    法华经有一个穷子与豪父的故事。
    以前有一个老父带着他的儿子,云游四海,在半路上父子俩失散了?老父只好在失散的城市住了下来,心想:有一天,这个儿子会回来这里找他的?
    儿子流浪他乡,生活不怎么好?靠着苦力过活!有时连一顿饭也没得吃?
    这样过着漂泊的日子。
    有一天,不知不觉的回到跟父亲失散的城市来了?也就是说:父亲现在居住的城市!
    老父在这里经商致富!家财万贯,除了豪宅之外,还有很多家臣和使用人,以及无数的象马牛羊车。家里的金银宝玉推积如山!
    生意作得很大,简直富可敌国,家里全国的商人来来往往,非常热闹。
    老父现在唯一的烦恼即是:
    「我有这么多的财產没人继承?如果我死了?不就被充公了?我与儿子失散五十年之久了?如果能找到他,不知该有多好?
    儿子呀!
    你究竟在哪里?」
    「唉呀!饿死人了?」
    「请问有没有地方要僱人?我想找个工作,」
    「你到富翁家去试试吧!」
    墙很长一时之间找不到进口?
    一走进去,却被里面豪华的设备吓坏了?
    心想: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就要逃走!
    富翁在楼上的阳台一看,「啊!那不就是我的儿子吗?错不了!」
    「快快!叫人去把他找上来!」
    佣人前去捉他,一吓,他晕了过去!
    富翁看了大叫:「算了!算了!放了他!」
    心想:不能急?
    就叫人暗中跟踪他,他找到一个贫民窟,做一份挑粪的工作。
    勉强糊口。
    富翁派了两个贫民去帮他挑粪,做他的同事,暗中照顾他。他的身体才逐渐恢復健壮,与充满活力!
    富翁偷偷去看他,看他心满意足的样子,不免心酸!
    「满足于扫厕所的工作?真太不像话了?」
    后来富翁找到一个方法接近他的儿子!以便开导他。他装扮成平民模样!到厕所那里对他儿子说:「年轻人,你要一直呆下去,不要到别的地方去喔?关于生活的问题,不用担心?你只要安心的工作,就行了!」
    「你,你怎么对我这么好?」
    「你人这么诚实可靠,待人之道又客气,我可以叫你儿子吗?」
    「太令人高兴了!谢谢!工头大人!当然可以!」又说:「失陪了!我得去工作了!」
    「好的!」
    富翁看他佝僂了身子工作?好不心酸?心里叫着:「儿子呀!辛苦你了!」
    就这样二十年过去了!儿子可以自由的出入富翁家,却仍然住在草屋里。他已经五十岁了,富翁也已七十岁了!
    有一天,富翁叫他来见,跟他说:「我有一个心愿,我有很多的金银财宝,希望交给你来保管!」
    「啊!您说什么?」儿子慌忙跪下来说:「这么重大的任务,像我这样低贱的人?是无法胜任的?」
    「不!我已经老了!你正好是这些财產的所有人,我不是叫你儿子吗?」
    「咦?」
    「总之儿子你替我好好保管财產就是!」
    「是!」
    就这样儿子开始管理庞大的财產!
    知道一切的状况,但是他一点贪念也没有?只是一心一意的作好他的工作!
    却逐渐改变了原本卑怯的心?
    有一天,富翁叫他到床前,告诉他说:「我快不行了?你明天请贵族大臣来,我有要事宣布!」
    「是!」
    第二天,富翁当着眾人,宣布他即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将继承他一切财產!
    佛说:眾生皆是佛子,皆有佛性!皆堪成佛!
    智慧财富不求自得!
    然而眾生流浪生死,而不自知?
    正如同穷子,一天到晚为生活而打拼?
    佛陀对眾生循循善诱,如富翁对穷子一般。
    一步一步的教导穷子,出人头地。
    引导眾生走向真理,幸福的境界!
    第四十七个故事:吴母的停损点
    余彩衣。
    我相信在这个世间所有的成功的模式,可以一再复製出来,而得到一再的成功!
    财富亦然,在一个模式之下,一再的复製出来!
    只是有些人,哦?大多数的人,他们不追求成功,也不追求财富,反而发愿读懂佛经,利益眾生,或者是一群糊涂蛋,不仅找不到方向?也不知如何努力?
    当然,佛家说得好,小富靠的是俭,大富则要靠福报!
    没有福报怎成大富?
    比登天还难?要累积一笔财富!
    为什么?
    你赚十元花去五元,五鬼来搬,搬走十元,你则每天都赔五元!怎成小富?怎成大富!不可能!
    你也许会问:当富人有什么乐趣?
    富有本身就是一种乐趣?不是吗?
    拿大钞给人家,心就爽,不是吗?
    对不对?老伯大人!
    用现代人的说法,赚钱固然很重要?减损更重要!
    什么是减损?
    即是减少损失。或者预设停损点?绝不冒进?
    这才是学问!
    吴家在镇上稍有名气,主要是因为他们世代经商,虽然在大街上没有店面?却有宽阔的宅院,在小镇和近郊都买下不少土地?
    并且他们家歷代都是义消的成员,他们家的男人,一长大就加入义消,参加灭火的工作!
    他们的祖先也曾在政治上作出停损的举动。
    比方清廷攻台时,他们停止与大陆贸易达三年之久,就是在等哪一边会赢?当然郑氏是赢不了,但是也不可能败得太快?因为郑氏接收荷兰雄厚的海上贸易之基业,西洋的船不断的来来往往?
    清廷会赢是因为它是个老牌的大帝国,郑氏何以为敌?
    郑成功率领十四万大军攻佔南京为什么只在等待?因为不敢离开海岸线?中国太大了,相较之下他的兵太少了?因此动弹不得!
    所以清廷一来,率先拉拢吴家。
    吴家在好多次台湾反清復明的起义中?都押在清廷这一边,也都赢了!
    明之亡国是因为它太烂了!
    日本来的时候,台民纷纷起来反抗!理由是日本是小鬼,清朝才是大国?
    可是吴家出国经商的人,反而回来向吴家的大家长报告:日本明治维新,有了很好的科技与文官制度!清廷反而十分腐败?又看鹿港辜家也迎日本?就跟着迎日本,结果又押对了!
    到了日本投降,陈仪来台接收!
    吴家的年轻人就反对国民政府了?因为毫无作为?很烂!比起有制度的日本简直不能比?
    吴家的老人却警告说:蒋委员长可能会到台湾来!
    所以分成两边,一边反对国民政府,一边暗中帮助外省要员!
    收容外省人。
    后来国军上岸,打了几场硬仗,这些乌合之眾就垮掉了!好像打棒球第一局就一面倒了!
    吴家老三逃回家。就被团团围住!吴母跟她的三儿说:「一切都是命!你做的自己去受!你的妻儿我来照顾!」
    就把老三送出去给国军逮捕!
    后来当晚在桥头就枪毙了!
    吴家派人去收尸。草草葬了!
    从此吴家安稳。
    这就是停损!
    这个道理就是:当损失来临的时候?要预做停损!
    不能任其无限制的扩大?乃至不可收拾!﹝2008,12,9。完工,下接如幻三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