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
    承平九年春,青州李氏族长遇刺身亡。同夜,李氏祖宅突发大火,火势凶猛,一夜未歇,死伤者甚众。
    ——当然,这只是明面上发生的。
    事实上,就在那一日黎明前,青州守军内部发生兵变。匆忙率领亲兵赶回本家救火的几位李氏将领,劳累半夜后回到军营,却被迅速扣下。
    只是一夜,青州天翻地覆。
    离开了青州,连三心头仿佛卸下一个大包袱,看着天都比从前蓝了,草也比从前绿了,虽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车上渡过,但这一点也不妨碍她的好心情,吃好喝好睡好。
    路过雍州时,她领回了自己的青崖军一千精锐,顺便和被派来接她的安国府管事碰了个面。那管事是府里老仆了,年轻时是安国公连钦的小厮,瞧着连三就跟瞧见自己孙女儿似的,亲得不得了。本来他是得送连三往临安去寻父母的,可他知晓安国公夫妇的心思,于是在接到连三后便多嘴问了几句。
    “姑娘,还是往江南去么?国公爷和老夫人心中记挂着您呐!”
    连三低头想了想,没回答,只是问他:“二姐姐的婚事订在什么时候?”
    老仆一愣,笑了,“这不就在下个月月初么。姑娘要是愿意,咱们就慢悠悠地回京去,一路走走停停,也算给您散散心。等回了家,差不多就是二姑娘的好日子了。”
    想到连语湘那不甘平庸的性子,连三轻笑,“也好。”
    这一路游览过多少大城小镇便不提了,只是在接近京都时,连三听闻青州传来了戎狄节节败退的好消息。顾老将军之子顾恒在此次战役中大放异彩,率兵配合几位老将,屡出奇兵,一路将戎狄逼出幽州,此时大军正在凉州城外,兵临城下,而戎狄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连三心情愉悦地进了京,看到连语湘那一脸见了鬼的表情更是开怀。她笑眯眯地往连语湘心口插刀,“二姐姐竟然就要成亲了,日子过得可真快呀!”
    连语湘铁青着脸瞪她。
    “哎哟,这里怎么有个包袱?”连三大惊小怪地叫起来,眼尖地从床底扒拉出一个弹墨绫包袱,包袱提着沉甸甸的,伸手一摸——全是首饰。
    连语湘眼前一阵阵发黑。
    “二姐姐,这包袱……”连三似乎很不解,不等连语湘说话,手上利索地就把包袱解开了,果然,里头全是赤金首饰猫眼儿宝石,每一样都是极精致华丽值钱的。“哎呀!这些不都是二姐姐你的头面首饰吗?难道是你房里丫鬟偷偷藏下的,打算趁你出嫁后来搜罗走?”
    连语湘怒视她,咬牙切齿地挤出两个字:“不是。”
    “那这些东西怎么会在这儿呢?”显然连三是不得个合理的解释不罢休了。
    连语湘脑中急转,脸上已经堆起了个僵硬的笑,“妹妹误会了。我……有几个丫鬟到了年纪,这次由祖母做主放出去配了人。本来赏她们的东西都是有例可循的,面上我也不好多赏。只是这些丫鬟都是打小伺候我的,念着这些年的情分,我也不能薄待了她们,于是便收拾了些还算过得去的首饰,就当给她们添妆了。后天……我便出门子了,这几日不好见她们,又怕到了那边规矩严,这才把首饰藏在床下,只等她们自己进来拿。”
    一番话说得还算流利,又有理有据,连语湘长长舒了口气,却只见连三长长的“哦”了一声,不以为意地冲她笑道:“我白问一句罢了,姐姐不必同我解释这么多的。”
    连语湘呼吸一窒,脸上又青又白。
    “听说未来姐夫家里有条规矩——男子年过四十无子嗣方可纳妾。”连三垂下眼微微一笑,“正是书香门第的行事,未来姐夫也是人品出众,性情温和。二姐姐有福了。”
    连语湘应景地娇羞垂首,心下却嫌恶道:你喜欢你怎么不嫁?!那温询都二十有二了,却还只是个秀才;读书不上不下就不说了,他家有四个嫡出兄弟,他还排行老二!既不是幺儿受宠爱,又不是长子袭家业,身上也没有个一官半职,除了家中给的月例之外毫无进项,要他何用?她要真嫁过去了,妯娌小姑子一大堆,烦也烦死了。将来公婆死了分家,他们还得被扫地出门!
    怪不得这婚事会轮到她呢,安国公夫妇怎么舍得连三嫁给这样的人家?连语湘怨毒地想。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更得早一点儿了~~~
    这几天日夜颠倒,吃了这么多猪蹄都没能补回元气来,看来还是要早点更新早点睡觉。
    ☆、第七十章
    若是按照连三往日行事,又怎会有耐心同连语湘虚应这么久?早在抖搂出那一包首饰后便冷笑三声,大肆嘲笑她逃婚的蠢念头了!
    可连三没有,她像最普通的大家闺秀一样含沙射影地和连语湘说了几句话,连语湘不知为何,也没有反击,只是听着,偶尔僵硬地扯扯嘴角算是个笑。她心里发虚,猜不透连三这厮到底是察觉了还是没察觉。
    连三满意地欣赏完她坐立不安的模样,眉眼弯弯地挥了挥手,直接回去了。这叫已经做好承受百般刁难的连语湘有些发愣,却见她回眸一笑,“二姐姐后日就出嫁了,今后到了夫家可要好好过日子呀,别再想那些有的没的了。”
    连语湘安心了些——这是见她马上就要出嫁了,所以心下怜悯于她?哼,这样想也好,省了她不少麻烦。
    梨花院落溶溶月,连三独自坐在院中藤椅上,沐浴清辉,遥望着天上明月。
    瞧这撒了一地的月光,连三都止不住想笑,半是愉悦半是幸灾乐祸——连老天都不站在连语湘那边儿,一连攒了几日的厚厚乌云,却在今晚她要逃走时,雾散云开。
    坐到了子时,那边院中却仍未有动静传来,连三有些犯困,小小打了个哈欠。红袖不知从何处走出来,柔声劝道:“姑娘不若去睡一会儿?待那边有响动了奴婢再将您叫醒。”
    跟在她身后走上来的绿袖惊愕地瞪着红袖,仿佛她长出了两个鼻子。绿袖心里头想的是:姑娘这样大的起床气,往日清晨去唤都得又哄又劝花上小半个时辰,偶尔还得挨两脚。这回是在半夜叫醒,你真的敢去嘛?
    连三作息是极规律的,又是正长身体的时候,实在熬不了夜,强打起精神想了一会儿,她迷瞪着眼告诉红袖:“你叫暗卫仔细跟着人,别跟丢了。我就寝去了,明天白日再叫他们带路,我去看热闹。”
    红袖笑着应下了,和绿袖一左一右地掺起主子姑娘,送进闺房去。
    果不其然,丑时三刻,连语湘消失在了她自己的卧房中,连带着消失的还有她藏在床下的那包首饰,其他的她什么也没带。
    秦老夫人一大早得知了这个消息,气得“咚咚咚”直敲拐杖,恨不能一拐杖敲到连语湘她娘陈氏的头上!这养出的是个什么东西!礼义廉耻半点不知道!竟然敢逃婚!
    陈氏是真的不知情,又羞又气地捂着脸哭。她好歹是正经官宦人家出来的姑娘,从小受的教育就让她不可能同意女儿逃婚的行为,所以连语湘也没告诉她。
    这次陈氏是真真的失望了。
    她早就知道连语湘对楚王的那点小心思,开始她心中还有些纠结,一方面楚王妃这个身份实在是很吸引人;另一方面,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更何况楚王那样出众的人品样貌?只是楚王府中早有受宠又诞下庶长子庶长女的侧妃,叫她不得不担心女儿嫁入王府后的生活,这才迟迟没有在明面上表态。
    后来情况急转直下,虽说她一个深宅夫人不懂国家大事,但安国公的态度她却看得分明——若非出了性命攸关的大事。国公爷又怎么会突然禁了语湘的足,不许她出门,也不许她再同楚王有任何联系?
    再后来,丈夫忙得焦头烂额,同公公几次不欢而散,最后却也私下叮嘱了她,叫她看紧女儿。她心里大约有了谱,之后便时时陪在女儿身边,虽不能同她说出个因由来,却也细心开解她。
    这桩同温家的婚事,说是老公爷亲自出面订下的,但却也询问过他们做父母的意见。陈氏不放心,不仅四处打听那温家二公子的为人行事,还特意寻了机会亲自去瞧了。
    结果自然是满意。
    二十出头就能科举入第的能有几人?能有多少世家子像温二公子那样品性温良,老老实实读书?更别说他那秀才还是凭自己本事考上的!陈氏想着,温家那条家规好,两家门户相当,女儿嫁过去后既不必担起大儿媳妇掌家的担子,公婆都是和气的,手中又有大笔陪嫁,只需安安心心守着丈夫读书,待来日温二公子金榜题名,不管是在京还是外放,那日子都只有更好的份。
    这样一桩称心如意的婚事,陈氏满心都是欢喜。不论是订亲前还是订亲后,她同语湘说起,语湘只是娇羞地垂头拧帕子,半点没有不愿意的意思。她先还怕女儿没见过人,又还念着楚王,心底不乐意,可语湘的表现叫她顿时放了心。
    就在昨日,陈氏还在整理自己当年的陪嫁庄子,想着婚事这样匆忙实在委屈了女儿,要把原本给儿子留的庄子全给连语湘当嫁妆。谁知,就过了一天,她掏心掏肺疼爱的女儿就在她脸上狠狠抽了一巴掌!
    “老太太,儿媳实在是没脸见您了……”陈氏泣不成声,“养出这么个不知廉耻的东西,我还有什么脸当连家的媳妇……”
    秦老夫人看她哭得伤心,心里也不好受,“笃笃”跺了两下拐杖,冷着脸不说话。
    连三爷和连四爷都外放去了,三房四房没人在。其余两房女眷俱都站在堂下,小一辈的如连成湛、连成潇的妻子都是新媳妇,战战兢兢地垂首站着,大气也不敢喘。
    大夫人徐氏总是想得比旁人更周全,她蹙眉走上前,忧心道:“娘,语湘丫头院里的下人我都处置好了,其他人我也敲打了一回,这事暂不会传到外头去。只是明日温家就来接亲了,可咱们派出去找的下人却一点消息也没寻回。只是不敢大张旗鼓,要不直接知会了五城兵马司,想必没一会儿就有消息了。”
    连成潇之妻眼中亮了亮,脚下微动了动,想上前说话——连成潇如今就在五城兵马司。
    却听秦老夫人气恼道:“正是不能声张!家里还有两个姑娘没定亲呢!这要是张扬了出去,叫涵儿和四丫头怎么找婆家!就是汇哥儿——”她指了指三房方向,“有了个逃婚的姐姐,将来还有什么人家肯把女儿嫁给他!”三房庶子连成汇正是当年那卖身葬父的薛姨娘所出。
    “祖母怎么了?谁惹您生气了?”连语涵从屋外进来,走到秦老夫人身边抱住她一边胳膊,眨了眨大眼睛奇怪地问。
    秦老夫人一见她就缓了脸色,拍了拍挽住自己胳膊的小手,眉眼也舒展了开,“涵儿怎么起得这样早?早饭可用过了?”
    “吃过了。”
    祖孙俩一问一答,完全偏离了主题,可却没人敢插话,只是竖起耳朵听着。惟有心下惶惶的陈氏,她现在满心只想着把那个不孝女寻回来,捆也要把她捆上花轿,今后在温家如何现在她来不及想,任他是一纸休书别的什么她都认了,谁让她养出了这么个丢人现眼的东西!
    “三丫头,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把你二姐姐找回来?”陈氏满眼都是泪,乞求道:“我知道你有自己的路子,不看我,也看看你三叔,看在安国公府名声的份上!”
    秦老夫人不悦地瞪向陈氏——她都这样说了,叫涵儿怎么应才好?
    连三倒不觉得为难,虽然不太喜欢陈氏的语气,却也应下了:“嗯,我试一试罢。”
    其实早上还在洗漱时绿袖就回报了此时连语湘所在之处,只是她不好说出来,只是待众人都散去后,低声附在祖母耳边告诉了她,免得她提心吊胆。
    秦老夫人握着孙女的手叹气,“真找回来了,送到温家,还不知她要闹出多少事。当初要是狠狠心送了她到庵里去,哪里还会生出这些枝节来!若是她还揣着那些没脸的念头,你直接捆了她送到庄子上去,我和你祖父豁出这张老脸来,给她报个暴毙!”
    花样年华的女孩子,却在成亲前一日暴毙,这种事情一听就知道有内情。只是这样虽在面上圆过去了,私下总有些流言蜚语的。而男方的反应也不一定,有那好面子的,定然觉得丢了脸,同安国府反目成仇也是可能的。
    连三都不知道连语湘这是怎么想的,真不愿意嫁,订亲前她大可以直接跪到安国公面前去,家里知道她心底存着反抗之意,必然也不会订下这门亲,直接给她送到庄子上“养病”去。把这样的女孩儿嫁过去,这还是结亲吗?这是结仇吧!
    婚前私逃,她就算不顾念安国公府的名声,她自己的名声也不顾了吗?
    “聘者为妻奔者妾,你就这么爱刘泽?”连三像一只白蝴蝶,翻过院墙,飘然而落,白腻细嫩的肌肤在清晨的阳光下泛着如玉般的光泽,看呆了正支颐望向窗外的连语湘。
    “你、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连三瞅着她笑,“你还真以为你做的事儿这么隐秘呐?祖父早就派人盯着你院里了。家里的丫鬟哪儿那么眼皮子浅?两个金镯子也想买通安国府的丫鬟,楚王爷忒小气了些。”
    连语湘脸色灰败——原来,原来她自以为天衣无缝的出逃计划早就被发现了,亏她还沾沾自喜,满以为今后就能海阔天空。
    “我就不懂了,连语湘,”连三看着她,唇边有些讥诮,“你究竟在想些什么?逃婚,让全安国府跟着你丢人,让你爹娘哥哥抬不起头来,这就是你想要看到的了?你借楚王帮你逃出来,却又不打算被他一顶小轿从后门抬进楚王府,那你是打算做什么?从此浪迹天涯,潇潇洒洒?没有路引,你可连京都都出不去呢。”
    听着她刀子一样的话,连语湘脸色难看之极,她冷笑着站起身,平视窗外的连三,“只要你不多管闲事,这些事都不用你操心!我是不会跟你回去的!来人——”她突然拔高声音,要喊来楚王安排在这处小院的下人。
    扯着嗓子喊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赶来。连语湘的心沉沉落下去,死死盯着面前的连三,“是你!你做了什么?!”
    连三嗤笑一声,“你觉得我会孤身一人来楚王的地盘吗?为了我的安全,来之前当然要清场啦。”

章节目录